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韵味的水亭,一张大大圆桌摆在正中央,十位食客正襟危坐,品尝着南京城大厨们精心调制的美食。
古人常言为恨鲥鱼多刺,不过是心急而已。
刀鱼竟然无刺?这是如何烹制?黄鱼还能做出蟹味儿?食客们一一品尝着,给出自己的意见,若是能得到他们的赞赏,厨子的面上越发有光彩。
重译楼高盛丰高师傅做松鼠鲤鱼!大管事在瞧了签字后,清晰地报上名,将高盛丰做的松鼠鲤鱼端了上去。
漕运总督请了几位动筷:请,赵大人,冯御厨,尝尝这松鼠鲤鱼,可是咱们南京城的一道名菜。
那位赵大人尝后并未说话。
被邀请作为评季的冯万福很是老道的尝了尝:汤汁薄而浓厚,刀功精细,果然是好。
只是出锅久了些,汤汁浇的早了,反到不配这个松鼠二字。
插话的是坐在赵大人身边的一位年轻的公子。
在座的几位大人微微一愣,相互望了一眼,只等他的下文。
赵大人微微瞪了他一眼:竖子!高盛丰听了那位年轻公子的话,面上微微一抽,却不敢发问,他想问问,为何自己这汤汁浇早了反而不配松鼠二字。
这个嘴上无毛的小子。
御厨都没说自己半个不字,这小子却是鬼话连篇。
漕运总督撞拦着赵大人,很是期盼的道:贤侄但说无妨,一切有我。
那位赵公子勾起嘴角,朗声道:声色形具象。
高师傅的形色虽像,但这声却无。
鱼在上桌时再浇汤汁,其声仿若松鼠吱吱叫,岂不更应名?布政使大人立即拍手称是:贤侄所说甚是。
前日在民乐楼上吃过一道‘平地一声雷’,就是上桌时再浇的浇头,劈哩啪啦恰如天外响雷。
几位大人不禁点头称赞。
高盛丰仔细一想,果然如此,他记下了,如何要改改出锅就浇汤头的习惯。
轮到陈茂,他紧张地将鱼丸汤递了上去。
高师傅那样的高手都被这位公子挑了刺,瑞雪做的,他实在是很有些担心。
他尤其注意那位年轻公子的表情。
从方才听下来,他知道,这位公子懂得吃,也讲究。
在他的口中,这碗鱼圆汤到底如何?喝了一口汤,又喝了一口。
尝了一口鱼丸,又吃了一个。
他挑眉,抿嘴,每一个动作都落入陈茂的眼中。
陈茂紧张地握了握手。
他会怎么说,瑞雪做的行不行?可惜,他没发话,冯万福也没发话,就连大人们也没说话。
陈茂挫败了。
一句赞赏也没有,完全落败了。
鱼都上完了?漕运总督问了身边的管事的,得到回应后,他请示着各位,希望他们给出自己的评价。
五大三粗的都指挥使笑道:还是你们说。
我大老粗一个,哪样都觉得好。
几位大人都笑了,因布政使大人为南直最高长官,大家将目光转向了他。
布政使大人微微笑道:望我做什么?放着一个会品尝的人还叫我这门外汉班门弄斧么?冯御厨?冯万福谦虚道:还是赵公子说。
赵公子微微一欠身,落落大方地道:学生今日只属意这道菜。
他随即点了松鼠鲤鱼。
所有的厨子皆惊讶地望着年轻的赵公子。
等待着他能给出个理由。
陈茂只觉得一阵凄凉。
一道菜的好坏七分在食材,三分在味。
因此,这几位做刀鱼同鲥鱼的师傅,一律不选。
一句话说出,那几位精心做了刀鱼同鲥鱼的师傅顿时愣了。
为什么!他们选的食材不好么?若不是此时一大群大人在座,他们会冲过去跟那个毛头小儿理论一番。
布政使大人清清嗓子:贤侄,这鲥鱼跟刀鱼不美味么?美味是美味。
赵公子很爽快的承认,今日的蜜酒蒸鲥鱼是小侄尝过的最好的鲥鱼。
被点名的师傅都要跳脚了。
既然说他做的鲥鱼味道最好,可是还不选他,是何种道理。
很快赵公子的话锋便一转:然,学生方才才说一道菜的好坏七分在食材,三分在味。
陈茂被那位公子的话吸引了,他跟王九指教导的话一模一样,他想听听,为何他说那些人做的不好。
且不说鲥鱼离水即亡,及一桶送入京城只剩几尾活鱼!单说这品尝的时节。
鲥鱼刀鱼只在本月或下月味道甚佳。
然此次是为万寿节献艺选材,万寿节却是临近中秋,请问那时,上哪寻求食材?在座的大人们纷纷点头。
冯万福亦道:正是,每年南直隶进贡的鲥鱼只有三四条活的,甚是可惜。
