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沈穆清的睡房刚掌了灯,梁季敏已立在了堂屋。
她听见英纷笑道:三少爷这么早!三少奶奶和二姑娘还没起呢!您要不要坐下来喝杯茶。
不用。
梁季敏的声音有些紧绷,我就是有句话问问三少奶奶——天我们国子监的几个同窗约了一起去给林祭酒拜年,我要早点出门。
沈穆清就吩咐身边的步月:跟三少爷说一声,我马上就好!步月应声而去,沈穆清对着镜子抚了抚乌黑的青丝,笑着对明霞道:给我绾个牡丹头吧!明霞微怔,笑道:少爷还在外面待着,不如绾个纂儿……今天可是大年初四,沈穆对着镜子左顾右盼,淡淡地道,你不是常说我打扮得太素净了吗?今天让你显显手艺。
明霞然,不安地看了一旁正给沈穆清搭配衣裳的英纷一眼。
英纷朝着了眨眼睛,做了个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表情。
明霞眉头微蹙,应了一是。
等沈穆清收拾好。
外已是大亮。
她笑盈盈地给季敏行了礼。
梁季敏就急急地迎了过来:你看见我屋里地一个旧扇套了没有。
沈穆清喊了明霞把昨天我给你地那个扇套给三少爷。
转身笑道:一个旧扇套而已。
看把相公急地。
梁季敏一怔子中有无措一闪而过。
他喃喃地道:那样子我很喜欢。
准备照着再做一个。
哦!沈穆清目光流转。
璀璨如星。
既然是准备照着再做一个。
我屋里明霞地绣工也是数一数二地。
然后又喊明霞。
那扇套暂时就别还了你照着做一个。
到时候新地旧地一起给三少爷送去。
相公。
你看如何?梁季敏喃喃半晌。
才声如蚊地应了一声好。
沈穆清掩袖而笑:放心,放心,我不会把这扇套搞丢的。
说起来,我正想问相公,不知道这扇套是谁绣的,绣工这样的好。
这一开春,又要做春裳了正好请来给我做几条综裙。
梁季敏眉头微皱:你自己的绣工也是顶好的,更何况还带了丫鬟媳妇过来,何况请人做针指,反坏了名声。
相公说的有道理!沈穆清望着梁季敏,笑得如三月里盛开的桃花般灿烂。
***大年初一走本家,大年初二走外家,大家初三走岳家。
过了这三天,大家走动就随意起来。
初四梁季敏和同窗去给林祭酒拜年,初五被沈去去了张阁老家六被驸马拉去去了晋王府,初七隔壁的魏公府请梁家两兄弟去吃酒,初八柳进过府做客梁季敏代父陪客……梁季敏忙的时候,沈穆清则每天给太夫人和冯氏昏定晨省后就和梁幼惠在花园里走走,或者回叠翠院去做针线活,很是清闲。
一来二去的,就到了正月初九沈穆清的生日。
沈穆清刚睁开眼,落梅、珠玑就带着小丫鬟们给沈穆清叩头祝寿,沈穆清笑盈盈地受了礼,给每人打发了一锭八分的小银锞子。
英纷和明霞就端了长寿面过来。
被吵醒的梁幼惠忙喊丹珠:快把我送给三嫂的东西拿来。
丹珠满脸笑容地应了身拿了件大红底石番花灰鼠毛的披风来:这是我们二姑娘亲手给三少奶奶绣的。
明霞接过披风,沈穆清笑着给梁幼惠道了谢,请了她和丹珠一起吃长寿面。
丹珠微怔笑着推辞。
沈穆清笑道:你们二姑娘天天跟我在一起,这披风到底是谁绣的心里可有数了。
说着,她搂了正嘟着嘴的梁幼惠不过,一个心意到了个是手艺到了,我都心领了。
一番话说的两人都嘻嘻笑起来。
英纷就把丹珠按在了一旁的小锦杌上:我们姑娘的生辰,历来不讲究的。
谁给来拜寿,都有银锞子得,都有长寿面吃。
丹珠跟着梁幼惠在沈穆清身边混了这多日子,知道沈穆清是个没什么禁忌的人,加之英纷几个有意和她处好关系,她的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
今个听英纷这么说,立刻揪了她的语病:好啊,英纷姐姐别日里训人训得凶,今日也有说错话的时候。
英纷微怔。
丹珠已笑:你们家姑娘现在是我们家三少奶奶了……姐姐说错话了。
你这个小妮子!英纷笑着就上前去揪丹珠的耳朵。
丹珠忙躲到沈穆清的身后:三少奶奶救命啊!英纷姐姐欺负我!大家都嘻嘻哈哈地望着她们做怪。
