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清炒豆角

2025-04-03 08:09:14

清晨,王九指指着刚送来的新鲜菜,教瑞雪如何选菜。

豆角分白豆角跟青豆角,无论是哪种都要脆而软。

脆就是,掐一小节,声音清脆。

说着王九指就是抽出一根豆角掐了头,清脆地折断声,软就是整个豆角的身子软。

瑞雪点点头。

选的时候,要一般粗细的,表面微微有些光泽,里面的子要饱满才是好的。

像这根,太细,有裂开,有虫咬过的都不要。

瑞雪领悟地点点头。

豆角常吃可以促进睡觉,还可以治疗呕吐,打嗝,若是积食、气胀,吃些生豆角,可以缓解。

黄瓜要摸上去有些刺刺的感觉,最好顶上带花,暑天吃可以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茄子要选择表面光泽的,一旦暗沉就不新鲜了。

暑天吃,有助于清热解暑,生了痱子的小孩吃是最好的,但是容易腹泻的人要少吃。

王九指一面点评,送菜的人不由地赔笑:王师父,您放心,我送来的都是好的,十几年了,您还不知道我?王九指笑道:我只是在教她。

你明日再配几个不好的,到时候叫她见见,省得我说了许多,她没见着也不知道。

送菜的这才抹了把汗,连声答应。

王九指查究了蔬菜,将豆角给了瑞雪:你把豆角都摘了,大小长度要差不多。

到时候好入味。

瑞雪接了过来,自己端了小凳坐到厨房门口的过道阴凉处,仔细地摘豆角。

昨天六少爷说今天要吃清炒豆角,爹爹连日便叫人通知送菜的,准备了新鲜的豆角。

听说,六少爷也是个嘴刁的人,昨天自己试着做了鲜虾青菜豆腐汤,那位六少爷还是不满意,直到爹爹亲自做了送去,才喝下。

不过,爹是怎么想到,要拿两块豆腐夹肉的呢?还是,昨天听说三少爷跑了出去,这又是怎么回事?她叹了口气,将一把折好的豆角放进竹篮里。

你可是厨房的?一双翠色绣花鞋出现在瑞雪的眼前,她赶紧抬起头,眼瞧着站在跟前的美人丫鬟。

那丫鬟瞧着瑞雪,道了万福,喜道:真是个国色天香。

奴是六少爷跟前的文儿,过来有事相告厨房的人。

瑞雪放下手中的东西,忙还了个礼:姑娘有什么事?文儿笑道:昨晚送去的青菜豆腐汤,六少爷很是喜欢。

不知昨日做汤的人,今日有没有功夫?六少爷要份清炒豆角。

瑞雪指着竹篮道:昨日已经知道了,这就是专门为六少爷备下的。

文儿满意地点点头:那奴去也。

又拉着瑞雪的手道:奴一见妹妹就觉得似曾相识。

子曰在其位谋其政,奴有差事在身,不得跟妹妹把酒言欢,待会送菜,妹妹送到我们那,到时候奴再跟妹妹促膝长谈。

瑞雪连连称是,只是怀疑,这个文儿怎么说话半俗半文,又是子曰,又是成语的,实在是听得有些别扭。

她瞧着那双翠鞋消失才坐下来摘菜。

奇怪的人。

汪!汪!裙角又被扯了。

瑞雪无奈地转过头,拍拍小黑狗黑子的小脑袋,从它口中将裙子抽出来:别咬了,再咬就要坏了!小黑狗黑子不满意地又咬住瑞雪的裙角,瑞雪也只得将它抱了起来,挠着它的耳朵:你怎么了?没人陪你玩?等我做完事,再陪你玩好不好?小黑狗黑子舒服地直哼哼。

