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大老爷向外叱问,下人中有眼尖的:那不是周嬷嬷的儿子?太太让他陪同二爷去城里赶考,二爷都走了半天,他怎么还在这里?怎么还攥着二爷的盘缠,这让二爷出去花用什么?那周存孝被人揪进来,他还兀自辩解,小的们在二门等着,并没见到二爷来找,才进来看看。
这周存孝得了好差事,刚和几个狐朋狗友吃喝了一顿。
这时脸色依然红通通地,一说话,先打了个酒嗝。
荀大老爷见他这副模样,气就不打一处来,吩咐人把周存孝打了出去。
这就是你给晖儿安排的人?主子去哪他不说跟着,反埋怨主子没去找他,他自己倒先吃喝享用起来,到底谁是主子,谁是奴才?荀大老爷扭头叱问方氏。
方氏见了周存孝的样子,暗恨这奴才不给她长脸。
她方才已经看见春桃和春燕都在院子里,明白她给的人,荀君晖一个都没带走,又恨庶子太过狡猾。
看方氏不说话,荀大老爷又问,这院子还添了些什么人,都叫来我看看。
就有人出去叫了另两个小厮来,春桃春燕也都过来给荀大老爷行礼。
荀大老爷瞧了半晌。
外面跟着的人,那两个小夭也还罢了。
看晖儿这次考的如何,我自然安排,你不用再管。
至于这屋里伺候的人……方氏忙打起精神,讲了春桃和春燕的许多好处,表白她如何为庶子尽心。
荀大老爷沉吟了一下,你用心了,只是这些人……还早了些。
姑娘们都不小了,跟前也该添人。
既是她两个这么多好处,就让她们伺候姑娘吧。
年纪大的那个,就给三姑娘,小的那个,给四姑娘吧。
荀大老爷并不喜欢太早给儿子身边安排这样的丫头,可却把这样的丫头给了女儿。
荀卿染低下头,她喜欢本份能干的丫头,如桔梗,喜欢爽利泼辣心性正直的丫头,如麦芽,还喜欢像宝珠那样机灵忠实的丫头,可春桃这样的,她不喜欢。
但是她明白,荀大老爷把春桃赏给她,是给她格外的恩典和体面。
是她这两次在荀大老爷跟前出头,让这个做父亲的终于注意到她这个女儿。
就算再怎么不喜欢,都不能拒绝,相反还要高高兴兴地接受。
况且她有这个自信,在她那里,一个春桃还掀不起风浪来。
荀卿染想清楚这些,脸上做出欢喜的模样来,向荀大老爷行礼道谢。
荀大老爷对荀卿染的态度很满意,低头看见地上跪着的三个人,又沉下脸来,先吩咐人将那对夫妻用棒子轰了出去,接着就发落周嬷嬷。
这个老奴才,忘恩欺主,荀家再不能容她。
看她跟了太太这些年,留她一条狗命,打了板子撵出去,再不许她踏入荀家的大门。
她那一家子,若是有半点不满,就一起撵出去。
处理完了这些事,荀大老爷就往外走,走了两步,又回头对方氏说:你病刚好,如果精神不济,就好生回去歇着吧,把事情交给别人管也好。
方氏只觉得心口又疼起来,却只能强颜欢笑,说自己身体好的很。
荀大老爷和方氏都带着人走了,荀卿染故意落在后头。
她先是看着弟弟院子里的人收拾,又悄悄嘱咐木棉和月季,好好看着屋子,有什么事,让小丫头给她送信等语。
安排好了,才带着人回了自己的院子。
桔梗接了荀卿染进屋,就看见春桃抱着小包袱跟在荀卿染身后,不由愣了一下。
老爷将春桃赏给咱们姑娘了。
麦芽快言快语。
春桃一直低着头,跟在荀卿染身后,这时忙过来重新给荀卿染见礼,荀卿染又让她和桔梗、麦芽等人相互厮见了。
春桃这一天的遭遇,可以说是大起大落。
虽然都是庶出的,但是在庶出的爷们跟前伺候和在庶出的姑娘跟前的差别可太大了。
方氏派她去荀君晖身边,还特意嘱咐了她一些话。
在她心里,跟着荀君晖,飞上枝头的日子就不远了,那可是一份有前途的活。
不过转眼间,就被荀大老爷安排给了荀卿染,一个庶出的姑娘,春桃觉得她的前途很晦暗。
春桃的笑容很勉强,荀卿染自然看在眼里了,不由的心中暗笑。
正好红绡回来,荀卿染就让她负责安排春桃。
你刚来,就让红绡带着你,教教你我这里的规矩。
又嘱咐红绡,这是老爷和太太亲自赏下的,你好好教她,莫让她受了委屈。
打发了这两个丫头出去,荀卿染便让桔梗帮她脱了外面的大衣裳。
姑娘,方才老爷把春桃给了姑娘,大姑娘脸上很不高兴,背了人,还狠狠地瞪姑娘。
麦芽端了杯热茶送过来。
荀卿染点头,说自己也看到了。
荀淑芳妒忌的不是她多了一个丫头,而是妒忌她获得了荀大老爷的重视。
荀卿染躺到床上,打算小睡片刻,闭上眼,却睡不着。
荀淑芳因为妒忌会做些小动作,她觉得麻烦,但是并不担心,她担心的是方氏。
今天的事情,她知道最聪明的自保方法,就是置身事外。
君晖已经入了族谱,就是没了木棉,以后还会有其他忠心的丫头伺候。
可她不忍心,不忍心眼睁睁看着人带走木棉。
而这个时候,她又指望不上别人来出头。
虽然和辛姨娘那边算是合作关系了,那是建立在互利的基础上。
她总不能指望辛姨娘会毫不利己专门利她地来管这件事。
这事只有她出面,当时她就想,事后一定要和弟弟说,姐姐为了你的事,可算是两肋插刀了。
当然她也不会就那样直接冲出去,她早派了宝珠去通知薛嬷嬷,请荀大老爷。
结果一切还算顺利,立威她并不想,但是保住了弟弟的丫头,顺手除掉了周嬷嬷,还将方氏的用意暗示给荀大老爷知道。
这一切本该让人欣喜,不过她更多的是担心。
之所以一直在方氏面前保持低调,不仅是想活的轻松些,更重要的一点,是她清楚,她的亲事是掌握在方氏的手里。
在她原来那个年代,宣扬男女平等,还都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
这个年代男尊女卑,就更是这样了,她实在清高不起来。
荀淑芳那样讨好方氏,可是她十七岁了,依然没有定亲。
荀卿染倒不怕方氏会让她做剩女。
长幼有序,没有妹妹在姐姐之前出嫁的。
她只比荀淑兰大几个月,方氏不会让亲生女儿年纪老大还小姑独处。
但是会嫁给什么样的人家,几乎全由方氏做主。
荀卿染曾一度非常害怕会被方氏塞给人做妾,后来才放了心。
荀家是世代书香,荀大老爷不会答应他家的女孩去做妾。
方氏有嫡子嫡女,她为了嫡子嫡女的面子,也不会让庶女去做妾。
一定是嫡妻,只是这嫡妻也是三六九等的,荀卿染不怕贫寒,但她怕遇人不淑。
方氏不会真心为她的福祉着想,荀卿染是一直明白的。
她对方氏顺从尊敬,她的要求很低,只希望方氏不要在她的婚事上故意下绊子。
她只求方氏哪怕一点点的不忍心,一点点的善念。
如果这样也不行,那就该让方氏知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对君晖和她好一点,方氏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荀卿染从床上坐起来,让桔梗帮她换衣服,她需要去和方氏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