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吧?!不会吧?!映舒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后退了两步:不会的,不会的!这不可能、这不可能的!可是两个黑衣人已经随村子里的人进来,距她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映舒的身子随着两个黑衣人的接近抖成了一团,可是脚却如同被钉住了一般,一动也不能动。
她的目光死死的盯着两个人,嘴唇一直在抖却没有半个字说出来。
因为映舒的木桶发出的巨响,吸引了在场几乎所有人的目光了,包括那两个黑衣人;他们看了映舒一眼,因为发现是一个女子,并且还是脸上有着伤疤的女子,第一个反应是先收回了目光。
村里的人已经有人要过来,看看映舒是不是受伤了:这些日子以来,村子里的人已经把红袖主仆当成了自己人。
而其中一个黑衣人再收回目光的同时,眉头忽然急剧的跳动了起来,立时又朝映舒看了二去:可能是她吗?不可能吧?映舒现在的面容和原来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脸上那个骇人的伤疤不说,并且染了不少的风霜,已经不再是沈侯爷府上的那个天真的丫头了。
她的气质都大大的变了,就算如此朝夕相处的人,也是只能认得出来一些影子来。
/魔:幻\'地,首\'发/人毕竟还是那个人啊。
映、映舒?这个黑衣人的声音都颤得不成样子,声音里带着惊喜、担忧等等,根本让人无法分辩出他的心情是喜、是悲、是惊。
但却让人听得心中一酸,虽然没喜带一分哭音,但就是让村里的人听到这三个字时,心里酸酸汐涩的。
这个黑衣人就是沈妙歌,另外一个当然就是郑大将军。
郑大将军听到沈妙歌的话,吃惊的看了过来,在沈妙歌叫出来之后,他也自映舒的那张脸上看到了熟悉的感觉。
沈妙歌和郑大将军都急步向映舒扑了过来,就在沈妙歌叫出映舒的名字同时,他们前后迈步向映舒跑了过来。
他们现在眼中已经没有任何人了,他们现在眼中只有一个映舒;他们现在终于知道什么叫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毫不费功夫了。
映舒全身都抖了起来,她和红袖历尽了千辛万苦,几番生死,一直都在想怎么才能去找沈妙歌,一直都在盼着能早日和家人团聚。
现在看到了沈妙歌和郑大将军后,一直没有感觉到苦、没有感觉委屈的映舒,却心里涌上来了百味:这是看到亲人才会有的感觉。
她的双目已经被泪水糊模了,心中有着太多太多的话要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耒。
沈妙歌和郑大将军木来就距映舒不远,不过两三个大步就要到映舒的面前了;沈妙歌已经伸出双手————他只是想拉住映舒,问一问她和红袖主仆二人好不好。
可是他和郑大将军却突然收步、拔剑,四目都盯到了映舒的身后;在那里,立着一个书生,正在冷冷的看着沈妙歌和郑大将军。
他目光的警告十二分的明显:你们如果再上前一步,便不要怪我下杀手了。
沈妙歌和郑大将军并不怀疑此事,因为他是何时、如何出现在映舒的背后,他们并不知道,就好像这个人是凭空突然出现的;而且此人身上所散发的杀气,十分的浓烈。
沈妙歌和郑大将军身子一下子绷紧了:这人,是谁?他现在出现在映舒背后,所图为何?红袖眼下在哪里,是不是落在了此人手中?就在拔剑的同时,沈妙歌和郑大将军脑中便闪过了几个念头,对于这个莫名出现的书生有着极大的敌意。
书生毫不相让的冷冷回视着沈妙歌和郑大将军,他的手并没有动一动;倒不是他托大,是因为他从来所用就不是长剑之类的兵器,他所指长的是暗器!/魔:幻\'地,首\'发/他有十二分的把握,只要眼下两人意图对映舒不利,他在一呼吸间便能把这两个人钉在地上:是的,钉在地上。
如果他全力以赴,这两个人变成刺猬也不过就是一呼吸间;因为,距离实在是太近了,他可以用得暗器实在是太多了。
沈妙歌和郑大将军都感觉到对面的书生很危险,如果白逸尘和他们为敌的话,应该就是这样的感觉;他们紧了紧手中的长剑,不管红袖现在如何,映舒不能落在敌人手中。
映舒就在两边剑拔弩张之时,忽然双膝跪倒在地上:爷一一!书生闻言一愣,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映舒,忽然间杀气便消失了;眼前的这个人还是刚刚那个人,可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根本不会让人有半分的警觉。
/魔:幻\'地,首\'发/沈妙歌和郑大将军有些不太适应此人的变化,一时间都没有放松下来;不过映舒的举动,还是让沈妙歌和郑大将军分心分神。
虽然看到书生的确没有什么举动,郑大将军示意沈妙歌和映舒说话,他来看着这个书生他们不能放心。
沈妙歌上翦扶起了映舒来,不过地知道旁边的人很多,并不想引旁人的猜疑来,便道:爷来了,你和姐姐还好吧?他有太多的话要问,不过最后只说孑—这么平淡的一句话。
映舒此时也明白过来,她连忙起来道:姐姐很好,刚刚产下了一个儿子;你、你们还好吧?这一年多的分别,她和红袖和沈妙歌等人的思念、担心也是同样的。
沈妙歌点头:都很好、都很好。
他的眼睛湿润了,因为他听到了一句他愿意用这一生所有的一切来换的一句话——红袖,还活着那书生听到映舒和沈妙歌的话后,面对沈妙歌和郑大将军不但没有了丝毫的敌意,反而多了几丝不好意思。
映舒并不知道身后书生的事情,她起来之后和郑大将军重新见礼,口里所称便是爷:这在一些地方的方言中,就是父亲的意思。
郑大将军扶起了她来,不说其它只看映舒脸上的那道伤疤,他也知道这个丫头为了保扩红袖,舍出什么来;他老眼之中也泛出了泪水耒,只是却不想让人看到微微偏头:你们、受苦了。
他再也不能多说出一个字来,再说下去,他怕自己真会泪洒当场;他在心酸心疼红袖和映舒受过的苦时,同时还是很高兴的:不止女儿还活着,并且还添了孩子。
村子里的人不用说,也知道这是红袖二人的家人到了,终于寻到了他们;众人在一旁也替这一家人高兴。
映舒又对着村里人施礼,言明这是她和姐姐的父亲与她的姐夫;她们姐妹遇险之后,终于寻到了她们姐妹。
村子里的人道贺之后—,便让映舒快带着沈妙歌和郑大将军回去。
沈妙歌听完映舒的话后,便好像有烛呆傻,脸上的神色有着爱怜、也有着心痛:袖儿当时有了身孕!!当他想到红袖一个带着身子的人,被人追杀近一年,他的心中已经不知道是什么烈味了,也辩不出是痛还是苦来。
你,应该快去看看尊夫人;她刚刚产子不久,可以说是刚自鬼门关前回来。
书生开口了;他不是有意要吓沈妙歌,妇人临盆哪一个不是半边身子进了的鬼门关的。
此书生当然就是古大夫。
他一开口,映舒才注意到他,微微一吃惊:古大夫?你怎么来了?在的印像中,古大夫可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古大夫摸了摸鼻子:嗯,那个,嗯,左右无事,我便跟过来瞧瞧、瞧瞧。
映舒也没有再追问,这些对她来说并不重要;如果不是见到沈妙歌和郑大将军过于激动,她现在就会怀疑古大夫了,一个文弱书生,怎么可能到她身边而她却不知道呢。
沈妙歌听完映舒的话,也就明白这个书生是为什么会在了:一定和红袖要临盆有关了;他对着古大夫抱拳行札:多有偏劳,在下谢过古兄。