高盛丰听了后也不禁点头。
这位公子说的很有道理,他今天是碰巧,放弃自己拿手好菜蒸鲥鱼。
既然咱们南直隶献艺,就要有咱们南直隶的特色,端上去就知道是咱们南直隶的菜。
因此,海鱼也不在此列。
同闽粤两地厨子相比,几位师傅的功夫必然显不出来。
在那位公子款款而谈下,剩在那位公子面前的只有两道菜——松鼠鲤鱼同鱼圆汤。
今日这鱼圆汤甚是鲜美。
汤鲜,鱼圆也鲜。
可是细细品尝,鱼肉却老了些,若是早一会儿上锅,便好,因此学生认为这道松鼠鲤鱼最好。
他向在座的大人们微微鞠躬,学生猛浪还请各位伯父海涵。
布政使哈哈大笑:好,果然是好。
咱们南直隶献艺当然要献咱们本地的菜。
我也觉得这个松鼠鲤鱼甚好,你们觉得呢?几位大人都那么说,还有便是松鼠鲤鱼是本地菜。
漕运总督侧了身子问道下手一人:宋老爷,你怎么不说?那位穿着月白长衫的中年人微微一笑:在下也觉得松鼠鲤鱼好,不过在下却觉得这鱼圆汤更好。
这话怎么说?在下是个商人。
商人重利。
在下想的是,咱们南直隶献艺的厨子是否能一鸣惊人,惹圣上垂青?只要圣上说好,那就是咱们南直隶的利。
宋老爷的话得到了所有大人的赞同,他环视一圈后,继续道:因此正如赵公子所说咱们除了在味儿,在食材上最应讲究。
在下想的是,除了这食材是否得益,还要对万岁龙体有益。
万岁年高,御医常嘱多食清淡之物,松鼠鲤鱼虽酸甜开胃,但不亦常吃。
这鱼圆汤,我尝着像是鱼汤熬的,常喝鱼汤不是更好?冯万福奇怪地注视着宋老爷,他居然知道御医的医嘱?几位大人纷纷点头,是啊!对万岁龙体有益才是上上之选,万一御医医嘱与龙体不违,那就大为不妙了。
松鼠鲤鱼毕竟不能像鱼圆汤一样常吃。
可是这鱼圆是闽地荆楚之物。
那位赵公子反驳道,学生随家父在武昌任上,常见当地人做鱼圆;也听人说起,闽粤人亦喜食此物。
如何能作为南直隶菜色呢?再说,今儿这鱼圆虽然鲜美,却老了些。
学生还是以为这松鼠鲤鱼最好。
几位大人又犯难了,是啊!鱼圆毕竟不是他们南直隶之物,实在是难办。
漕运总督将目光转向了宋老爷:这难题是你出的,我要听听,你该如何解决。
布政使大人也道:正是。
那位宋老爷勉为其难地接下,沉思片刻,艰难地开口道:在下有个主意,不知当不当讲。
大人们正为没主意发愁,见宋老爷竟然有主意还吞吞吐吐的,都催着他快说。
总督大人显然同他很熟,热络的道:知道你主意多,快说出给咱们听听。
宋老爷抓起折扇在手中轻轻地敲打着,沉吟道:不若再比一场。
一道菜决胜负确是有些可惜。
咱们再出一题,呃……就命他们再做一道最能代表咱们南直隶的菜,或者是咱们南京城的菜肴。
要让人头一眼瞧上去就知道是咱们南京,南直隶敬上的。
各位大人认为如何?好!果然是好!布政使大人一拍手,立即同意。
他是南直隶最高长官,他说可以,就可以。
布政使大人果然是掌管民政的,一有主意下来,剃立马布置起来:来咱们议一议,看还有哪些可以进入。
我先前尝了那个大煮干丝,觉得那也不错,清淡,就是牙口不好的人也可以吃。
对龙体也很有益处。
是,那个清炖蟹粉狮子头也好。
那个三套鸭也不错。
布政使突然挥了挥手,示意大家静下。
他起身走到宋老爷跟前,微微欠了身:宋先侍就在宫中,还请宋史帮衬一二。
原本这出现一个商人,让赵家父子微微一愣。
没想到他却是有家人在宫中为承御。
难怪要请这位宋老爷,从他口中还可以得知,皇上的喜好、口味这些外人所不知的细节。
等十个人拟出单子后,居然是长长的一大溜。
吴一山炒豆腐、田雁门走炸鸡、江郑堂十样猪头、汪南溪拦鲟鳇、施胖子梨丝炒肉、张四回子全羊、汪银山没骨鱼、汪文蜜螯饼、管大骨董汤、孔庵螃蟹面、小山和尚马鞍桥、周庆安大煮干丝、毛二水晶肴蹄、高四海清炖蟹粉狮子头、蒋喜金三套鸭、高盛丰松鼠鲤鱼、陈茂鱼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