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顾惜 > 正文 第10章

正文 第10章

2025-04-03 08:09:08

他似乎有些兴味索然,起身净了手道:跟朕回席吧。

和他一起?我吓了一跳,民妇还是跟随贵妃娘娘一同回去吧。

她?早就回席了。

什么?那岂不是席上就差我和皇帝?然后我们一同出现,不知道会闹出多大的流言蜚语,我有些恼怒道:请皇上先行,民妇略等片刻就到。

他懒洋洋的瞥了我一眼,也好,我让太监准备了一套骑装,你一会儿换上吧?换骑装?为什么?一会儿朕会命那些勋贵子弟们打场马球比赛,朕也想看看你的马球打得有多好。

开玩笑,我一个出嫁的妇人怎么能再和一帮青年男子混在一起打球?再说我这么久没有回席,回席就换了衣裳,谁知道别人会编出什么龌龊故事来。

我连忙道:民妇这两天身体不适,不能骑马,请皇上原谅。

不能骑马?那就随朕回席吧。

我一咬牙,跪了下来,不知皇上究竟想让民妇做什么?皇上但有吩咐,民妇不敢不从。

只是请皇上别再戏弄民妇,我确定了他是想利用我做什么,就算戏弄一个女人,皇帝也不会不在乎自己的名誉。

哦?你怎么知道朕是在戏弄你?皇上做事都经过深思熟虑,哪会做完了又后悔?皇上是九五之尊,金口玉言,就算后悔了也是打断牙齿往肚子里吞,怎么会作出出尔反尔的事情,我略带点嘲讽道。

你不用拿这些话把朕架起来,皇上勾起唇角道,朕只追求结果,而不在乎过程。

只要能达到目的,出尔反尔又怎么样?世人又怎么会在这点小事上与朕计较,因为朕是个好皇帝。

的确,他是个好皇帝。

他继承帝位以来,加重边防,整治吏治,剪除外戚。

尤其是对突厥,不再一味忍让,几次冲突都没有落下风,所以边境这几年都很安定。

也许他说的都没错,没有人会太计较他的私人小节。

皇上不怕寒了臣子的心吗?你当真认为李太傅会为了一个亲戚和朕过不去吗?不,我不确定。

他与张家兄妹不同,他的世界要大得多,心里的世界也要深得多。

他不是那种讲究礼节的儒生,倒是个做实事的人。

仔细想想,要是皇帝把我和张来怎么了,他恐怕不会与皇上翻脸之类的,就是因为他是个做实事的人,而他需要依靠皇帝。

我一直没有深想,原来我这边的筹码少得可怜。

他见我不语,没有继续逼迫我,招手叫来了一个太监,送张夫人去顾贵妃那里,说朕乏了,后面的宴会由她主持。

谢皇上,我行了一礼后告退。

你生来就该生活在这富贵繁华中,我快退出屋子的时候,皇帝忽然开口道。

我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皇上弄错了,民妇出身微贱。

可是朕从未见过任何一个女子,能像你那样宠辱不惊,雍容大度。

你天生就该在高处,在朕身边,皇后的位子……,他的声音越来越低。

我心惊肉跳,若是让顾贵妃知道了这些话,我肯定是活不成了。

于是假装没有听到,民妇告退,直接退了出去。

跟随着小太监到达顾贵妃处,原来她并没有出席,方才只是皇帝在吓唬我。

然后回到席上坐下,张来伸手摸我的额头,莫不是生病了,怎么脸色这样差?我笑着摇了摇头,不动声色,心里面在捋着这些日子的头绪,然后心也慢慢的沉静下来。

回想起来不禁失笑,我这是怎么了,还是被打破了平常心吗?不过并不是被皇帝,而是与张来在一起的日子太过简单轻松,而我又太过看重这样的生活。

所以皇上随便说上几句话,就能在我心里掀起大波浪。

这样不行,这样下去就输定了,这难得的幸福可能就此失去,更别提我的自由和理想。

回想,回想,回想,我本来就一无所有,现在所拥有的也不过是自己心里的幸福感觉,那是谁也剥不走,夺不去,就如我对爹娘的感情和回忆。

即使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水中月,镜中花,那又怎样呢?我放下了心,不再害怕了。

