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冬

2025-04-03 08:10:40

这事儿秦烈说得更简单,根本不用商量也不用解释,直接说:李大哥既然把孩子交给了你,那就由你全权作主。

听听,还真是用人不疑啊。

可是这话听着,张子千身上的担子也很重啊,得负全责。

孩子交给他了,怎么教家里人就不干涉了,但最后您把孩子还回来,总不能是两根废柴吧?秦烈洗过脸换了衣裳,一头扎在床上:累死我了。

小冬在床沿坐下,轻轻揉着他的肩膀:今天事情很多?嗯,忙完这几天就好了。

秦烈一把扯着小冬也睡倒下来,在她脸上狠狠亲了两下:今天在四公主家怎么样?我说要陪你去,你又不让。

满场子就六姐姐一个是带了驸马去的.我们在里头听曲.罗渭就陪着四驸马在外头吗酒说话来着。

见着殷姑娘了?见着了。

小冬有些微微出神.半晌笑了笑我太笨了,一点猜不出她在想什么。

小冬把今天见面的事情说给秦烈听:殷姑娘比我大不了几岁.可是比我沉得住气。

我们就说了说上学.又说了读书什么的.她家里日子过得如何.她和哥哥的事.她怎么想的……这些全没问出来。

秦烈笑着刮了一下她的鼻子:笨丫头.这有想不通的?她要是从心里不愿意.今天就不会去四公主的府上,更不会和你单独在一抉儿说话。

要知道京城里最不缺的就是蜚短流长.她和你在一个屋里说了那么半天话.你以为旁人都看不见?你觉得她们都会怎么猜想?哎呀.我倒没想那么多。

你是关心则乱。

秦烈说:换做平时你也不会想不到。

果然秦烈是旁观者清。

现在京城里流言纷纷.殷姑娘如果不想和安王府沾上边.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闭门不出.过一段时间流言自然会办下来。

而现在她不但出门了,还去了四公主府上,更和小冬在一起单独聊了半天。

落在别人眼里.会怎么想?小冬忍不住笑了:这么说她对哥哥也是有意思的?秦烈不想打击她.小旁总是把人往好的一面想。

坦白说.京城里哪个未嫁的姑娘会对世子妃的位置没兴趣?将来赵吕是郡王.那他的妻子就是郡王妃,安王府既显费.人口又简单。

上无婆婆,下头一个小姑还嫁出去了——就算没稼.小冬也不是那种刁蛮成性仗势欺人的脾气.简直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一门好姻缘。

那殷姑娘除非是失心疯了.或是别有缘故.不然的话,绝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

现在小冬主动去相看殷姑娘怎么会不抓住机会?退一步说.就算不是因为这个.能与郡主相识攀上交情.也是一件好事。

当然.也许殷姑娘的想法并没有这样功利.只是泰秦见得多.对人对事从不惮于往最坏的一面去揣测。

小冬托着腮.有些烦恼:嗯.我想请殷姑娘来做客……她也是爱书之人.家里的藏书颇丰……她微微出神的样子显得特别安静柔美。

可是神态这么动人的小冬.心里想的却是别人。

秦烈也说不上心里是不是有点酸溜溜的,顺口说:还是顺其自然的好,万一此事不成.两边也都不至于太难堪。

说的也是。

小冬朝他笑笑.回亲了一下以示奖赏:好,我吩咐厨房熬了三果汤.你回来多喝一点,事情要做、身子也要顾。

遵命,夫人。

秦烈搂着她躺了一个儿.轻声说:等忙过这几天,我们去东华的庄子住几天.你上次不是说想骑马的吗?好。

可惜父亲这些年来忙碌操劳.也没有好好歇过。

我记得有两回.他就算生病还是日日理事办差的。

晚上我问问,要是父亲也一块儿去.那更好了。

秦烈觉得喉咙里的酸意更浓了一一他是想和小冬两个人去.结果小冬又扯上安王。

好吧.来日方长。

可惜等秦烈腾出空来.小冬又腾不出空来了.皇后的确病了,病得不轻。

四公主她们轮流进宫侍疾.其他的妃嫔命妇更不用说了。

小冬也进宫去探过病.只是连皇后的面也没见着.三皇子妃吴氏出来打发了她,说皇后才吃了药睡下了。

其实两边都不过是面子。

小冬按理该来.皇后也该有个过得去的理由说不见。

但是两边儿的心里.都未必是真愿意见到对方。

一到了天冷的时节.生病的人总是不少.皇后的病未见起色,圣慈太后也病了。

皇后不能处置.明贵妃又早已经是半隐居的状态.宋淑妃倒是出来兴头了一阵子.可是后来宫务大权并没落到她手里.招了皇帝一顿训斥.灰头土脸的.现在宫里的事情是三皇子妃管理。

