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点]《家和》作者:雕栏玉砌(3万) > 第四部 秋来正是思春时 第二十六章 家事

第四部 秋来正是思春时 第二十六章 家事

2025-04-03 08:09:05

郎突然的转变让岑子吟有些吃惊,岑子吟曾想过,这)T是这样的,大郎和二郎两个因为受到刺激,格外的刻苦认真,然后,慢慢的绽放出自己的光彩来,三娘要么是与这个世界永别,要么便是和往昔一般的有些任性有些泼辣,除了性格上的缺陷以外,她其实是一个跟方大娘一样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是大郎和二郎的好妹妹。

大郎二郎长成之后,依照两个人的恒心,合该能做出一番功业来,再渐渐的被岑家认同,并欣喜他们的成就,而不会像她出现的这样,天上突然掉下来的馅饼,看起来是福,实则是隐藏着许多的祸患,苗助长不是好事啊。

本来的大郎二郎只需要和其他人一样随便混个官职,大唐的官儿少,随便混个九品的便能光宗耀祖了,正因为她的出现,掩盖了两人的光彩,显得两人那么的不中用。

大郎并非是瞧不起女子,只是因为她造成的压力觉得自己没用而已,岑子吟很想告诉他,他比起很多的人已经强出太多了,文章武功虽然不能在来长安游学的学子之中出类拔萃,可也不会被人比下去,想想,来长安游学的莫不是各地的中翘楚,可以想象大郎若是在其他的地方,实是一个倍受赞誉的人才。

可怜的大郎,不仅有一个她这样的妹妹,还生在长安这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将他自己显得那么的不值一提。

大哥,我只.帮你这一次,而且能不能成还要全看你自己!岑子吟笑着道,我打算把那些东西全部烧掉!什么!大郎吃惊的.瞪着岑子吟。

二郎.则是道,三娘肯定是在开玩笑。

岑子吟摇摇头,我已经.想好了,如今咱们家并不是过不下去,不需要我一个女子抛头露面的再去做那些事,日后这个家就靠大哥和二哥了。

二郎不敢置信的.望着岑子吟,摸摸她的额头,没生病啊?你怎么糊涂了?那些东西,你整整的整理了三年!手腕肿的连筷子都拿不起来,就算你不想再做什么,也没必要烧掉吧?大郎则是一.脸深思,岑子吟笑笑道,别想太多,不过就是一些笔记罢了,一个女子有太高的声誉怕是日后难觅的好郎君,就这样就好了。

二郎呼出一口气笑道。

.你也想嫁人了?也?岑子吟挑眉。

二郎道。

大哥今儿个在诗会上被一个女人狠狠地打击了一番。

后来不说话了。

就直勾勾地瞧着人家。

怕是动心了?我只是……大郎刹那间涨红了脸反驳。

岑子吟则是饶有兴致地问道。

女子?谁家地娘子?我大哥地学识可不一般。

谁家地娘子能让我大哥甘拜下风?大郎道。

休要胡说。

我只是惊讶她地学识罢了。

然后就想到三娘若是肯念经史。

怕也不会比她差!涨红地脸不知道是害羞还是被人说中心事。

二郎嘿嘿直笑。

岑子吟则是瞥了大郎一眼。

十六七岁正是懵懂地年纪。

情窦初开也不是什么坏事嘛。

不过若是身份上地差距。

在这个年代还真有点儿难办。

岑子吟因此并没有继续下去。

只是打算私下里偷偷跟二郎打听。

大郎似也觉得不好在这个话题上纠缠,转移话题道,三娘休要将那些东西都给付诸一炬,日后怕是会后悔莫及,若真不想放心思在那上面,不妨束之高阁,瞧着你这些年这么辛苦,我也心疼呢,不妨好好玩玩吧。

顿了顿又道,那诗会上也有女子去的,三娘可要随我们同去瞧瞧?岑子吟连连摆手,不要了,我没正经看过几本诗书,开口便是铜臭味,去了怕是要让圣贤们瞧轻了,如今我还是安心的在家里帮娘打理。

