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点]《家和》作者:雕栏玉砌(3万) > 正文 第二十四章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正文 第二十四章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2025-04-03 08:09:04

我不去!岑子吟端着托盘走进来,与喜儿一道将酒菜放在桌上,方大娘闻言眉毛便立了起来,我让你去你就得去!方老八连忙劝道,莫急莫急,琼妹听听三娘是什么意思。

方大娘叫道,这个家我就做得主,一个小孩儿懂什么轻重,没的讲的,我说了算!方老八本以为岑子吟要怒,没想到岑子吟笑笑道,娘就舍得离了女儿?我觉得么,让大哥和二哥去便罢了,我还是在家里陪着娘的好!方大娘被岑子吟哄的撅了撅嘴,想板起脸却是不能,笑骂道,哄我也没用,你这丫头,养在身边就是个祸根儿!岑子吟摆好酒菜偎依到方大娘身边抱着方大娘的手臂道,您寻思着就把祸根儿送去祸害别人?那可是我亲亲的姑妈,我才不要!方大娘在岑子吟背脊上拍了一巴掌,骂道,便是亲亲的姑妈比娘亲还亲,偏生要祸害我,我这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哦~岑子吟只是抱着方大娘的胳膊笑,心中纠结万千,好容易才把长安城的地头摸的稍微熟悉点儿,即便是苏杭那个繁荣之地,也不是她所向往的所在呀。

何况,岑子吟实是舍不得方大娘身边,听方大娘说的那什么姑姑对她挺好,经历过在外独居生活的她怎会不知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的道理,这位亲姑姑么,对照着岑家如今见到的亲戚,岑子吟很难报以好感。

笑过之后便开始吃饭,这午饭过了时辰,众人本应极饿了,却因为母女的心中各自有事,吃的不知滋味儿,唯有方老八大口喝酒后言语多了起来,才将母女两人的心事冲的淡了些。

吃过午饭送走方老八,大郎二郎他们也回来了,还带来了那文斌的几个管家,那管家个个的膀粗腰圆,一脸的横肉,径直闯进门来便吓了店中的客人一跳,若不是身边有大郎二郎引着,这店中的客人怕就要纷纷逃窜了。