古大夫连忙还礼然后相让:那,在下为伯父和兄长引路?他的脸皮很厚,刚刚还想要立毙沈妙歌和郑大将军,不过两句话的功夫,他便开始要攀亲了。
沈妙歌和郑大将军也是心情激荡,所以并没有往深里想,只是谢过古大夫,和映舒一起急急的向村里走去。
一路上,沈妙歌、郑大将军和映舒都有很多的话要说,但是因为有一个古大夫在,所以也只能忍下了;而古大夫的话并不多,也没有问起沈妙歌和郑大将军的姓氏来:他是什么也没有询问。
沈妙歌和郑大将军对于古大夫还是有戒心的,对于他们来说.古大夫就是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如此高明的武功,为什么会窝在这小山村里做大夫呢?/魔:幻\'地,首\'发/直到大门前,映舒才发觉不对:你怎么跟得上?因为急,所以一离开村里人的视线,便走得飞快;沈妙歌和郑大将军跟得上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但是古大夫跟得这么脸不红、气不喘的,便很奇怪了。
古大夫一笑:先进去吧,我想你的姐姐现在已经很着急了。
屋里的红袖,已经听到了大门传来的万乱脚步声,她的脸色都些泛白:难道,暗卫们真来了?来得还真快啊!她把枕下的剑抽了出来,孩子已经抱到了床里边:就算是死,她也要拉个垫背的才成。
第一更。
昨天不好意思,今天女人会努力的码字更新。
嗯如果有粉红票,还请亲多多支持,让红袖和沈妙歌来一个夫妻大团聚,嘿嘿。
二十一章 喜重逢儿争宠院子里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红袖的心越提越高;终于,门推开了,当门的人却不是映舒,也不是红袖所想的暗卫。
红袖看着门口的人,感觉自己好像在做梦一样,她的手一颤长剑掉到了地上,发出了清脆的响声儿;可是不管是屋里、还是屋外,除了长剑掉落的声音之外,什么声音也没有。
她的身子都轻轻的颤了起来,她日思夜想,盼星星盼月亮的一样的,可是她却没有想到,在今天她能见到她一直想见的人。
沈妙歌看到红袖时,便呆住了;他两眼盯着红袖一眨也不眨,就好像怕一眨眼红袖便会消失不见一样;他的双手握得很紧,但是脚下却没有动。
红袖,瘦了;红袖,黑了;红袖,有伤;他越看越心痛,眼圈开始泛红:他怎么又让袖儿吃了这么大的苦?他一直说要保护好红袖,却没有做到。
红袖一个人生下了孩了,所有的苦难几乎已经过去了,他才找到了红袖;在这一刻,沈妙歌见到红袖的喜悦,都被痛恨自己所担替。
郑大将军在后面等得心急,看到这一对夫妻只是对视也不说话也不动一动,便一推沈妙歌:你还站着?你不进去,我还要进去呢。
沈妙歌被郑大将军一推,进了屋中便直到奔红袖的床前,一把抱住了红袖:袖儿————!红袖也反手抱住了沈妙歌,双目之中见了泪,却没有说出话来。
沈妙歌也见了泪,他一把抱住红袖时便落了泪;这一年来所有的相思,都化成了泪水;他哽咽着轻轻的、反复的叫着红袖的名字。
看到活生生的红袖,他心中对老天爷生出了最大最大的感激:感谢老天保佑!郑大将军一看,只能收回自己的双手来,很有哀怨;他还想叫一句袖儿呢,这个死小子连一句话也不让自己说。
映舒看了一眼门外的张大娘,连忙咳了一声儿那个、姐,姐夫,坐下好好说话。
红袖和沈妙歌这才想起屋里还有旁人,急忙放开;不过沈妙歌却握住了红袖的手,怎么也不舍得放开。
红袖看到了父亲:父亲,女儿一.一.【魔幻地——文字首发】郑大将军也坐到了床上,握住了她的另外一只手:看到你,父亲再无所求。
他的虎目终究还是见了泪。
不要说是找一年,就算是找十年,只要能找到活生生的女儿,他都没有丝毫怨言。
红袖的泪水滴在了手上:父亲,您为女儿、受苦了。
原本郑大将军的黑发已经花白,脸上的早早的爬上了皱纹一一不用说其它,也不用问什么,只看这些红袖便知道父亲为了寻她,这一年多吃了多少苦,又在夜晚有过什么样的愁思。
郑将军轻轻的拍了拍红袖,看了一眼门外:我去谢过那位大姐,你有什么话就问妙歌吧。
说完,起来带着映舒出去了。
他是有意要给这对夫妻单独相处、说话的机会,他要说得话,其实说不说并不重要:只要看到了活生生的女儿,已经足够了。
原本,他就不是一个喜欢说话的人;而且他们年少夫妻正是情浓的年纪,他很能明白的。
走到门外关上门时,他想起了郑姜氏来:嗯,说起俩,他也想妻子了,也想夫妻手牵手说说话。
映舒看着紧闭的门,擦掉了欢喜的泪水,把张大娘引过来和郑大将军见了面,坐下来闲话家常。
屋里,沈妙歌和红袖紧紧的相拥,半晌都没有说一句话;一年有余了,他们一年有余不曾见面,是他们自成亲相识以来,最苦的一段日子。
过了好久,红袖才轻轻拍了拍他:你,不看看孩子?沈妙歌抱着红袖不想放开:我已经看到了;他看着沉睡的子:这个孩子,很小很小;不过,以后一定会长得很壮实。
红袖带着泪水笑了:其它的也就罢了,就是对不住这个孩子。
她轻轻挣开沈妙歌,抱起了孩子俩:不过,他一定会是一个有福的孩子。
【魔幻地——文字首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红袖一心这样祈盼着,她是真不想这个孩子再受半点,苦难了。
沈妙歌再次把红袖拥到怀中,看着她怀中的孩子:他有姐姐、哥哥、你我、还有祖父祖母等等,一定是天下最有福的孩子。
他再紧一紧胳膊,轻轻的嗅着红袖的发:袖儿,想死我了。
他终于还是说了出来:我天晚上梦到你,每次梦到你却总不和我说话,让我的心在每天的清晨都痛得很。
我、我只怕是这一生再也见不到你,老天待我不薄,让我们夫妻有重聚之日。
他忍不住柔柔的亲了一下红袖的发:袖儿,袖儿,以后,我们夫妻永远不要再分开了。
红袖抬起头看他我知道你会来找我,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我她的双眼红红的可是,就算如此,我一样很想很想你,非常非常的想你。
一滴泪水顺着红袖的眼角就要落下来,沈妙歌俯下头轻轻的把那滴泪水吻掉了:袖儿,我已经在准备去杀摔那个狗皇帝一一因为我和岳父虽然一直没有放弃的找你,但是心里已经绝望了,只是还抱着万一的希望,不愿意相信你已经离开了我们。
我现的功夫已经比原来苦练十年进步都要快,本来想再练上二三年,便去京城的;今天能找到你,真好;不然那狗皇帝就算是死了,也不能换你活过来,他的性命根本就不值一文了。
只要你活着,我只要你活着;沈妙歌抱着红袖:在这一年里,我想过很多很多,想到了我们过去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感觉只有一样——只要你活着,哪怕我死了,哪怕你不爱我,都没有关系。
只要你活着,就好。
沈妙歌说完,又轻轻的吻了一下红袖。
红袖抱着孩子不能抱他,便把头紧紧的倚在他的胸前:妙歌,不要这样说;你认为,我一个人可以独活世间吗?不需要太多的话,这一句已经足矣!沈妙歌紧紧的抱向红袖,俯身向她的红唇吻去:这一年多的相思,他都要在这一吻中向红袖倾诉。
【魔幻地——文字首发】红袖微微闭起了眼睛来,她终于又能倚偎着沈妙歌:这就是幸福。
幸福根木不复杂,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也不需要多少银钱;只要,她和他在一起,能平平静静的过日子,能天天在日落之后倚偎在他的肩头,已经是这天下最大的幸福了。
两个人的嘴唇越来越近,两个人的呼吸也越来越急促:久削胜新欢啊;他们两个人可是劫后相逢,感情比原来更浓更烈。
