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寿宴

2025-04-03 08:10:55

沈夫人的寿宴要办三天,欧阳和水幽寒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在招待王家亲族的那天赴宴。

欧阳准备的寿礼是一株已成形的人参。

水幽寒的寿礼,则是早早就送了过去。

因为王嫣然传了沈夫人的话过来,指定要葡萄和哈密瓜,让水幽寒有多少送去多少。

为此水幽寒还亲自去了趟葡萄园,看到底能采摘多少。

最后凑齐了一车,送到王府去了。

王家是渤海郡的大族,据说已经传了上百代。

郡守王维所属的就是最大的一支。

这一天来贺寿的除了亲支近派,少不得也有好多倾慕王府财势,特意来攀附的。

诺大的王府前院后院,花园、厅房里摆了足有百来桌的流水席。

欧阳和水幽寒一递上帖子,就被执事的迎了进去。

欧阳被安排在前厅的宴席上,水幽寒则由一个婆子领着,到后面的花园里坐席。

王府这次安排的是八人一桌,和水幽寒同桌的有一位身板溜直的老妇,带着个十岁出头的小女孩,还有三个中年妇人,两个年轻些的媳妇。

水幽寒看同席的都是生面孔,就只笑笑坐下了。

水幽寒没有特意搭讪,只看着菜一道道端上来,专心品尝。

一边听着周围桌上的女眷互相寒暄。

女人们聚到一起,千古不变的一项娱乐活动,就是八卦。

哪家的闺女定了门好亲事,哪家的主母和小、妾斗的鸡飞狗跳,哪家的孩子越长越不像亲爹。

水幽寒脸土不动声色,可其实听的很欢乐。

更为集中的八卦主题,就是主人家,也就是郡守大人和沈夫人的一双儿女的婚事。

王宣和王嫣然,一个十八岁,一个十五岁,都已经到了该成亲的年龄,却都没定下亲事。

最终会花落谁家那?这个就说自己的外甥女貌美贤惠,堪称良配,那个说自家的侄子文武双全,可当东床。

水幽寒看看自己这一桌,那老妇人和小女孩的衣饰,与宴席上的其它人相比,略显寒酸。

但老妇人举手投足都一板一眼,小女孩也很懂规矩的样子。

水幽寒就猜这只怕是有些破败的王氏族人。

那两个媳妇,看起来还年轻,举止斯文,也不说话。

唯有那三位中年妇人,刚坐下时,似乎还彼此不熟,这才多会工夫,就已经认了亲。

这个叫那个表姐,那个叫这个婶婶。

热热闹闹地说到了一起。

水幽寒听着她们从自己家的财势,又谈到各自的夫君,最后说到儿女婚事上头,越发投契。

要说嫁的好,还得说是原来王进士家的女儿。

听说现在在京城里头,嫁的那户人家封了候了,这王家女儿也做了诰命夫人。

你说的可是沂山脚下,王仁普家的二闺女?不是她还有谁。

这满渤海郡,王家的女孩都算上,哪个比得上她的好命?说是儿子都做了将军了。

原来是她。

这世事无常啊,现在你是瞧她嫁的好了。

怎么不想想当初,她王家是书香门第,又很有些家财。

那姓楚的不过猎户出身,听说和王家姑娘成亲时,才是个游击校尉。

那王进士只生了两个女儿,还是孪生,又都才貌双全,被人称作是沂山双美。

我还见过这姐妹俩,真真是长的一模一样,让人分瓣不出。

可惜,这前后脚出声的,命相竟然天差地别。

可不是,那大些的还没嫁人,竟然就病故了,可怜花骨朵般的年纪。

有人说啊……说话这妇人,又故意四下看看,才压低了声音说道:有人说,王家祖传下来一件宝物,是聚财聚福的,本来藏在王家祖宅的某一处,因此这王家才世代昌顺。

可女生外向,这宝物竟被那位二姑娘偷带去了夫家。

所以二姑娘出嫁后不久,那王进士也病故了,而楚家却步步高升,如今是泼天的富贵了。

另一妇人也压低声音道:真有此事?我还骗你不成。

我家里原来与王进士家是有些来往的。

这二姑娘出嫁后,直接就搬去了京城,再也没有回来过。

就是王进士病故,她都没有回来奔丧,只是派了些家人回来料理。

再以后,更是将王家的浮财都搜罗走了,只留了少许的祖产,留人打理着。

他家本没有近支,那以后更是与王家族人断了来往。

三人一阵沉默。

郡守大人与她同宗,就算她贵为侯爷夫人,郡守的身份可也辱没不了她,不知道平时有无来往。

这事我最清楚的,我一个侄子就在王家二公子手下,他们两家早就出了五服,是从无来往的。

