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红嘴绿鹦哥

2025-04-03 08:09:14

守在王九指屋外的赵原,揉着酸痛的手腕,前头那跤跌的不轻,如今这手都动不了了。

看来得请大夫也给自己瞧瞧。

不一会儿,瞧大夫出来,赵原立马站起来,赶上前问道:大夫,怎么样?大夫掏出方子递了过去:给他喂几次绿豆汤,把毒逼出来。

照方抓药,连吃两剂,歇几天便好了。

赵原当场便‘阿弥陀佛’的念起来,更是千恩万谢地对大夫连连作揖。

大夫瞧了赵原两眼:你手也跌的不轻,我帮你瞧瞧,看可伤到胫骨?赵原苦笑:还要劳烦您。

动都动不了。

大夫试着活动活动赵原的手腕,却遭来他吃不住地乱哼:没事,拿药酒揉揉便好。

我这手都动不了,怎么会没事。

大夫冷面冷心的从药箱里取了瓶药酒出来:一日三次,七日便好。

赵原只得接了过来,请人送大夫出去,自己立马奔进屋子。

王九指已然昏睡,瑞雪坐在床边照顾着。

睡了?瑞雪示意赵原小声些,为王九指掖好被子,悄声走到屋外:怎么回事?怎么会中毒?黑子哭丧着脸:是俺,都是俺,俺把山药跟甘遂混在一起了。

他哭丧着,瑞雪一点也没听明白,只得看着赵原。

赵原给了自己脑门一下:都怪我,若我不是把爹的药乱放,黑子也不会误放进汤里,王师傅也不会……赵原……原哥……厨房的汤臣气喘吁吁地跑了来,对瑞雪笑了笑,王师傅呢?那边要上菜了。

赵原也慌了:王师傅还躺着呢!汤臣急得直跳脚:那怎么办?老太爷跟三少爷已经下完棋,叫传饭了。

赵原哀求地望着瑞雪,跺着脚:王师傅还在昏睡,怎么能做菜,算了,你去弄。

我?原哥,你说笑吧!我怎么能行?要去也是你啊。

赵原举着受伤的右手:我这样子还怎么做菜?王师傅教了你几年了,你炒个菜都不行么?汤臣苦着脸道:老太爷那还好说,三少爷嘴有多毒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可不想挨骂!那要怎么办?饿着少爷?你也知道少爷宁愿饿着也不会吃咱们做的。

