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08锦屏记336 > 轉載 第310章 天降富贵

轉載 第310章 天降富贵

2025-04-03 08:11:50

宫里降下圣旨,就是荀卿染也要去前面正厅接旨。

当荀卿染换了品级大妆,到达正厅的时候,齐府一家老幼已经差不多聚齐了。

齐府从大门到正厅一路正门大开,有管事的骑着快马往来传送消息。

齐家大老爷和二老爷都站在厅外台阶下,面色焦虑,不知道即将到来的是福还是祸。

说是传旨的太监已经到了牌楼了。

二嫂,可知道是什么事?荀卿染低声问齐二奶奶。

方才只来了个传信的小公公,只说是有旨意下来,并不知道内情。

齐二奶奶道。

咱们家近来无事,这时候下旨,许是……和娘娘有关。

大太太也一脸焦急地望着门外。

和贤妃娘娘有关?怪不得大家都如此紧张,毕竟宫里风云莫测,并不是他们能够左右的。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这个时候再如何烦恼也是无益。

荀卿染走到容氏身边,伸手扶住容氏,在容氏身边站了。

容氏心中也有些忐忑,见荀卿染态度从容,心下赞许,冲着荀卿染点点头。

就有管事的从外面跑进来,到了大老爷和二老爷跟前,回话说是宣旨的公公已经到了牌楼下了。

大老爷、二老爷并齐修、齐儒、齐攸兄弟忙整了衣冠,出门迎接。

厅内众女眷也忙随在容氏身后站好。

一会功夫,大老爷等人迎了那宣旨的公公到厅上,齐府众人跪拜,宣旨的太监展开圣旨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贤妃有娠……圣旨辞藻华丽,四骈八俪,那太监尖着嗓子念完,大老爷从地上起身,躬身接过圣旨,供奉到正厅的桌案上。

那太监更是一扫方才宣读圣旨时的严肃,露出一脸的笑容来,伸手扶了容氏起来。

恭喜老妇人,恭喜两位老大人。

那太监笑着说道。

早有跟随来的小太监将各色赏赐端了进来,一时间大厅内珠光宝气,耀人眼目。

容氏就请了颁旨的太监坐下喝茶说话,大老爷和二老爷在下首相陪寒暄。

齐府其余众人也都从地上起来,方才的焦虑不安,如今全都化作了喜悦。

贤妃娘娘有孕,皇帝下旨加封贵妃,更是对齐家大家封赏。

除了那些内造的金玉、各色尺头,齐家大老爷更是进封正三品护国将军,二老爷则是进封正三品太常寺卿。

这天降的富贵,让人如何不喜出望外……宫里几年没听到婴儿哭声了,娘娘如今怀了身孕,太后和万岁爷无不欢喜。

方才一经太医确诊,万岁爷就亲自拟了圣旨。

恭喜老夫人,恭喜两位老大人,哈哈哈。

都是万岁爷的恩典,齐家感恩不尽。

容氏道。

那太监的目光在众人面上转了转,又打了个哈哈,咱家从宫里出来的时候,娘娘特意打发人让咱家给府上捎个话,娘娘极想念娘家的人。

万岁爷也吩咐,娘娘如今害喜,让府里人赶快进宫,安抚娘娘。

自要去宫里谢恩,给娘娘请安。

容氏笑道。

那太监说了一回话,吃了茶,就说要回去交旨,不能久留。

这边早有齐家大老爷让人送了个红绸蒙着的托盘上去。

那太监只瞄了一眼,稍作推辞,便让跟随的小太监接了。

这边送了传旨的太监出去,齐府内就热闹了起来。

大老爷带着人又开了祠堂,将圣旨供奉进去,便又准备车马,要进宫谢恩。

你带了车,去家庙接了你母亲回来。

容氏坐在厅中,略一思忖,便对齐仪吩咐道。

齐仪忙答应了,转身出去,到家庙接齐二夫人。

众人陪着容氏回宜年居,稍作歇息。

娘娘进宫也有十几个年头了,做了一宫主位,哎,原本已经没有这个想头,谁能料到,真真是祖宗保佑,娘娘是有大福气的。

大太太感慨道。

齐二奶奶抿着嘴,偷偷对荀卿染眨了眨眼睛。

荀卿染含笑,不好有什么表示。

大太太说的话很在理,只是太过直接了一些。

贤妃十三岁进宫,如今算起来已经是二十七八岁了。

这么多年,她都是一无所出,齐府内众人早就不再有什么期望,少不得暗自叹息。

现在贤妃在如此高龄怀了身孕,也怪不得府中众人说是意外之喜。

以后啊,我可要每天三炷香,求佛祖保佑娘娘,一举得男。

大太太念了声佛道。

如今只是怀孕,便从贤妃做了贵妃,凌驾于宫内其它三宫之上,娘家的父亲和大伯也都升了官,若是能生个皇子下来,坐到皇后的位子上,那齐家几代人的富贵,可就唾手可得了。

大太太心中盘算道,如果皇帝开恩,将那顶国公爷的帽子再赏下来,那么她便是堂堂的国公夫人了。

大太太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荀卿染冷眼瞧着屋内众人俱是踌躇满志的模样,不禁叹道。

