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卿染见容氏出来,忙停住话头,屈膝福了一福。
容氏拉荀卿染过去,一起在榻上坐了。
果然是好个摸样,经得住细看,是个齐全的孩子。
你这头发极好,我年轻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好头发,连假髻儿都用不着。
唉,现在老了,都白了。
人那个是笑着上下打量荀卿染,说道。
荀卿染笑,老太太现在头发也不少,老太太的年纪身份,衬着这一头银发才贵气那。
这孩子会说话,容氏又低头看荀卿染的手,似乎发觉有什么不对,就让丫头拿了眼睛来带上,唉呦,这只手怎么伤到过?荀卿染心说这老太太还真细心。
不小心烫着了,已经用了玉容膏。
老嬷嬷们说,再过一年就看不出来了。
容氏嗯了一声,也没问是怎么伤到的。
只说,玉容膏别的还一般,治烫伤还算有效。
说着就转头吩咐大丫头,珊瑚,去我那匣子里,拿两瓶玉容膏来给表姑娘。
又对荀卿染嘱咐道:虽然没留疤,也要当心。
那玉容膏要每天用,不用等明年,一个月半个月的,就全看不出来了。
荀卿染忙又谢了。
这时就听得外面一连串的笑声,原来是齐婉丽几个簇拥着个穿着浅蓝萤绸薄棉夏衣男孩,一边说笑着,一边走进来。
这男孩长的唇红齿白,在这一众漂亮的小姑娘中间也毫不逊色。
给老太太请安。
男孩走到容氏跟前俯身下拜。
容氏早已笑的合不拢嘴,携了这男孩的手,连声地问在学里有没有累着,饭吃的可顺口。
那孩子一一答了,就看向荀卿染。
容氏向荀卿染道:这是你姨妈的小儿子,仪儿,比你小了三岁。
又对齐仪道:这是你荀姨妈家的三姐姐。
齐仪忙过来拱手见礼,荀卿染也站起身还了一礼。
众人纷纷围着容氏坐下,齐仪上下打量荀卿染半晌,就道:这位三姐姐,看着好生面熟,好像在那里见过。
你这三姐姐一直在颍川,才进京来,第一次到咱们家,你哪里见过?容氏笑道。
卿染姐姐别听他胡说,总爱拿这番话来戏弄人。
颜明月在一边白了齐仪一眼。
齐仪赔笑,并不是胡说,真好像在哪里见过,只是记不清了。
或是见了什么人和我长的想象吧,人有相似,并不出奇。
荀卿染道。
姐姐的名字是卿染两个字?齐仪想起颜明月对荀卿染的称呼。
荀卿染点头。
齐仪连声称赞是个好名字,宋朝杨时有诗云,霜染溪枫叶叶丹,翠鳞浮动汐波闻。
盘盘路转千峰表,冉冉云扶两腋间。
掠水轻鸥晴自戏,凌风飞雁暮争还。
结庐姓字无人会,静对庭阴一解颜。
又有诗曰:雨打青松青,霜染枫叶红。
众人听着齐仪掉书袋,都听的聚精会神。
姐姐这名字的来历我知道了。
姐姐家有座园子,遍种枫树,就叫做枫林晚。
姐姐名字里这个染字,想必就是这样化用来的……说起来要说京城秋天看枫叶,还是香山最好,不过不用出城去香山,在城西的抱朴园也是极好的……还是这样人来疯,这个时候就有的说,怎么昨天你老子考你书,你就一问三不知起来了。
容氏笑着打断齐仪的话。
齐仪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
五爷在学里念书?我有个弟弟,名字叫君晖,和五爷同样的年纪,如今也来了京里。
哦,怎么不曾带了一起见见?容氏问。
荀卿染笑了笑,他小小年纪,刚中了乡试的解元,进京来是为了要参加明年的会试。
他先生写了荐书,要荐他去鹿山书院就学。
这些天,我父亲正带着他去拜会书院的先生。
还没来得及给老太太和太太们请安。
容氏听得,十三岁的解元公,难得难得,荀家果真是代代出文曲星的,好!回去跟你父亲和母亲说,让那孩子有空来我家坐坐,也和仪儿认识认识。
仪儿也要有个肯读书上进的朋友,以后一处伴着也好。
荀卿染忙答应了。
君晖还要专心读书,不过多认识些朋友,总是好的。
众人正说得高兴处,外面有人报说四爷来了。
就有小丫头打起了帘子,随着脚步声,齐攸走了进来。
屋里顿时安静下来,齐仪已经第一个站起来,两手垂在身侧,站的规规矩矩,齐婉丽等几个姑娘也从椅子上站起来,荀卿染见了也忙跟着站起来。
