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帝后耕耘记 > 第八十五章 天堂

第八十五章 天堂

2025-04-03 08:12:20

九月初一,太祖太宗二陵告成。

初三,上奉太皇太后、皇太后启銮。

蒙古各部诸王、贝勒、公朝具在。

后妃只皇后一人随行。

正妻祭祖,本无后非。

只是看在后妃们眼里,却有人羡慕有人生恨。

皇后不在宫中,一应宫事由正妃钮钴禄氏主持,正妃佟佳氏扶理。

这一举,既是兴风,也是顺雨。

喜浓侍侯着佟佳宝仪把疏风止嗽丸吃了:娘娘,这天一变您的哮症就犯,现如今宫里又是这么多事,您也要少操一份子心才好。

喜浓是从佟家带进宫的婢女,与宝仪的情份自是不同,入了这景仁宫也自是一等的大宫女。

宝仪一笑:皇上是我的亲表哥,入了宫来,自然要多替皇上着想,才可谓皇上待我佟家的之情。

喜浓把个眉头一皱:虽说格格说的有理,可皇上也不该把格格一个人留在这虎穴里,看看那些嫔妃们,恨不得把格格吃了。

眼见喜浓那幅样子,宝仪到是一派喜庆:皇上对我已是不错了,只这疏风止嗽丸便是专寻人密制的宫方,只为我这病儿。

这到是真的,喜浓也不好争辩,把被子给宝仪盖好了:如今宫里看着一团和气,实则深得很,格格可要加倍的小心。

我知道你心疼我,可皇上于我佟家既是君恩又是亲情,何况现在我还入了宫,这一辈子都是要在这宫里渡过了,那又何必再分什么你我。

喜浓把个口咀嚼了多次,才轻声道:格格,是真喜欢上皇上了吗?这话到引得宝仪面色一红,眼神闪躲。

格格?表哥对我是不错的,虽是常起牌子宠幸,却怜我岁少并不怎么……宝仪说到此处更是红扉,这份情意,我又该心慰,不是吗?喜浓再说不出什么话来,除了点头,也没有什么可道的了。

太祖太宗福陵、昭陵远在盛京近地,这车马一行直到十九日才至。

祭祖有多累,前面也说过了。

一祭又是过去三四日,等着銮驾重新上路驶往盛京,宁芳已经瘫倒在马车里枕着小三的大腿哼哼。

皇太后,感冒了。

玄烨取过几张软纸递给宁芳拧鼻濞。

说起这软纸,还真是好用。

造办处的那般人才们举一反三除了卫生巾竟然给弄出些其他的门路,也难怪皇太后一直想往那里跑了。

一路马车劳顿,天又越见阴寒,你这病一时半刻是好不了了。

玄烨皱着眉头细思着,宁芳听了她这话也不乐意。

到了盛京皇上便要东巡,这一巡,怎么着也得十天半个月,一个人呆着这日子还不得无聊死?我真的不能去吗?本来她这一年就够悲惨的了,现在还不能跟着去玩。

玄烨叹了口气:你乖点呆在盛京宫里,好好把病养好了,等我回来带你到盛京城里玩玩,行不行?这话宁芳也不知听几遍了,虽知道没可能跟着没女人去的东巡,可这心不死呀。

玄烨观察着她有了困意,便把被子裹紧:睡吧,到城里还有几个时辰。

宁芳迷朦了半天,突然说道:唱首曲子来听吧。

一行黑线滴落小三的头颅。

怎么?只有我是卖唱的吗?这么多年我为你唱了那么多首催眠曲今儿我病了还得不到一首同等待遇吗?你这皇上做的也忒扣门了吧。

玄烨清了清嗓子:我不会。

屁话,一手拧在头下某人的大腿上,唱!再度清了清嗓子,磨蹭半想:那,只哼一首。

撇了撇嘴,知道也只能这般了:嗯。

曲子宁芳没少唱给他听,特别是最初、儿时,每晚的睡前小曲都是那么新鲜、有趣。

可如果要问他记得最深的,便是那首《鲁冰花》,当手中握住繁华,心情却变得荒芜,才发现世上一切都会变卦,当青春剩下日记,乌丝就要变成白发,不变的只有那首歌,在心中来回的唱……,这句歌词每次都能那么清晰地回响在耳畔。

可玄烨一定不会唱起这首歌,至少从他明白自己的感情之后,因为这首歌里妈妈一词,正是他此刻心思里最不愿触及的存在。

当哼吟声响起,分辨来,是那首《当时的月亮》。

玄烨没有唱出一个字,可那些词却回荡在心间,看当时的月亮,一夜之间化做今天的阳光,谁能告诉我哪一种信仰,能够让人念念不忘……这浅浅的低吟,很少能够飞出厚实的车帐帘。

可对于关乎之人来说,却犹似飞烟,可以把人的意识送去那些猗涟、苍浅的岁月。

盛京故皇宫,以凤凰楼为隔分起前朝祟政殿与后宫。

皇后所居清宁宫二侧各有四妃关睢宫、麟趾宫、永福宫、衍庆宫四宫,与紫禁城相比自是不可同比,却胜在满味十足,自有看头。

皇上早几日已起銮东巡去了,宁芳今日病愈,便急不可待地出了介祉宫偏殿。

站于盛京最高的建筑凤凰楼之上,即可把整个盛京尽收眼底。

踏于此处,宁芳忽然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渴望着高顶,即便不胜寒,却自有一派驾风可行的澎湃。

