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开学的时候,秦铮最后一次回到了他的母校,所有人都在做上学的准备,而他慢悠悠地踱到班主任的办公室,说着自己家里的情况,并询问办理休学的程序。
此时他的内心竟然是平静的。
似乎所有的眼泪所有的心痛都在下定决心的时候流尽了。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他们所在的学校并不是什么少见的事情,每一年,每一年年级,总有那么几个人不能完成学业,理由各种各样,秦铮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他办完所有的手续,回到宿舍与同学道别,同情与可怜的目光追随他左右,秦铮觉得不舒服却也不知道该如何反应,只得沉默以对。
临走的时候,班主任塞给了他三百块钱,摸着他的头说:等你妈妈病好了就回来,说不定我还能继续教你。
老师的话充满了惋惜,毕竟是个不错的孩子,虽说不聪明,但好在刻苦。
秦铮点点头,眼睛再次有了些湿润。
他背着自己的行李出了校门,最后一次呆呆地回望自己的学校。
阳光照在白色的教学楼外墙上,恍惚间似乎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秦铮不是什么爱上学的孩子,但这样的时刻,他心里升起了几分不舍。
他心里隐隐知道,自己也许永远都不能再回到这里了。
他背着东西往家里走去,脑子里微微有些空白,只是机械地行走。
走到离着村口还有三四里地的时候,他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正坐在路边,呆呆地望着地上。
秦喆?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你一个人过来的?也不怕被人拐跑了。
他一个箭步冲上去,居高临下地看着那孩子。
小孩子看到秦铮,立刻露出笑容,哥哥,妈妈让我来接你。
他笑嘻嘻地说,伸手想要帮秦铮提点东西,只是秦铮却没有松手,他狐疑地抬头,看着秦铮的眼里隐约闪过的泪光。
一大一小两个身影走在回家的路上。
秦铮带回来的行李太沉,秦喆那么小一点,长得比行李袋高不了多少,秦铮那里敢用他的细胳膊细腿,因此只让秦喆跟着他。
小孩子步子小,他便放慢了脚步等着他。
秦铮问:小喆以后想上学吗?上学是什么?就是等你再长大一点,就会有很多和你一样大的孩子坐在一起,有一个大人在一座房子里教你们很多东西。
可以和其他小孩子一起玩吗?可以,不过只能在不学习的时候玩。
嗯……不喜欢。
哥哥喜欢上学吗?不喜欢,所以要你替我去上啊。
啊~是这样啊。
那好吧,等我长大了,就替哥哥去上学。
嗯,小喆乖,等你长大了,我就赚钱供你上学。
你要好好学,上高中,上大学,然后……我们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
秦铮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渐渐成了呢喃,秦喆听不清,只是仰头看他。
那里面,是他看不懂的表情。
秦铮自那天以后,便正式在工厂里上班,过了半个多月,工厂给转了正,他每个月便可以拿八百块。
母亲的身体也渐渐有了起色,可以下床走动,做一些简单的饭菜,只是极容易劳累,不能出去做工。
秦铮见此,便干脆向工厂申请了宿舍,住在镇上,每个周只回家一次。
这样的生活转眼便是两年,小秦喆五岁了,个子虽然比一般孩子矮一点,瘦弱一点,但好歹也算是健健康康的。
秦铮却是变了模样。
他在工厂做了一年多,又去了建筑工地,跟着包工头在镇上或者城里做些工程,累是累些,好在赚的更多了一点。
那包工头是他高中一个同学的父亲,知道他家里的情况,对他很是照顾。
因为做得都是体力活,秦铮的身体越发精壮起来,皮肤被晒黑了些,变成了健康的小麦色。
他这两年个子窜的极快,几乎是一天一变样,直长到一米八多,加上生活的磨砺,所以但看上去比一般的同龄人要成熟的多。
这一日,他们刚做完了一个工程,工头发了工资,秦铮便想着回家看看,顺便把钱交给妈妈收好。
他刚准备离开,便被包工头一把拦住,笑眯眯地看他,小秦啊,我前几天认识了一个老板,他有意资助几个贫困学生,我和他说了说你家里的情况。
你要不要明天去见见他。
秦铮微微一愣,啊了一声,却是半天没有反应。
自离开学校以后,他便没了回到学校的心思,没想到过了两年,竟然也有了峰回路转的时候。
怎么了?你不想上了?没!秦铮急忙说,我想回去上学。
上学这两个字,他说得很生涩,似乎从那一天起,这个词语便永远离开了他的生活,此时说出来,竟仿佛如同做梦一般。
那就好,我明天带你去见见赵老板,到时候,再给他家秘书送点礼,走走后门。
你这孩子,这么听话,他一定会愿意资助你的。
好了,回家吧,正巧把这事儿和你妈说说,这两年,你妈嘴上不说,心里一定很内疚。
秦铮点点头,转头朝家的方向走去。
他走得飞快,在山路上越行越急,想要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
他能上学了,他又能上学了!很多年后,秦铮回忆起,他少年时的经历,只觉得那些年岁,仿佛每一件事都是命运在向他露出讥讽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