城东锦府流香苑,流香,流香,顾名思义,流香也。
整个院子里处处可见花草,屋子前,假山之后,是一个池子,池子里养了一池的睡莲,如今只看到星星点点冒出那么一个尖,但也可想象夏天来临之时,满池的睡莲盛放那是怎样的美景。
屋子左右两侧错落着几棵树,右侧现在光秃秃的是梅树,那开着白色的是梨树,左侧如今则是一片桃粉,正是桃树。
而在树下,牡丹、茉莉、杜鹃、菊花、山茶花、迎春花等等四季应有的花似乎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并且排列地一点都不凌乱,充满了美感。
每一处都可以自成一景,每一季都有鲜花绽放。
人只要靠近这院子,就可以闻见这院子流出的花香,所以才叫流香苑。
这流香苑据说还是锦大老爷,也就是当今御史大夫兼太师的锦文宇锦大人亲手设计的。
别看这锦太师在文学上造诣极高,早年就写了一篇《石铭赋》,闻名于世,更因此受先皇赏识,提拔做了当今皇上的太师。
这锦太师在设计方面也是匠心独具,只不过时人多不屑于此,所以锦太师也从未在此方面有所展示。
世人只道,锦太师写文章一流,却不知这园林设计也是独具风格的。
锦太师有三子二女,大女儿早早地出嫁了,如今孩子都有七八岁了;大儿子锦成柏在地方任巡抚,目前已有两子,四岁的锦子君与两岁的锦子敬;二儿子也就是先前说的锦成林在朝任中书舍人,目前有一子,与大哥的次子同龄,叫锦子墨;三子锦成材,虽说成材,但是怪就怪在这位公子,是毫无建树,无任何官职,也无甚名声,大家只知锦太师有三子,却老是记不起这第三子是啥样。
据说这第三子儿时也是个聪明伶俐的,读书也根本不费力气,通常别人要读两三遍才能读通与读懂,他往往看一遍就够了。
作诗做词作文章,都丝毫不逊于他的两位哥哥,就连锦老太爷都曾夸赞,此子必是锦家未来之希望。
人人都道,如此少年,他日必能有一番大作为。
一开始,的确如此,直至此子一十二岁,仍是众人的希望,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最重要的是,人谦逊有礼,对谁都是一脸灿烂的笑脸,当真是人见人爱。
于是这一年,锦太师觉得自己的小儿子整天只知道学书本,却不知实事,这是不行的。
于是就把这小子送了出去,游学了。
想想十二岁的孩子,就远离家门,外出游学,怎么能叫人放心呢。
可是锦太师坚持己见,坚决如此,最后,十二岁的小成材就上路了,身边就跟着个小书童。
如此六年过后,十二岁的小成材也已变成了翩翩少年郎了。
这十八岁的少年路一回家乡,就引来了狂蜂浪蝶。
少年成名的锦家三少,生的是风流倜傥,且富有才学,更有家世,如此人才再加上整日一脸让谁见了就能心情好的笑脸,哪家闺女能不着迷?带着一身风流债回来的锦家三子,由一开始的人不风流枉少年到沉迷女色、斯文败类、读书人之羞耻。
从此,锦家三子,只有成柏,成林,无人再会谈及成材。
说完了一女三子,该说说这最后的一女了。
此女乃锦大老爷锦太师三十九岁时所得,中年得女,锦太师高兴坏了。
大女儿早早出嫁了,还没尝够当父亲的乐趣,这女儿就嫁出去了。
几个儿子么,也就幼时还能宠宠,后来长大了点,只希望那三小子别来气他,他就高兴了,哪像女儿贴心啊。
可是锦大夫人,在生了第三子后,多年未再有孕,让一直想有个女儿的锦大老爷遗憾不已。
就在锦大老爷都要绝了念头的时候,锦大夫人怀孕了。
这锦大夫人能在三十六岁高龄怀孕本就是件大喜事,于是这锦大老爷这本不信佛的主,也天天往那庙宇上香祈福。
本是只为祈祷自己的夫人能安全产子,后来想想,既然都祈祷了,干脆,让佛主保佑给个闺女给自己吧。
在锦大老爷天天往庙宇跑了几个月后,锦大夫人生产了,产的正是这最小的女儿。
锦大老爷高兴地三天三夜睡不着,天天想着,佛主真灵,要还愿去。