二郎笑道,不怕不怕,他们都知道我家妹子才华四溢,受了皇上的奖,谁敢瞧低来着?明日我们去寺院听经,三娘同去吧。

看两人的热情,岑子吟也不愿拒绝,毕竟兄妹三人已是许多年没有一同出游了,听经,听起来不错,闻闻檀香味儿,听听咏颂佛经,那是一种能让人心情沉淀下来的方式。

三娘!岑子吟点点头正要答应,就听见闹哄哄的人群里有一个女子在唤她,抬起头就瞧见岑子黎脸上带着淡淡的红晕走了过来,依旧是瘦骨嶙峋的模样,只是眼中闪动的喜悦和光华让人感受到她的喜悦,身边还站了个十七八岁的男子,略胖,瞧起来也是符合唐朝审美观的一个美男子,两人的打扮在人来人往的岑家算得上上等人的打扮,这还是岑子黎第一次来岑家。

岑子吟瞧见她笑吟吟的迎上去拉着岑子黎的手道,四娘来了!到屋里去坐吧,你身子不好呢。

偏过头瞧了一眼她身边站着的年轻男子,这位便是裴沛了吧。

裴沛笑着拱拱手道,三姐好。

久仰大名,只是一直无缘拜会。

又去向大郎二郎好。

岑子吟笑着道,妹妹与妹夫成亲之时咱们都不在长安,说来还是第一次见面,大哥二哥你们陪着妹夫去坐坐,我与四娘回屋里。

进了屋子,让尘儿上了茶点,岑子吟细细的打量了岑子黎一番,你又瘦了,在婆家过的不太好么?岑子黎闻言脸上的喜色少了几分,苦涩的道,公公在床上躺着,自打抬了那个进门,我越发的小心谨慎,如今她怀上了孩子,家里的事皆是我在操持,两个还不住的挑我的毛病,好在他还算护着我,否则,这日子真个过不下去了。

岑子吟道,如今他能陪着你来,可见也是好事。

你若有什么苦楚,咱们都是姐妹,我们定不会放手不管的,如今咱们家里也渐渐的好起来了,他裴家即便是大姓,裴沛也不过就是个九品的官儿,你不必凡事忍气吞声。

岑子黎点点头.,眼中闪过一抹阴狠,随即笑道,等孩子生下来再说吧。

顿了顿,三娘,当年我……错待了你。

岑子吟将手放在唇上,.笑笑道,当年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呀,前些日子,你婆婆没为难你吧?岑子.黎瘪瘪嘴,变脸比翻书还快,一听说大伯封了个给事郎,便迫不及待的要让我和裴沛过来,全然忘了就半个月前还说要将我撵出去呢。

岑子吟轻轻的拉起岑子黎.的手,手中的感觉冰凉,她身上已是穿着过冬的衣服,坐了一下以后,俏脸上的红晕淡去,又露出惨白的神色,将手中的手轻轻捏住,将自己的温暖传给她,裴沛极为孝顺,是个有良心的,你也不要让他为难了,只要咱们家里一日日的好起来,她必会换个脸色待你的,你也不要想的太多,先照料好自己的身子,看你这模样连风都能吹走。

岑子黎闻言眼眶.一红,又要掉泪,三娘……岑子吟笑道.,好了,呆会儿出去别让妹夫以为我不待见你,到时候可不给我好脸色瞧。

岑子黎听见裴沛的名字.露出了一丝笑颜,连忙用手绢擦去眼中的湿润,吸了口气道,四婶的事,你可听说了?岑子吟凝眉想了想才道,我这几次回主宅,子玉都对我不冷不热的,我瞧着她心疼却是没办法,难道是四婶发生了什么事?岑子黎低低的道,四婶在四叔去了不久,便有人瞧见她与一个男子走的极近,他们的小院子有专门的门进出,我爹娘也不好多说,子玉必是知道了,心中觉得人情凉薄吧。

四叔和四婶两人的感情是极好的,想当初四婶病的不可开交,还是四叔冒着瓢泼的大雨去请的大夫,道是倾家荡产也要治好她,没想到如今……岑子吟闻言心中隐隐的不舒服,突然想到岑子玉之前对她说过几句刺的她心疼的话,‘不是你的,勉强不来的……有些人,终究会离开,当日是你劝我,如今你又怎么会看不开呢?……’子玉已经说的那般明白了,岑子吟苦笑,不过四房的事情她也不能插手,家里没个男人,即便其他房的人帮忙,也注定了会有很多的不方便,他们已是分家了,四婶怕是瞧见了我家……怕子玉受了委屈吧……岑子黎道,四叔对她那般的好……呵呵,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只是可怜子玉,多开朗的性子,如今却成了这般。