五爷接了二太太回来了。

外面小丫头进来禀报道。

容氏点了点头,面色平静。

让她进来吧。

容氏吩咐道。

齐二奶奶迈步要出去迎接齐二夫人,往上瞧了瞧容氏的脸色,眼珠子转了转,便收回了腿。

荀卿染和大*奶对视一眼,也没有动。

齐二夫人被齐仪扶着从外面进来,在门口稍作停顿,便上前来,在容氏跟前跪下。

老太太,媳妇给老太太请安。

齐二夫人道。

齐二夫人低眉顺眼,一身半旧的绸缎衣裙,脸上略施脂粉,发髻上只简单地插了几只钗环。

快扶你母亲起来。

容氏笑着吩咐齐仪。

见容氏露出笑容,齐二奶奶忙上前去,和齐仪一起扶了齐二夫人起来。

去换了衣裳,咱们一起进宫。

容氏将齐二夫人上下打量一番,吩咐道。

是,老太太。

齐二夫人顺从地应道。

…………容氏带着大太太、齐二夫人一起进宫谢恩。

齐家男子凡有爵位的也都随着大老爷和二老爷到御书房,递了折子谢恩,等候皇帝召见。

一直到掌灯时分,容氏一众人等才回转齐府,少不得又热闹了一番。

娘娘比以前越发出脱的超逸了,娘娘的面相,这一胎肯定是个皇子。

也不知是哪个第一个说了这话,顷刻间,全府上下就都认定了。

富贵竟然可以来的这样容易,怨不得古人写诗,说是不重生男重生女那。

麦芽对荀卿染道。

外面看着容易,谁又知道娘娘在宫里,这十几年是怎么熬过来的那。

荀卿染淡淡地道。

那到也是。

经荀卿染这么一说,麦芽想到她看过的和亲身经历过的,也跟着点头。

二太太竟然这么顺从,婢子还以为,二太太会趁着这个机会,拿捏拿捏。

桔梗笑道。

拿捏谁,拿捏老太太?荀卿染扑哧一笑,老太太岂是人能拿捏的。

太太在这府里这些年,这个道理还是懂的。

………………接连几天,齐府都是宾客盈门,齐府内从主子到奴才,都与当初贤妃封妃的时候不同,都多了几分矜持。

那些来客,更多是低调的。

这其中的微妙之处,有些耐人寻味。

荀卿染看在眼里,心下少不得也有些计较。

如今的皇帝虽有几个儿子,但却并没有偏向哪个,更是一直没有立太子。

皇帝正当壮年,如今贤贵妃有了身孕,他如此动作,少不得有那私下盘算的,猜测皇帝是要立年幼的儿子。

接下来几天,齐二夫人更是每天都乘了轿子进宫去,一去就是半天,陪着贤贵妃说话,从宫里领了膳才回来。

这天,齐二夫人又从宫里回来,荀卿染、齐大奶奶、齐二奶奶都到来祈年堂问候,郑好儿正陪着齐二夫人说话。

……害喜的厉害。

娘娘自小饮食清淡,从不吃酸,现在每餐却离不开酸的,宫里那些山珍海味都不爱吃,偏喜欢咱们家里腌制的小菜。

齐二夫人笑呵呵地说着贤贵妃的事。

娘娘自小就与旁人不同,现在还如此省事。

齐二奶奶陪笑道,二爷昨个还和我念叨着,说宫里自然是什么都有的,本不用咱们操心。

只是女人家怀着身子,却是不同往常,娘娘要吃什么用什么,不好让宫里置办,只管跟娘家人说,他没别的本事,上天入地的,都能淘换的来。

齐二夫人笑了笑,就向大奶奶问起齐儒和璋哥儿,大*奶都一一答了。

齐二夫人又转过头来看了看荀卿染。

你该好生养胎,莫到处走动,出了事,谁担待的起?齐二夫人对荀卿染道。

过来看看太太,又没去别处。

荀卿染笑。

齐二夫人就想再说点什么,齐二奶奶却抢过了话题。

太太去了宫里,吏部侍郎徐家的大奶奶来见我,话里话外地打听五弟,徐家的四姑娘年已及笄,说是模样性情针线女红无一不好,想要和五弟做亲那。

齐二奶奶笑着道。

他们家的姑娘,也还罢了。

仪儿年纪还小,这事却不着急,咱们且慢慢寻着。

齐二夫人道,仪儿这媳妇我可要好好挑拣,家世门第都无妨,只要那姑娘知书达理,最要紧的是真心孝顺。

齐二夫人在孝顺两字上加重了语气,眼神更是轻飘飘地落在荀卿染的脸上。

荀卿染缓缓摇着檀香扇,嘴角含笑。

太太说的极是。

齐二奶奶道。

娘娘那,已经看了几个在心里了。

齐二夫人心中得意,忍不住透露道。

能得娘娘做主,自是再好不过的了。

这真是五爷的福气。

众人陪笑道。

贤贵妃要插手齐仪的婚事?这倒也没什么意外的,荀卿染不由得看向了齐二夫人。

娘娘看中了哪家的姑娘?齐二奶奶问出了众人想问的话。

不过是说话中提及。

还是那句话,仪儿年纪还小,这件事情不急的。

齐二夫人敷衍着,一手抚额,脸上露出倦意。

齐大奶奶、荀卿染和郑好儿都忙站起身告辞。

你们去吧,二奶奶留下。

齐二夫人吩咐道。

荀卿染和齐大奶奶、郑好儿迈步出门,一回头间,就看见齐二夫人已经叫了齐二奶奶到跟前耳语着。

…………荀卿染三人出了祈年堂,就见颜明月和容云暖携手过来。

我们才来,怎么你们就走了?容云暖笑道。

二奶奶还在的,正陪着太太说话。

荀卿染道。

哦。

颜明月和容云暖哦了一声,便知道此时不方便进去。

大奶奶径自回了自己的院子。

荀卿染、郑好儿、颜明月和容云暖四人便顺着柳荫,说说笑笑并肩慢慢向前走。

说是娘娘害喜的厉害,染姐姐你好像没什么事。

容云暖问荀卿染。

我们奶奶也害喜的。

紫菀陪笑道,姑娘您是没看见。

大多如此,是没办法的事。

荀卿染解释道,因此我倒不愿意清闲,和你们说说话,或是找些事情做,反而好些。

四嫂真是妙人有妙法。

郑好儿道。

几个人正说着话,就见齐仪一身簇新的薄绸夏衫,手里拿着把洒金纸扇,从斜对面快步走了过来,脸上似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

