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生带了丫鬟,乘一顶小轿,进了荣国府。
梨香院外有人出来迎了进去,进了里头,拜见了薛姨妈。
薛姨妈让了莲生上炕上坐了,才握了她的手,问道:外头可冷的很?莲生说道:只是风有些急,轿子里也还好。
薛姨妈点点头,说道:手有些凉,怎么也不带个手炉?说着,便回头叫人准备个上来,莲生说道:一时走的急,忘了。
薛姨妈说道:你的身子单薄,定要好好细心照料才是。
回去的时候就带着个,仔细冻了手。
莲生谢过了。
一会手炉送上来,莲生便拢在手心里,说道:我还没有恭喜老夫人呢,宝姑娘大喜了呀。
薛姨妈微微一笑,只说道:喜什么……虽然说宝钗如今得了封,不过也只是个贵人,也不算是大喜。
纵然如此说,眉梢那喜气却是掩饰不住。
莲生说道:这才是刚开头呢,多少进宫几年了的人,连半点圣宠都得不到,姐姐这才进宫多久,日后自有日后的好。
薛姨妈听了这话,合眸点头,原来这番话也是她心头所想。
别人虽知道,却也是不对她说的,她自心里得意,也不能对其他人讲……到底是如今在荣国府内,元春虽然是贵妃,但也是熬了几年才得来的,哪里比得上宝钗刚进去就得宠?倘若说了,自也有人不乐,纵然是亲戚里头,也是有计较的。
如今听莲生这么说,却正合薛姨妈的心。
薛姨妈望着莲生,说道:说起来,我也听说了,最近你们外面的铺子里做了什么凤裘出来?在圣上面前都争了脸?莲生便说道:这也是件机缘巧合的事。
于是就把凤裘被人卖去送给了北静王爷,恰好宫内又传王爷进见,这才阴差阳错露了头的事情同薛姨妈说了一遍,薛姨妈听得入神,频频点头,听莲生说完,才笑着说道:果然是很凑巧,但也要你们的东西好……最近我听到蟠儿吵嚷着说要去买,最近才见平静,想必是买到了。
莲生说道:其实薛大爷不用去劳烦,我们自然是给他留着的。
薛姨妈说道:他就是那个急脾气,拦不住。
两个絮絮叨叨说了一会儿家常的话,薛姨妈便不再言语,莲生察言观色,见她好似有隐忧,便问道:老夫人似乎有心事么?薛姨妈望着莲生,才说道:其实说起来……唉,也不瞒着你了,只是最近,我们打算搬出去了。
莲生微微一怔,略略压低了声音,问道:老妇人是打算要搬出荣国府?薛姨妈点了点头,说道:正是。
莲生想了想,心底隐隐有数,却问道:住得好好的,为什么呢?薛姨妈说道:表面上是好好的……只不过,宝钗宫里头得了宠,日后事情就多了,总是住在这儿,不太妥当,昨儿蟠儿入宫,宝钗也叫太监传了话出来,我听那个意思,竟跟我所想的不谋而合……再说,我们在外头有宅子,起初来的时候是仓促才留下的,如今站住了脚,便出去也无妨。
莲生说道:倒也是这个道理的……薛姨妈说道:何况,他们家出了个贵妃,又省亲,建那院子,弄得隆隆重重,倘若我们住在这里……日后宝钗有个进封之类的,也难免会牵扯到那边,再者说……别人不知情,只也说是荣国府的,纵然圣上那边也是不高兴的。
莲生点头,说道:正是这个理,我也如此想。
薛姨妈说道:自宝钗进了宫,蟠儿也略懂事了些,将昔日的那些个胡闹略收敛了,日后搬出去,独门独院的,正好叫他历练历练。
莲生说道:老夫人想得周到。
不知什么时候要搬?可要帮忙?薛姨妈说道:我们人手足够的,不必劳师动众,倘若搬了之后,再请你们去吃杯酒。
