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武拿到信第二天就去找过宋篱。
他知道宋篱极大可能性是魏家长孙,而前一天跟着宋篱信一起五千两银票,也说明宋篱家里确不是一般人。
但是,即使知道宋篱是魏家长孙,宋篱有个极为知名小叔,这些也无济于事,他不能利用这个为突破口去把宋篱找回来。
先是找去了蒋家,蒋叔说宋篱确是和他小叔一起走了,那是个和宋篱长得极为相似男子,看穿着气度,便知不是普通人,怕是非富即贵,而且不是平常富贵。
但他并不知道魏颐身份,也猜不到他到底是什么人,魏颐不介绍,蒋叔当时便也不好问起。
而宋篱从他家离开后住到哪里去了,蒋叔也是不清楚。
此时看董武如此着急,他才觉得当初那样简单让宋篱走了实在不应该。
而且,他更加想不到宋篱给董武写信说两人要一拍两散,从此各过各。
他以前看在眼里,觉得这两人感情是非常深厚,没想到宋篱说要分开说得如此简单洒脱。
蒋叔看董武无头苍蝇到处乱找定然找不到人,就给他指了条路,道,我看吴锦文吴大人该是知道那位魏公子住处,当时他也在,他也没问宋篱去处,但我看他似乎该是知道,连并那位魏公子身份他该也清楚。
蒋叔推测并不是无根据,他当时看吴锦文对着那位年轻魏公子带着恭敬,他明明爱着宋篱,却一点也不担心那位魏公子把宋篱带走。
由此可见,他该是早知道那位魏公子就是宋篱亲人,而且他也早认识了那位魏公子。
蒋叔话让董武有了希望,他虽然已经和吴锦文关系冷淡,但还是找了过去。
吴锦文在衙门里,董武等了一阵才见到他。
得知董武来意,吴锦文并没有隐瞒,说道,那位魏公子本是住在杜府里,不过,我探到消息,说他前天就从杜府里搬出去了,到底去了哪里,大家都不知道。
董武想去杜府里打听,吴锦文阻止了他。
吴锦文猜测董武怕是知道宋篱身份,毕竟,他和宋篱在一起那般久,不可能不去查查宋篱身份,魏家长孙走失事情闹得非常大,即使很多小山村里也知道,他不觉得董武不会去把宋篱身份和魏家长孙身份联系起来。
他说道,你应该知道宋篱身份吧?董武手捏紧了,点点头,异常痛楚,如果别事情,他还能够通过努力来做到话,那么,门第出身,他却是没有办法和宋篱对等。
他声音因此非常低沉难过,我知道。
吴锦文心想,果真如此。
他觉得,宋篱并不笨,即使忘掉了一些过往事情,还是该对自己身份有所了解,而且从前一天宋篱一眼就认出魏颐来就说明,宋篱该是记得不少他以前事情,但是,他却并没有找回家里去,那么,该是董武在中间起了阻拦作用。
既然你知道宋篱身份,他被他家人找到了,定然就要回去。
你找去,他也不会和你回来。
大家都知道魏家现在只剩下了一个小儿子和一个长孙,宋篱那位小叔子琦公子在皇上身边,你以为皇上会让那位子琦公子去继承魏家开枝散叶么?现在他们把宋篱找回去,该是让宋篱来继承家业,支撑起门户吧!宋篱怕是要和门当户对小姐成亲,他和你在一起身份,恐怕并不能让外人知道,我想很可能过两天就有人来交代此事。
我们知道这些,都是隐秘事情,让更多人知道了,怕是要治罪。
你还是回家去吧,从此把宋篱忘了,这对你来说才是最好。
董武没有回答吴锦文话,虽然他知道吴锦文所说并无错,但是,他却无法认同。
至少,他要再见见宋篱,听他亲口对自己说,他再也不愿和自己在一起。
董武有些事情上很一根筋。
他在云州城里找不到宋篱,就决定去京城里找。
宋篱不是说他要回京城去吗?知道他是魏家长孙,那么,去魏府门口蹲着,总是能够见到他吧!董武打定了这个主意,就开始着手安排了。
舅舅舅母看董武这些日子一直一副失魂落魄样子,四处奔波,越见憔悴,实在是不忍心。
他们知道董武是在找宋篱,却一直没有找到。
他们想劝劝董武,却不知道从何劝起。
这天晚上,舅舅舅母一通商量,舅母来到董武面前,想要和他谈谈了。
舅母柔声说道,既然宋篱找到了他家人,他自己回去了,这不是好事么?你这样天天去找他又是何必,他若是对你还有感情,就该不会走,既然干干脆脆地走了,就该是想清楚了,说不定,你找去,他也会对你避而不见呢。
董武心情低落,舅母这话更加让他难受起来。
杜氏这还是第一次在董武身上看到他如此颓丧样子,不由得更加心疼起来,又气董武怎么就被宋篱给迷得这么深,人都走了,他还如此念念不忘。
董武沉默了好一阵,才说道,是我对不住他。
他要走,也都是怪我。
当年,他是不愿意嫁我,他一个男子,怎么会乐意嫁给我为妻。