岑子吟摇摇头,四娘,你别这么想,妹夫对你也是极好的,四婶会算计些,为她们母女两个多做打算也是正常。

罢了,这事儿既然族里的人都不管,咱们也不能多说什么,我不信四婶会是薄情寡义之人。

可是!岑子黎道,当日百期未满啊!岑子吟语滞,本想劝子黎不要多想,却把自己给绕了进去,半晌笑笑道,若有能力,就多帮衬子玉一把吧,想必她如今的日子是过的极为艰难的。

还差两千,我弟媳生了一对双胞胎闺女,就在刚才,所以,小弓我要跑路了,继续欠债吧……撒花,俺当阿姨了……我看两只小猴子去,才生下来的,肯定是皱巴巴的小猴子吧?第四部 秋来正是思春时 第二十七章 大郎的春天家继第一日闻讯而来的近亲邻居之后第二天迎来了人峰期,岑家方家的亲戚大半都住在城外,消息来往正是时候,方大娘面对着自己好几十年都没来往过的客人,终于有些受不了的躲了起来,让庆云与摩加在门口收礼。

而岑子吟则是与大郎二郎两个早就受不了这些事儿,一大早的便偷偷从侧门溜了出去,直往安仁坊的大荐福寺行去。

大荐福寺就在安仁坊西北角,原址在开化坊,两门对望,位于长安城最繁华的所在,与东西两市不过两坊之距,旁边则有许多达官贵人的宅邸,包括薛王舅父,宁王外祖父在内。

帝王最时常光临的佛寺便是此处了,与皇城不过一坊之隔。

大荐福寺门外有吴道子所绘的神鬼图,入寺后,周围的绿荫环绕,还种植了许多的花卉,让人的心境凭然宁静了几许,越过山门,便可远远的瞧见钟楼、鼓楼的身影,还有绿树之间微微露出的些许飞檐,大郎指点着与岑子吟一一介绍,藏经阁、大雄宝殿、白衣阁、慈氏阁、小雁塔。

岑子吟其实最先瞧见的便是那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高十五层,共:+.大郎笑道,.这塔与大雁塔相似,便是要小些,只是大雁塔与咱们这儿隔了三十余里,来往不便,瞧瞧这小雁塔也是好的。

你平日里不出来走动,这会儿怕是连方向都分不清了吧?其实若是你春来得空,便可瞧见满园牡丹的盛景,可不比这会儿秋风萧瑟好上许多?岑子吟嘿嘿笑了两声,.倒不是大郎说她,要不是长安城的城区方方正正,她没准出个门也能走丢,还真不太认识这路,指着那塔道,瞧着这个我便知道方向了。

三人.本是来听讲经的,也约好了几个朋友,只是这会儿时辰还早,便陪着岑子吟去瞧瞧那佛塔,走得近了大郎又与岑子吟一一介绍,那小雁塔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底层南北券门的青石门相,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门媚上还有天人供养图像。

塔身从下面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上则愈细,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显得格外英姿飒爽。

在大雄宝殿外,已是听不.见僧侣做早课的声音,稀稀落落的几个僧侣在其中走动,最多的却是香客,尽管时辰还早,已是有不少的香客烧完香捐了香油钱四处走动了。

岑子吟与大郎二郎进去便闻到一股檀香味儿,此时的寺庙还不像现代那样融入了各方各派的神灵,与现代的佛像也有些区别,岑子吟又对佛教没什么研究,要大郎介绍才能认识。

闻着檀香味儿,.瞧那在如今年代还不算久远的唯美佛像肃穆庄严,听身边人虔诚的祈愿,岑子吟的心不由得也虔诚起来,去取了寺中专门为香客备下的香,恭敬的点燃了作揖磕头,跪在蒲团上默默许愿。