就在沈妙歌要吻上红袖的唇时,忽然两个人听到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儿啼!孩子哭了,而且哭得极为大声,哭得十分响亮。
沈妙歌愣了愣,睁开眼睛瞪了儿子一眼:这小子,居然现在就和老子抢,回去以后一定要找十个八个奶娘给他一一我让你再抢!他是很幽怨的,非常的幽怨,所以再抬起头来时,看了红袖一眼,就好像是受了很大委屈的孩子;他目光中的幽怨把红袖逗得几乎笑出来。
不过她的脸儿现在很红很红,所以眼中的笑意便带上了三分春情,倒让沈妙歌心中更是大动,终究还是亲了一下红袖的眼角,这才放开了红袖。
虽然他不舍的,但是也不能让儿子饿着不是。
可是那孩子也怪,在沈妙歌放开红袖之后,红袖拍了他两下他便不哭,又睡着了;沈妙歌有些赌气的看了儿子一眼:生了这么多的孩子,没有一个这样的。
他不太相信,便又抱过了红袖来,孩子睡得还是很香甜;沈妙歌想了想,还是劝着红袖把孩子放到床上,这样也就万无一失了。
红袖知道刚刚出生的孩子是不用吃奶的,便放下了他;回头搂着沈妙歌的腰,和他细细的说起话俩。
可是当沈妙歌又想吻红袖时,那孩子便又惊天动地的哭了起来;沈妙歌就在床边上,被孩子吓了一跳,然后又奇怪怎么会如此巧?只囱想事惜,一个不留神他便跌倒在床下,让抱起孩子来的红袖又是心疼又是好笑:你这么大的人,怎么就跌下床了。
沈妙歌索性坐在地上看着红袖怀中的儿子:这小子不会真是故意的吧?他指了摸下巴,嗯,要赶快找奶娘才成。
后来,就正像他所担心的,这个儿子成了最让他头疼的一个一一最粘母亲。
他趴在床沿上看着红袖哄孩子,忽然轻轻的问:袖儿,这一次、你可遇到了危险?他想到红袖临盆时自己不在,便心中一阵刺痛。
红袖知道他的小心思,轻轻的摇头拍着儿子:没有,只是痛了两三个时辰吧,一直在屋里走来走去,到真生的时候倒是很快、很顺利的。
说着看了一眼沈妙歌:你没有听稳婆们说嘛,一胎快比一胎受得痛苦小。
【魔幻地——文字首发】虽然是如此说,不过并不是绝对的:就有那死在三胎、四胎上的妇人;不过红袖不打算告诉沈妙歌,因为那只是极少数了。
而且她是练武之人,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险。
沈妙歌听了之后,看看红袖却没有再说什么。
此时响起了敲门声儿:是不是,也应该轮到我来说说话了?你看,这天可都亮了。
郑大将军的声音自外面传了进来。
二十二章 议分离沈妙歌和郑大将军暂时也在小山村中住了下来,把张大娘家的房子住了一个满当当,不过倒把这个老大娘乐得合不拢嘴儿:她啊,一个人的日子过怕了,喜的就是人多热闹。
虽然她也担心红袖一行人的离去,不过老人家想得开,总有分开的时候,眼下能相聚就是缘份啊。
而村中里人家都是以打猎为生,所以对沈妙歌和郑大将军打虎之事十二分的钦佩:虽然虎没有打死,但是人能毫发无伤把虎逼走,已经很让他们兴奋了。
一连几日,村中几家人轮流做东请沈妙歌和郑大将军过去饮酒;如此一来,他们和村中人很快便打成了一片。
军人嘛,自然有其粗豪的一面,和猎户们可以说是脾性相投。
而郑大将军送出信鸽之后,便要在这里等廉亲王的人来接应,所以和沈妙歌安心的做起了猎户来。
这一年来的搜寻,他们比猎户们还熟悉大山;有了他们的加入,村中的收入一下子多了不少;这更让他们受村中人的敬重了。
最奇怪的要数古大夫了,自沈妙歌和郑大将军来了之后,他回了一趟家:回去打了一个包袱回来,便住到了张大娘家不走了。
张大娘心中有数,高高兴兴的安排古大夫住下,并没有赶他走的意思;而沈妙歌和郑大将军在心情平静一些后,也看出来了古大夫的心思。
经过几日的接触之后,虽然不知道古大夫的来历,但是却能确定他不是暗卫的人;这也就让郑大将军和沈妙歌放下了大半的心思。
如果映舒和他情投意合,便把映舒留下来和他过活也行:带古大夫回岛,眼下是不可能的——因为不知道他的来历,不管是沈妙歌还是郑大将军,都要为岛上那上千口人的性命着想。
红袖知道古大夫会武并且是高手之后,也是如此想的;如果映舒和他情投意和,那么便让他们结成夫妻留下来生活;如果日后查出古大夫的来历,再接他们夫妻上岛不迟。
古大夫的脸皮之厚,也终于让红袖等人领教;也要说古大夫这人极为聪明,他知道要得映舒之心,还要得红袖几个点头同意才成,所以对于这几个很亲热。
只是亲热,并不是巴结奉承,这是有区别的;正是这个人的自尊自重,倒得到了红袖等人的赞赏,并没有阻止他接近映舒。
映舒直以此时放下了大半的心思之后,才查觉到古大夫的心意,她开始害羞每天都避着古大夫;这成了古大夫眼下最大的苦恼。
红袖的月子,因为沈妙歌、郑大将军、古大夫打得野兽很多,而映舒和张大娘两个采得野菌也很多,养得十分好。
只说鸡汤,野鸡和野菌饨的就比沈府中的鸡汤还要好上三分:也就是样子不太好看;虽然没有什么燕窝之类的补品,不过红袖的身子还是恢复的极快。
银子是有的,不过红袖众人都认为不应该去城中买燕窝这种东西引来侧目;而且有古大夫在,他在饨得肉汤中加些药材,便已经很滋补了。
终于在等了一个多月之后,沈妙歌等人接到了廉亲王的通知,接他们的人在十几天之后就应该会到。
现在这个时辰张大娘和古大夫都睡下了,红袖和沈妙歌、郑大将军、映舒坐在屋里议事儿;要走,需要做得事情很多。
首先就是皇帝的事情。
虽然沈妙歌现在已经不会去做刺杀皇帝的事情,不过他却不愿意看到皇帝就这样安稳在坐在那把龙椅上。
眼下边关已经狼烟四起:那些外族已经联合起来,一起发动了对天朝的战争。
此事,却不是廉亲王等人的计策。
不过,却早已经在廉亲王、沈、郑两家人的意料之内:皇帝多疑自毁长城,而且朝中几股势力暗潮涌动,那些外族并不是愚蠢之人,当然会在这个好时机叩关。
如果皇帝能任用是能将,能全力治理天下,那么外邦在被廉亲王等人用计引到边关来,耗费了大量的粮草之后,是坚持不久的。
但是眼下的皇帝,听说刚刚册封了皇贵妃,哪里有多少心思用在这上面;而皇后和其家族,对于皇帝的不满便不用提了。
皇帝依然还在用监军,这让边关的将帅布置应敌时,有很多的掣肘,引起了极大的不满还是小事;大事儿是,就算是再有能力的将帅,也被监军给钳制的发挥不出来一成、两成的本事,想打赢?不打输已经是天大的本事了。
沈妙歌和郑大将军商量之后,认为现在应该在京中放把火:只要边关传来战败的消息,便可以让京中的几股势力活跃起来——夺了那帝位,再安天下吧。
这个皇帝再在那把龙椅上坐下去,只会给天下带来灾难而已。
此事便由郑大将军用信鸽送了消息给廉亲王,让他安排人到京中活动!他和沈妙歌是不能进城的。
然后就是张大娘的安置;她一个孤寡老人,照顾了红袖主仆这么久,怎么也不能就这样走了吧?留一些银子可不是什么好主意,张大娘收鲁红袖主仆时也不是为了银子。
她无儿无女,红袖一行人走了之后,她再过个几年日子怎么办?红袖很感激张大娘,这个老妇人待她和映舒可以说是极好的,为人要知恩图报。
红袖的意思是要带着张大娘一起走,沈妙歌和郑大将军都不反对,只是他们认为要问一问张大娘:故土难离啊;张大娘这一走,有生之年都不会再回来了。
红袖点头:当然,如果老人家不同意,便多留下银子给她,再相托村中的人家吧。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虽然不能让红袖放心,却也只能如此。
说完了张大娘的事情,红袖便看向了映舒:现在,就剩下你的事情了。
