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豌豆黄

2025-04-03 08:09:14

要找陈茂真是个难事。

他只说自己要躲到乡下的姨母家,可这南京城那么大的地方,哪里是那么容易能找的。

要说还是宋家有本事,商可胜在听了瑞雪对陈茂的描述后,立马拍案,只说只要他能做出螺子石吃食,他就是挖地三尺也会把人找着。

瑞雪天天盯着被水汲放的螺子石,算盘着该如何做出吃食。

炒菜什么的都不行,只有做点心。

她向店里专门做点心的董师傅求助过,也做出了黑白相间的点心,可是怎么瞧都没有螺子石的晶莹玉润。

董师傅,有没有一种糕点是晶莹透亮,润滑细腻的?董启光递了一块绿豆糕给她:看看这个可行?润滑细腻,但是却不是晶莹透亮。

瑞雪看了眼小巧油润的绿豆糕,咬了一口。

味道好,还有点酸酸凉凉的感觉,好吃!董师傅,这里面放了什么?酸酸的。

董启光是苏州人,做的是一手好苏州点心,这些天他也在琢磨着到漕运总督府上献艺的时候要准备什么样的点心。

他心里盘算着皇帝的万寿节在大暑天里,要做些清凉解热的吃食;而且皇帝年岁也大了,又要避开那些油腻的点心,做些开胃的。

搁了点酸梅,好吃么?瑞雪直点头:等夏天到了这个一定有很多人吃。

吃在口里凉凉的,您放了薄荷。

董启光含笑的点点头,追问道:仔细尝尝,看还少了什么?这绿豆粉辗的细不细?猪油放多了没?这您就问住我了。

我可尝不出。

瑞雪老实地道。

她可没有那些食客的嘴刁,一吃就能尝出哪里哪里不好。

董启光招来个学徒:去,把这点心端到冯御厨大人那,请他尝尝,哪不好只管告诉我,我做了再送去。

学徒忙接了过去,快步送了出去。

这次为万寿节献艺选拨厨子,可算是激发乐民楼大厨们的动力,不时地有新菜做出来,可算是满足了那位冯御厨的胃口,成天吃的是不亦乐乎。

学徒去了没多久又转身回来,面露难色:董师傅......董启光看学徒空着手回来,面上总算露出点喜色:怎么样?御厨大人怎么说?学徒艰难地开口道:御厨大人没吃。

说......没吃,他说什么?董启光一听冯万福没吃他敬上去的绿豆糕,顿时急了起来。

学徒小心翼翼地道:御厨大人说,现在不是吃绿豆糕的时候,绿豆是陈年的,味儿没新鲜的好。

不用吃也知道味儿不好。

董启光解了围裙,打算亲自向冯万福说明自己送绿豆糕过去的用意。

学徒忙挪了半步,拦住董启光的身子:董师傅,那个绿豆糕......是!绿豆糕呢?你说御厨大人没吃,那东西呢?那盘绿豆糕被位公子要去了。

谁让你把东西给人的?学徒被董启光的火气吓住了,口齿不再流畅:那公子见我端,就让我上一盘,我见御厨大人不要,就送了过去。

董启光盘算着这个时候就是过去,绿豆糕早就被吃的一光殆尽。

他将剩下的几块练了出来,拿上一直小碟子,宽宽松松地摆成三层,总算是凑成一碟。

董师傅,御厨大人还说......还说什么?一气说完!御厨大人说......说.....什么季吃什么东西,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学徒重复着冯万福的话,他没想明白这吃的东西怎么跟那么严重的话联系起来。