刚跪下,就.感觉到两旁有两个人也跪了下来,听着像是大郎和二郎,二郎口中念念有词,大郎却是默默祈福,岑子吟轻轻一笑,闭目静思自己的心愿。

出地殿来。

已是差不多.到了约好地时辰。

岑子吟在功德箱里放了些香油钱。

三人便向约好地地方行去。

大荐福寺自从武则天之后便是一个重要地翻经院。

说地直白点儿。

这儿其实根本就是皇家地寺院。

其中又有不少各国地高僧往来。

随大郎一路行去。

果然瞧见了不少地牡丹、竹林。

只是竹林依旧清幽。

牡丹却是未到花开之时。

三人行到一处清净处便停了下来。

侯了没多久。

便瞧见两个青年男子一边说笑一边走过来。

大郎一喜。

上前叫道。

杨兄、白兄。

两人闻声笑道。

我们还在说自己来地够早。

没想到两位岑兄已是到了。

咦。

这位是?两人走得近了。

岑子吟方才瞧地真切。

二十出头地样子。

一身地衣服并不算太好。

身材略显瘦削。

配上腰间地佩剑行走如风之时却有一股说不出地少年得意。

一高一矮。

相貌都算普通。

开口之后却有股他们这般年纪难得地沉稳。

大郎向两人介绍道,这是我妹子,三娘,三娘,这位是杨兄,这位是白兄,你随我唤一声兄长即可。

略高那位姓杨,瞧了瞧岑子吟笑道,早就听说岑家三娘子酿的一手好酒,只是岑兄说三娘不太愿出门,倒是与时下的许多女子不同,今日一见,果然不一般呐。

姓白的那个则是与岑子吟略微点了点头,岑子吟施了一礼便笑着退到自家兄长身后不多言语,二郎则是道,这会儿怕是已有人许多人去占位置了,咱们还是快些过去再说话的好。

几人皆以为然,便顺着小道绕行了一会儿,出了竹林,便瞧见讲经场这边已是有许多人了,大多皆是年轻的学子,也有不少来听佛的百姓,像岑子吟这样随着父兄而来的女子却是不多见,大多的人皆是坐下后便与身边的人谈论起佛法,岑子吟听的云里雾里,不过半晌大郎与身边这几位皆是兴致勃勃的加入了讨论,岑子吟听了半晌有些了悟合该是禅宗净宗之争,这会儿正是佛学最高深的时候,两派之争连岑子吟这半个佛盲也知道些许,听不明白的同时则是感慨不久之后的灭佛之行。

不过是寻常的讲经,寺院只是派了位不算高深的僧侣在上面与众人讲解,在座的皆是对佛理有所研究的,不时有人提问反驳,人人都显得热情高涨,唯有岑子吟云里雾里的头昏眼花,加上夜里睡的不太足,竟然有瞌睡的冲动,为了不让自己在这儿睡着了出丑,岑子吟与大郎说了一声便起身悄悄的离开,也不知道正入迷的大郎听清楚她的话没有。

本想往僻静处走,一想到以前自家老是在僻静处惹出点儿乱子来,岑子吟脚步一转,直往人较多的地方行去,唔,闹中取静,那也是一种本事。

听见几个女子在前方清脆的笑声,岑子吟的脚步也轻快起来,前方水光荡漾,当是有一片湖泊才是,走过去以后才发现远处近处都有不少人在放生,池中有鱼有龟,几个少女正是在那儿拿着馒头喂鱼,瞧见鱼儿纷纷争食,所以笑的如此开心。

岑子吟摇摇头,也来了兴致,左右瞧了瞧知道她们是从家中带来的馒头,只可惜自己出门的时候准备不足,唯有瞧着别人过过干瘾。

岑子吟正撅着嘴瞧着池里的鱼儿抢食,有些叹息的想要离开,突然听见有人在耳边唤她,扭过头一瞧,却是一个丫头打扮的女孩子,手上捏着一个馒头,笑道,我家小娘子说这个与你!岑子吟转过头去,瞧见对面那个做小姐打扮的女孩子笑的十分腼腆,想是让人发现她一个人在此眼中流露的羡慕,轻轻向她点了岑子吟施礼道了声谢,也捏着馒头细细的喂了起来。

这儿的鱼半点也不怕人,水面有一丝震动,便止不住鱼儿摇着尾巴纷纷的过来,不多时便聚成了一片,红的、白的、黑的,花的,各式各样,大小都有,在水中伺机而动,一旦发现哪儿有食物便一涌而上,运气最好的那条便能夺了食快速的逃开吃下,再返回来。