染姐姐,好儿姐姐,暖儿妹妹,明月妹妹》齐仪抬头看见荀卿染这一行人,忙走过来,作了个揖。

不是说出去会友,怎的这么早就回来了?颜明月讶异道,脸色怎么这般,是身子不舒服?还是哪个惹了你生气?颜明月打量着齐仪问道。

荀卿染也看着齐仪,齐仪性子极好,总是一脸的笑,方才那般脸色却是少见的。

我没什么事,就是,就是没什么意思,就早些回来了。

齐仪道,染姐姐,这么热的天,怎么不在屋里歇着,晒坏了怎么办。

荀卿染看出齐仪不想多谈会友的事情,便也没有再问。

五爷,五爷。

随着叫声,齐二夫人身边的青衣匆匆走了过来。

给四奶奶请安,给好儿姑娘,颜姑娘,容姑娘请安。

青衣到了跟前,向几个人屈膝福了一福。

五爷可回来了,太太正打发婢子们找五爷那。

青衣又向齐仪行礼,说道。

听说是齐二夫人找,齐仪不敢耽搁,便跟着青衣往祈年堂去了。

郑好儿就请荀卿染三人跟她去香萝院坐坐。

正想过去看看姨妈。

荀卿染左右无事,自然应了,容云暖和颜明月也都点头。

众人就取道后园往香萝院来。

这可怎么是好?若是老爷知道了,少不得一顿训斥,只怕还免不了要挨板子。

正要出园门口,就听见前面有人说话。

是谷雨那丫头。

容云暖道。

众人往前走了没几步,就见园门口的紫藤架下,站着几个人,那个身量最高,体态苗条的女子,正是齐仪身边的大丫头谷雨。

谷雨对面,站着个小童,正垂头丧气地听谷雨训斥。

那小童身后,还站着两个女子。

其中一个不过十二三岁的模样,却已经出落的娇俏可人,一身淡紫色的衣裙外罩纱衫,纤腰仅仅一束,站在那里楚楚可怜工,颇有些弱不禁风的态度。

扶着她的是个还没留头的小丫头,却也是崭新的棉绫衣裙。

谷雨见荀卿染几人过来,平时都是极熟悉的,忙换了一脸的笑容,过来请安。

容云暖就问谷雨是怎么回事。

没什么事,小子们不听话,我气的说他几句,让四奶奶和姑娘们笑话了。

谷雨似乎有些难言之隐,可看见五爷?五爷被太太叫到祈年堂去了。

容云暖快言快语。

谷雨面色有些紧张,那小童更是额头见汗。

可是做了什么坏事?容云暖认得那小童是跟着齐仪出门的,就问道。

小童连连摆手,说不敢。

那是怎么回事?。

原来好好的,那李侍郎的公子,恭恭敬敬地叫了五爷一声国舅爷,五爷就翻了脸。

酒也不吃,戏也不听,甩下那几位爷就回来了。

小童看了谷雨一眼,回道,别人想做还没这个命呢,五爷却恼了,季公子好生下不来台。

齐仪方才脸色不好,就是因为这个?虽然当场翻脸这样的举动,有些幼稚孩子气,不过齐仪此举,倒让荀卿染对他的人品有了更深的了解,比起那些动不动就以国舅爷自居的纨绔,可是好了不知多少。

荀卿染这么想着,目光在小童身后那两个女子身上扫过,那两个的衣着打扮,分明不是齐府中人。

她们是?荀卿染问。

谷雨本来面有难色,这时却是眼睛一亮。

你把方才跟我说的,原原本本给四奶奶说说。

谷雨吩咐那小童。

五爷听这姑娘唱的好,夸了几句,又听说她身世可怜,就吟了句诗,奴才也听不懂,只听得有可怜,可惜几个字。

王守备家大公子就将这姑娘买了下来,说送给五爷。

五爷也没说不要。

五爷这一出来,这姑娘就跟着来了,奴才,奴才。

小童将事情经过讲了一番。

怪不得方才一听齐二夫人找了齐仪去,这小童吓得变颜变色的,定是以为齐二夫人知道了这件事要发落人那。

谷雨训斥小童,想来也是知道这事情不好办。

原来是这么回事,却不该带进这内宅来。

荀卿染想了想,这女子来路不明,自是不能放到齐仪身边。

况且齐二夫人虽然宠着齐仪,这方面却是约束的极严,齐二老爷那更可以说的上是古板。

这女子这样的来历,在府内根本没有活路。

荀卿染就叫宝珠去找了个口风严谨的管事媳妇来,先将人带到角门那边的空屋子里,好生看待。

我一会自派人安置。

荀卿染又嘱咐那管事媳妇要仔细,不可张扬。

五爷倒不是那纨绔性子,只是古道热肠,必是看这姑娘可怜,起了搭救的念头。

荀卿染道,这事可是要保密,不可让人很有成效和,免得那些爱嚼舌头的胡说八道,反坏了五爷本来的一番好意。

那管事媳妇领命,带了小童和那两个女子走了。

四奶奶这话是金玉良言,真心疼五爷,婢子替五爷谢过四奶奶。

谷雨松了一口气,心中感激,又向荀卿染福了一福。

你回去吧,一会让他到宁远居来。

他是好心,可办事这样没头没尾的,让人操心。

等他四哥回来了,要好好说说他。

荀卿染道。

四爷,四奶奶肯教导五爷,是五爷的造化了。

谷雨陪笑道,五爷极肯听四爷,四奶奶的话的。

谷雨这丫头,也极会说话。

你五爷,多亏了你处处周全。

郑好儿笑道。

谷雨脸色微红。

你去忙吧。

荀卿染挥手让谷雨去了,众人就到香萝院来。

郑姨妈正拿了几张庚帖看,见荀卿染几个来了,十分高兴,忙吩咐着人送上香茶果子来。

那边荀淑兰已经嫁入永庆郡王府里,如今又有贤贵妃这东风,郑好儿自可以自由聘嫁,而且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