你和古大夫怎么样了?映舒立时脸就红了,几乎要跳起来:姑娘,什么怎么样了?我、我清清白白的。
红袖嗔她一眼:我是问这个嘛?我是问你看古大夫人如何,是不是也有了那个心思。
她看到映舒的样子,心下已经猜到了七八分。
映舒低着头搓自己的衣角,却没有说话乙她不说话,就连郑大将军和沈妙歌也明白了她的心意。
红袖虽然极为不舍得,不过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映舒,我们看古大夫人不错;如果你不反时,我便做主把你许配给他可好?正好,让张大娘给你们保媒。
映舒的脸更红,头低得更厉害,却还是没有说一句话。
红袖看了沈妙歌和父亲一眼:映舒,这里也没有外人;有什么话你就说,不然我也不好代你做主——我把你看作妹妹一样,你不愿意的话我不会强求你做任何事情。
沈妙歌看映舒还是不说话,便道:你同意呢,头便一动不动;不同意便轻轻的摇摇头。
在屋里红袖三个人六只眼睛之下,映舒那个小脑袋是一动也没有动,就连头发丝都没有颤一颤。
引得红袖和沈妙歌、郑大将军都笑了。
那明儿我和张家嫂子去提,这两天赶着把喜事儿办了吧;郑大将军笑完之后道:也免得我们走时不放心。
映舒听到这里一下子抬起头来:走?姑娘,你们要走,不带着我了?她吃惊的脸上全无一丝血色,眼中都急得要掉出泪水来了。
自她卖到沈家一直跟着红袖,自来就当红袖是主子,所以跟着茶香她们喊红袖为姑娘;她根本就没有想过有一天要和红袖等人分开。
在她想来,就算是她嫁人了,也会和韵香一样,夫妻二人一起和红袖在一起生活,直到他们老了的走不动了,不能做活了还能天天去寻红袖说说话。
红袖看到映舒的样子,眼睛也红了;她和映舒生活在一起几年,可以说是天天在一块儿,再加上一起经历了这一番生死,她如何舍得下映舒。
但是映舒是人,她有追求幸福的权力:所以红袖才狠下心要留下映舒。
她轻轻拉过来映舒,把自己心中的所想细细的说给了映舒听,她与沈妙歌、郑大将军的不得已,都说了出来雌一对映舒,没有什么可隐瞒的。
古大夫不是人不好,而是来历不明,她不能把他带回岛上;至少眼下不行。
映舒听完之后扑倒在地上抱着红袖的腿:姑娘,我不嫁人了,我要跟着你,你不能扔下映舒不管了。
红袖被她哭得也是泪流满面,却还是试目和她讲道理:女人的幸福,就在一个真心爱你的男人身上;她不能让映舒孤苦一辈子,也不能让映舒错过了她的幸福。
映舒却是死活也不听了,什么话也听不进去:不,不,姑娘!我不嫁了,我谁也不嫁,我只要跟着姑娘;如果姑娘不带我走,我宁可一死!她哭着提起了大姐儿、提起了两个哥儿,提起了她已经跟到岛上去的父母,提起了映草儿、韵香、茶香等人:那都是和她血脉相连的亲人啊。
没有姑娘,映舒不知道还活个什么意思,你不如让婢子死了的好。
映舒并不是矫情,她和红袖一起生生死死几次,根本就不是一般的主仆之情可比。
红袖和映舒相拥而哭时,屋里的众人都没有发觉,他们屋顶上正伏着一个人在静静的偷听;这个人,正是古大夫。
二十三章 意外··——古大夫听到映舒宁死不肯离开红袖之后,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屋顶,然后坐到自己屋里想事情,一直天色放亮。
红袖和沈妙歌、郑大将军谁也没有说服映舒,此事最后红袖只能说是再议。
映舒却自有自的打算,并没有反对红袖的话。
天亮了,新的一天开始,郑大将军和沈妙歌照常上了;而古大夫没有去,郑大将军和沈妙歌也没有唤他:他们看到映舒去寻他了;两个人有话要说吧,不管结果如何,只要是映舒真心希望的就成。
红袖睡着了,她睡得极安稳踏实:只要沈妙歌在身边,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一——不管有什么事情,他们夫妻都会一起面对、解决,什么样的事情都不叫事情了。
张大娘收拾完后,和隔壁的大娘也一起上山了,不过不会走远;她也没有叫映舒一声儿,只是对红袖交待了一句。
映舒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是知道有些事情不能等的;现在家里已经没有旁人在,有什么话也到了应该说清楚的时候。
古大夫看到映舒来寻自己,他轻轻的一笑: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嗯,我也想了一个晚上。
他悦着抬起头来看向蓝天:‘我在这里住了很多年,好像我就是在这山里长大的。
辊舒脸上微红,不过她已经想得清楚明白,对着古大夫一福:映舒福薄,还请古大夫见谅;家人寻到了我们,我们迟早是要回家d的。
虽然没有明说,不过拒绝的意思说得很直接,也很坚决。
古大夫的眼中有什么东西闪了闪,然后收回了目光看向映舒:咳,我今天正想寻姑娘问一句话————在下一直形只影单,不知道可否随姑娘家人到姑娘的家乡看一看?我想,那里会成为我的长居之地吧。
映舒愣了一下,然后脸上飞红:古大夫一…姑娘不答应,还是不能做主?古大夫的神色很正经,和平掌的那个样子并不相同:如果不能做主的话,那在下和姑娘的家人提起也一样。
不、不是,是我一…映舒有些失措,她远没有想到古大夫会说出这番话来;她对古大夫是有了些好感,也动了一些心思,只是却还不深,远远达不到让她离开红袖的深度。
她以己度人,以为古大夫也是如此,一心认定不过是两句话便能说清楚的事惜;却不想听到了古大夫这样的话。
古大夫温和的笑了,取出了一样东西给映舒:你把此物交给你的家人,如果他们不识得,我想你们没有来的家人中,也有识得此物的人;顿了顿:姑娘,在下的心意,在下不说姑娘也应该是知道的。
/魔:幻\'地,首\'发/在下不才,还请姑娘成全。
他倒是干净利索的很,开口就把心思挑明了,让映舒避也无法避。
好在映舒也不想避,她看了一眼手中的锦袋,轻轻一捏便知道里面好像是一副玉牌;她也没有再矫情说什么,听到古大夫的话,她知道古大夫什么都知道了。
你,听到了我们说话?她没有说是偷听。
古大夫轻轻点头:对不起,并非是有意,只是猜想姑娘要和家人离开,难免有些紧张也一时忍不住;请姑娘相信,以在下先人之名起誓,在下只是听过这一次。
映舒低下了头,过了好半晌之后脸上通红,轻轻一跺脚转身便走了,一个字也没有对古大夫人说。
但是古大夫不但没有伤心失意,反而好像很高兴。
如果映舒映真得对他没有那个心思,那么便会直接推辞,根本不会接下他的锦袋。
他又一次看了看天空:离开这里,也没有什么不好吧?听映舒的话,好像她的家人很不错的样子,以后也不会再是自己一个人了吧?晚上沈妙歌等人回来,看到映舒手上的东西时,都微微有些吃惊;而红袖和映舒已经吃过惊了,所以眼下倒是平静。
这玉牌,我好像在一….沈妙歌翻过玉牌的背面来:墨大夫手上看到过!正是;红袖微微皱眉头:只是墨大夫真得手无缚鸡之力,但是医术极为精湛;可是古大夫却武功极高明,那医术只能说是平平。
/魔:幻\'地,首\'发/在乡下算是个不错的大夫,但是在一般的大城市里。
也就是个一般的大夫罢了;如果他和墨大夫有什么关联,应该不会如此才对。
要知道墨大夫那个不成器的大师兄,虽然医术不及墨大夫,但是一样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神医;而且听墨大夫的话,好像他的师父也没有第三个徒弟的样子。