冯全儿拎着一挂猪肉进来,笑道:瑞雪,黑子都要被你惯坏了。

小黑狗一听有人叫自己名字,立马睁开眼,从瑞雪身上跳下,冲着冯全儿一阵狂吠。

冯全儿伸腿虚晃一脚:这狗东西,还能听懂人话。

小黑狗以为冯全儿要踹它,冲上去就咬。

冯全儿来不及躲闪,被小黑狗咬住裤腿。

他使劲地想要把小黑狗甩出去,却不想小黑狗紧紧地咬住他的裤子,任自己怎么甩它也甩不掉。

冯全儿只得站下:瑞雪,你快把它弄走。

瑞雪走到跟前,抱着小黑狗:黑子,听话,别咬了,快松开。

小黑狗正咬的兴奋,哪里能听瑞雪的话,仍兴奋地撕咬着冯全儿的裤子,唰,它终于将冯全儿的裤子咬下一块布料,心满意足地小黑狗叼着那块布料,胜利的回到瑞雪身边。

可伤着了?冯全儿低头瞧瞧腿,不在乎地道:没事,就是裤子破了,没事的。

这家伙真凶,以后看门是把好手。

瑞雪赶紧将小黑狗口里的布料抽了出来,讪讪地道:冯大哥,真是对不住,要不我给你新做条裤子?冯全儿喜道:那我不是赚了?不过。

你会做么?瑞雪不大好意思地摇摇头,她还没学怎么裁剪衣裳呢。

冯全儿顿时叹了口气:算了,你还是帮我把它补好算了。

不过。

不过什么?冯全儿凑到瑞雪跟前道:待会王师傅要做清炒豆角,回头你得教给我。

瑞雪还以为他说的是什么重要的事,却不想是为了这个:你待会站在边上可以看啊。

冯全儿道:那不一样,那不一样。

王师傅做菜肯定有诀窍的。

瑞雪道:爹平日里都会同你们说过的啊!反正你回头再教我一遍就是了。

我先走了,这小黑狗还挺凶的。

冯全儿有些不甘心地再次飞腿虚晃地撩拨着小黑狗,不等小黑狗反应,拨腿便跑。

到了午饭的时候,六少爷那边又来了个丫头,只道找瑞雪,见了她,又道:文儿央我告尔,与我同去。

王九指瞧了瞧那丫头,也不多问,只将食盒将给瑞雪同个送饭的婆子,让她们一起去。

文津居,赵老太爷为六少爷赵希远准备的住处。

才进了院门,就听见院子里有丫鬟的读书声。

两个小丫鬟坐在廊下,你一句白日依山尽,我一句日照香炉升紫烟。

一人一句好不热闹。

瑞雪不禁有些傻眼,她这是到了女夫子院?怎么六少爷跟前丫鬟都会念诗?难道这就是身为榜眼的赵三老爷与旁人的区别?正巧有个丫鬟说了错了一句,另一个丫鬟颇有些急不可耐地道:错了错了!是横看成岭侧成山。

说着笑嚷道,少爷,少爷,宋词背错了诗。

正房的帘子掀了起来,一个大丫鬟走出来,正是瑞雪早间见到的那个文儿,只听她道:你们都小点声,少爷还在念书呢。

又瞧见瑞雪提着食盒,笑着迎了上去:妹妹来了?快把食盒接了过去。

妹妹且到那边歇息,稍候我再过来奉陪。

这本就有丫鬟接了食盒,那个叫宋词的丫鬟领了瑞雪同送饭的婆子去一边歇息:大娘跟姐姐饮何香茗?文绉绉的话,婆子是一句也没听明白,瑞雪怔怔地看着宋词,好好的话怎么不说,偏学会咬文嚼字了。

宋词见两人都没反应,知道她们没听明白,面上浮出不屑的神色,不说倒茶了,连话也没有,直接掀了帘子再也不见有人进来了。

干坐了好一会子,帘子才被人从外面掀了起来,文儿笑着走了进来,拉着瑞雪的手道:今日少爷甚喜送来的午膳,要见尔,且跟我来。

婆子忙推道:我老婆子一个,说话粗鄙,瑞雪你去便是,省得我惹得六少爷不快。

文儿笑道:无碍。

正襟危坐的赵希远坐在主位上吃茶,他身上穿着见新的家常浅蓝色绸缎衣裳,两三个丫鬟坐在一边的圆桌边吃饭。

少爷,送膳过来的就是她。

瑞雪忙道了声万福,六少爷应该同二太太一样,喜欢礼数。

果然赵希远瞧着很高兴,点点头:今日的清炒豆角很好,是怎么做的?瑞雪吭着头道:选了极嫩的豆角,抽了筋。

搁了肉一起炒。

赵希远突然训斥道:唐诗,你掉了一粒米!一个穿粉色的丫鬟颤颤兢兢地离了位子站了起来,垂着头不语。

赵希远将茶放了下来,沉声道:平日里背的诗呢?唐诗大声却带着微颤地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背了完了,那丫头不忘蹲下身子,将掉在地上的饭粒拣了起来,放进口中。

赵希远这才哼了一声,算过去。

又笑着问道:你方才说跟肉一起炒,怎不见肉?瑞雪微微一愣,回过神道:临上时拣去了。

赵希远点了点头,吃了口茶:平日吃豆角只觉得有些腥味,今日却未曾闻到,有什么妙计?瑞雪微微一笑,这个爹在炒菜的时候同她说过,她依言将王九指的话重复一遍:锅要烧热,油要烧滚,豆角下锅后才没有异味。

赵希远喜道:原来是这样。

我却没想到爷爷家还有这么讲究的厨子。

昨日晚间送来的青菜豆腐汤是谁做的?我很喜欢。

是厨房的王厨子。

赵希远点了点头:文儿取东西赏给那个王厨子。

不多时,文儿取了一个扇坠儿出来交到瑞雪手中,笑说道:可别嫌弃。

咱们太太一向都说,吾本出身布衣,躬耕田野,定当谨记祖训不可荒废。

瑞雪含笑着谢了赏,躬身退下。

临出了院子,她忍不住瞧了眼手中的扇坠儿,青色丝线打的络子,什么都没有。

婆子瞧见了,笑着道:六少爷怎么拿这个打赏,也不赏些值钱的,这拿回去有什么用。

我瞧他也是怪的很,满屋子的丫鬟学着少爷们一句诗啊什么的,简直乱了章法。

想要吃肉炒豆角,直说,偏什么清炒豆角,他还真是显摆。

好好的新衣裳还打几个补丁,真是。

说着只是摇头。

豆角荤炒味道更好;冬瓜、蘑菇之类可荤可素;百合则要素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