贵妃娘娘的表妹,自然是不愁嫁的。

更因为先前给荀淑兰的添箱,京中人更是知道郑家家资豪富,因此这上门说亲的人可说是络绎不绝。

姨妈这几天可忙坏了,我没出宁远居的大门,就听说姨妈这门槛,几乎被那些媒婆踩平了那。

荀卿染瞟了瞟郑姨妈放在一边的庚帖,笑道。

染丫头,跟着你二嫂学坏了,消遣起姨妈来了。

郑姨妈嗔道。

郑好儿略有些害羞,不过大家平常交好,又都常在一起玩笑的,说笑了一会,便正正经经谈起郑好儿的婚事。

都是自家人,我也就不瞒着。

说亲的是不少,只是这合适的,却不多。

郑姨妈叹道。

郑姨妈就将那几张庚帖拿给荀卿染看。

翰林院的侍读学士,正四品京官,是足够清贵,只是年纪却将近四十,是娶过亲的,好儿嫁过去是填房。

咱们这样的身份,却也是高攀,还是借了娘娘的光,只是,我这做母亲的心意,却不大欢喜。

这一个,年貌倒也相当,却是陇西地方的人,马上就要到外任,却是云南那边的差事,一去四五年,我舍不得。

郑姨妈拉着荀卿染叙叙地说着,一番慈母的心肠,那同是皇商出身的子弟的庚帖,却被撂在旁边。

**********************芍药阁,院落内只有两三个丫头婆子或站或坐,与齐府内其他院落相比,分外冷清。

什么,你说什么?齐三奶奶猛地站起来,抓住了燕姨娘的手,你说我大哥他怎么了?哎呀,奶奶抓疼我了。

燕姨娘呼痛,抽回了手,拿帕子轻轻抹了抹。

齐三奶奶并未注意燕姨娘的举动,只是急着追问,我大哥他怎么了,你快点说啊。

燕姨娘将帕子掖进袖子内,大爷办差出了差错,被押到顺天府,如今已经审理清楚了,判了个流刑,这几天就要流放到北面去了。

听说啊,北面又要打起来了,这流放的犯人啊,第一个要被赶到战场上送死的。

燕姨娘说完叹了口气。

不,不可能。

齐三奶奶不肯相信,你如何知道的?燕姨娘扫了齐三奶奶一眼,微微垂下头掩饰眼睛里的鄙视,然后才又抬起头来。

只有奶奶不知道罢了。

燕姨娘道,太太已经接连几天求上门来,想要找府里的老爷、太太、奶奶们求情,都被门上的人挡了回去。

太太让人给奶奶传话,都没人给传。

还是方才一个小丫头从后巷老娘家回来,遇到了守在那的蔡嬷嬷,我才知道这件事,急忙来告诉奶奶知道。

蔡嬷嬷说,太太让奶奶想办法,不管怎样,都要救下大爷来。

蔡姨娘说完,就叫进一个小丫头来,又将蔡嬷嬷的话学说了遍。

我,我这就去找大太太。

齐三奶奶站起身道。

三奶奶,大太太早就知道了这件事,若是想管,还等到现在那?燕姨娘道。

齐三奶奶一愣,哭了出来。

太太都不管,这可怎么好?蔡家大爷差事做了十几年,一向都是好好的,怎地突然就出了事?燕姨娘转了转眼珠,叹气自问道,说起来咱们府里的大姑娘做了贵妃,便是大爷有什么,看在咱们府上,谁又敢挑他的错那。

是啊。

齐三奶奶被燕姨娘这一提醒,也觉得有些不对头,大哥那差事,不过平常,能出什么大事,就要流放?奴婢怎么知道啊,就是觉得奇怪。

燕姨娘陪笑道,眼睛却紧紧盯着齐三奶奶的脸。

齐三奶奶低头闷了片刻,不管怎样,我爹娘就这一个儿子,总要救了下来。

想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原先府里递个帖子过去,就能解决,更不要说如今了。

便是杀人放火,砍头的罪过,也不过是府里一句话,保证没事的。

燕姨娘笑道。

胡说八道什么,什么砍头不砍头的,你还嫌不够晦气!齐三奶奶突然发火道。

燕姨娘脸色白了白,不过片刻就恢复如常,齐三奶奶喜怒无常的脾气,她是知道的。

是奴婢说错话了,奶奶别恼。

燕姨娘陪笑。

府里再如何威风又如何,大太太不管,我可怎么救我大哥出来。

齐三奶奶愁道。

奶奶怎么糊涂了,却也不用奶奶亲自去求人,只和三爷说不就好了吗。

燕姨娘提醒道。

三爷,齐三奶奶眼睛一亮,瞬间又灰暗了下去,三爷如何办的成这事。

如今可不同以往了那,三爷在家中。

,可一出去,在别人眼里,那可是响当当的国舅爷,多少人巴结不上的,蔡家大爷的事,只要三爷去说句话,没有不成的。

你说的是,我怎么就没想到。

齐三奶奶觉得燕姨娘说的有理,忙起身,三爷在哪里?燕姨娘指了指西厢房。

又和嫣红那小贱人喝上了吧!齐三奶奶骂了一声,又招呼燕姨娘,你跟我一起来。

齐三奶奶用帕子略擦了擦脸,便从上房出来,直奔西厢房。

燕姨娘跟在齐三奶奶身后,见齐三奶奶进了西厢房,她却站在门口,并没有跟进去,只是侧耳听着里面的动静。

西厢房内,嫣红正和齐俭你一盅我一盅地喝酒,见齐三奶奶闯进来,嫣红不情愿地站起身,潦草地福了一福。

你先出去。

齐三奶奶挥手让嫣红退下,便一屁股坐到齐俭对面,将蔡家大爷的事情说了一番。

我娘求到门上,却被挡了回去,府里就这么对待亲戚,实在让人心寒。

三爷和我大哥平日交好,可不能看着不管。

齐三奶奶道,三爷到顺天府,和府尹说一声,放了我大哥吧。

齐俭喝的半醉,听了半天才明白齐三奶奶说的是什么,愣了愣,胡闹,那是顺天府,我怎能徇私枉法。

齐俭先是愣了愣,然后正气凛然道。

齐三奶奶突然又想起方才燕姨娘的话,掏出帕子哭了起来。

我大哥差事做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出了这样的事。

三爷,这里面莫不是。

,一定是了,我大哥从不与人结仇,今天这事,一定是因为太太寿宴上那件事,平白地冤枉我,现在又拿捏起我大哥来了。

三爷,别人不知道,三爷该知道,我是清清白白的。

这件事,三爷你可要给我做主。

齐俭有些尴尬,又被齐三奶奶哭的心烦意乱,你胡思乱想些什么,没有的事,我去救你大哥就是了。

齐三奶奶一听,便止住了哭声,拉着齐三爷起来,让齐三爷立刻换衣服,去顺天府,齐俭无奈,只得起身。

爷,嫣红在门口将两人的话听在耳朵里,这会便扭着腰走过来,不舍齐俭。

乖,我去去就回。

齐俭哄道,这嫣红是他在平西镇得的,不仅样貌娇艳,风情万种,更有千杯不醉的本事。

齐俭因此看待她比众妻妾都好。

齐三奶奶狠狠地剜了嫣红一眼,嫣红却不在意,反而挑衅地回了个媚眼,倒把齐三奶奶气了个倒仰。

**************************齐俭换了衣服从芍药阁出来,出了二门,也不叫马车,却直接奔了前院的东书房。

二哥,给他的教训也够了。

毕竟是亲戚,真要流放,就活不了了。

齐修正在翻检账目,听齐俭这样说,才抬起头来。

这件事可还是你去办的。

齐修缓缓道。

齐俭诺诺连声,蔡家来央告,总不好。

当初是怎么说的,你还是不是男人,这样的事情也能忍耐,齐家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齐修训斥道。