是我被猪油蒙了心,看到他就舍不得放他走了,硬是逼他和我一起,当年他还撞墙明志,差点就没了。
全是我,是我逼他。
后来又遇到种种事情,都是让他难受,我知道他被关在内院里很不乐意,他心里并不高兴,因为郁结于心才总是生病,可是,我不愿意放他出去,我怕放他出去了,他就再也不是我了。
是我私心,一切都是我私心……董武说着,几乎哽咽起来。
听得杜氏心惊,然后也沉默了。
她记起宋篱刚嫁给董武那会儿,确是撞墙了,额头上出了很多血,一直在屋里养着病。
她不想居然是如此原因。
她此时真想大骂董武一通,她这个外甥怎么能够做出如此荒唐事情来呢。
他又不是娶不上媳妇儿,给说媒人多得很,虽然高攀不上高门大户,但村子里姑娘家,或者一般人家小家碧玉,想嫁给他也不少,他偏偏看上一个男人,还把人家逼着和他成亲。
真不知他当初如何逼宋篱,才让宋篱心甘情愿和他过日子。
那么,既然是这种事情,现在,宋篱找到了家人了,当然是要回家了,哪里能够还来跟着董武被当成小媳妇儿过日子呢。
杜氏长长地叹了口气,只吐出两个字来,作孽。
杜氏看董武那副模样,也实在无法劝了,只道,只怕你找到宋篱,他也不会跟着你回来。
你还不如放下他好好过自己日子。
我看玉秋也是不错,虽然身份差了些,但毕竟给你生了个儿子,做不了当家主母,纳成妾室还是够。
我和你舅舅意思,趁着孩子满月酒前,就把玉秋让进门,我问过玉秋了,也不必多麻烦,大家吃顿饭,也就算是进了你门了。
董武刚才还没有生息,此时听说要纳玉秋进门,就出声了,道,这个还是算了吧!让她进门来,也是让她守活寡,如此害了她,还是不要了。
杜氏被他这一句气得脸青,没想到董武还有接下来话,我之前就和玉秋有说好,孩子生了,孩子我留着,给她钱,她随意做什么都行,她当时是应了。
她这样跟着我也没意思,还不如去找个和她恩爱男人……董武话还没说完,杜氏就被他气得出门了。
董武仔细打算一番,将铺子里事情都安排好了,又找来舅舅,将家里交给他。
玉秋所生孩子还没有取名,小名倒是有,因他在夏天出生,就叫夏儿了。
董武怕玉秋和孩子多接触,之后会对孩子感情过深不把孩子让出来,孩子出生后,就是请奶妈在照顾,满月之后,就会抱到董家宅子里来养,和玉秋分开来。
听说董武要去京城里找宋篱,舅舅和舅母都不赞同。
但是董武一意孤行,他们也没办法。
而且,看董武在家里也是行尸走肉一般,他们觉得让董武去京城里找找也是好,找不到或者找到了宋篱不和他回来,以后董武也好死心了,回来自然乐意接受他们安排续娶一位女子。
而宋篱会和董武一起回来事情,两人并不觉得可能。
特别是在听了董武说宋篱是被他逼着和他在一起事情后,两人就更加这样觉得了。
而现在云州城关于宋篱男扮女装嫁给一个男子为妻事情,已经不像之前那样人人说道了,毕竟,这个时代八卦也是更新很快。
因为水灾而不少官员或升迁或下马,这件事情在酒楼茶馆里谈论得更多些,又出新戏,或者谁又捧红了个新戏子,哪个花楼里又出现了一个据说姿色倾城花娘,谁又和谁家媳妇儿有染被抓了现行,如此种种,八卦多多,没人会盯着一个男扮女装媳妇儿不放。
而杜晟和吴锦文,因知道宋篱是魏颐侄子,果真如吴锦文所说,都被魏颐派了人来说让此事永远保密不准说出去,而且让他们约束家中知道此事人,不准将此事传开。
如此一来,即使宋篱回京城继承了魏府,也没有人知道魏府新主子是在云州城闹过大笑话宋篱。
魏颐如此做,也是为了宋篱着想,但并没有告诉宋篱自己苦心。
董武带了一个小伙计一起上京,此人就是李万林。
因为珉阳县受灾,李万林后来回家去过,现在才回云州城不久。
他得知宋篱是个男人,万分受打击,以至于不吃不喝好几天,像是魂魄离体成了行尸走肉,之后好起来,却又恢复常态了。
他大哥过年时候要娶嫂子,他母亲也给他说了哪家姑娘不错,他之前还一直不肯要人家,现在也松了口了。
宋篱男儿身份打消了他对宋篱幻想,总算是能够踏踏实实地来过日子了。
他这次跟着董武一起去找宋篱,是他主动提出来,也许,是他要给自己心做一个决断了吧!少年心里向往着美好人,以前就觉得那个人遥不可及,现在幻想破灭,他想亲自来面对现实。
董武到京后问到魏家府上,看到魏府门前那两只石狮子,大门上佛手门环,想到宋篱就住在里面,而且是他再也高攀不上门户,不由得一阵心痛,但是,他并不能因此就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