莲生急忙相谢了。
薛姨妈这几日筹谋这些事情,都憋在心底,往常都是宝钗守在跟前,娘儿两个有个什么事便商量着,如今宝钗不在了,难免凄惶,就算事情想得再怎么妥当,没有人贴心商量却是不好的,有些话,却又不能跟薛蟠说,那是个有名的不藏事,因为宝钗对莲生另眼相看,薛姨妈也喜欢她,她又不是荣国府的人,所以薛姨妈可跟她说。
果然说过了这番,才觉得心头好过了许多。
又说了些话,莲生便把自家铺子里新出的冬衣取出来,送给薛姨妈,只说道:也没什么别的……便把自家制作的拿来给老夫人,算作一片心意。
那上面的刺绣花纹,乃是甄夫人亲手做的,自然精致非凡。
莲生说了这番。
薛姨妈果然高兴,又说:我也许久不见你母亲了,等改日搬了出去,要好好地见一见才好。
又让她费心了,回去问她的好。
莲生一一答应。
正在拉拉杂杂的说着,外面有人说道:咦,姨妈这里有贵客?莲生听这个声音有些熟悉,薛姨妈神色却略略一变,继而说道:我以为是谁,是凤姐儿来了?莲生一听这个,心头微跳,想道:凤姐儿?这大观园里的凤姐儿又有何人,难道是王熙凤?说话间,外面丫头搭起帘子,果然说道:二奶奶来了。
那人便含笑走了进来,头上戴着一顶银狐皮帽,粉簇簇的衬出鲜明的脸容来,双眉高挑,朱唇一抹,果然是个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好样貌,两只眼睛也格外的有神,便扫向莲生面上,才一笑说道:哟,这位是?此刻莲生已经起了身,敛手立在一边。
只当不认得的样子。
薛姨妈才笑着说道:凤姐儿,你别吓坏了我的客,这位是冯少奶奶,她家里在外头有个铺子,最近在圣上面前大大得了脸的那凤裘,便是他们铺子里做出来的。
说着,又对莲生说道:这是琏二奶奶。
莲生便行礼,说道:见过琏二奶奶。
王熙凤听了薛姨妈说,便也向着莲生略略回了个礼,又说道:快别多礼,我看妹妹你年纪不大,大家就别奶奶前奶奶后的,我只叫妹妹,你就叫我姐姐罢了。
薛姨妈说道:看看这个凤姐儿,惯常的这样没有拘束,莲生你休要惊怪呀。
莲生微笑说道:凤姐姐是真性情,这样叫,却是便宜我了。
王熙凤正似笑非笑的,见莲生这么说,倒多看了她一眼,微微惊诧。
原来等闲那些亲戚家的嫂子婆子之类的,见了王熙凤,都以为她有些太过厉害,又有时候没有规矩的,一张嘴很是厉害,所以多不愿意亲近她,偶尔见了她,说不过三句话,就在脸上露出畏缩形状,如今王熙凤见莲生依旧落落大方的,也不窘迫也不羞涩,说话又是这样平和恬淡,不由地暗自心头称奇。
薛姨妈便吩咐人又坐了,才说道:凤姐儿,你来可是有事?王熙凤便说道:姨妈你真是猜着了,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薛姨妈说道:何事?王熙凤便说道:这不是宫里头得了信,宝姑娘封了贵人吗?老太太主张,今天宴请大家,只是家宴,也算是沾沾宝姑娘的喜气。
薛姨妈笑道:这值当的什么?别让大家再轰动了。
王熙凤说道:老太太说了,不惊动外人,只咱们家里的几个小小的聚一聚,当初宝姑娘在的时候,也都认得,大家都替宝姑娘心底欢喜着呢。
姨妈别推辞了,他们生怕姨妈不肯,才特特推我出来请姨妈的。
薛姨妈听了,只好答应,说道:这样儿又要劳烦了。