这位宣公子可早到了成亲的年纪了,听说提亲的不少,只是一直没成。

表婶,您一定知道宣公子中意什么样的姑娘吧!不瞒您说,我姐姐家里有个女孩,才14岁。

不是我夸她长的和天仙似的,难得的是脾性极好。

若是能,**成良缘…宴席过后,水幽寒就离了王府,史管事正等在门外,说是欧阳因有人求诊,已经先走了,让他护送水幽寒回府,水幽寒点点头,就带着小红上了马车。

车走到骡马市大街上,水幽寒想起这里一家铺子卖的五香驴肉,是奶娘最爱吃的。

就让车停在路边,打发小红下去买。

过了一会,小红捧着个油纸包回来,身后还跟着一个人。

姑娘,驴肉买回来了。

我还碰见了海伯,他想见见您。

水幽寒一看,跟在小红身后的那个,可不正是海伯,半年多没见,海伯倒是没有什么变化。

海伯也看见了水幽寒,躬身一揖:原来奶奶果真来了济水。

看奶奶一切都好,我也就安心了。

水幽寒看海伯一片真挚,想来是特意跟小红来,想看看她现在生活的可好。

水幽寒想起王家村的那段生活,海伯是个好人。

多谢海伯还惦记着我们。

不知海伯进城可有什么事?庄子上的一批农具旧了,城里有好铁匠,所以特意来城里修补修补。

水幽寒点点头,放下心来,看到街边正好有一家茶水铺子,并没有什么生意,就从马车上下来。

海伯如果不急着回村里,不如就在这铺子坐一坐,喝碗茶水再走。

水幽寒领着海伯到铺子里坐下,叫了壶茶。

庄子上一切都好吗?我和奶娘,还有小红可是时常念叨您。

多谢奶奶记挂。

庄子上都好,今年年景不错。

院子里那些果树,都挂了好多果子,奶奶您开的那片菜地,我也都给种上了。

水幽寒叹息了一声,她心里对于王家村还是有些留恋的,毕竟那是她重生后第一个家。

奶奶,您现在……,我……,奶奶,我不太会说话,您别见怪。

我看您现在过的似乎不错,不过,若是您有什么不方便,或是有什么难处,奶奶您尽可以搬回王家村来住。

哦?奶奶,您也许还不知道。

阿东已经不在镇上了。

您若搬回去,就只当是我的亲戚。

这城里生活不易。

可村子里就不一样,这粮食、菜蔬都可以自己种。

还有乡亲们互相照应。

王东怎么搬走了?阿东安葬了蔡氏之后,也不知怎地,过了没多少日子,就带着一家人进了京城。

他走前,曾来找过我,说是夫人身边缺能干的家人,因此叫他进京去帮忙。

其实,我知道,是他主动写信给夫人,要进京的。

阿东还问起奶奶您。

海伯是如何回复的?我只说,奶奶因为衙门的事,吓破了胆,就没在回村里了。

阿东问我奶奶搬去了哪里,我怕阿东执迷不悟,还要找奶奶的麻烦,就说应该是搬出了渤海郡,去哪里我也并不清楚。

水幽寒松了口气:多谢海伯帮我遮掩。

也谢谢海伯你的好意,我们主仆在城里日子还颇过得,不想搬来搬去的。

若是以后我们有了难处,再找海伯帮忙。

也好,奶奶只要记得,若是别处住的不好,就搬回村里住。

奶奶也不用有别的顾虑,现在庄子上,还有镇上的铺子那都是我管事,定不会泄露了奶奶的消息。

水幽寒含笑点点头,虽然她是不会去王家村住,但海伯能有这份心,她还是十分感动的。

辞别海伯后,水幽寒就直接回了府。

姑娘,没想到会遇到海伯。

我知道姑娘不想与王家再有瓜葛,本不想带他来见姑娘。

可是,他坚持要见您,说不见到您平安无事,就不放心,我只好……水幽寒笑笑:我没怪你。

海伯脾气倔,我也是知道的。

况且,他对咱们也是一片好心。

水幽寒又把见了海伯的事说给奶娘听,奶娘唏嘘不已。

沈家三日流水席,招待完了贺客,又连着摆了两天的酒席,一天是酬谢帮忙的王家子弟,一天是犒劳王府的下人。

沈夫人还派人给水幽寒送了礼来。

毕竟葡萄和哈密瓜这两种果子,为她的寿宴加了不少光彩,让她非常有面子。

这日,水幽寒一连收了几张帖子,内容却都一样,是邀请她去寿园。

原来沈夫人寿宴已毕,但沈家人还没走,更是趁了这个机会,要摆戏酒。

一来自家人消遣消遣,二来,也请亲友聚聚。

水幽寒就拿了帖子来找欧阳,结果欧阳也收到了帖子,两人相视一笑,看来这个寿园的戏,是不去看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