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巴士 更新时间:2010-8-11 1:20:45 本章字数:4557小白回到院内,刘明笑眯眯的拍了拍它的脑袋,伸出了一只大拇哥,道:小白,你太牛了,配合的真好。
小白看了看刘明一眼,长长的尾巴一在空中一甩,发出啪啪的声音,看这意思也相当得意。
颇有几分作弄人的快感。
晚上吃饭前,刘明特意去得挺早,把那尖顶菇给了胡淑琴,让母亲给做一个尖顶菇烧汤。
吃饭的当儿,刘明把下午的事儿一说,乐得父母二人直打跌。
胡淑琴轻轻的掐着刘明的脸,笑道:你也太坏了。
哪能这么干。
要摔坏了人咋办?刘明眉眼一挑,要真摔坏了也没招了,不过他也不能找我,只能找小白去。
整件事我可算是半分没有参与。
而且这人好像有点看不起人的样子,这次算是一个教训。
于是此事就此轻轻揭过,父母不能为了一外人来难为自家孩子。
时间静静的往前方奔去,转眼间,七月已过,八月来临。
刘明父母倒是去市集里卖了几次水果,或桃,或桔子。
听刘立涛的语气,好像在市场里居然有了一定的口碑。
觉得这摊上卖的倒大多数是高级货色,偶而碰见同村或同院子的人。
听着他们的赞叹,刘立涛倒是很淡定。
自家的孩子总是最好的。
这段日子刘明也没闲着,实际上他想闲也闲不住,蜂蜜在经过了几次蛰后总算成功的取了出来,颜色金黄金黄的,琥珀一般。
取了几次,晾干后的蜂蜡大约有一斤左右的样子。
给自己冲了一杯试试,一阵甜蜜带着一股子花香味。
喝完后倒是没见啥大效果。
什么养生养颜现在也看不出来。
而父母倒是对这东西不怎么感冒,胡淑琴喝过一次后居然说里面有一股子怪味,就再也不喝,于是刘明只得独自享用。
摘完的葡萄树放进玉佩里,这几天刘明惊喜的发现又有开花结果的迹象。
刘明算了算,要照这样,这葡萄一年竟然能摘好几次。
不过这期待验证。
毛毛经过两月的发育,也算是一条成年狗了。
黄黄的毛色特别光滑,刘明最喜欢在晚饭后躺在院子的躺椅上,一手摸着毛毛一边构思着自己的未来。
总觉得生活相当美好。
小白算算也加入这家庭大半个月了,从刚开始毛毛见它汪汪的叫,呲牙咧嘴,到现在的基本无视。
而且小白明显的胖了好多,身材相臃肿,刘明曾笑问是不是怀上了,小白就摇头,然后用大尾巴打刘明卷起来,再扔地下。
摔得刘明屁股蛋都疼,自己则在一旁嘶嘶的吸着蛇信,显得相当愉快。
这也算是小白对刘明屡次利用它的报复吧。
而让刘明莫名其妙的是酿酒居然成了。
这点连刘明最初的时候都想不到。
本来已经抱着一次不成来个两三次的念头。
葡萄酒的酿制成功,让刘明信心大涨,陆续的把桃,李,杏,都捣鼓了一遍。
就桔子因在网上找不着做酒的方法才作罢。
这葡萄酒度数极低,红汪汪的。
可能因为原料的原故,也可能是因为把酒放玉佩,起了什么刘明不知道的变化,总之刘明觉得特好喝。
喝上去颇有几分余酒绕唇,半日不绝的味道。
而且这酒色泽透亮,而且这颜色极深,看上去像火一般的鲜艳。
一入口居然有那种烈酒的暴烈感。
久喝之下却又不醉,实在是刘明这种极低酒量选手的最爱。
这酒分为了两份,大份的给了刘立涛,几天不到就让他喝光。
刘立涛倒是觊觎了刘明的酒好几次,无奈刘明这酒居然被刘明无耻的放在玉佩里,除了他谁也拿不着,刘立涛只能干瞪眼。
然后说刘明不念父子之情,刘明耸耸肩,为了这酒,亲生老爸都没的情面讲。
现在胡淑琴也是蠢蠢欲动,刘明给她讲过喝葡萄酒养颜。
于是嚷嚷下次的酒无论如何也得算她一份,要不然就不做饭了。
在这种强有力的大杀招面前,两父子只能选择了妥协。
刘明大叹自己嘴太碎了。
农村生活显得悠闲平静而又有规律。
晚上吃完饭,刘明躺在躺椅上,还在回味着今年这第一次的红苕饼。
红苕可能是农村家喻户晓的一种农作物了。
高产而且吃了经饿。
这几年农村条件好了,大米常常上桌。
偶尔也用红苕蒸饭,熬粥。
在刘明家里,最常吃的就是红苕蒸饭,把米放入烧好的开水滚几分钟,半熟的时候捞起来。