齐俭的腰又弯了几分。

二哥,那。

那是误会。

齐修干脆摔下账册,指着齐俭,什么误会,那么多人亲眼看见,若不处置,你以后还有什么颜面?蔡家大哥,和咱们平日兄弟相称,对二哥也,二哥莫忘了,蔡姨。

住口。

齐修拦住齐俭的话头,正是因为平日的交情,这才留了他一条命。

这件事莫要再提起,你也不要整天游手好闭,吃酒作乐,也该做些正经事,不要给齐家丢脸。

是,是。

齐俭维维应着。

去吧。

齐修挥手道。

齐俭从书房内退了出来,却不好回内宅,摸了摸袖内还有几两银子,便出了大门,径直往西街的酒肆去了。

*************************宁远居齐仪坐在椅子上,有些坐立不安。

怎么做事这么糊涂!齐攸训斥道。

齐仪不敢说话,只好求助地望向荀卿染。

荀卿染倒了杯茶给齐攸,笑道:五弟已经知道错了,四爷有话好好说,干嘛这样粗声大气的。

齐仪从祈年堂出来,听了谷雨的话,就忙到宁远居来,正巧齐攸也从外面回来。

齐仪就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与在花园中小童说的大概一致。

齐攸责备他不该结交酒肉朋友,更不该领个来历不明的女子回来。

四哥,我知道错了,我只是看那姑娘可怜。

看了可怜就这种救法?这世上,这种可怜的女子数不胜数,你难道救的过来?又真的救得了?你又怎知道她的话是真的?齐攸数落齐仪,却略缓和了语气。

我知道,可是碰到了,就不忍心。

你。

齐攸啪地放下茶杯。

荀卿染干咳了两声。

四弟是一片好心,只是,这要救人,可不是只有好心就成。

总要量力而行,有始有终。

不然,不仅帮不了人,反而会害了人。

荀卿染劝道,何况,这女子来历不明,如今咱们家正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行事更要谨慎。

这其中的厉害,你也该慢慢了解些。

荀卿染少不得将事情细细分析一番,齐仪听的连连点头。

染姐姐,我都记下了,以后再不会了。

嗯,那就好。

荀卿染看到齐仪受教,很是欣慰。

至于这个姑娘,我方才打发了许嬷嬷去问了她。

她是孤女,无亲无故,脱了奴籍,想要一个安身立命之处。

我这就派人将她送到庄子上,托一户妥当的人家照看她。

荀卿染道,还有她的赎身银子,我另打发人给那王守备的公子送去。

荀卿染已经打算好,就将这唱曲的姑娘送到京西的那所庄子上,刑老实那一家也在那里,如此,托庇在庄子下,又有人照应,不至于被人欺负,也能学些耕织,然后找一户老实的庄家人嫁了,总比唱曲沦为玩物强上许多。

而这姑娘的赎身银子是王守备的公子出的,齐府怎能无故受他的礼。

齐仪有些不好意思,染姐姐,我当时被那人气着了,急匆匆出来,什么都忘了。

我知道,你的心意我明白,只是以后,行事要圆融一些。

荀卿染道。

多亏是染姐姐遇见了,不然被老爷和太太知道了,我可就。

齐仪吐了吐舌头。

原来你还知道害怕的。

齐攸冷冷道。

齐仪顿时又蔫了。

放心吧,没有别人知道的。

荀卿染道。

打发了齐仪回去,荀卿染笑眯眯地看着齐攸。

有人送了个美人给五弟,四爷可得了什么? 齐府得了这样一桩天大的富贵,那想法子巴结逢迎的人多不胜数,主意都打到齐仪身上了,那么齐攸这那?齐攸这两天出去会友的时间明显多了起来。