此人会是谁呢?沈妙歌抚了抚玉牌,然后看向红袖:带上他吗?红袖还没有开口,郑大将军淡淡的道:如果他有恶意,现在想杀了我们几个或是捉住我们并不是没有机会;如果说他想知道我们的落脚,所以才用这种计策的话,他没必要露出自己的一身武功,这只会让我们起疑。
嗯,我认为他不是一个愚蠢的人;郑大将军最后加了一句话:相反,他还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沈妙歌和红袖明白郑大将军的意思,然后想了想道:有道理;而且只凭这个玉牌,我们也应该带上他一一露上一切小心。
只要不让古大夫送出消息去就可。
古大夫送消息出去,就算他们阻止不了,但是他们可以有第二条路可以走:暂时不回岛;反正回岛也不是~~两天的事儿。
此时沈妙歌忽然道:他自信满满的说这玉牌能证明他的身份,而墨大夫的那个坏师兄还是很有名儿,你说墨大夫的师门,不会也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吧?红袖接过那玉牌看了看,偏头想了想道:还真没有问过墨大夫的出身,不过看古大夫人的样子,看来和墨大夫的师门有些来历。
何止是有些来历?郑大将军把玉牌正反两面的花样拓下,用信鸽送出去之后不久便接到了廉亲王的回信:墨大夫和古大夫果然是有极深的渊源——古大夫是墨大夫师父的儿子!问过了古大夫,加上墨大夫所写的信,红袖和沈妙歌终于明白了事情的耒龙去脉。
墨大夫师父性子有些古怪,一生醉心医药冷落了妻子,致使妻子一怒之下带着儿子走了;墨大夫的师父倒真是绝,寻到妻儿之后,留下了大把的银两与一本很基础的医书、玉牌,对妻子言明,等儿子七八岁的时候,让她带着儿子再回来。
他正好可以好好的研究几种毒物的药性,也免得误伤到妻儿;只是这一句话他没有说,让妻子恼怒之极,哪里肯让儿子去寻父亲?到儿子四五岁时,被一个老人家看中收为徒弟;后来,那老人家便老死在这大山中,而古大夫却有了一身惊人的武功。
但是他的母亲却是郁郁寡欢,终究早早去了;临终之时才提起了古大夫的父亲,让他记得去寻父亲:他的不好只是对自己的,不是对儿子的。
/魔:幻\'地,首\'发/古大夫并没有很在意,应该说他当时还对父亲有些怨意,所以并没有去寻;只是母亲的过世、与父亲的绝顶医术的刺激下,他自己学起了医来。
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红袖和映舒居然会遇上墨大夫的师弟。
现在,古大夫的父亲早已经过世多年;地现在世上的亲人,也只有墨大夫和他的大师兄了:让他去寻大师兄那可是不成的,天知道那个大师兄会打算利用古大夫一身绝世武功做什么。
古大夫看完了墨大夫的信之后,消失了一天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再回来的时候,他还是那个平平常常的古大夫,无害的让人十二分的放心。
不过红袖等人都猜到,他怕是去母亲从前伤心了;不过古大夫不提,红袖他们当然不会问。
当天晚上,古大夫却向映舒说了,他的确是去看母亲和师父了;他的话中流露出淡淡的伤心,听得映舒心软软的。
走之前,你和我一起去看看我母亲和师父好不好?古大夫看着夜空的星星:只怕以后要很久很久都不能再来看他们了。
映舒轻轻的点了头,直到她回到房中很久才明白过来:她这算是答应了古大夫的求婚?自始至终,映舒并没有说过一句,自己容貌丑陋不足相配的话;而古大夫也没有提及她的面容:两个人的情投意合,只是在心不是在表。
谁也不清楚古大夫喜欢映舒什么,但是他就是喜欢了:这是世上最没有道理,也是最有道理的事情。
张大娘听到郑大将军的话后,那真是热泪盈眶:终究好心有好报,她老来不会无依了;那还有什么不答应的?只是提出要把家人的尸骨带上:并不麻烦,一把火连棺木烧成灰之后,装到几个小坛子里就行。
终于到了要离开的时候。
红袖等人离开小山村的时候,京中却是热闹的开始,已经有人开始准备夺位了;不过这些对于红袖等人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他们现在一心只想着和家人团聚。
沈妙歌伴在妻儿身边,心里是极开心的,不过也不是没有烦恼:他的儿子,总是不许他和红袖有什么亲热举止,而且晚上一定要和红袖睡才可以,不然就会一直哭煎直哭;这让沈妙歌愁得眉毛都要白l,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魔:幻\'地,首\'发/所以回家的路上,沈妙歌是高兴并郁闷着。
第一更送上。
回家了大家有票票就砸过来给红袖他们的马车加加油吧。
嘿嘿。
二十四章 回家·前来接红袖和沈妙歌的人,只是扮成各种人在前面或是后面相护,并没有和红袖他们一起。
不过现在皇帝又是边关,又是京城,根本是无暇他顾,红袖一行人经过月余,终—于到了海边的小渔村。
要等船只,所以红袖等人先在小渔村住了下来。
晚上廉亲王和沈侯爷二人带着墨大夫便到了:其它人也想来只是没有争过这三个人。
廉亲王等人看到红袖时,都很激动。
廉亲王是终于放下了心头的大石头,不然他这一辈子也不用想心安了;他什么话也没有说,上前就给红袖深施一礼:让红袖带孕奔波这么久,生下孩子才回来,他还是有愧于心的。
红袖连忙还了一礼:王爷,当日的安排并没有什么不妥,非常之期只能那样行事;后来的事情,只能一说是巧了;她看了一眼孩子,然后又道:二来呢,是我自己不小心所致,同王爷没有什么关系。
^魔!幻(╯-╰)地/首/发廉亲王虽然没有再说什么,不过心里倒底没有怎么放开;不过他心思也转得快,以后好好回报就是了,就算不能回报红袖什么,不是还有大姐儿嘛,回报到大姐儿身上也是一样。
嘿,看看红袖再想想儿子和大姐儿,他在心下决定:不能让福官纳妾,一个都不成;孙子嘛,只能是劳累大姐一个了。
红袖并不知道廉亲王这一会儿想到了什么,又过去给沈侯爷见礼;沈侯爷看到红袖,双目都含着泪:他是真没有想到还可以看到儿媳。
他双手扶起了红袖来,也只问出了一个句话:‘袖儿,你身体可还好?其实父母长辈们的关心,这一句已经足矣。
红袖连忙道自己很好,看到沈侯爷如此她心下也是酸涩,连忙叫映舒抱了孩子过来给沈侯爷看,引沈侯爷高兴。
而此时的墨大夫和古大夫却很客气的互相见完了礼,在一旁很客套的、文质彬彬的谈着话;看得映舒几乎把眼珠子掉下来:墨大夫不是一个冷冰冰的人了?古大夫怎么掉起了书袋来?不过,当古大夫知道墨大夫的医术很高超,并且有许多稀奇古怪的药物方子时;当墨大夫知道古大夫的武力?极为高明时,两个人不约而同的放下了面具。
^魔!幻(╯-╰)地/首/发两个人几乎是同时说道:这实在是太好了!映舒并不知道这有什么太好的,不过后来她知道的时候,岛上的很多h却都在叫苦不迭:以大姐儿、福官为首的孩子们,当真是人人都怕三分。
试问谁家里有白逸尘、古大夫和墨大夫这种护短的叔伯们,孩子们能不成为小魔王的?就是原来岛上的土著小王爷,也被大姐儿收为了小弟。
天下间还没有人不怕墨大夫的药加上白逸尘的剑、再加上古大夫的暗器,何况只是一个小小的土著王爷?好在大姐这些孩子调皮是调皮了此,但是却都是明是非的好孩子;他们从来欺负的都是那些爱欺负人的恶人们,从来不会去找好人们的麻烦:岛上的寻常百姓,倒是一直很喜欢这些孩子们;讨厌他们的是原本土著中的富人、贵人们。
现在,这些事情当然没有发生,所—就连廉亲王听到师兄弟人的神经之语都没有任何反应。
但是在古大夫的引导下,冷冰冰的墨大夫和他头碰头的嘿嘿奸笑了两声儿:大家没有听到,不然一定后背的汗毛能直立起来。