也没说不按季节吃东西就会死。

这绿豆糕那么漂亮,要是让他吃,他还舍不得。

这冯御厨怎么跟周师傅一样,有那么多的讲究。

董启光却明白这话的意思。

冯万福是叫自己要顺应时节做点心。

夏天就老老实实的做绿豆糕;秋天就做重阳栗子糕。

那春天呢。

他要去野菜地里找蒿子,做青团?可是现在地里蒿子早就长老了,就是做青团,到时候嘴里还有股涩涩的味道。

厨房外,几个学徒正捧着碗乐滋滋的吃着煮豌豆。

现在正式豌豆上季,新鲜的嫩豌豆壳都不用去就丢在锅里,只要撒上一些盐,煮开了,就是学徒们最喜欢的小零嘴。

轻轻一咬,鲜嫩的豌豆就滑进口中。

学徒们你一口我一口的好不快乐。

他们满足地吃着自己碗里的,又要不时的护住自己的碗,以防那些从他们碗中偷豌豆去吃的人。

这豌豆真嫩。

赶快吃吧。

再过些天就没这时候的鲜嫩。

你说怪不怪,也就是这几天,再过些天,怎么弄都不好了。

所以,周师傅总是跟我们说最美味的东西就要选择最好的食材,正上季的东西就是最好的食材。

可王师傅不这样。

王师傅即使不要那些最好的食材也能做出美味的东西。

所以王师傅比周师傅要厉害。

都厉害。

你说这次谁会选上?谁选上都跟我没关系,反正我也不能跟着进宫。

还是吃我的豌豆....你们怎么都吃了......豌豆,豌豆......注视着那些打闹的学徒,董启光终于想到了,目前呈给冯万福的点心。

拿豌豆做。

豌豆去皮放水闷烂,放糖炒......看着董启光做出的糕点。

浅黄色,长方块,泛着晶亮的光泽,只是表面显得有些粗糙,看上去不那么精致。

如果这个豌豆点心能做的再细腻,泛着柔和仿若凝脂的光泽;若是做成椭圆形的,到是符合从水中看的螺子石。

可是怎么才能让糕点呈现两色相见呢?浅黄色点缀点白色......,或则是金黄色......董师傅,掌柜的请您过去。

董启光往切好的豌豆糕上点缀金糕:做什么?学徒很有些兴奋地道:方才您打算送到御厨大人那的绿豆糕不是叫兴儿端给旁人了么?那位公子吃了后,说了好些东西,连御厨大人都惊动了。

周师傅过去看了,说那位就是他前日在漕运在东方见到的赵公子。

周师傅说了,那位赵公子的嘴巴刁,叫您过去听听。

董启光来了兴趣,他停住手:哦,他说了什么?小的在旁边没听多大清楚。

只听到那位赵公子说,吃在口里有些凉凉的,想来是为热天吃的更爽口些,但绿豆本身就是涼性但有加薄荷,有些过了。

若是身子虚年纪大的人吃了就不好了。

董启光认真的听着。

虽然只是一点,他已然大悟。

是啊!皇上今年已经六十了,万寿节虽然在夏日,厨子们大多都会准备凉菜,若是再吃了自己加了薄荷的绿豆糕,身子是万万受不住的。

还好,还好,有人提点了自己。

差点就出了大事了。

他揭开围裙就往外走,追问学徒:那位赵公子还说了什么?说的我都不明白,您去听听吧。

董启光转身回来,将还没点缀好的豌豆糕急急地装盘,端着就走。

豌豆糕,这东西应该合适。

他想起师傅在教授他的时候说过,豌豆性平,益中气,生津止渴,甚至是产妇也可以多吃。

这个正适合上了年纪的皇上。

瑞雪听学徒这么猛夸那位赵公子也忍不住想去看看。

看看那位食客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寻常的食客只讲究口感,不在乎东西吃进去是否适合自己的身体,可是这位....这就是食客中的高手吧。

才来到通往大厅的园门处,瑞雪就瞧见一群学徒围在园门口。

她随手拍了一个学徒:看什么呢?看什么呢?学徒见是瑞雪,侧了半个身子,总算露出一丝缝隙叫瑞雪看:董师傅才端了点心进去。

毛师傅的水晶肴蹄才出来,那位公子尝了连声叫好。

瑞雪踮着脚,伸长脖子也没瞧见什么。

这个时候不是饭点,大厅里静悄悄的,因此学徒们也敢挤在这看热闹。

可是大厅一个人也没有。

在那!二楼的会贤。

学徒指着二楼东南角的一间雅间对瑞雪道。

门关的紧紧的,什么都看不到。

只看得见外面站着几个学徒,跟准备再次上菜的师傅们。

这有什么好看的。

瑞雪挤过学徒组成的人墙,打算到上面仔细听个清楚。

才走到楼梯口,就看从雅间出来的周庆安冲她招手。

她忙上去,悄悄地走到周庆安身边:周师傅,有什么事?去,做道抓炒里脊送过来。

我?周庆安严肃地道:好好做。

今儿可是行家来了,赶紧抓住机会,人家点播你一下,够你琢磨十几年的。

瑞雪忙应道。

不过却竖起耳朵偷听起里面的谈话。

那里面的声音并不大,所以她要整个人都贴在门板上才能听到一丝丝的声音。

是。

豌豆不是现磨的粉,是煮烂再做,做不得那么细。

豌豆煮烂后再过筛成糊。

这个瞧上去麻麻赖赖,看上去就像是街边的东西,若是在贵店卖,质地细腻纯净仿若上好的黄田玉,你说是不是更好?是是。

你继续。

还有.......瑞雪还想听下去,可是周庆安却不耐烦地点着她的脑袋:还不快去。

我给你听着,回头说给你听。

瑞雪只得退了下去。

那位公子说,豌豆煮烂后再筛一遍,这样会更细。

那照那位公子说的做了,真的能做成像他说的那样质地细腻纯净仿若上好的黄田玉。

黄田玉.....黄田玉是什么?可是怎么觉得那声音有些耳熟,好像在哪里听到过一样。

快去!还磨蹭什么!周庆安看着瑞雪还慢腾腾地忍不住催起来,这孩子怎么不知道急。

这么好的机会溜过去,不知道上哪去找,可惜,王师傅不在,若是在,他倒是想听听这位赵公子对他的菜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