与第一次在颍川时不同,齐攸进来时是穿着大红的品级武官衣袍,不过还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摸样,只是眉间的那颗朱砂痣将脸部的煞气柔化了许多。
给老祖宗请安。
齐攸走到容氏跟前拜了一拜。
容氏忙叫他起来,又拉荀卿染让她坐下,你是客,不必如此。
攸儿,快来见过你三妹妹。
在你姨妈家应该见过的吧?齐攸进门时,目光在荀卿染身上打了个转,就移开了,这时就走过来,叫了声三妹妹。
荀卿染忙福了一福。
等齐攸在座位上坐下,齐仪、荀卿染和众女孩才跟着坐下来。
不过却没人敢再说笑。
荀卿染低着头,心道,原来这个人的气场在家里也是如此,倒有一桩好处,夏天能省了不少冰块的花销。
容氏问了几句齐攸差事上的话,就说道,我和你妹妹们在这自在说话,你荀家姨妈在你母亲那里,你去见见吧。
齐攸就站起来,招呼齐仪,五弟,你过来。
却是要齐仪和他一起去。
容氏点点头,齐仪垂着头,拖手拖脚地跟在齐攸身后出去了。
两人刚出屋子,几个姑娘就开始叽叽喳喳说话。
荀卿染听得她们是在笑话齐仪,荀卿染有些不解。
容云暖就凑到荀卿染耳边说,老太太和二太太都很疼五哥哥,五哥哥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唯独怕两个人,就是二老爷和四哥哥。
尤其是见了四哥哥,跟个避猫鼠似地,实在好笑。
荀卿染也觉得好笑,心道明明你们都怕这位四哥哥,偏爱拿齐仪出来打趣。
难道这位四哥哥脾气不好,爱欺负弟弟?荀卿染小声问。
容云暖摇摇头,这倒没有,四哥哥只是不喜五哥哥贪玩。
那是为什么?容云暖颇为这个问题苦恼,想了半天,只说,也不知为什么,四哥哥不用说话,人都怕他。
方氏来向容氏告辞时,容氏反复挽留。
这几个孩子,我都喜欢的很。
知道你必不肯留他们在这,只是咱们两家现在离得近,要是不嫌弃我老太婆,就常常带他们过来逛逛,她们小姐妹在一起也热闹。
容氏嘱咐道。
方氏只得笑着答应了。
小姐妹们少不得也各自辞别一番,约定以后常来常往。
马车在荀府二门停了下来,金嬷嬷先从后面的车上下来,走上前扶着方氏下了车。
早有人得了消息抬了软兜过来,方氏让水仙扶着荀淑兰坐上去,众人围随着来到思安院。
方氏就让人将荀淑兰先安置到里屋,又吩咐人去请太医,看来是生怕女儿因为今天落水的是而落下病根。
安排好了这些,方氏就自顾换衣裳梳洗,只把荀卿染几个晾在那,既不让座,也不让她们回房。
荀淑芳偷偷撇了撇嘴,荀淑芝惶恐不安地垂了头,荀卿染也垂了头,站在那里。
他知道,方氏恐怕要就荀淑兰落水的事情发落她们。
虽然整件事和她无关,但是方氏从来不会在这个问题上面讲道理。
金嬷嬷在旁陪了一会,看见门口有个小丫头晃了一晃,就悄悄退了出去。
方氏收拾完毕,坐在榻上慢条斯理地喝起茶来。
半晌,才开口说话。
你们四妹妹落水,你们几个年长的就在旁边看着,你们可知错?三个人齐声应是。
方氏却越发生气,啪地一声摔了盖碗。
她年纪小,经不得别人撺掇,你们怎么不提醒她,怎么不拦住她?她若出了事,你们以为就能得了好处。
呸,如果她有什么好歹,看我饶了你们哪一个!方氏这训斥没头没脑,三个人却只能听着。
淑芳,听那船娘说,你妹妹要上那小船,你就在旁边看着,不仅不拦着,反而鼓动你四妹妹,可有这回事?荀淑芳扑通一声跪了下去,母亲,我冤枉。
我劝四妹妹,可四妹妹让齐家五姑娘一说,就非要去坐那小船。
我没办法,就让二妹妹千万拦着四妹妹,我就想去找太太,可我一转身,四妹妹的船已经划走了。
真能忽悠,荀卿染腹诽。
荀淑芝也跪了下去,我劝四妹妹,四妹妹不肯听我的。
都是废物!方氏骂道,又转头看荀卿染,你们当时拦不住,怎么不马上来和我说?我……荀淑芳开口。
荀卿染赶紧屏息细听,她很想知道荀淑芳要怎么辩解。
可不等荀淑芳继续说话,金嬷嬷从外面慌里慌张地一头撞了进来,一下子扑到方氏跟前,哭道:太太,求太太救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