不过墨大夫看到映舒脸上的伤疤时,很不以为然的道:用上二三年,这疤也就能不见了。
古大夫和映舒都很高兴,虽然两个人都不在意,不过能没有还是没有的好;而最高兴的莫过于是红袖了,听到映舒脸上的疤能够消掉,她的眼圈都红了。
墨大夫又慢吞吞的道:只不过,会有些痛,嗯,会一直痛到完全好起来;还有一点点的痒。
^魔!幻(╯-╰)地/首/发古大夫迟疑了,他想了想看向映舒:还是这样吧。
为了一道疤受这么多的苦,不值。
映舒想了想,看了一眼沈侯爷手中的孩子,轻轻的摇了摇头:我还是用药吧。
她不在意,可是并不想以后吓到自己的孩子一一想到这里,她的脸飞红了。
当天晚上,廉亲王把京城的事情说了一遍,已经有两个人动手了,只是没有成功反而被皇帝捉到弄到了大牢中。
只是经过这一次的逼宫,皇帝对臣下更加的不相信起来,再加上边关一连失了三座城池,让他也大为光火。
长了两年,短了一年,皇帝便会退位;沈妙歌抚着红袖的头发,看着儿子咬牙中:嗯,袖儿,我们能不能让儿子睡到榻上去?他们夫妻已经回到自己的卧房中。
红袖嗔了他一眼你说能成吗?他还不会翻身呢,绝不会掉到地上的;沈妙歌拥起了红袖:袖儿,我们自见面还不曾一·一·红袖脸上火烫起来,不过有儿子在是不可能答应沈妙歌的:这个子,哭声可是兄弟姐妹里最大的一个。
其实皇帝那里,就算我们不动手,他也好不了;她连忙使用转移**:眼下,我只想和你、孩子们、父母在一起平安的过日子。
沈妙歌淡淡的道:那样的皇帝,还是早早下去的好。
因为御医?不管是江氏是二夫人等等,当年的御医会一起对沈妙歌下手,这太奇怪了;而且御医在事发后也病很离奇,就算是江氏有外邦的王爷相助,也不可能做到的。
此事红袖和沈妙歌谁也没有提过,就是因为往深里想,事情太过惊人了。
不完全是。
沈妙歌的声音有些沉,对于沈家来说有些事情是极为沉重的:皇帝,做得太过份了。
红袖沉默,皇帝的确是过份;在太后还在的时候,他居然就暗示太御医同沈家的人合作毒害沈家的后人一一这心思,也太毒了一些。
不是皇帝,寻常御医哪里来得那么大的胆子?又哪里能病得那么快。
如果早做打算……红袖轻轻的说了半句,后面一叹打住了:皇帝待沈府那个时候极好,而且边关连年有战事,正是用沈家的时候;就算是有些怀疑,也很难让沈侯爷等人相信那是皇帝的授意。
的确不能算是皇帝的授意,皇帝只是顺水推了推舟。
现在,还有什么想不明白、想不透浇的?所以沈家的人对皇帝说没有怨恨,是不可能的。
沈妙歌摇了摇头:过去了、都过去了,我们沈家的子孙以后就在岛上过活,永远不要让他们出仕一一伴君如伴虎啊,有一次已经足够了。
看到沈妙歌心情不好了,红袖又连忙再转移话题,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他们要活的是眼下、是将来。
红袖便说起了渔民的生活,引得沈杪歌心情好了一些之后,她笑道:以后,我们就是渔公和渔婆了。
沈妙歌看着儿子已经睡了,趁着红袖不注意轻轻的抢过儿子来放到了榻上,然后抱过红袖来也不给她说话杌会,便吻了下去。
他今天晚上,一定不能再让儿子得逞!沈妙歌在心中暗暗的发狠。
唇与唇相碰时,他的热情一下都迸发出来,他的心与他的身子都在喊着、渴望着。
他的手刚要去模红袖的衣带,还没有摸到更不要说解开了,就听到一声惊天动地的哭声;沈妙歌在心中长长的呻吟了一声儿,这个儿子怎么就和他这么过不去。
虽然说自己的确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在他在母亲肚子里时,没有照顾他母亲一天,但是那不是自己所愿啊,不能怪自己啊:沈妙歌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不要说红袖已经在推他了,就是外面也有了响动:虽然没有敲门声儿,但是咳嗽声时时传来,那是沈侯爷的声音:如果他再不管儿子,他父亲一定会敲门的。
^魔!幻(╯-╰)地/首/发沈妙歌放开了红袖坐倒在床上,看着儿4瞪眼、用力的瞪了半天,然后才想起耒:这个时候的孩子,根本什么也看不到。
只是就算是看得到,想来孩子也不会在乎他这个老爹的;沈妙歌收回目光,开始哀怜自己在这个儿子面前,居然没有一点儿父亲的威严。
这一天晚上,沈妙歌又只能看着儿号霸着红袖睡得香甜,他就是满肚子的委屈,可是红袖不偏向他,他也就无人可诉了。
他这一个晚上,把岛上所有的人都恝了一个遍:为了就是要找一个能把儿子自红袖身边弄走的人——一他不要总名着儿子和红袖睡!在第二天众人的精神抖擞中,只有沈妙歌一副睡眠不足的样子:郑大将军和古大夫早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是见怪不怪。
沈侯爷和廉亲王都过来关心了沈妙歌两句,可是沈妙歌是有嘴也说不出来,只是一心盼着回岛,希望可以找到人解救他出苦海。
船在海上航行了很久很久,红袖他们才看到了海岛;远看那海岛并不大,可是船越接近海岛越大,到了近前时,红袖看向沈妙歌:那是一个岛?这个岛,实在是太大了!有有森林、当然最宽广是平原。
二十五章 廉亲王之恼海边上远远的已经立着一大群的人,看到船只时都在兴奋的高声喊叫喊着、欢呼着;红袖看到岸上那些熟悉的面孔,忍不住热泪盈眶。
真得是回家的感觉,虽然这里她是第一次来。
海边上的人男人们比较多,女人们多是仆妇:姑娘家是出不了门的。
而红袖看到赵氏和韵香在拼命挥手,看到来旺媳妇在赵氏身边扯着嗓子大喊时,她几乎想飞身扑过去。
沈二爷、四爷等沈家的子侄们是一个也不少,人人都在又跳又叫:终于,一家人团聚了;如果离开京城,在这海外的大岛上不能一家人团聚,众人总会感觉少了一点什么。
当红袖和映舒抱着孩子走下了船来时,赵氏、韵香、来旺媳妇等人都涌了过来;而沈二爷等却在原地没有动:此时,当然要让女人们上前。
赵氏和韵香一把抱住红袖就是泣不成声,而孩子却睡得极安稳,根本没有被打扰的意思,让身后跟着的沈妙歌看得心中更是恼火。
今天旦他和红袖又一次谈起孩子,两个人都认为孩子这么小不可能,但是他却偏偏每一次哭得太是时候了。
像现在,沈妙歌认为他会哭时,他却一点儿也不哭,睡得那叫一个香甜。
到了沈家在岛上的府邸前,红袖看到母亲郑姜氏、沈老祖、太夫人等人;这些女眷都等在大门里面,人人的眼睛都是红红的。
红袖扑过去跪倒在地上便落下泪来:梦中,有多少次见到过郑姜氏?梦中有多少次看到沈家的熟悉的众人?郑姜氏拉过红袖抱在怀中便放开了声儿,而在沈老祖等人身后的大姐儿,也扑了过来抱住红袖只叫母亲。
哭得办人都悄悄转头擦泪,沈老祖开口把红袖母女劝住,带着众人进二门。
现在沈府当然和原来不能相比,虽然还是极为宽广的,不过房舍、景致却当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过无人嫌弃,这里的生活安逸、平静,是从来没有过的轻松快乐。
当天晚上,几家人聚在一起好好的吃了一顿饭,直到半夜时分才散去;红袖和沈妙歌这才回到了他们的小院子里。
房屋很高大,不过很朴素。
红袖打量了屋里的摆设后,笑道:我喜欢这里。
沈妙歌没有说什么,把红袖拥了过来;孩子,被沈太夫人带走了——那个孩子吃了太多的苦,他注定会得到更多的爱。
沈妙歌没有想到事情就这样解决了,当然心中是高兴的;没有儿子在身边,他终于可以好好好向红袖诉一诉相思之苦。
烛影摇红中,红袖和沈妙歌两个人终于倦极而眠。
