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袁林问自己有没有想过摆摊子,瑞雪立马点头道:有啊。
她早就想过。
当日跟爹在一起的时候就想过日后要怎么过,她还想过要做些什么菜,店要取什么名字。
这是当时自己同爹对今日的向往。
那你想做些什么?瑞雪摇摇头:没有。
我虽然想摆摊,可是我的手艺能行么?她自己一个人的话,她怎么可能应付的过来。
虽然只吃过两回街上的东西,味道都很好,她不过是才跟爹学了几手,做给常人吃还可以,哪里能出去摆摊去赚钱。
那现在就想想。
袁林继续鼓动,方才三弟也说了你做的比我媳妇好吃。
你昨日出去,想必也看了,在南京这块地方只要你做的好就能赚钱。
瑞雪没有说话,她在想。
昨日在莲花桥瞧见的就让她记忆深刻。
的确这里的人多,买东西的多,卖东西的更多。
就拿龚氏去买松饼的那家店,光是看着一天就要赚不少。
如果自己也能摆个摊子,不说赚钱,当赚自己在袁家的饭钱就可以了。
当日他们父女逃走的时候,什么都没带上,爹即使是找了过来,也是跟自己先前一样分文皆无。
那时候就不能再白住在袁家,要出去找住处,还要吃饭。
她是该自己先赚些钱。
瑞雪看着袁林,点点头。
那你想过要做什么?袁林似乎一点都不急着上工,而袁彬同袁森也吃完了馄饨,静坐一边听着他们的对话。
是啊,要卖什么。
在莲花桥那一路瞧过来,人家有的自己定然不能再去做,肯定没人愿意去买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卖的东西。
瑞雪摇摇头。
她会做的东西是挺多,可是做到好吃,那就还差火候。
袁林指着石桌上的海碗:我觉得你做的馄饨就很好。
卖馄饨可好?龚氏插嘴道:一个馄饨挑子有多重。
她那么大点的孩子怎么能挑的动。
袁林不以为意的道:你当我们一家子的男的不算事?我们早上帮着挑去,晚上再帮着挑回来。
袁森立即道:我来挑。
袁林指着主动请缨的袁森道:看到没。
三弟每日帮你挑担子,你只要每日去做生意就好。
龚氏撇嘴道:你说的容易。
街上的那些个事你懂多少,她一个姑娘家,你就不怕招惹什么事出来?昨天那事我想着都后怕,她长得又这么好,你就不怕惹出事来?我们带着人去吃几次不就好了。
是不是二哥?大哥你说呢?袁森抢先道。
每日都有几个当兵的去摊子上坐两回,想有事都难。
龚氏见自己说一项他们兄弟就驳一项,不愿意再说多少,只得应付道:算了,你们觉得好就好。
龚氏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是不晓得自己男人怎么那么热情的把人往外推。
她这些日子都要赶布,若是有个人帮自己做饭该多好。
至少这两日那丫头就帮了自己不少事。
瑞雪想了下,只觉得袁林说的甚是好,只是有个关键的问题,她没钱,怎么能买东西,做个馄饨挑子也要不少钱吧。
可是我身上没钱,怎么做?她原以为若是说了这个袁家的人至少会思量一番要不要为自己出钱,可是没想到袁林居然一口答应,还说要不了几个钱,要她只管问龚氏要。
龚氏瞪了自己男人一眼,却不想叫他在自家兄弟面前出丑,也应承了,还笑着道:以后我送布就到妹子摊子去吃东西,一文钱也不给。
瑞雪万万没想到事情居然那么容易便办了,这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袁彬答应帮她去做一副馄饨挑子,袁森更是嚷着到时候要带人去她那捧场。
这实在是有些太意外了。
自己真的是遇到好人了。
她感激对着袁家的人拜了又拜。
龚氏借着送袁林出去,暗地将他拉到一边:当家的,你来。
袁彬瞧了他们一眼自己便先走了,倒是袁森嘴上不饶人:二嫂,天天都见,好舍不得我二哥啊。
袁林没好气地把他撵走,笑着对龚氏道:你拉我做什么?有话就说。
龚氏揪着袁林压低嗓音道:你这是要做什么?不过在我们家住几日,你想那么多事做什么?袁林指了指袁森背影:我得为兄弟想着点。
又指了指屋里,笑着道:给我做弟媳妇怎么样?你是说······龚氏明白了,袁林是为了袁森,绕那么大个弯子,你跟我想到一块了。
昨儿我还跟婆婆说了。
只是婆婆没发话,我也不敢多说。
既然你想到了,你去说,这事准成。
劳你为三弟想着。