梁幼惠就推着身边的沈穆清:你看,你看,我的丫鬟都让你给收了心!沈穆清笑道:明霞还把我那条锦缎蜀绣综裙翻箱倒柜地找出来给你怎一转眼就忘了!梁幼惠就笑着去推搡沈穆清。
一时间,屋子里欢声笑语,把梁季敏也给惊动了。
梁幼惠就吵着要梁季敏送礼物给沈穆清。
梁季敏的神色间就闪过尴尬:事先不知道,也没有来得及准备……梁幼惠不依,沈清替他解围:一大早的,你让他到什么地方变个礼物出来啊!屋子里的人都望着沈穆掩嘴而笑。
梁幼嘟了嘴:三嫂,我是在帮你。
你不仅不领情,还帮着三哥说话……她的话音未落,不知是谁嘻嘻笑起来。
沈穆清闹个大红脸。
只好佯装没听见,高声喊着英纷:还不端了长寿面出来。
英纷望了神色间带着分不自在的梁季敏一眼,忍着笑意去了。
我有个小玩意,还挺意思的……梁季敏有些尴尬地笑道,要是你不嫌弃,就当是生辰礼物吧!沈穆清低头没吱声。
梁幼惠已露出笑容:这还差不多!快去,快去!梁季敏有了台阶,应声而去。
不一会就拿了个小小的红漆描金匣子过来。
落梅接了,递给沈穆清。
梁幼惠在一旁兴奋地道:快打开看看,是什么东西?珠玑怕是什么不好意思拿出来的东西,忙笑道:还是等会再看吧!梁季敏颇有几分不安,笑道:是我做的小玩意——你看喜欢不喜欢。
既然这样说,那就是能打开的东西。
沈穆清打开匣子里。
里面是一对小铜人。
两个和尚,正摆着姿态,好像要打架似的。
大家微怔。
梁季敏已拿出来演示。
他拿了长钥匙给小铜人上了发条,小铜人就对打起来。
大家都啧啧称奇地围着看。
沈穆清则轻轻地对梁季敏说了一声谢谢,笑道:我很喜欢!她乌黑的眼睛里闪烁着欢快的笑意,脸庞像绽放的花般娇艳。
梁季敏一怔,半晌没有吱声。
屋里正闹得欢,就有小丫鬟进来禀道:三少奶奶,沈家派人来给您送寿礼来了。
自从初三回来后,李氏就开始让去给她问安的月桂带信给沈穆清。
她的信通常都很长,内容也很八卦。
比如说,有一次就写了山东布政司田免给张阁老送梅干菜的事。
她还在信中告诉沈穆清,田免和张灿然是因为两人是同乡兼同科,但十二年同在陕西任县令的时候,为一桩案子反目,五年前张灿升了内阁学士后,两人才又开始来往。
昨天的来信,李氏写的是近日京都传得沸沸扬扬的中极殿大学士潘宏想把外室生的儿子上谱之事,她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而且还很详细地阐述了自己对这件事最终结果的推测……并没有说今天会派人给她送寿礼的事啊?沈穆清压住心底的困惑,忙叫小丫鬟把人迎进来。
来人是汪妈妈。
她穿着件豆青色妆花比甲,耳朵上戴着莲子米大的东珠耳塞,手上是指甲盖大的红宝石戒指,比平日打扮的要贵气三分。
汪妈妈一进屋就被炕桌上还在互打的小铜人给吸引住了目光。
沈穆清忙解释道:这是三少爷做的,说是送给我的生辰礼物。
汪妈妈脸上立刻笑成了一朵花。
她先给梁季敏请了安,然后给沈穆清叩头祝寿。
一旁陪着汪妈妈来的董妈妈待她行完了礼,殷勤地上前将汪妈妈搀了起来。
汪妈妈就让人献上了李氏的寿礼——一百个面捏的寿桃和两套衣裳鞋袜。
东西虽然平常,但却是李氏每年都给她准备的生辰礼物,她看着不由泪盈于睫。
沈穆清打发了汪妈妈和董妈妈各十两银子,又让英纷将寿桃分别装了送给太夫人、冯氏和两个>吃。
梁季敏见满屋的妇人,交待了两句就告辞了。
他一走,屋子里的气氛更是热烈。
沈穆清拉了汪妈妈说话,问李氏的情况。
汪妈妈两眼笑成了一条缝,不住地道:太太很好,姑娘不用担心。
药也进的好,饭也吃的香……说着,眼睛又瞟向了那小铜人。
沈穆清见她有兴致,上了发条让汪妈妈欣赏。
她回去后,应该会说给李氏听吧……果然,汪妈妈一边满脸稀奇地望看着那对小铜人,一边不住地点头:姑爷对姑娘可是真没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