齐攸认真地看着荀卿染,见荀卿染面带戏谑,伸手捏了捏荀卿染的脸颊。

又拿我取笑。

莫非吃醋了,担心有人送我美人?哼。

荀卿染哼了一声,拍掉齐攸的手。

你知道,我并不喜欢那些。

齐攸道,完全是就事论事的态度。

这话倒也不假,要讨好齐攸,与其送什么美人,不如送良马。

何况,我与五弟不同。

往来的多是旧相识,知根知底的。

齐攸接着说道,五弟年纪小,还不熟悉世事,那些人怀着心思,想着他好接近些。

荀卿染点了点头,齐攸已经有了相对固定的交往圈子,往来的多是真正的贵戚子弟,像康郡王这些,只有人求他,他哪里需要去求人。

便是有人想要巴结齐攸,也少有机会能说的上话。

我听小丫头说,蔡家大爷犯了事,要被流放了那。

荀卿染想起晚饭前听到的消息,向齐攸求证。

是有这么一回事。

齐攸简单道,见荀卿染继续盯着他,才又说道,他平日就有些不妥,出了事也不意外。

只有夫妻两人说话,荀卿染便也不拐弯抹角,这事,与咱们府上没关系吧。

齐攸想了想,低声道,三哥要保三嫂和瑁哥儿。

,这件事你不要去理会。

我知道,不过就是问问。

荀卿染道。

果然啊,当初虽是压下了那件事,但是事关齐家男人的体面,齐府不可能就那样放过去了。

如今虽没有明说,但是齐三奶奶却几乎被禁足在芍药阁。

现在对蔡家大爷出手,也就是说不会再处置齐三奶奶了。

桔梗和紫菀从外面捧了笔墨纸砚进来。

奶奶要的上好宣纸。

桔梗道。

好,放在桌上。

荀卿染道,君晖的书房刚刚重新修过了,求我给写副对联那。

他往来那么多大儒,竟讨你的字?齐攸挑挑眉。

荀卿染不满的看着齐攸,那是什么语气,什么表情,瞧不起她不成?我的字怎么了,一般人可是求都求不到的。

我是谁,我是探花郎的姐姐。

荀卿染说着便走到桌案前。

桔梗已经替荀卿染展开了宣纸,正要磨墨。

齐攸也走到桌案前,挥手让桔梗和紫菀退下,他则接过桔梗手里的墨,亲自替荀卿染磨墨。

荀卿染定了定神,右手提笔,左手挽了右臂的衣袖,凝神下笔。

荀卿染神色端凝,运笔如行云流水,皓腕骨肉匀亭,莹洁如冰雪,看过去如诗似画,齐攸不觉看的呆了。

荀卿染写完了对子,收了笔,见齐攸呆呆的模样,不觉莞尔。

她伸出一只手在齐攸面前晃了晃,齐攸这才回过神来。

我那书房也该换一副对子了。

齐攸道。

荀卿染看着齐攸,嘴角微翘,将手一摊,润笔费!少不了你的。

齐攸顺势握住荀卿染的手。

两人都笑了起来。

忘了一件事,今个儿那府里派人来送了帖子,说是明天永庆郡王世子要陪着四妹妹回府,太太要在家里备办酒席,也不请别人,只请我们姐妹几个回去聚一聚。

荀卿染从旁边桌案上堆放的册子中抽出一张帖子递给齐攸看,我已经回过老太太和太太,老太太说,看我身子如何,自己做主,太太说让我回去看看。

齐攸将帖子看了看,你方才写了对子,是打算明天捎过去?嗯。

荀卿染点头。

我明天没什么事,和你一起去吧。

齐攸道。

好。

时辰不早,两人便收拾了洗漱睡下。

你还在我房里,老太太,太太若是知道了,只怕不依。

荀卿染小声道。

不是在隔壁布置了间屋子,齐攸道,谁又知道我歇在哪。

荀卿染轻叹。

这个时候又装贤惠了,是谁抱怨说,两人同乐而一人独苦,说要我也承担一半的。

齐攸说着话,捏了捏荀卿染的耳朵。

那还是前两天,荀卿染害喜的厉害,几乎将胆汁都吐了出来,她就对着齐攸抱怨了一句,齐攸当时说我会陪着你的。

我不过说说罢了。

荀卿染扑哧笑了出来。

齐攸灭了蜡烛,荀卿染侧身往齐攸身上靠了靠,合上眼睛,酣然入眠。

***********************第二天荀卿染和齐攸辞过容氏和齐二夫人,就一同坐车往荀府中来。

马车在荀府二门停下,齐攸先跳下马车,然后将荀卿染扶了下来。

你们好生照顾奶奶。

齐攸对许嬷嬷,桔梗等人嘱咐道,又转头向荀卿染道,若觉得不舒服,就派人到前院来寻我。

把那副字交给君晖。

荀卿洒也嘱咐道。

梧桐院上房,方氏坐在上面的宽大椅子上,旁边紧挨着她的是荀淑兰,荀卿染,荀淑芳,荀淑芝三个在下首坐着。

荀卿染今天只穿了素色的暗纹衣裙,头上简单地插戴了一套珍珠钗环,端丽而不张扬。

荀淑兰是新婚,一身大红的衣裙,穿金带玉,自有一番世子妃的华贵气象,不过荀淑芳的穿戴更加华丽。

荀淑芝则是一袭宝蓝衣裙,因为接连生了三个孩子的缘故,身材越加丰满。

荀卿染偷眼打量,觉得荀淑芝若是不加控制,只怕以后就是小吴姨娘的身形。

咱们家这几位姑奶奶第一次聚的这般齐整,谁能比太太还有福气那,我这做大嫂的也跟着沾光许多那。

荀大奶奶在旁陪笑道。

方氏含笑点了点头。

四妹妹,世子爷可疼四妹妹?荀淑芳坐在荀淑兰下首,笑着问道,眼睛中别有深意。

荀淑兰看了看荀淑芳,并没有答话,只是低了头,似乎不胜娇羞。

四妹妹是害羞了。

荀大奶奶笑。

咱们姐妹之间,可有什么害羞的。

荀淑芳撇了撇嘴,四妹妹不说话,难道是世子爷不疼四妹妹?世子爷对我很好。

荀淑兰道,劳大姐姐操心了。

方氏拍了拍荀淑兰的手,脸上是十分欣慰的表情。

二丫头,让你拿的东西带来了没有?方氏转头问荀淑芝。

带来了。

荀淑芝应声道,便让身后的丫头递了个包裹上来。

这是什么?荀大奶奶抢先接过了包裹。

是端哥儿和瑞哥儿曾穿过的小衣裳。

荀淑芝老实答道。

是给你四妹妹的。

方氏道,你们这几个姐妹,谁想的到是二丫头最有福气,连着生了两个哥儿。

三丫头这些年,只得了一个姐儿,大丫头,哎,更是说不得了。

荀淑芳脸上顿时变了脸色。

这旧衣裳,你压在你枕头底下,能一举得男。

方氏在荀淑兰耳边低低地嘱咐。

荀淑兰含羞让人接了包裹。

一会功夫,就摆上宴席来。

彩鸾和绣凤招呼着跟随的丫头婆子到厢房去用饭。

许嬷嬷和桔梗自不肯离开,这让小丫头们去用饭,荀淑芝则是留了个小丫头,让已经是妇人打扮的月桂带着人下去用饭,荀淑兰那边留了两个大丫头,荀淑芳只留下周嬷嬷和一个丫头。