岑子吟喂的兴起,突然听见对面一声尖叫,抬起头就瞧见对面池中一个巨大的浪花绽开,竟是有人失足落水了。

那落水的人儿像是半点也不会水,落下去后挣扎了一番竟然越发的离池边越远,池边的几个丫头伸手去拉,水中的人儿呛了口水,根本无法瞧见水上的情况,那几个丫头吓的花容失色,一个个哭将起来,旁边闻声而来的人纷纷跺脚叫道,有人落水了,快来救人啊!这放生池宏大,池水在这一块儿是最深的,长安不像江南水乡,人人都懂得几分水性,因此众人皆是围观,岑子吟瞧清了落水的便是那个向她温和笑着的小姐,心下一紧,不由得顾不得许多,还好今儿个穿着的是胡服,身上还算便利,便随意的将身上几件颇沉的饰物摘下来往身边一扔,噗通一声跳了下去。

池边又传来一.阵尖叫声,岑子吟这才想到自家在水里游要游上半晌才能到对岸,不如在岸上跑过去来的便利,不过还好的是她水性不错,这池水又是静止的,里面除了几条鱼儿和几只乌龟没什么水草等杂物,没费多大力气便游了过去,那女子呛了水已是处于半昏迷状态,只是靠着求生的本能在挣扎,岑子吟小心翼翼的靠近,心知若是被她抓住铁定能被拽下水去一起挂掉,瞧准了机会从背后腋下一把抱着那女子便慢慢的往岸便靠,旁边已是有人反映过来,顺手便在竹林砍了一颗竹子,伸到水面来接应。

回到岸上,那女子身边.的丫头已是明白过来了,发现自家小姐还有气,虽是哭,还知道当做些什么,岑子吟将那女子放平在地上,几个丫头便将周围的男子驱散,在女子腹部轻轻压了几下,又将人翻过身来,吐出了好些个水,岑子吟做完这些,只觉得浑身上下便没了半丝力气,秋风一吹,更是浑身哆嗦。

旁边.瞧热闹的众人如何是那几个丫头能赶的尽的,见状纷纷拍手叫好,又七嘴八舌的指使那几个丫头快去通知主人家,又有寺僧闻讯赶来,使了被子将两个人都卷了起来抬回厢房去。

岑子吟虽然力竭,自己其.实还是能走的,不过如今这模样实在难看,也就顺水推舟了,进了厢房就有丫头来与她换衣服,听见隔壁有夫人大哭,折腾了半晌,又有人送来姜汤与她驱寒。

待隔壁有大夫来.过,确认了那女子无大碍,岑子吟便听见自己这边房门响起的声音,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妇人身边伴着四个丫头走进来,那妇人身上的穿着虽然朴素,岑子吟好歹在苏州呆过,知道用的是上好的苏锦,身上的钗环瞧着也合该绝非凡品,只瞧那几个可比人家大小姐穿戴的丫头便知道了,岑子吟忍着喉头的几丝不适起身来,只觉得身上已经暖和了,想到大郎二郎两个也差不多时间结束了,便想离开。

那妇人连忙.道,小娘子休要动,听说你受了寒,先让大夫瞧过再说。

说罢让开身来,让那个.年届七旬的老大夫进来与岑子吟切脉,岑子吟道,不用麻烦了,家兄还在讲经场那边,这会儿我再不回去的话怕是他们要担心。

我已是无碍,不用劳烦了。

那妇人却是坚持,只吩咐大夫与岑子吟检查一番,待开过药方,那妇人便问岑子吟家人何在,岑子吟熬不过对方的热情,只得道,还要劳烦夫人去讲经场通知一下家兄。

又细细的描绘了一番大郎二郎的外貌,两个管家便去那边寻人。

岑子吟也再在床上呆不住,奈何那妇人又细问她家中情况,岑子吟只得苦笑着答道,姓岑,名唤子吟,夫人若是不弃可唤我三娘。

妇人身边的丫头呀的一声,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那妇人笑道,却没想到是岑家的三娘子救了小女,近些日子长安城的妇人谈论最多的怕就是三娘子的事儿了。

我夫家姓卢,三娘子可唤我一声卢夫人,为三娘所救的是我二女,我膝下就这么一个女儿,若是有个万一,还真不知该怎么的好,还要多谢三娘厚恩。

岑子吟笑笑道,举手之劳罢了,若非小娘子的一饭之恩,怕是我也早就走了,说来也是小娘子心底仁慈,才有此机缘。

此刻的岑子吟对结交名门大户已是没什么兴致,只盼望能少些麻烦,淡淡的相互恭维了几句,那妇人只要她好生休息,待两个兄长来了再行离开,留了一个侍女侍候她又去守着自家的闺女。