在岛上住了几日之后,红袖明白了岛上现在一分为二,东边是自己这几家人的,西边是原本土著的贵族与富人的:穷人们愿意住到东边来没有问题,只是要遵守规矩就成。
土著贵族们虽然被打得有些怕了,但并没有完全认输;时不时还会再来寻些麻烦;此事在白逸尘自大姐儿口中得知了古大夫的身手后,然后便拉了古大夫密议了一番,最后两个人一起压榨了一番墨大夫,并且还去找廉亲王磨了半天;就在当天晚上,两个人便潜去了土著王的王宫。
王宫当然有守卫,不过有古大夫吸引众人的注意,白逸尘很快便捉到了土著王,给他乱七八糟的喂下了十几种药丸,然后拍拍手喊了一声儿古大夫扬长而去了。
一直没有杀土著王,就是不想和土著们结成生死血仇来个不死不休;只是总这样耗下去也让人心烦。
白逸尘不是没有潜进去过王宫,只是凭他一个人杀了土著王不算什么,可是想像今天这样如此捉弄土著王便不可能了。
那些土著死士们,武功自成一格而且悍不畏死,也十分让人头疼的。
红袖和沈妙歌听说之后,很奇怪的问白逸尘:谁给你出的主意?不是说这个计策不好,怎么听都有些胡闹的意思,而且绝不会是白逸尘能想出来的法子。
白逸尘看了一眼红袖,左看看右看看又咳了两声:是大姐儿说得。
红袖无语了,沈妙歌有些头痛:大姐儿本来就调皮一些,如果再加上有白逸尘几个宠,那可真会宠上天去。
不过话说回来,此计除了用掉十几种药丸有些胡闹之外,其实还是个不错的计策:那个土著王,一直很爱惜自己的性命,只躲在他的王宫里叫喧,从来就没有和几家人朝着面儿。
对付这样的人,大姐儿的计策很好。
红袖和沈妙歌商量一下便把大姐儿叫了来,不过并没有训斥她,而是问她对古大夫怎么看,又问她对岛上的人有什么看法。
大姐儿提到古大夫一脸的笑意:古叔父很好啊,不是他我还不知道墨叔父居然出身如此赫赫有名;我和弟弟们要一起拜师,只是两个师父才有两个玉牌,我们几个不够分啊。
她打主意打到玉牌上去了,明显没有打算一辈子在岛上再不回中原:她不会回去住,但是一定会回去游玩的;那玉牌,可以说让江湖中人恭恭敬敬的待她。
有哪个江湖人不怕受伤、中毒的?得罪大名鼎鼎的仙医门人,当真是不想给自己留后路了。
墨大夫的师父在江湖上可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只是见过他好人并不多;就算###到了,绝大多数人也不知道他是谁,但是提到仙医二字,江湖中却是无人不知的。
只是墨大夫这样一个性子的人,居然做了游医,然后就赖到了郑府;不过他师父就算活着,也不会生气——古仙医本人性子也是极为古怪的,没有错姓了姓氏。
有玉牌为证,凭仙医二字,古大夫认为我们一定会收留他;大姐儿笑得眉眼都是弯弯的:只是他没有料到,他的二师兄就在我们这里。
她知道母亲想问的是什么意思,古叔父当然是能相信的人;至于岛上的人,她对那些富人,尤其是捉岛上穷人家的孩子出去卖的那些恶霸们十二分的厌恶,常常以捉弄他们为乐。
不过,我和福官的功夫还不够好,所以我们还不敢去招惹那些过于太强的恶霸们。
大姐儿的眼睛眨呀眨的:万一他们一拥而上!女儿怕跑不了。
她在打不过时就会跑,从来没有想过什么叫做英雄。
红袖和沈妙歌又问了几句话之后,知道女儿什么事儿心里都明白,也不会失了分寸便放下心来,打发她离开了。
女儿好可爱,看着大姐儿走时眼角偷偷的笑意,红袖也悄悄的笑了,自心底笑了出来。
沈妙歌叹道:真不想早早让她嫁出去。
可是已经嫁出去了。
不只是沈妙歌一个人这样想,沈家这一辈儿里,只有大姐儿这么一个姑娘家,那可真是众人的心头肉,有谁舍得她到旁人家去?土著王连着两天都没有打发人来,到了第三天的晚上,他的使者到了,抬着两大箱子的金银珠宝,来求几家人救土著王的性命。
土著王之所以会害怕,是因为他身体一会痒一会痛,脸色也是灰白灰白的,嘴唇却有些发乌:反正怎么看,都像是得了极重的病;虽然他本人感觉精神还好。
其实他就算不来救命,过些日子这些症状也就慢慢好转了;只是他一向最重自己的性命,哪里肯等下去。
红袖和沈妙歌在一旁听得心中发笑,不过却也没有说什么;两方终于再一次坐下来好好的谈判,这一次土著王一方是好说话,不再是一副你们外来人该死的样子。
几家人不急,摆出一副慢慢谈的样子,土著王一方急得跳脚,几乎就差跪在地上求几家人了:当然是有什么要求都答应了。
廉亲王和沈侯爷、郑大将军还有靖南王爷一商量,也没有太过份,毕竟他们是要长住的,这些土著人注定会是他们的邻居。
土著王和几家人定下了互不相犯的条议后,墨大夫和古大夫便一摇三摆的进了王宫:不是他们兄弟不正经,实在是看一个根本没有生病的人,让墨大夫着不起急来。
墨大夫的医术当即便让土著人惊呆了,当真是药到病除,几乎差一点没有把墨大夫当成神看;有这么一次之后,土著王倒真是老实的和几家人做起了邻居。
到了小土著王长大之后,在大姐儿等人的长期淫威所积之下,和几家人自然是守望相助,成了很好的近邻;后来,小王著王的独生女儿嫁给了红袖的一个小孙子——土著王倒成了几家人的后人,更是没有了什么争端。
这是很久很久之后的事情,眼下时间不过才过去三年。
而廉亲王这几年很烦恼,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烦恼是越来越重;烦恼的他在白雪飘飘的冬天,头上都有汗水。
眼看再过两个多月,便是年关了;可是他的儿媳妇还在沈家!想起来他就气啊,他就握拳,他就狠狠跺脚喊儿子。
立时有人回说:福官大少爷到沈家去了,说是这两天就住在那边了。
廉亲王的烦恼更大了,他看好的宝贝儿媳妇没有进家门,儿子倒像是替旁人生的!他一拍桌子:更衣!廉王妃懒懒的问了一句:王爷这么大火气要去做什么?和王妃一起去沈家吃饭;廉亲王立时怒容转笑脸,心下却在发狠,看我不吃穷了你家,让你不还我儿媳妇。
大姐儿,为什么一直没有和福官圆房呢?这里面的话,不长却也不短了。
二十六章处 终成亲(大结局)大姐儿的年岁,现在可以圆房了;在廉亲王看来,就算不圆房,自己的儿媳妇当然要住在自己家里才对,但是沈家硬是把大姐儿一留再留,留到了现在,留成了他廉亲王的烦恼。
廉亲王不是没有和沈老侯爷等人提到大姐儿和福官圆房的事情,只是一提此事儿,总是会遇上沈老祖身子不舒服、或是太夫人正在生病中——哪有这般巧?不管有没有这般巧,沈老祖和沈太夫人都是长辈儿,廉亲王也只能听凭沈家耍赖一般的拖到了现在。
去找沈妙歌?廉亲王在想儿媳妇和儿子圆的事情时,千万不要提沈妙歌:不然就是捅了马蜂窝,后果嘛只能自负了。
廉亲王带着妻儿浩浩荡荡的杀到了沈府,十分不客气的坐下一起用饭;他一面用饭,一面不断的想法子,怎么才能把儿媳妇要回来呢?沈家也不是不讲理,只是有此一些事情和道理无关;就像是大姐儿的婚事儿:如果大姐儿到现在没有良配,沈老祖等人只怕会着急上火,恨不得立时能为大姐儿找个如意郎君嫁了;但是大姐儿现在有了婆家,而且还不错,这还有什么担心的?沈老祖等人余下的只剩下不舍了,一想到大姐儿要到人家去,那心里就和刀剜一样:谁敢提?谁提此事,沈老祖立时便会头痛。
沈家老祖宗头痛了,那让沈家老祖宗头痛的人,下场如何也就不用说了。
至于沈妙歌,这两年可谓是扬眉吐气,一改前些年在廉亲王面前无法抬头的情形;现在,他可是自心底笑出来,只要一看到廉亲王想抱孙子的样儿,他就算是不想笑都忍不住。
廉亲王和沈妙歌现在是冤家,天下最大的一对冤家;只是廉亲王现在成了弱势,很得世赞等人的同情:他们很会落井下石的。
在廉亲王的绞尽脑汁中,又过去了一年。
他看着不争气的、天天笑呵呵的、恨不能住到沈府不回家的长子,那气就不打一处来一一可是骂子两句吧,没有骂他就先心疼了。