还是跟老太爷说明吧!赵原道:怎么说,就算是出了事,还不是一样要吃饭。

先上凉菜!*赵希厚皱着眉头,将菜吐了:今儿的凉菜是谁做的?怎么了?赵希筠奇怪的问道。

赵希厚要了水漱口,不快地道:豆腥味都没去掉。

赵原佩服的直竖大拇指:三少爷,您这舌头也太毒了。

今儿是汤臣做的。

赵老太爷搁了筷子,问道:王九指呢?不是叫他亲自做的么?赵原赔笑地道:王师傅病了。

赵老太爷尝了口凉拌绿豆芽:病了?中午不是还好好地么?人怎么样了?赵原道:没事了,郎中已经来瞧过来。

赵希厚一听王九指病了,丢了筷子,聊无兴趣的坐着。

赵老太爷笑着对赵希厚道:王九指一大早就来说要给你吃的,想必野鸽子汤已经炖好了。

前几日送了来,我同你五妹妹都吃过了,留了几只等你回来吃。

赵希厚这才笑道:还是爷爷心疼孙儿。

只爷爷记挂着孙儿。

孙儿这些日子都瘦了。

赵老太爷听他说的可怜,笑骂:胡说!没了我你就不吃饭了?那你这些日子怎么过的?路上吃的是王叔给带的点心。

府里好歹还有家做的菜不错,不过比不上有爷爷在身边。

爷爷日后您就跟着孙儿罢了。

赵老太爷听了直摇头:你这张嘴都养坏了。

你要是生在我那会儿,现在哪里有那么多的讲究。

赵希厚笑嘻嘻的道:爷爷只知道说我,您不也是非端砚不写字的么?赵老太爷懒得说他,只叫他吃菜。

我还是喝汤吧!*汤臣就差没跪在地上求瑞雪了:瑞雪,这你可得帮帮忙。

你可不能见死不救。

瑞雪瞧也没瞧汤臣一眼,只是注视着一直还在昏睡当中的王九指,这第一帖药已经强灌进去了,只是爹怎么还没醒来。

她趴在床前紧紧地握住王九指的手。

这只手,同旁人的不一样,少了一根食指,这手张有无数的老茧,却异常的大,异常地温暖。

这双手为自己梳头穿衣,给自己做好吃的,带大了自己,为自己遮风避雨。

这残缺一根手指的手,依旧毫不逊色地给了自己所有。

可是现在这只手的主人却沉沉地睡去。

她害怕……她祈祷父亲赶快醒来。

见瑞雪仍旧没答应,赵原举着无法动弹的右手咬咬牙:汤臣,走,大不了,我废了这之手就是了。

可是,三少爷现在是要喝汤。

那汤是早就炖上的,现在就是说也……汤臣转脸,扯着瑞雪的袖子,可怜巴巴的瞧着瑞雪,瑞雪你帮帮忙,做个鸽子汤好了。

爹还昏着呢!我怎么离的开。

赵原道:我伺候,我来伺候还不行么?就个汤,王师傅的手艺你学的最像了。

汤臣也凑到跟前,颠着脸道:我伺候,我来伺候还不行么?赵原将汤臣往边上一推:你伺候,那谁打下手?你去给瑞雪打下手,我自有法子。

匆匆赶来的四儿走了过来道:瑞雪,你就去好了。

这里还有我呢,别误了大事。

瑞雪只得答应下来,向赵原道了谢,跟着汤臣去了厨房。

*怎么还不送来?你下去催催!赵老太爷都觉得今儿这菜上的有些慢,他才打发人下去催菜,就瞧见汤臣拿着托盘端着砂锅走过来。

王九指病了,你们连个汤都端不来了么?端个汤都这么慢!汤臣只是干笑,将砂锅小心地放到桌子正中央,便垂手站在边上。

赵希厚看着砂锅有些跃跃欲试,他馋了半个月,这下可以好好的解解馋了。

赵希筠见他坐卧不定的,掩口轻笑,挨着赵希厚道:三哥,就这么急?赵希厚不好意思地笑了:我都忍了半个月了,实在受不住了,每日都想着王叔做的菜。

就连做文章也是?赵希厚偷偷地瞧了眼赵老太爷,轻轻地点点头。

却不想这个小心翼翼地动作将赵希筠若笑了。

赵老太爷示意人盛汤,见兄妹俩先是窃窃私语,又笑道一处,也笑道:你们说什么呢?也说出来叫我笑笑?赵希筠忙收了笑容,不再说话,只是拿眼神示意赵希厚。

赵希厚清清嗓子,正色道:没什么。

五妹妹说,这锅汤千呼万唤始出来,如今还‘犹抱琵琶半遮面’。

赵老太爷把持不住扑哧的笑了出来,颤着手指着赵希厚不说话。

赵希筠忍着笑,离了位走到赵老太爷身后为他抚胸擦背,好一通赵老太爷才算缓了气,唬着脸道:定是你想的,筠儿但不会这样!赵希筠应和道:正是,爷爷定要为孙女做主。

赵希厚亲自捧了酒奉与赵老太爷,笑着道:我哄爷爷笑一笑,古人彩衣娱亲,我是做不来大花脸,所以只知道说两句笑话。

赵老太爷笑着抿了口酒:知道是你的孝心,我好些日子都没能笑的这么痛快了。

快把汤盛了喝,鸽肉稀烂的才好吃。

溶月伸手将砂锅盖子打开,所有人都愣住了。

锅里不是鸽子汤,而是……白米饭混着汤,其中还有几根菠菜,几块豆腐。

赵希厚顿时沉下了脸。

溶月转了身,训斥汤臣:这是什么?不是说是鸽子汤么?你不知道少爷喜欢吃肉么?汤臣早就垮着一张脸,他就知道会是这样。

方才他就求着瑞雪,既然来不及炖鸽子汤,拿新鲜鸽子肉,做肉丝汤也是好的。

可是瑞雪根本就不听他的,只把饭啊,菠菜,豆腐一古脑地都倒进砂锅里,煮好了就叫自己端上来。

早知道是这样,他就自己煮了,哪里求着瑞雪。

再是王师傅的闺女,可也才是个十二岁的孩子,也就比那锅灶高那么些,怎么能指望她能做出什么山珍海味来。

溶月瞧着汤臣根本没反应,粉脸一肃:把王九指叫来!汤臣喃喃地道:就是因为鸽子汤王师傅才病这是瑞雪做的。

赵希筠略微有些诧异地道: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前日吃不是好好的么?是。

知道三少爷喜欢吃王师傅的菜,请瑞雪帮着做的,她还能做出几分王师傅的手艺来。

瞧着在坐的几位面上都有些不好,不过三少爷的面色……他越发的小心,将汤从新盖上,打算端下去重做。

不必了,给我盛一碗吧!开口的是赵老太爷,他苍老而颓废地盯着那锅杂菜汤饭,有些昏晕的眼睛却想诉说一件久远的事情。

赵希筠为赵老太爷盛了一碗,看着他稀罕而又满足地眯着双眼,好像那是人间美味一般。

她忍不住为自己盛了一碗。

很平常,很平常的东西,几乎没有任何特色。

她不明白,为何爷爷为何对这平淡出奇的东西表现得如痴如醉的样子。

连着吃了两碗的赵老太爷看着都不动手的人,勿庸置疑地道:你们都吃点。

赵希厚勉强的吃了两口差点就想扔了筷子,这什么东西,菠菜还涩嘴,什么味儿也没有,怎么吃。

那年进京赶考,我病倒在京城,是位老公公煮了这个给我吃,救了我一条命,如果当是没有他,我也就病死在京城,无人问津,也中不了榜眼,就置办不起这么大的家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你们都吃,都吃点。

*红嘴绿鹦哥:其实就是菠菜。

我记得小时候,父亲指着盘子里的菠菜对我说菠菜的故事。

说是朱元璋还没发迹时,在一个又冷有饿的冬天晕倒在路边,一个老公公将他救了回来,拿豆腐、菠菜、剩饭煮了一锅汤饭给他吃。

后来朱元璋发迹后,千里寻那个老公公,并问那是什么菜。

老公公说叫红嘴绿鹦哥。

(大家可以听下刘宝瑞的单口相声珍珠翡翠白玉汤,故事很像。

)后来我查了资料,发现又一个跟红嘴绿鹦哥有关的传说。

相传一清代皇帝在江南微服出游时,在百姓家中吃到一道可口的菜。

回宫后皇帝要御厨如法炮制,菜名为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

虽然两个故事不一样,但是都说的是菠菜豆腐。

菠菜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人宜食;痔疮病便血,习惯性大便燥结者宜食;平日里我们总说菠菜跟豆腐在一起煮吃多了多得结石。

其实是生菠菜不宜于豆腐共煮,如果用沸水焯烫后便可与豆腐共煮。

菠菜豆腐汤可是很美味的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