岑子吟躺在卧房里,无心打听人家的事儿,闭目养神,只听见外面噼噼啪啪的一阵响动,随即门被人一巴掌推开,二郎扑进来叫道,三娘!你没事吧?随即便咦了一声,岑子吟睁开眼的时候正好瞧着他对着旁边站着的丫头发呆。

大郎随后才进门,瞧见那丫头也是微微一愣,倒是那丫头轻轻笑道,原来三娘子是两位公子的妹妹,两位公子不用担心,三娘子已是无大碍,这会儿正熬着驱寒的药,两位略坐坐呀!第四部 秋来正是思春时 第二十八章 人定胜天送来的时候,卢家的人也送了斋饭过来,瞧得出卢家)E消耗了不少的香油钱,所以斋饭要比别人好上许多。

岑子吟也得以趁着那丫头出去的时候从二郎口中知道那位卢家小姐与大郎认识的事迹,其实也不过一面之缘而已,却是深刻至极,前天的诗会上,卢家小姐不知怎的参加了,顺便博得了满堂彩,又与大郎一番机锋,两人唇枪舌战之后大郎一败涂地。

大郎面红耳赤,已是无力争辩,岑子吟与二郎两个却是没心没肺的笑个不停,瞧大郎的神色也不知道究竟有几分仰慕。

用过午膳,吃过药,岑子吟便仗着自家的身子好,起了身来活蹦乱跳了,卢家小姐也没了大碍,卢夫人为了感谢佛祖保佑,吩咐上下迟些回家,要去礼佛。

岑子吟几个随着卢夫人,也得以见到了寺院里有名气的高僧,一同听佛。

像岑子吟他们.这般的,这皇家寺院不知几许,真个有名气的高僧一般是不见外客的,有机缘的话也许能遇上,岑子吟若不是救了卢家娘子,怕是把这寺庙转悠上十次也未必能有这个机缘。

因此都十分恭敬的随卢.夫人去听佛,大郎二郎两人一脸的受教,而那位卢夫人似是对佛家思想也了解甚多,难怪能教养出那般恬静的一个女儿来,岑子吟这会儿就只觉得自家是个文盲,依旧是听的云里雾里的,不过这次人少可不敢胡乱的打瞌睡,只能随着大郎二郎两个点头就点头,摇头就摇头,或是微笑。

就在.岑子吟以为一下午时间就要如此无聊的过去以后,那老僧突然问道,这位施主像是对佛理研究颇深,贫僧方才所说之处难道有什么谬误?还望施主不吝赐教。

岑子吟根本就没听明白对.方说的啥,一时被问的愣住,只见四道目光向自己扫来,呵呵笑了两声道,和尚(这个其实是尊称,要有很高的修为,能为人师的出家人的称呼,是从印度语翻译过来的,后来慢慢的才演变成了现在这样。