过了一个月,不知道什么原因,李太傅被打了板子,还有禁军封住了府门,不许人进出。

那几天顾夫人身上不好,顾少爷的一个妾室有了身孕,却又不明不白的没了,这下就把顾夫人气病了。

我和张来去顾府探望她,又被她留住,每日与我有说不完的话。

直到听说了这件事,我们才连忙赶回去。

之前向顾太尉询问了这件事,顾太尉道:具体我也并不清楚,只是听说他一再顶撞皇上,让皇上不满,再加上有人弹劾他贪墨。

这一对君臣真是看不清摸不透啊,再加上我所掌握的信息太少,实在不能得出什么有用的结论,索性不再去想。

回到李府,军士却不许我们进去。

我想了想,对赶车的来福道:去别院。

所谓别院,就是我置办的那套小宅院了。

张来知道,却不曾去过。

不过显然他在为妹妹和妹夫忧心,并无参观的心情。

我弄了点饭菜,劝道:皇上只是将他们监禁在府中,并未大张旗鼓的下狱查案,看来说李太傅贪墨并无真凭实据。

皇上可能正在气头上,等气消了,也就把禁军撤了。

张来信了我的话,按捺住担忧的心情等消息。

可是银子却没有耐心,我虽放了银钱在这里,可谁知道我们要在这里住多久,坐吃山空不是办法。

我开始每日做绣品,让来福拿去绣品店寄卖。

张来在家乡能种地杀猪养家糊口,但在京城却不易谋生。

去别人府里作下人,我倒并不介意,只是恐怕李太傅若案子了了,官复原职,面子上不好看。

后来他去了一家酒楼做些力气活,因为是帮工性质,并不签契约,也就没有日后的麻烦。

我本想辞退了来福,他却说宁可不要工钱也不离开,我心中因此生出的不是感动,而是怀疑。

我不信多给一份工钱就可以让人感恩戴德,尤其是小人物,生活不易,一点钱粮都会仔细计算。

他的毫不计较不能不让人生疑,可我仍然留下了他。

无论他背后是谁,我都没什么可被人图谋的。

况且真要有图谋,我宁愿把它放到明处。

顾太尉夫妇和我断了来往,这倒是我意料中的事。

只是顾家少爷曾经上门了一次,送了一张大面值的银票给我。

见我有些犹疑,他生气道:你还和我客气什么,难道要我眼见着你过苦日子吗?我爹不许我来找你,好像是,他左右看看,手指指了指天空,小声道:不许我家再与你们来往。

今个儿我是偷偷来的,以后恐怕也不能再来了,你自己千万保重。

我不再推辞,收了银票,轻声道:谢谢少爷。

你还是没变,他一笑,好了,我要走了。

南风,天无绝人之路,无论如何……,他眼眶有些红了。

少爷放心,我会好好的。

他点点头,头也不回的去了。

不知道是少年的情谊慢慢沉淀成了真感情,还是得不到的旖思,在他心里变化升华,被想象成了真感情。

这一刻,我相信他是真诚的。

如果我一直在他身边,未必能有这样的一天。

可是无论如何,这次患难中的帮助,我记在心里了。

收起了银票,我照常做着绣品过日子。

又这么过了几个月,李太傅官复原职。

我们又搬回了李府,我虽然更喜欢过小宅院中这样的日子,可我知道,张来是不愿意和他妹妹妹夫分开的。

坊间都传言,虽然李太傅官复原职了,但是他气愤皇上的不信任,与皇上已不像从前那样默契,他们的关系已经有了裂痕。

我没把这些传言放在心里,因为我越来越清楚李太傅是怎样的人,他不会为了些许小事干扰了他要做的大事。

倒是张来,对他妹夫道:皇帝老儿喜怒无常,这官儿还是不当的好,不如和俺回家种田去。

李太傅笑而不语,倒是李夫人道:哥哥怎么能这么说,你忘了小时候,我们遇到当官儿的贪得无厌欺压百姓,李俊说过总有一天要让平民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那时候咱们都佩服他的志向,如今怎么遇到了一点挫折,哥哥你就先退缩了。

俺只希望你和李俊能平平安安的,其他的,俺管不了。

我在旁边静静的看着,并不插话。

哥哥!,李夫人一顿脚,嫂子,你也说说我哥,他怎么那样胆小怕事。

我一笑,李大人胸怀天下,你哥哥心里却只装着你们,他们自然不同,然后起身对张来道:时候不早了,我们早点回去休息吧。

张来点点头,携起我的手就走出了房门。

在回院子的路上,张来忽然道:俺心里也装了你。

我知道,我轻声道。

又过了几个月,我被顾贵妃召进宫中,这一次她仍然没有出现,可是皇帝也没有出现。

而我被软禁在了宫中,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