三皇子妃的品格.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三皇子府上的厂江规矩也是有名的。

这回三皇子妃打理内宫争务.例也井井有条纹丝不乱。

并不因为那些嫔妃美人是公公的小老婆而不好管了。

小冬从皇后那儿出来.三皇子妃要送.小冬说:外头冷.冉说.你这儿事情多。

三皇子妃点头说:那妹妹慢走.当心路滑。

清晨的大舞未散.从宫道的这一头朝那一头望.茫茫雾气阻隔了视线,雾的后头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神私的.安静的.孤清的世界。

有人从那一端走来.身形先是模糊.而后渐渐清晰。

大雾扑在脸上.小冬眉毛睫毛都湖漉漉的。

从凤仪宫到长春宫的路可不近,一东一西。

小冬走得气喘吁吁,角都有了汗意。

到了长春宫门口.五公主也从另一边来了。

她穿着素青的衣棠.头上珠饰全无。

小冬心里微微发紧.依稀记得.当初见着区兰颖的时候.她也是这样打扮。

如花年纪.却只能如稿木死灰一样度过余生。

仿佛有一只手,硬生生扼住她们的咽喉.将她们的快乐.美貌和活力一点一点的抽走,只留下一副僵死的皮囊。

小冬妹妹。

五姐姐。

两人相互招呼过.一起进子长春官。

太医瞧过圣慈太后.旁的也没说什么.话里的意思.人有了年纪.遇着季节交替总是要多当心一些。

圣慈太后自己倒是很看得开.还反过来劝慰别人:不要紧的.吃了两天的药,我自己觉得身上轻夹多了。

你们各干各的去.没的全拘在这儿闻药味儿。

小冬笑著说:就算让我回去了.我的心也还留在太后娘娘这儿呢.还不如留在这儿,省得回去了牵肠挂肚的。

圣慈太后问她你从皇后那儿来?她病的好些了?我没见着皇后娘娘.说是刚吃了药睡下了。

圣慈太后点了点头、对小冬说:你们都是有孝心的孩子.你五姐姐昨天还去护国寺.替我求了一签,上上签呢。

小冬心说就算求了个下下签.五公主也肯定给掉包成上上签再拿回来。

这个真假并不要紧.世人求签.其实求的就是一个心安。

心情一好了.病肯定也好得快。

采姑在一旁说:想.郡主前儿亲手做的素圆子也好.太后娘娘说吃了挺合口.一点也不腻。

太后娘娘要是喜欢.我今儿再做一回。

不过……小冬想了想:换换口味是不是更好?老吃一样儿也腻烦。

太后娘娘觉得是豆腐羹好.还是素笋汤好?圣慈太后笑着点点头:那就笋汤吧。

豆腐羹比较费事.圣慈太后选的是简单的。

小冬拉着采姑去小厨房.五公主也跟了过来帮忙。

小冬见五公主眼下的青圈.低声说:五姐姐自己要多保重.别思虑太多了。

五公主抬起头看了她一眼.又很快低下头去:我知道……只是晚上一合上眼就……小冬心中恻然。

纵然相处的时间不算太久.可是毕竟是夫妻一场。

一夜夫妻百日恩。

一个人离开了.再也见不到他的样子.听不到他的声音.伸出手去也永远触不到他的存在一一要接受这样一份失去.需要很久很久的一段时间。

有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忘记那个人已经不在。

听到什么响动.还会脱口叫出他的名字.回过头来却只看到空荡荡的屋子。

两人默默的洗好木耳香菇.切好的细笋片在沸水中淖了一下。

五公主看着小冬有条不紊的忙碌.轻声问:小冬妹妹天天在家中也是这样忙活?也不是,有空儿就做.忙的时候也就那样。

汤沸了撇去浮沫.小奏舀了一些:五姐姐尝尝。

五公主吹吹热气,尝了一小口:嗯.很鲜、咸淡正好。

小奏将汤盛出来.那边采姑也已经将四样小菜一样一样放好.装了汤.一起端了出去。

圣慈太后果然很给面子.喝了一碗汤。

出了长春官.小冬问出来送她的采姑:太后娘娘这些天胃口不好?采姑低声说吃得不多.就是前天的圆子还多吃了一口、再就是今天的汤了。

小冬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我明天再来。

采姑多说了一句:太医说.皇后的病.开春会有起色。

小冬怔了一下.采姑已经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