)修为岂是我等庸人所能指正?不怕您怪罪,实是小女子听不大明白,又怕和尚怪罪,所以装出一副听懂了的样子,没想到还算出了丑,见谅见谅。

那老僧不以为然.,只是道,既然听不懂,为何又要装明白?白白来此,空耗了光阴。

岑子吟道,.佛法高深,即便能体悟一点半点,也于我辈有益。

这时代地人。

从皇帝到.平民。

即便只字不识。

也是懂一些佛学地。

像岑子吟这样完全不懂地还真是扳着手指头也能数地过来。

到了岑家这样身份地人家。

却是完全不可能了。

那老僧分明是以为岑子吟拿话搪塞他。

因此言中有讥讽之意。

岑子吟之前还以为老和尚有些不高兴她滥竽充数地行为。

后面地话就是给自己开解。

却没想到这话一出口。

到了老和尚耳中就成了讥讽他修为不高。

老和尚到底是有些道行地。

只是身边地两个弟子却有些挂不住了。

脸色有些变化。

却是碍于眼前这位是卢夫人地贵客不好发作。

只是看岑子吟地眼神就有些不对劲了。

岑子吟瞧着两个沙弥眼神不善。

也不知道自己说错了啥。

摸摸鼻子准备继续装哑巴。

免得多说多错。

心道这皇家寺院地气派就是不一般。

和尚不光架子大。

脾气也不小。

那老僧闻言笑道。

施主之言倒不为过。

不知施主都读过什么经书?岑子吟冷汗。

这老和尚还没完没了了。

经书。

她一本都没瞧过。

看见上面拗口地文字就头疼。

装逼是要被雷劈地。

她正要解释。

大郎知道对方是误会了。

连忙道。

和尚休怪。

舍妹平日里书看地不少。

却是从未见过经书长成什么模样。

对佛理更是一窍不通。

是弟子莽撞带了她来。

想让她受些佛法地教导。

多明些道理。

也沉淀一下浮躁地性子。

二郎适时补充道,没想到却是对牛弹琴,三娘,还不快赔礼。

岑子吟起身要赔礼,那老僧不甚介意的道,施主不必拘礼。

若是有什么不懂之处,就尽管提出来,贫僧定会一一替你解答的。

这老僧平易近人,岑子吟不敢造次,连忙恭敬的谢过了,那老僧闻言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问道,听闻施主姓岑,又排行第三,可是以酿酒扬名长安城的岑家三娘子?岑子吟这辈子估计都逃不掉一个酒娘的名号了,很是有些郁闷,正是小女子,和尚乃方外之人,怎的也听说过这不值一提之事?那老僧却是睁大了眼细细的瞧了岑子吟一番,点点头道,酒乃佛门禁忌,不过贫僧曾听一行大师提起过岑家三娘的格物之学修为不浅,想是世间事难得十全,却没想到施主竟然未识一字佛经。

顿了顿道,不知施主可否赐教一二?早就听说唐朝的和尚成名的个个都是除了佛学高深以外还各有专长,对眼前这位七老八十的老和尚对物理感兴趣也不用惊讶,岑子吟自问物理学的还凑合,这老僧又是极为和善的,虽然不打算与权贵有瓜葛,对这些方外人士岑子吟倒是不介怀,笑笑道,过誉了,若是有机会,子吟定然来向和尚学习讨教。

人这话岑子吟只当是客气,却没想到那老和尚也是个心急的主儿,想了想便道,此刻贫僧正有些东西想不透彻,施主可否移步?说完才想起卢夫人还在场,略感歉意的笑了笑道,卢施主,今日贫僧心痒难耐,不妨改日再论法可好?这老僧想必在寺中地位极高,那卢夫人也没有半点儿不耐的神色,点点头恭敬的道,大和尚有要务,我便不打扰了,改日再登门求教。

又转过头对岑子吟道,三娘子大恩,改日我必登门拜谢,只是受了寒,需小心身体,如此我便不多留了,改日再叙。

唐朝格物学不过刚刚萌芽,岑子吟好在看书不少,只是挑着能让人接受的部分与那和尚说,许多现代的物理观念根本提都不敢提,她本来就是工科出身,折腾这么点儿小事儿自然不在话下,倒是那和尚喜不自胜,仿佛得了多大的宝贵东西似的,这便是一心研究科学的知识分子的可爱之处,两人一番话谈下来便是一个下午过去了,这会儿倒是轮到大郎和二郎在一边摸着头脑冥思苦想,格物之学他们也略有涉及,莫说比岑子吟,就算旁边那个老和尚,他们也是望尘莫及的,这玩意儿在这个并不太受重视,科举的时候考这个的人出生比别人不T点儿半点儿的。

岑子吟也不觉得累,反而有种传到授业解惑的喜悦感,直到要离开的时候方才想起自己来这儿还有一个目的,高僧就在眼前,此刻不问更待何时?只是,这些事儿势必要避开大郎二郎两个才好问出口,因此将两人支开了才问道。

和尚一边研究格物,一边研究佛法,可有觉察其中有什么背道而驰之处?岑子吟笑着问道,一边是唯物主义,一边是唯心主义,两个格格不入的理论在一个人身上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岑子吟很好奇。

那老僧却是道,施主未曾涉及佛法,又怎知其中有背道而驰之处?天下学问到最后不该是殊途同归的么?岑子吟笑道,佛家一家便有净宗理宗,就是佛家一家已是争论不休,何况是另外一门不同的学科。