前是殿朝,后是宫寝。

与紫禁城那恢弘的六宫相比,后宫五殿只是不足六宫之一的面积。

为什么只有五宫呢?回主子,满人与汉人习俗上是不同的,太宗时期,共有一后四正妃,这两边四宫自是正妃所居,中间的清宁宫却是皇上与皇后的寝宫。

小九子自然是随了来,他知道的多,便快快替主子解了惑。

皇上同皇后住在一宫里?这讯息可超出宁芳的认知。

没错,这清宁宫正是太宗与皇后所居。

天虽无风,宁芳却被裹着风帽风衣才能踏上这凤凰楼,咀嚼着小九子的一番话,怎么都觉得不可思异。

原来清朝的祖宗们也是可以独树一至的。

打眼间,便见楼下一行二人渐渐向北而去。

主子,是太皇太后同苏麻姑姑。

温腕眼尖。

太皇太后像是去永福宫的,奴才听说,她老人家早年便是永福宫庄妃。

说话间,太皇太后却已北移,久立在北边紧依着宫前。

那是什么宫?关睢宫。

谁住过那吗?据说是太宗宸妃。

听着这熟悉的称谓,宁芳渐渐把其与容嬷嬷等提起的那些光阴里的人物重叠起来。

宸妃,应是太皇太后的亲姐姐,便是那甚得太宗盛宠的女子。

宁芳不知道她们之间发生过什么,可对于故事中的人来说,活着的人永远比死去的背负更多,或许,她们的故事也曾是情深不寿,可也只能游消在历史间,成为他人口头间咀嚼的风华。

真象是什么?其实并没有在乎了。

连当事人都已沉默的往事,还有谁可以还原它本来的真情?布木布泰立于关睢宫前很久,那些前世今生的往事也许如今看来是如此的可笑若轻,可当她们都年青时,当她们纠结悲喜间,谁又曾料定如今的结局?不过一坡土。

繁华韵事已成他梦。

抬头望天,是少有的万里无云,这么好的天,很像幼时家乡里的那片纯净,草原,羊群,牛马,欢歌,和那牵着手的亲人……到如今,还剩下什么?光影挥洒间已是经年。

那凤凰楼上的人,也早已转变。

见太皇太后瞅见了她,宁芳便带着温腕同小九子下了楼来迎上前去见礼。

身体好了吗?刚从回忆里走出的人,都伴有种特别的迷离与温和。

好了,皇额娘牵挂了。

布木布泰莞尔:能让我牵挂的,还有几人?宁芳接不上话,立在当下不知如何是好。

布木布泰却已拉上她:陪哀家走走吧。

后宫不过这么点大,婆媳二人秉退他人这么走着,却似乎感觉这路没有尽头。

哀家初嫁来时,还没有你当年的年岁……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那送亲的队伍和那无垠的蓝天……十一年前,我的亲姑姑便是踏着这条路去的,如今,我也是,去一个同样的地方,嫁一个同样的人……我像一朵盛开的格桑花,渴求一个英雄般的男子,可这个男子却不是我渴求的,根本不曾出现在我的梦里。

可就是这么一天,我还是不得不向前,向前,去一个预料不到的未来……我的姑姑,会成为我的妻姐……布木布泰许久不曾回忆起这些往事。

往事就如同一个五花紧绑的自己,痛苦时、迷离时,你不会主动想去自救,只是不停叫嚣着,渴望一个天人可以把你从自己的牢笼里拯救。

那个男人,他有着金子般坚毅的心和如鹰般的眼光,我便是那草原上一株随风的绿草,怎么也躲不开,怎么也躲不开……甜美的爱情啊,从来就不缺乏纵横的年代,女子懵懂的情波,是最不能预知的命脉,我是多么幸福啊……像那随风起舞的绿草,一场场的讴歌……可女人的爱情呀,怎么就如此的短暂呢?……九年后,当我那美丽温柔的姐姐海兰珠也踏着我和姑姑的路走来时,一切,都不一样了……我开始明白姑姑笑容背后的眼泪,开始明白权利与生存的意义,开始明白,我的爱情——比不过一个需要……为什么呢?……我不相信。

我不相信。

我不相信我只能成为一株无人问津的绿草……我可以做的,很多,很多,为什么不相信我呢?午时的阳光很强,布木布泰却执着地迎着那光芒。

她没有眼泪,宁芳却已是泪流满面。

每个人都有她的故事,那些了子几句的故事,却可能背负无尽的呻吟与苦痛。

宁芳不想质问太皇太后值不值得,因为她没有资格。

除了故事里的人,没有人有资格去质问他人的悲苦。

这位大清国的庄妃、皇太后、太皇太后,她的坚韧与忧骨,又有几个女人可以顶承?我不可以。

除了眼泪,我们能给予的还有什么?傻孩子。

布木布泰抚过宁芳的泪颊,每个人都有她注定的路要走,我是坎坷的,你却走了条知足的,现在看来,虽然没有什么谁更好谁后悔的选择,可皇额娘我还是有多分羡慕的……二人停在清宁宫前。

聪明,不一定会幸福,计较太多了,怎么可能幸福。

哀家看,你就是个有福的,是我博尔济济特氏少有的有福之人……天虽高,却不一定会是所有人的天堂……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上下午的,提前更了,评论只能明天再回了。

祝大家未来一周开心^-^沈阳故宫[img]dbswztt_152.gif[/img][img]dbswztt_153.jpg[/img]两张图是一样的,一个是实景一个是平面,大家对比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