等了第三天,锦大老爷就迫不及待地跑去寺庙还愿了。
这寺庙经此一事,使得信众一下变得很多,几乎天天都有还愿的信众从远地赶来,渐渐这寺庙也就成了一名寺了。
这是后话,如此不提。
等到幼女满月,锦大老爷终于取了个自以为很好的名字,叫锦华裳。
问锦大老爷为何取这么个名,理由很简单锦衣玉食,华衣美服,如此才与我儿般配。
这锦大老爷的意思也是好的啦,名字叫着也好听,可是一般的女孩的名字不都是取德才方面的吗,比如静姝、静淑、淑清、淑然、德娴等。
怎么会有人希望自己的女儿已有只要锦衣玉食、华衣美服就成了?可是咱们的锦大老爷是谁啊,怎么可能轻易就改变主意,于是,名字就这么定下了,锦大老爷的幼女就叫锦华裳。
正是出于都幼女的疼爱,就连女儿以后住的院落都由他亲自设计布置,也不在乎别人如何不屑了。
要知道,以前锦大老爷可不敢这么光明正大地做这种在时人看来低贱的活,都是小范围的搞搞,也就身边几个人知道而已。
如今为了自己的女儿,那是什么都不管了。
前文所提的流香苑就是这锦大老爷亲自为自己的爱女布置的,连一砖一瓦都要亲自过问了,更别说那屋子周围的花花草草。
等流香苑正式落成之时,小华裳也已经四岁了,之前一直都是住在锦大老爷的大屋中,因为锦大老爷不舍得,每天都要看看、逗逗小华裳才肯睡去。
加之流香苑未建好,所以就一直住着了,反正大屋房间也多。
等到四岁,流香苑也落成了,按理说,这小华裳就该自己去过独立生活了。
但是锦大老爷还不放手,才四岁,太小了,自己照顾比较好。
其实这些都是借口,白天锦大夫人在照顾着小华裳,夜里也都有丫头们守夜,哪还轮得到锦大老爷来照顾。
不过,众人心知肚明,也就随着锦大老爷去了,反正,小小姐还小,也不急着搬出去。
等到小华裳六岁了,锦大老爷没理由了,于是千般不舍万般不愿地让小华裳住进了流香苑。
其实流香苑里锦大老爷住的大屋也就拐个角就到了。
今天锦大老爷一回府,在大屋休息了会,换了身衣服,就直接奔向那流香苑去了。
一路走来,锦大老爷越走越觉得不对劲,自己刚刚进门时,那门房看见自己有一刹那欣喜,之后就欲言又止,躲躲闪闪的。
自个儿也没注意,也就随他去了。
可是刚刚进房了时候,怎么一个丫鬟也没有,平常即使夫人不在屋里,也会留下几个照看,好方便自己回来通知她。
可刚才似乎只有几个打扫丫头在外屋,连自己换衣服还是自己找的。
就连现在,一路过来静悄悄的,怎么都没人呢?人都死哪去了,哼,让我知道你们玩忽职守,看我怎么整治你们。
转个弯,刚刚靠近流香苑,闻着淡淡的花香,还没闻够,也没让锦大老爷得意完自己的得意之作,便听到院门口几个小丫鬟的声音。
几个小丫鬟原本是打扫的,如今却躲在这聊天,只听其中一个穿黄衣的丫鬟说道:这可怎么办,等老爷回来,我们不会有事吧?另一个紫衣丫鬟说:指不定呢,依老爷疼小小姐的程度,很可能会连我们都殃及到的。
那怎么办,我可不能出去,若是被赶出去了,我们全家就不用活了!那黄衣丫鬟满脸的惊慌之色,细看还可以发现,她的手脚都在不自主的抖动,就像待会她真会被赶出府去似的。
旁边的鹅黄丫鬟按了下那黄衣丫鬟,安抚道:现在情况都还不清楚,指不定到时大家都没事呢。
而且我们也不是小小姐的贴身的那几个,怎么着应该不会罚得太重的。
我们就先往好的方面想吧。
可我怎么觉得老爷绝不会这么轻易就放过这院子里的人的,你不知道,老爷凶起来的时候有多吓人。
我有次……紫衣丫鬟并不这么乐观,瞅瞅边上,小心翼翼地轻声道。
咳,一道浑厚的男声从身边传来,丫鬟们一回头,顿时下了面如土色,手脚发软地跪在了地上。
她们应该感谢她们站在的地方是泥地,而不是石子地,要不然就她们那种跪法,非把膝盖磕破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