那老僧道,.正是有争议,却是无法说服对方,所以贫僧才希望能另辟蹊径。

岑子吟愣了愣,这话题.扯远了,呵呵,说的也是。

顿了顿继续道,我心中一直有个疑问,还望和尚能提点一二,若是明知道一件事会发生,我心中希望的是去改变,因为那件事会影响到我的生活,但是,自己的能力未必能做到,去做也会影响到家中上下,也许会比不去做造成的结果更不堪,那我到底要不要去做?该不该去做?老僧.道,有人崇尚无为而治,有人却是积极的改变命运,有人祈求上天,施主是哪一种呢?岑子吟笑,我相信人定.胜天,不过,也有不可逆天的时候。

老僧道,既然.施主心中已经有决议,又何必再问贫僧?岑子吟举目.望那高高的佛塔,佛塔上数百佛像闭目微笑,瞧不清人间的疾苦,我怕三十年后我会后悔。

老僧眼中突然闪过一抹.精光,岑子吟没有瞧见,心中所思的是之后整个佛教惨遭灭顶之灾之事,这座寺院因为是皇家的寺院得以保存下来,这个时代的佛门子弟并非全是虔诚的信徒,许多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可像眼前这个老僧的佛门弟子也不少,她虽有心,却是无能为力,自保且不能兼顾,何谈身边的人事?对佛门的事,岑子吟至多就是怜悯,可对身边的人,一想到就不由得揪了起来,说她已经放开,却是不诚然,每每想到的时候就是一阵惆怅,只是心事如何说与人听?施主可以看见三十年后的事?老僧问道。

岑子吟笑,大和尚不也可以看见自己明天的事么?日月轮回,总有定数。

顿了顿,突然嘿嘿一笑,大和尚被我说糊涂了吧?我就是担心现在自己给家里惹了太多祸事罢了。

老僧道,也遮掩了令兄的光彩?岑子吟点点头,看来这老和尚也不是个完全的方外之人,还是懂的些人情世故的,听说了我酿酒的事,大和尚也该听谁过我闯下的大祸。

说罢叹息了一声,这些话,也唯有跟无关的人说说了,身边的人,她是一个也说不出口的,而眼前这个睿智的老者无疑是个很好的人选。

老僧道,祸在人心,非尔之过。

岑子吟何尝不知道,这话并不能解开她心中的结,她想要的是一个能让她平静甚至冷酷的看着历史一步步重演的理由,而不是推脱责任,她的阅历足够知道人心险恶,贪欲无穷八个字。

老僧见状又道,施主既然可以预见,又信人定胜天,为何又怕事后无法逆天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若是连这点儿勇气都没有,又怎能背负那些本该属于你的责任?岑子吟一愣,她并非生在平安盛世,而是生在了这片璀璨的长安城,家中上下若没有十足的准备,三十年后的大祸必然无法避免,之后连年征战,怕是越发的苦不堪言,族人无法离开这片深扎了他们根的土地,即便短暂的离开最后还是要回来的,虽然岑子吟怀疑他们不到日子过不下去是否会愿意离开。

她下意识的排斥嫁人,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了吧?怕再牵连了另外一个家族,让自己越发的难以抉择。

要是唐沐非在就好了!岑子吟不由得又想起了这个人,唐家若是不出那场乱子,她何以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

那个跟皇家牵连甚深的杜家绝非上选呐!跟在自家嫂子身边几年,学到的皆是些管理下人和处理人事的东西,对这些阴谋手段却是涉及的非常的少,毕竟刘家人口单纯,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儿。

拿现代的一句话来说,她这没用的脑袋,没准被人卖了还高兴的帮人数钱呢!得不到解决的答案,岑子吟越发的沮丧,她下意识的不愿放弃,却发现事情越发的无解,有些懊恼匆匆回了家去,翌日一大早就要去小庄上,摆足了柴火要将这些年来整理的笔记一一烧掉,烧了她就该死心了!刚催促管家将柴火摆放好,二郎便嚷嚷着冲进来叫道,三娘,不是说好就这么放着了吗?你怎么可以就这么烧了?大郎也是以不赞同的眼神瞧着她,二郎更是道,咱们家这些年的好转全靠了这些东西,你就真的忍心?没人拦着还罢了,她也许还有些心思去怀念,两人一来,岑子吟咬咬牙便吩咐下人点火,二郎拦着不让,正争论间,外面突然冲进来了一队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