福官现在可不是前几年的小毛头了,虽然看上去好像是弱不经风,但是在几家人的孩子里,他的功夫是最好的。
虽然言谈举止都十足十的书生气,不过他翻脸之后依然还是十足十的书生气:就在半年前,一小伙不长眼的海盗居然想打这座的岛的主意,不巧就撞到了福官的手里。
海盗们看到这样一个小书生,当然不放在眼中;何况福官还对他们说了两句很客气的话,意思让他们走他们的,井水不犯河水为好。
海盗们起哄,说要把福官捉到怎么怎么样;看他们挤眉弄眼的,福官猜也能猜出来:谁让福官长得眉清目秀呢?福官恼了,指挥着人和这些海盗们打了起来,直打了两天三夜;海盗们中间投降了几次,可是福官不许他们投降,一定要让他们拿出做海盗的本色来。
海盗们被打得鬼哭狼嚎,如果不是因为不想死,人人都想自杀算了;那小书生根本就是猫逗耗子嘛,截了他们的后路,却还不许他们不攻打——天下间有这样的人和事儿?!后来海盗们都累得打着打着倒在地上都没有起来:实在是挺不住,太累了。
这样厉害的一个人物,谁能治得了?他们还真是太倒霉了,居然没有看出这家伙的厉害来;不过这一次他们又错了,这样厉害的人物还是有人治得了。
死福官,这几天死哪里去了,也不知道回来吃顿饭!这一声娇喝,救了余下的还没有倒下的海盗;他们看着一个娇小的姑娘上来,扭着那恶魔一般的小书生走了。
小书生一脸的笑意,又是打躬又是赔礼,十分害怕那姑娘的意思;众海盗后来又有幸认识了白逸尘、古大夫和墨大夫三人。
古大夫正在学医,正缺少可用的病人;白逸尘和古大夫又想要比武,却不想伤到对方,缺少可用的活靶;而墨大夫正在用大岛上新发现的几样药试制丸药,也缺少敢于试药之人。
致使后来海盗们满载着几家人送的东西气——几家人实在是看不过眼了,小的胡闹的、这老的也胡闹,要知道海盗也是人啊;离开了大岛,这岛从此之后在大海上声名远震,海盗们就是行刺了附近,也立刻就远远的走开。
福官自这一战中一举成名,深得几家长辈们的喜爱,廉亲王哪里舍得骂他;就算是有些怕妻子,他想想自己再看看廉王妃,然后便闭上了嘴巴:这是有根由的,怪不得儿子啊。
一天早福官看到父亲长吁短叹的,想想自己年纪也不小了,也想要那个什么了:只是靠父亲他怕好事儿还要再拖几年。
他过去给廉亲王见过礼,然后伏耳悦了几句之后,父子二人眉飞色舞的去书房小酌详议了。
过了几天,廉亲王妃去找了红袖;而廉亲网却找到了大姐儿。
廉王妃和红袖所说的,大家都知道;可是廉亲王和大姐儿说了什么,两个人都守口如瓶,就算是福官都没有自大姐儿嘴里问出一个字来。
不过说得事情应该是都一样的,就是大姐儿圆房的事情。
红袖看着女儿大了,也多留了这么几年,就算再不舍得也知道应该让女儿圆房了:女人的幸福,真得就在她爱的那个男人身上。
而大姐儿是真得爱福官,这一点就算是岛上的土著们都看得出来。
有了红袖的开解,沈老祖和沈太夫人都是千般不舍也只能点头答应了;其实沈家和廉亲王家就是一壁之隔,她们想见大姐儿极其的方便。
能让沈老祖和沈太夫人点头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大姐儿;大姐儿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所流露的意思。
,她们可备看得清清楚楚,因为不舍得大姐儿不开心,这圆房的事儿,沈家终于点头答应了。
这一下子可把廉亲王乐坏了,急急忙忙的到天朝去了几次,运回来了不少的东西把府里装饰一新:就是要气一气沈家,你们家少人我们家可是添人!红袖心下的伤感被廉亲王的赌气给逗得减少了很多。
廉亲王也是好意,因为他代子写过体书,所以这一次的圆房是一场正正经经的成亲;就算是在岛上,他也不想亏待了大姐儿。
沈老祖和沈太夫人心里难免不舒服,两个老人家聚在一起嘀咕了一番:不能让他这么得意!今天,是大姐儿和福有成亲的大喜日子,几家人都聚到了一起准备着吃杯喜酒。
接亲的大轿到了沈府,可是新人怎么也接不出来:沈老祖和沈太夫人坐在门口不动,就是不让大姐儿走。
靖安王爷抿嘴直乐:这两家人,实在是太闲了。
直到廉亲王亲到沈老祖和沈太夫人跟前赔礼,又把自己的女儿放下之后才把大姐儿接走了:沈家的要求很简单,她们也要添人。
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影响大家的,—惜,反而让所有的人都乐不可支:现在礼法并不为大家那么看重了。
鼓乐宣天中,大姐儿蒙着红头盖上了花轿被抬进了廉亲王府。
红袖和沈妙歌看着女儿出了门,手牵手一起对视一眼:幸福,现在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看着儿女们都长大成人、安家立业平安的过日子。
沈妙歌拍了拍红袖的手,伏耳道:我很有些伤心大姐儿的外嫁;顿了顿:老祖宗和太夫人、还有母亲都很伤,,我们要尽尽孝才可。
红袖却已经极熟知他的性子,闻言立时想抽回手来转身离开;只是沈妙歌却没有放开她:我们要努力再生一下女儿,这才是尽孝之道。
红袖的脸儿红了,嗔了他一眼:多大的年纪了,还疯!沈妙歌不以为然:再大的年纪,你也是我的一一他的声音如同呢喃一样:心肝宝贝儿。
肉麻的话儿听到情人耳中,只会有甜蜜,却苦了一旁的人。
沈二爷拉起两个妻子的手来:我们走,我们走,离五弟远一些对肚子里的孩子比较好。
沈四爷深表赞同,只是他和妻子所走的方向却和沈二爷相反。
沈妙歌扬声道:你们去做什么人人都清楚,不要以为躲起来了,便不会有人猜到!众人哄笑,沈二爷和沈四爷却像没有听到径直扶着娇妻去得远了。
现在,皇帝早已经换人了;而且朝廷不只一次的下旨请几家人回去,官复原职也只是小菜一碟:但是几家人却不想回去了。
因为他们明白现在的皇帝并不是念旧:原本也没有什么交情,只不过边关那里需要人而已。
大姐的婚礼很热闹,不管是她还是福官、还是廉亲王都极高兴;沈家的人虽然有不舍,但一样还是高兴了;整个大岛上的人都很高兴,因为廉亲王开了流水席,土著们终于可以放开肚子吃一次山珍海味了。
大岛上只有一个人哭了,就是土著王:他的一在滴血啊一一这哪里是成亲,分明就是抢劫啊!夜晚,天空的月亮温柔的俯视着大岛。
沈妙歌已经完成了他今天要对长辈们尽的孝道,正搂着脸上潮红未退的红袖说话;夫妻二人所说的只是日常的琐事儿:他们已经几年没有再议过其它了,所说也只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长里短。
但是,这样的日子,红袖很喜欢;每天大家争一争衣服的样式、家中的菜式,偶尔的生个小气儿,都是极大的乐趣儿。
这天晚上,沈老侯爷和沈太夫人、沈侯爷和沈夫人都在说话.就连沈老祖也在和焚琴说话,他们说得话意思差不多:袖儿和妙歌年岁不大,再生几个女儿也不是什么难事。
下一胎是儿子怎么办?那就接着生!沈家的人,嗯,有时候很有耐心的。
而正要睡着的红袖,忽然就打了几个喷嚏,她眨了眨眼睛开玩笑的道:不会有人在偷偷骂我吧?她没有想到的是,其实是有人在算计她。
就算是离开了京城的是非地,她还是逃不过被人算计:就算明儿她知道了,她也不会在意的;这样的算计,只会让她心生甜意。
红袖在睡着之前,在心底道:谢谢老天爷,能让她来到这个世界,享受这样的幸福生活一一还有几十年的幸福呢,过去的那些艰辛,现在想来并不算什么了。
好人,一生平安。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