王熙凤说道:什么劳烦不劳烦的,姨妈说这些做什么,再者说,就算不是宝姑娘这件事,我们这儿还不是三天一大宴,五天一小宴的?说着便笑起来,又看莲生,说道:让妹妹笑话了吧?莲生微笑摇头,正在这时侯,外面有人说道:咦,这么热闹,我怎么听着是二嫂子的声音?这下连王熙凤也有些发愣,这边一时鸦雀无声,外面的丫鬟说道:林姑娘来了!说话间,林黛玉低头走了进来,一看,果然是王熙凤,便笑道:我听着是,没想到真的是二嫂子。
王熙凤说道:林妹妹怎么来了?是来见姨妈的?林黛玉摇了摇头,却看向莲生,说道:说来舅妈别气,我是来见莲嫂子的。
薛姨妈说道:我就知道如此。
王熙凤却奇道:怎么,林妹妹认得冯少奶奶?林黛玉点点头,走到莲生身边,伸手挽了她的手,很是亲近,笑着说道:我们可早就认得了。
林黛玉这么一说。
王熙凤才知道,她是个极会做人的,见林黛玉跟薛姨妈都对莲生极好,当下便笑着说:这正好,原来莲妹妹跟宝姑娘也交好,跟林姑娘也交好,如此今天就别走了,留下来大家一起吃顿家宴。
莲生刚想要推辞,薛姨妈也点头说道:留下来也好,你来了几次,都是匆匆地回家去了,饭也不留一顿,我心里也不舒坦。
连林黛玉也面露欢喜之色,拉着莲生的手臂不放,说道:嫂子就答应了吧,留下来,我们也好多说会儿话,我还担心嫂子走了,巴巴地就忙着跑来姨妈这儿了呢。
莲生见三人齐劝,无法,只好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王熙凤见她爽快,也欢喜她,便说道:那我算是功德圆满了,信也传到了,中午头的时候再派丫鬟来请。
她是个干脆的性子,见说动了诸人,又有事在身,说完了便告辞而去。
剩下薛姨妈便劝了林黛玉跟莲生上了炕,拉了暖被给两人盖了,自己在对面看着两个说话,笑着点头,说道:你们两个,越看越觉得有几分相似,怪道宝玉先前说莲生有些似林妹妹。
林黛玉看了薛姨妈一眼,又看向莲生,才说道:先前宝玉说,我也是不信的,后来见了嫂子,才信是真。
这也是我跟嫂子的缘分。
莲生觉得她软软的手拉着自己的手,委实亲近,便也笑着说道:我本来是个外人,却又何德何能,受宝姑娘跟林姑娘的另眼相待。
林黛玉说道:我也不管外人还是里头人,横竖我看得入眼睛的,就是好人。
说着就把头靠在莲生肩膀上,对薛姨妈说道:舅妈说对不对?薛姨妈说道:很对很对,就是这个理。
三人乐乐呵呵说了一阵,黛玉又问那件凤裘的事,莲生便跟她说,黛玉听得入神,说道:我听宝玉说那凤裘比他的孔雀裘还要好上三分……想宝玉那一件孔雀裘,是老太太特意给的,他珍惜的什么似的……只夸口说天底下只有一件,如今倒好,倒是堵了他的嘴了。
说着便笑。
薛姨妈说道:正是如此,也叫他开开眼界。
又说了一会,果然外面丫鬟来请,说道:老太太那边备下了宴席,有请薛姨妈,林姑娘,冯奶奶过去呢。
当下薛姨妈,林黛玉,莲生三个便下了地,各自带了丫鬟,披了各自大氅,出了梨香院赴宴而去。
莲生到底怕冯渊家中望着,便又特意叫了人来,出去吩咐一个小厮跑回家去,跟冯渊说叫他自己吃饭,又说她也许会晚点回去,见人去传了话回来,才放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