方才上了两道菜,就有个小丫头在门口,冲着荀大奶奶眨眼。

荀大奶奶看见,只点了点头,便走到荀淑芳身边。

荀淑芳就撂了筷子,抬手抚着额头。

大姑奶奶不舒服?要不要去歇息一会。

荀大奶奶关切地说道。

也好,荀淑芳起身道,最近总有些头晕。

荀大奶奶扶着荀淑芳出了门,交给小丫头,便又转身回来。

方氏略有不悦,却也没说什么。

夫人,世子爷派人传话来,说府里有事,要回去了。

少顷,就有个丫头进来对荀淑兰道。

荀淑兰忙站起身。

娘,府里有事,女儿得回去了。

方氏放下筷子,很是不舍,才来了这么一会,就不能多留一会。

娘。

荀淑兰叫了一声。

方氏叹了一口气,好吧。

方氏跟着荀淑兰离席,不停地叮嘱。

荀卿染觉得无趣,起身告辞,荀淑芝也随后跟了出来。

荀卿染和荀淑芝相携往外走,少不得聊些家常。

二姐姐抬了月桂做姨娘?荀淑芝点头,这些年,很多事多亏她照料,她年纪也大了,我也正需要帮手。

荀淑芝说话间,露出些许自信,是她以前从未有过的。

看来,荀淑芝这些年,总算熬出头了。

三妹妹,出了二门,荀淑兰拉住了荀卿染,旁边一个小丫头捧了个包裹过来。

这是端哥儿曾穿过的,我挑的最好的,给三妹妹留了一套,是我亲手做的那。

荀淑芝笑道,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三妹妹不嫌弃,就收着,就当讨个好兆头吧。

荀卿染有些出乎意料,不过马上就笑着让桔梗接了过来。

多谢二姐姐。

荀淑芝似乎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欢喜来。

咱们姐妹,我,我能做的不多,三妹妹的好,我都记得的。

荀淑芝道。

月桂过来催促,荀淑芝这才转身上车走了。

大姑奶奶的车还在。

桔梗指着一旁停着的华丽马车道。

荀卿染也看见了,不由得心中一动。

荀卿染瞧了瞧杨家那豪华马车,还有马车旁不远处树荫下乘凉的两个婆子。

荀淑芳还在荀府内没有走?原来大姐姐还在府里,我正有话要和她说。

荀卿染收回要踩上凳子的腿,转身对荀大奶奶说道。

她今天过府来,本打算要和荀淑芳说几句话的。

哎呦,大姑奶奶……荀大奶奶脸色微变,看了看旁边的马车,向荀卿染陪笑,方才小丫头过来说,大姑奶奶身子不舒坦。

三姑奶奶有什么话,说给我听,我一定帮忙传达。

荀大奶奶上前来,扶住了荀卿染的胳膊,往车上送。

今天的荀淑芳,除了打趣了荀淑兰几句之外,其余时候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更没有像往常一样来招惹她。

荀淑芳是转了性子,还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荀卿染有些在意,但是这是在荀府,荀大奶奶不想让她见荀淑芳。

荀卿染摸了摸自己的肚子,那就罢了,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下次再说吧。

就是,就是,荀大奶奶松了一口气,语气更加殷勤,都在这京城里,你们姐妹见面的机会多的是那。

荀卿染淡淡点头,上了马车。

**********************齐府芍药阁什么?怎么可能,三爷明明答应了的!齐三奶奶霍地从塌上站了起来。

方才回话的小丫头瑟缩了一下。

回奶奶,奴婢不敢撒谎。

是蔡嬷嬷让奴婢和奶奶说,让奶奶快点想办法。

不然,明天,大爷就要被流放了。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三爷明明回来跟我说,已经知会了顺天府,大哥没事了。

三奶奶又气又急。

三爷那?三爷那?齐三奶奶团团打转,继而大声询问。

三爷一早就出去了,还没回来。

小丫头怯生生地回道。

奶奶找三爷?这几天,三爷每天都早出晚归,也没见忙什么。

燕姨娘从外面走了进来。

三爷,竟然哄骗我,骗的我好苦。

齐三奶奶听了,瘫倒在塌上,放声痛哭。

燕姨娘撇了撇嘴,只站在一边看着。

奶奶还是赶紧想个法子,那小丫头道,蔡嬷嬷说,太太都急病了。

你主意最多,你帮我想个法子,我不会忘了你的好处。

齐三奶奶这才抬起头来,抓住燕姨娘,如同抓住一颗救命的稻草。

燕姨娘缓缓地在榻上坐下来,却不说话,只看着地上那架螺钿屏风。

你要是能帮我想出主意,救了我大哥,这架屏风就送给你。

齐三奶奶心里抽痛,咬牙允诺。

燕姨娘咯咯笑了两声,那就多谢奶奶了。

事到如今,也没有别的法子,只能去求一个人。

是谁?三太太。

燕姨娘道,这件事,别人办不成,但是二太太却一定办的成。

奶奶想想,如今二太太是什么身份?二太太现在是贵妃娘娘的亲娘,皇帝的丈母娘,未来皇子的外祖母。

只要二太太说句话,别说是人还没发配出去,就是走在半路,也能给救回来。

燕姨娘道。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齐三奶奶点头,转念又有些迟疑,她与这个婶母平时并没有什么交情。

