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0-1-24 8:34:21 字数:2468我不记得。
我只记得梦里好像有他,连多想一次,都是亵渎了。
我只是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沈菊年神思恍惚地出了门,迎头撞上萧娉婷。
菊年,四哥怎么样了?啊?沈菊年怔了怔,方才答道,四少爷睡下了。
萧娉婷不由分说地将沈菊年拐回自己的院子,那边已经布好了饭菜,只等沈菊年了。
菊年,你将来有什么打算呢?萧娉婷问她,也不能在戴家住一辈子吧。
是啊,等……沈菊年顿了顿,转口道,等风头一过,我便离开。
从萧锦琪的口风听来,李群已经身陷局中,至于是什么局,她只能等知道真相再做决定了。
离开?你能去哪里呢?萧娉婷急道。
沈菊年笑道:我哪里不能去呢?萧娉婷怔道:你不等郭大路了吗?她们都知道,这一个等字,太渺茫了,郭大路很可能早已死了,连沈菊年都渐渐放弃了,只是心里这样想,嘴上却不允许自己这么说。
等三年吧。
若真等不到,她也不能让自己为一个已死之人空等一辈子。
三年……萧娉婷眼神一动,如今已经过去一年了。
是啊,眼看着又要下第一场雪了,沈菊年这才发觉,匆匆又是一年。
过了年,她就十六了。
听六爷说,明年要重新选秀,康明月走个过场,已是内定的后妃人选了。
从第一任六十几岁的老皇帝,到如今三十多岁的壮年皇帝……于康明月而言,或许也没有什么区别。
她本就是世家大族培养出来的后妃人选。
沈菊年手上动作一顿,抬头看到萧娉婷也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忍不住开口问道:七小姐,听说明年选秀,您有什么打算吗?我不想去。
萧娉婷撇了撇嘴,宁王殿下我见过,当我爹都绰绰有余了,我不喜欢。
菊年,你想啊,在府里,我是主子,人人都得听我的,到了宫里,我却成了个奴婢似的人物,不单要伺候一个老男人,还要防着那么多宦官女人,何苦放着大小姐不做,去让一个老男人糟蹋呢!沈菊年是确定外面没有人才敢让萧娉婷说完这些话的。
一口一个老男人,这样评论当今圣上,那可是死罪!萧娉婷确实是聪明,但有时候也难免冲动,到底是孩子心性,但在宫里,这种冲动就很有可能致命。
但是进不进宫,说到底也不是她们自己能决定的。
在七小姐处用过饭,沈菊年想起李群可能会去戴家找她,便匆匆告辞了。
果然一进院子,就看到李群正和戴老说话。
那么以后还是得麻烦您了。
李群对戴老说道。
少爷说的哪里话,能为您效力,是老朽的福分呐!戴老神情激动,夫人若在世,见少爷今日,必然也会欣慰。
这种感觉,李群难以想象,因此也无法像戴老这般感动得老泪纵横。
沈菊年立在门边,怔怔看着两人,有些摸不清楚状况,眼神游移间,撞上李群投过来的目光,想起萧锦琪说过的话,不禁心跳漏了一拍。
菊年,过来。
李群望着她说,眼神和声音,都是少见的柔和。
便是这样,让她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
戴老识相地退下,顺便把扒在沈菊年衣角的小粽子拎了下去。
李群看了那只小粽子一眼,眼底闪过淡淡的笑意。
似乎孩子们都喜欢你。
沈菊年笑道:那是因为我也喜欢孩子吧。
这个回答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但李群似乎想起了什么,白皙的脸上竟然微微浮上一抹浅晕,看得沈菊年怔了半晌。
菊年,你……是不是想离开金陵?沈菊年听出来他的问话里有丝犹豫,想起萧锦琪说过,他不能脱身,于是不答反问,小师叔,你是不是遇上什么难事了?李群略一沉默,方道:其实我早已料到会有今日,有许多事,一旦缠身便不能轻易退出了。
菊年,宁王任我御史中丞一职,只怕短时间内,我不能离开金陵了。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从决定辅佐宁王开始,李群就已预料到了今日吧。
小皇帝的政权摇摇欲坠,与其在腐朽的地基上重筑大厦,不如彻底摧毁再造。
但是李凌一门皆为保皇党,届时宁王登基,以李凌的性子,怕难逃抄家灭族之难。
李群与李凌无父子之情,但有血缘之亲,是不争事实,要眼看他入狱抄斩,实非所能,只有向宁王低头,接受任命。
这在旁人看来风光无限的事,却未必是他想要的。
但多少世事,终究不过一句身不由己。
既是如此,小师叔也没有其他选择,那就只能留下了吧。
知道他没有危险,她也就放心了。
那你呢?李群有些艰难地开口,菊年,你……可愿意留下?留下来,与我在一起。
———————————————————————————————————————入城不久,小皇帝写了禅位书,择了个吉日,新皇登基,大赦天下,与民同庆。
日子还是那样过,谁当皇帝,百姓还是百姓,奴才还是奴才。
一朝天子一朝臣,朝廷里倒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人识时务者为俊杰,立刻向新皇帝表忠心,有人宁死不屈,被诛了十族,也有人有功于前,被大赏了。
而打着清君侧旗帜起兵,结果也确实将外戚杀得一干二净,朝中空缺陡然增多,大批新贵趁势上位。
而最为突出的,就是战前屡立奇功的胡、王、蓝、郭、韩五虎将,还有一名军师,据说献了不少奇策,圣旨一道一道地下,加官进爵,甚至有人传说那人会成为第一个异姓王。
以皇帝的杀性,之前誓死捍卫金陵城的李凌却没有倒大霉,只是被皇帝一道圣旨打发了,让他去守西南关口。
而真正如日中天的,除了五虎将,便是康家了。
康家从头到尾,明里暗里,都是支持宁王的。
财物人力不知供应了多少,如今宁王上位,康家也该发达了。
扬康洛李,如今李家算是彻底没落了,康家独大。
白家、萧家的地位也没有动摇,萧家六爷连升三级,供奉照常,给萧家人吃了颗定心药。
比较特殊的,就是宁王破格赏了萧家四少爷萧锦琪一番,朝里传说,宁王对萧四少十分赏识,似乎有意任他为官。
还有一个特别的人物,据说是济南来的祝神医,直接拔擢为太医院院首,圣旨下的时候,那人正在青楼听曲,领了圣旨过来,随手扔在一边,也不去多看一眼。
左右吓得脸色皆白,皇帝听了,却只是哈哈大笑,笑骂道那小子有种!后来才知道,那人在军中曾救过宁王性命,医术超绝,性子却极是怪癖,大概高人皆是如此。
萧锦琪和他带来的朋友皆得皇帝赏识,各房听闻了这消息,脸色立刻变了,之前还拐着弯说萧锦琪为了保命糟蹋了两万多两白银,如今却往萧锦琪屋里走得更频繁,一个个笑容可掬,萧锦琪眉一皱,说是养病,闭门谢客。
这年头,要图个清静也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