再把洗好切块的红苕放入锅底,把米盖在红苕上面,添入少许水,蒸个二十来分就能起锅了。
这时候红苕与米饭的香气混在一起,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而刘明最爱吃的却是底边的那层锅巴。
等把红苕饭起锅后,底边就剩一些锅巴。
薄薄的一层,色泽金黄,有些微糊,嚼起来嘎嘣脆,还带着红苕的一股子甜味。
把红苕锅巴卷在一起,就成一个饭团,对刘明小时候来说,这可是极品的美味了,双手捧着带热气的饭团,这不能一个人自已悄悄吃,得拿出去向周围的小朋友炫耀一番。
听着别的小朋友嘴里咽唾沫的声音,那种高兴就甭提了。
那时候吃起来才是最香的。
等过几天别人也拿出一饭团来炫耀,然后轮到刘明咽口水。
如此周尔复始,伴随着刘明一点点的长大。
而红苕饼,在刘明看来,却是一种奢侈的食品,无他,太精细和耗油了。
就算是现在,刘明家里也很少做。
中午的时候,胡淑琴说红苕现在差不多成熟了,晚上的时候给刘明做顿红苕饼吃,刘明就相当期待。
家里人自己吃的,所以胡淑琴相当用心。
用的也是地里新挖出来的白苕,这白皮红苕比红皮的更粉,更甜。
红苕饼的做法倒不难,把红苕削皮切片后煮熟,然后捣成泥,加上自家的糯米粉,白糖,用水和在一起就可以了,炸的时候团成饼状就能炸了。
不过这油却是关键。
刘明家里用的是那种猪油。
这种油是用猪身上的肥膘熬出来的。
熬完后肥膘变成油渍,脆香脆香的,可以直接吃,也能炒菜吃。
肥膘炸完后留的油慢慢变凉,就会变成雪一样的膏状。
用这种油炸红苕饼在刘明看来是最香的。
晚上刘明回家的时候,油已经下锅了,整个厨房飘着一股子香气。
老妈已经站在锅边,挽起袖子,正准备开炸。
刘立涛正在底下烧柴火。
刘明忙跑到锅边看老妈。
胡淑琴喝了一声,站开点,要不一会油溅着你。
这个时候刘明是不敢和胡淑琴拧着干的。
等油开始冒烟。
胡淑琴把苕泥捏成饼状,贴着锅边开始下锅。
发出哧哧的响声,红苕香就和油香混合在一起。
刘明闻着都有些吞口水。
苕饼慢慢的变得金黄。
这次在刘明的要求下,和苕饼的时候多加了糯米粉,看上去有些脆脆的。
用锅铲把红苕饼铲起,在锅边晾了下油,苕饼就起锅了。
拿出筷子,刘明夹起红苕饼就往嘴里放,也顾不得烫了。
又脆又甜,油香,米香,苕香。
刘明边吃边含混不清的对胡淑琴道:老妈,你这手艺绝了啊,太好吃了。
胡淑琴就乐。
刘立涛看不过去,你呀,被儿子一夸就找不着北了,就不能惯着这小子,要不然得反天去。
别看胡淑琴在儿子面前一脸慈祥,对刘立涛可没啥好脸色。
我自己的娃儿,惯着咋啦,我看哪个敢说。
刘明是坚定的站在老妈这边,另一手又拿出一块饼,大吃起来。
一顿红苕饼吃得刘明是眉开眼笑,饱嗝连连,相当满意。
吃完这香甜的红苕饼,刘明回到老宅子,把躺椅拿了出来,在月色下躺了下来。
从玉佩里拿了一串葡萄,一颗一颗的往嘴里扔。
那种感觉,就是爽。
农村的月亮真是又大又圆,皎洁的月光照射下来,照得地上纤毫毕现,在农村没有路灯,而这就是天然环保的路灯。
小白从屋里逶迤出来。
刘明躺椅上正舒服呢,也不起身道:小白,出去抓吃的啊?小白点了点大脑袋。
要说这小白吧,特别耐饿,人一天得吃三顿饭,有时还得加个餐,它有时一个星期都在屋子里呆着。
刘明有时候也喂小白吃点肉食,小白总是摇头。
拒绝了几次,也就懒得管它了,反正它有自己的来食渠道。
刘明从椅上爬起来,我去看看,我倒想知道你都吃什么?还真没见过蛇捕食呢?小白就摇头晃脑,蛇信一吐一吐的。
刘明一看,呵,好好,不是蛇,是龙好吧,白龙小白。
小白就把尾巴在空中舞了几下。
这几天和小白相处也渐渐弄懂了小白的一些肢体语言,摇头晃脑,蛇信吞吐,那就是不高兴了,尾巴在空中舞几下,那就是高兴,要是啪啪抽地,那可就是相当哈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