二太太怎么会管这件事?齐三奶奶绞着手里的帕子。

不必直接去求二太太,张嬷嬷是二太太身边最得脸的。

燕姨娘提醒道,妾虽没大本事,却还能请的来张嬷嬷。

只要奶奶舍得银子,再好言相求,没有不成的。

银子?齐三奶奶又是一阵心疼,但毕竟是大哥的性命要紧,还是咬牙点头答应了。

*********************。

求嬷嬷在太太跟前说说,我不会忘记嬷嬷的大恩。

齐三奶奶陪笑对张嬷嬷道。

哎哟,这个,可有点不好办那。

张嬷嬷看着面前闪着耀眼光辉的银元宝,有些迟疑地说道。

没有直接拒绝,就是还有希望,燕姨娘悄悄扯了扯齐三奶奶的衣袖。

这事在别人,自然是办不成。

可嬷嬷是二太太的心腹,是头等有脸面能办事的。

这府里谁不知道,嬷嬷是二太太的主心骨,二太太对嬷嬷言听计从地。

齐三奶奶继续陪笑道。

三奶奶这话不能这么说,不过是奴才伺候的久了,给奴才机会颜面。

张嬷嬷笑道。

嬷嬷太过谦了。

我们奶奶不去求别人,只求到嬷嬷跟前,就是知道,嬷嬷不仅心肠慈软,又是头一个有担当有本事的。

常言道,宁敲金钟一下,不打破锣三千。

这事在别人那里是大事,在嬷嬷这里算的什么。

燕姨娘上前帮腔,又示意齐三奶奶又拿了几个元宝添上。

张嬷嬷是知道一些内情的,因此一直不敢应承。

但是,燕姨娘的甜言蜜语很是中听,堆的小山一样的银元宝着实可爱,张嬷嬷难免动心。

罢了,罢了,张嬷嬷道,难为三奶奶将奴才当个人看,奴才豁出去这张老脸,去太太跟前说说,若是不成,奶奶可别怨恨。

嬷嬷一说准成的。

齐三奶奶忙道。

张嬷嬷收了银子,打发心腹的小丫头送回家里,便往祈年堂走来。

蔡家大爷的事,在齐二夫人自然不算什么。

问题是怎么才能说动齐二夫人出手。

张嬷嬷走到祈年堂门口,已经想好了主意。

迎面正碰上几个齐府本家的媳妇从齐二夫人房里出来,见了张嬷嬷都陪笑着上前说话。

嬷嬷一向可好!您老这身子骨越发硬朗了!明个儿我摆两桌子戏酒,嬷嬷一定要来。

张嬷嬷满脸带笑地应承着,让小丫头送了几个媳妇出去,就径自到齐二夫人房里来。

齐二夫人正倚在榻上,微眯了双眼。

太太累了吧。

张嬷嬷忙走上前去,殷勤地替齐二夫人捶腿。

被她们每天烦的我,头都疼了。

齐二夫人道。

话虽如此说,但是语气中炫耀的成分居多,并没有多少不悦。

说起来这些天,就是奴才也跟着水涨船高,能挺胸做人了。

张嬷嬷接口道。

怎么你以前不能挺胸做人?齐二夫人微有些不悦。

奴才有太太庇佑,自然是有体面的。

只是,。

奴才上次挨了打,就有那轻狂的小蹄子,看轻了奴才,时不时地作贱奴才。

张嬷嬷说着,掏出帕子抹了抹眼睛。

齐二夫人被勾起旧事,轻轻哼了一声。

张嬷嬷偷眼觑着齐二夫人的脸色,太太,方才路过芍药阁,三奶奶硬是将奴才拉了进去。

三奶奶想求太太,救下蔡家大爷。

哦?齐二夫人依旧闭着眼,那件事情,可不能管。

张嬷嬷早料到齐二夫人会如此说,忙道:奴才也是替太太推辞了。

嗯,那就好。

齐二夫人道。

太太,那蔡家的老爷太太来了府上几次,都被看门的人拦了。

连她们本家的大太太都不肯理会。

三奶奶求到三爷头上,却被三爷蒙哄了过去。

啧啧,三奶奶哭的什么似的,抱怨老太太和大太太薄情,说这府里,只有太太您是真正的慈善人。

那蔡家虽有些没落,却也还有些子弟,难保没有用处。

三奶奶不信蔡家大爷自己犯了事,以为是老太太和四爷做的手脚。

恨得什么似的。

齐二夫人睁开了眼睛。

张嬷嬷心中一喜,知道事情成了几分,自然再接再厉。

于太太不过举手之劳,却能让三奶奶一家感恩戴德。

张嬷嬷说着,凑到齐二夫人耳边,叽里咕噜说了些什么。

齐二夫人听的眉头皱了又松开。

这不过是芝麻大的一点事,夫人一句话就办成了。

张嬷嬷陪笑道。

你说的不错。

齐二夫人坐起身来,低声对张嬷嬷嘱咐了几句。

这件事情,我替她办了。

齐二夫人最后道,其他的,就交给你了。

张嬷嬷笑的几乎露出了后槽牙。

太太放心,这次啊,管保不会出错。

齐二夫人点点头,就叫了个心腹的管事进来。

你拿着老爷的帖子,如此这般。

齐二夫人嘱咐了那管事一番。

太太放心,顺天府那,小的也是走惯了的。

那管事满口应承。

快去吧,别耽搁了。

齐二夫人打发了管事的出去。

张嬷嬷眼看着事情办成了,就从祈年堂退出来,又马不停蹄地往芍药阁来。

*******************。

三奶奶只怕还不知道,这件事情,是。

张嬷嬷坐在小杌子上,伸出四只手指,又往东面指了指,是这位办的。

这位爷的手段,说起来吓人,轻易就要人性命的。

太太怕伤了母子情分,不肯答应的。

是他?这关他什么事,怪不得三爷支支吾吾的,也不敢管这件事。

齐三奶奶恨道,嬷嬷快说,太太到底肯不肯救我大哥?张嬷嬷便说她如何劝说齐二夫人,最终得了齐二夫人首肯,添油加醋地说了一番。

二太太自来是喜欢三奶奶,只是碍着。

些人,不好同三奶奶亲近。

张嬷嬷道,三奶奶只管等着好消息吧。

齐三奶奶喜的双掌合十。

奴才说句扫兴的话,三奶奶莫要高兴的太早了,太太现在救了蔡家大爷回来,那一位若知道了。

只怕不肯干休的,说不得一不做二不休,蔡家大爷,性命难保啊!张嬷嬷压低了声音道。

每日必看公告颁布?社区求助社区特别版我的网购分享原创广播剧版母婴育儿专区星座测试专区精品栏目精品热文手打普通热文手打小众文文发布精品小说下载精品小说推荐求书找书悬赏娱乐休闲区恶灌满盈影视娱乐贴图摄影家居生活活动统计站务处理区高级会员版社区服务? 银行勋章中心道具中心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到访IP统计管理团队管理统计在线会员会员排行版块排行帖子排行标签排行帮助? 个人中心? 论坛? 百宝箱? 广场? 云聊? 宣传中心社区游戏社区银行勋章申请道具中心积分日志收藏夹帖子搜索? 最新帖子? 精华区55ab综合社区 -- 蚂蚁手打团官方论坛>精品热文手打>锦屏记 第315章 中秋 (转到动态网页)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新帖投票悬赏商品? 2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