那几个管家进门扫视一圈,不待大郎指引,便涌到屏风后,瞧见文斌面如金纸的模样无不纷纷大叫主家,被其中一个中年人模样的管家拦住了,吩咐道,先回家再说。

回过手朝闻讯赶来的方大娘等人拱拱道,夫人的恩情小的替家主道谢了,改日家主必再登门谢过夫人。

方大娘连忙还礼道。

本是文相公救了小女。

合该是我登门拜谢才是。

如今还是先将文相公送回家中好生修养吧。

舍下实在不宽敞……那中年管家笑笑点头。

文家家宅还算宽敞。

又在这长安城内。

岂有来叨扰夫人地道理。

扭头吩咐道。

将主家抬上马车罢!大家小心些。

众人合力小心翼翼地将昏迷中地文斌抬上了马车。

好一番折腾才算安顿下来。

方大娘亲自领了岑子吟送文斌回家。

又准备了些补品与他调养身子。

这文斌家中竟然没半个女眷。

皆是些男丁。

还好方大娘让大郎二郎陪着。

这才没多尴尬。

略微坐了片刻便告辞了出来。

方出了门方大娘便对岑子吟吩咐道。

此人虽然不是什么好人。

到底救了你地性命。

我与他有些间隙。

不好过来。

你却是需日日过来探视地。

做人要知恩。

岑子吟点点头道。

女儿省得。

方大娘又吩咐大郎二郎。

家里人手不足。

不过这府上全是男人。

你们两个做哥哥地便陪着三娘过来吧。

我不喜此人。

你们可不准淘气。

大郎二郎点点头。

大郎脸色微红道。

儿子必不会再做让娘伤心地事。

二郎诺诺嘴唇。

低下头嘀咕道。

儿子一切都听娘地。

娘是否就不送我们走了?方大娘瞥了两人一眼,虽然两人不顺她的意,心里微微有些不舒服,到底这些日子也瞧见了这两个孩子的心,低斥道,回去再说!方大娘走在前方,岑子吟本打算与母亲并肩而行,被大郎轻轻拉了一下,便落后了半步,三人磨磨蹭蹭的走在方大娘身后,大郎在岑子吟耳边道,娘要把我们送走呢,三娘,你去跟娘说说,让她别送我们走好不好?岑子吟只是在客厅听了只字片言,一直没来得及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方大娘下了如此决心,低声问道,为何娘要送我们走?大郎还没开口,二郎便嚷嚷道,你刚去舅舅家,三伯父便上门来了,让娘还是送我们回族学,娘便没有应,将你那日的话学了一遍与他听,三伯父便叫了我们过去问,我和大哥都说不愿回去,三伯父说了我们一顿,到底没有勉强我们。

谁知道过了两日,大姑姑回乡省亲,听说了这事儿,便与娘关在房间里面说了很久,娘出来便说想送我们去大姑姑那儿。

我和大哥是不愿去的,你可愿意去?岑子吟撅撅嘴,噌道,我自然和你们一条心,不过娘决定的事怕没那么容易更改,何况,这附近可能找到好的学堂附学?大郎恼道,好的学堂咱们上不起,即便上的起也要遭人白眼,差些的娘也不愿送我们去,这都折腾十多天了,还是没个结果,否则娘也不会下这狠心。

只是平日里大姑母是极好的,真到了姑父家里,姑父又该如何做想?咱们虽没了爹,娘和祖母、几位伯伯都在呢,没的到外姓人家里住着的道理。

大郎一番话把两面的难处都说了个透彻,岑子吟也听不出大郎到底是什么意思,大哥的意思是去好,还是不去好?大郎道,我们都去了,娘便是一个人在家了。

二郎点头道,不去不去,咱们走了娘怕是更要受人欺负。

岑子吟大约听明白了大郎的意思,外面虽然艰难,大郎不愿意走却是因为怕方大娘再受欺负,到了苏州即便受些艰难,到底能读好书,而二郎则该也是想去的,怕是大郎与他说了什么,才会如此说道,少年郎哪儿有不羡慕海阔天空的,苏杭两地的美名在长安城也是人人称道的,这两人自小在长安长大,虽然见识了国都的繁华,到底没有出过家门半步,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也是理所当然。

说起来,二郎虽然莽撞了些,心思却要比大郎直一些,一旦决定不去,便不会再想那许多,因此说起话来到时比大郎洒脱。

倒是大郎心思重,考虑的东西更多,这样让岑子吟不由得为他感到一阵心疼。

听了二郎的话,便知道那位姑母其实人还算不错,那位姑父也该是只会想,不会去做的人物,比起岑家这帮子亲戚算得上厚道人了,岑子吟其实也是支持大郎和二郎去苏州的,岑子吟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不能把这两个孩子的前途给耽误了,可是,如今要怎么让这两个家伙放心的去,却是个问题,可不能因为双方的好心又折腾出一堆的事儿来,方大娘的家长情节,两个孩子的别扭,还真是让人头疼呐。

不管是在哪个年代,首先你得有钱,有了钱以后要有势才能不受人欺负,如今家里最大的麻烦就是没个成年男子,家里帮佣的人不算,唯一勉强算得上青年的下人就只有一个顺子,岑子吟看了别人家里的排场,便寻思着自家也要蓄养十来房的下人才行,还得挑那种老实厚道的,否则难免没有恶仆欺主的现象发生。

前提是要有钱才行呐,想到这里,岑子吟又把心思打在了自家酿造的那坛酒上。

那个人若是真爱酒如命的话,定会寻来的,可惜的是两坛子如今就剩下了一坛,即便卖掉估计也难卖个好价钱。

岑子吟抿抿嘴,心道要是那人真上门的话,要不要狠心的黑宰一刀,只要能吹嘘的天花乱坠,还怕他不上钩么?她也不会觉得愧疚,毕竟,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嘛!不过,也不能全靠那个人,毕竟要有竞争才能激发人心中的占有欲,何况,多为自己准备条退路才是最好的,那个人倒是给了她信心,想到这儿,岑子吟笑着对大郎二郎道,苏杭两地的繁华比长安城毫不逊色,若是有钱了,去这些地方瞧瞧倒是不错。

大郎二郎同时露出向往的目光,叹道,是啊,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若是有机会,还是要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