我瞧三弟对这姑娘也上心,再说这姑娘不像这儿的女孩子眼高手低的,还是个能持家的。
到时候还能帮衬你一点。
龚氏最爱听后面一句话。
她只要个能帮她做事减轻家事的弟媳就好,至于嫂子,自己也使唤不了。
她笑着推了袁林:知道了。
快去当差吧!不过是两日,袁彬就把瑞雪的馄饨挑子送了来。
馄饨挑子一头是火炉、锅,锅里还要装着水,一头要装桌凳、案板。
零零总总的东西加在一块将近一百来斤,这还是他特地叫人做轻了些。
瑞雪知道挑子做好,请龚氏借了钱给自己。
买了三斤猪头,顺带要了两根猪大骨;两斤面,一应作料。
汤是连夜熬好的。
第一锅下了请袁家的人尝。
众人都说好,只是袁森吃的格外的少,匆匆吃了就帮着瑞雪挑担子,出门做生意去了。
想好要去哪了么?袁彬走在瑞雪身边注视着挑着担子的袁森。
我想先去谢李郎中,多谢他为我瞧病。
蕲春堂的李老先生?袁彬挑了眉毛,他显然对瑞雪的提议不大赞同。
瑞雪合手道:是。
我想做碗馄饨给他吃。
她想向李老郎中表达自己的感谢,可是她身上既没有钱也不会帮着救人,只能用自己最平实的动作去努力。
我给您做碗馄饨吧!李老郎中笑着道:治病救人本就是郎中的本份,何须要你道谢。
瑞雪坚持不肯让:可是郎中却是救了我的性命,我一定要谢谢您。
她也不等李老郎中答应,自己就下了馄饨,配了料,端给李老郎中。
李老郎中吃了瑞雪做的馄饨,忍不住道:这丫头怎么这么倔。
我手艺虽然不好,但是我真的想谢谢您。
李老郎中呵呵一笑,掂着白须想到以前的一桩事:感谢我为我做吃的你是第二个。
十几年前也有个人为我做了顿早饭。
是么?李老郎中回忆起以前的事点点头:人家感谢我都是磕头或者送东西,只有你们是做吃的给我。
我记得很清楚。
那年才下了头场雪。
我也是下雪天生的。
瑞雪笑着同李老郎中说话,她喜欢这个为自己治病的老大夫,我爹说我刚生下来的时候,生了大病,多亏这南京城的一位老大夫救了我,还给衣食无果的他一碗面吃。
就连我的名字瑞雪也是他起的。
李老郎中听瑞雪这么一说,眯起眼睛,细细地打量着瑞雪。
他慢斯的问道:你父亲只有九根手指头?瑞雪惊讶地望着李老郎中,点点头。
随即又反应过来,笑着道:您是听袁大人说的吧。
我在找我爹,可是到现在也没有音讯。
李老郎中摇摇头:没想到你长这么大了。
当年你爹抱你来的时候,你才这么点大。
黄芪,你过来看看,看看她是谁!李老郎中找来个三十岁上下的中年人,叫他瞧瑞雪。
黄芪瞧了瑞雪半天摇摇头:没见过。
师父,您怎么了李老郎中笑嘻嘻地指着瑞雪,对黄芪道:还记不记得,十二年前,有个抱孩子的男子来咱们这?走之前还做了顿饭的,只有九个手指头的。
黄芪点点头:当时,还给嫂子做了鲫鱼汤的。
他又打量着瑞雪,笑着道,原来是你么?我可认不出来了。
你爹可好?瑞雪听他这么说,有股终于找到爹的感觉,她紧紧地抓住李老郎中的袖口,难以掩饰自己内心的欢愉,开心的道:是您么?真的是您?你真的就是当年救了我跟我爹的那位老先生么?她也不等李老郎中点头答应,便跪了下来,给李老郎中连磕了两个头。
李老郎中连忙叫黄芪把她搀起来: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瑞雪高兴的道:爹这次带我来南京就是为了要谢谢你。
说好容易有些钱,一定要来谢谢您。
李老郎中听她这么说,又想到那天是到袁家给她瞧病的,迟疑道:孩子,你父亲呢?瑞雪顿时情绪低落:我不知道。
我们走散了。
我找药铺就是因为当时爹说过要来感谢您,所以······李老郎中拍拍她的背,安抚道:好了好了。
别哭了。
既然找我到这了,等你父亲来了,也就能见上了。
傻孩子,这是好事啊,哭什么。
快别哭了。
你是袁家的亲戚么?不是。
瑞雪擦干眼泪,解释道,袁大人见我没地方住,叫我暂时住他那的。
李老郎中点头道:知道了。
如果你爹找来了,我就叫黄芪去找你,好吧。
瑞雪干脆的答应着:老先生,我在你门口摆摊子,好不好?她祈求的看着李老郎中,希望在这里,自己能第一眼瞧见父亲。
可以。
李老郎中爽快的答应了,这孩子想是要第一时间见到父亲吧!有名的馄饨有很多:无锡馄饨;苏州馄饨;福建的海鲜大馄饨···不过馄饨最重要的就是汤头,一定要骨头汤熬的才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