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近江湖有点苏 > 第54章 会故人长乐天元

第54章 会故人长乐天元

2025-04-03 09:42:12

凤凰台上, 花落无声。

偌大的林间,似乎只有苏缨一人的声音, 一字一字, 恍如敲击在心间。

那日在九守殿,我看到了一个长得很像李揽洲的人, 身高形貌一模一样,宫娥说他是现任的抚顺司司丞。

苏缨说得极慢。

毕竟李揽洲还活着,并且身处高位, 那么燕无恤就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如果那人果真是李揽洲,被一个信任了许多年的至交好友背叛,滋味一定非常不好受。

果然,她话音还未落,清晰的看见燕无恤先是懵了, 醒过神来, 面色煞白。

他的眼底掠过汹涌波涛, 眼角抽动,兀自微微摇摇头,喃喃道:不会是他。

苏缨一面回忆, 一面道:我虽不确定是不是他本人,但与他很相像, 我俩擦身而过, 最近只有三尺之距,他佩戴着铜印,穿着官服, 领着好几个人。

燕无恤肯定道:不可能。

不可能是李揽洲。

虽然他说的笃定,然而只觉心里好像悬着一样什么东西,原本一直往下掉,至欲掉入看不见底的深渊。

李揽洲清高孤傲,虽曾入京为官,很快就得罪上司,辞官归隐,十年不问凡尘,怎会是他?那个在自己身侧撒下重重巨网,布下万剑诛心的贼首,怎会是与他情同手足的李揽洲?燕无恤忽然一凛,脑海中回放刺杀孙止水之前,曾经与李揽洲的最后一次雪夜对酌。

红泥小炉,炭火荜拨,酒过三巡,他一手撑开窗户,飞雪盈杯。

窗外,万山银装素裹,一阵萧索北风倒灌入户,他说:听闻西北有燕山,雪花片片大如席,还有龙城虎踞,风吹巨石满地走。

我立坐寒窗,躬耕陇亩,放眼只有这浮游山尺寸之地,也不知何时能有机缘,得见大漠雪花、龙城飞将的壮阔景象。

燕兄,你今年如果要去北方驼货,替我往幽州一探可好?燕无恤那时酒劲正当头,当即便应了下来,后来那年,果真接到一单去往北方的生意,不知怎么想起他这句话,就特意绕道去了幽州。

直往一观,哪里有什么气贯山河,黑云金城,龙城飞将?只看得见奸臣祸国,满地饥馑,放任贼寇横行,践踏百姓,泷水上下,哀声戚戚,民不聊生。

这才有了他一怒之下,挺剑刺杀孙止水之事。

孙止水这一事,起意、决意、刺杀都是自己独自完成,以他那时的身手,应当不至于落下这样大的疏漏。

故而,孙止水被青阳子的传人所杀,这个抚顺司得出来的结论,他一直以为是青阳子在哪里埋下的祸根,甚至怀疑青阳子是否与孙止水结仇,才会让人顺藤摸瓜找上门来。

直至他此刻才意识到,自己一直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最要紧的一件事。

这天下,还是有第二个人能猜到他曾去行刺的。

聪颖如他,七窍心肝,玲珑肺腑。

正好是幽州,孙止水一死,再与自己返乡的时日上对一对,他就全然知晓了。

燕无恤身处盛夏烈日之中,凤凰花灿若云霞,而他却感到凉意自骨髓之间,如丝丝爬虫,慢慢浸透肌理。

忽有一个想法,稍一触碰,便叫人心魂发颤,如堕冰窟——倘若,真的是他呢?从莫川辞别苏缨之后,这一路,燕无恤北上救被他无辜牵连的幽州刺史白恒。

一脚踏入这一张专门为他织就的天罗地网,只欲以身为饵,擒拿幕后操纵的贼首。

他怀疑过许多人,却唯独,没有怀疑过死去的李揽洲。

倘若真是他操控这一切,他去当了那个什么劳什子抚顺司的司丞……燕无恤脑中混乱杂麻作一团。

他摸到腰间一块硬物,是随身带着的念想。

李揽洲那条所谓玉陨人亡的亡母遗物,并没有随他尸首一起下葬,而是被燕无恤他带在身边,作为血海深仇的提醒。

燕无恤摸着这玉,让自己冷静下来。

……若他当真还活在这世上,当去找他问个清楚明白。

被这个念头所攫,燕无恤眸光发冷,抬起头来。

苏缨本意是提醒燕无恤多加小心,见他独立原地,面白如纸,双肩颓丧,半点无昨晚在台上却敌的从容之态。

她心生不忍,欲出声安慰,却不知当说什么。

朝前走了两步,窸窸窣窣衣声才响,就见对望之人已平静下来,像是一块巨石投入了深不见底的深潭,经过波涛汹涌、裂浪千重后,最终还是恢复了往日的波澜不惊,他像一面平静的潭水。

缠绵着凤凰花的微风掠过干净如水的俊逸脸庞,如当日浮游山那独行侠客是一般模样。

忆起当日,苏缨惆怅轻叹,道:我要说的就是这事了,望你今后多加小心,就此告辞。

燕无恤伫立原地,思绪纷杂,听得她脚步慢慢,裙裾拂过碧草,佩环叮铃,渐渐远去。

脚步声越来越小,燕无恤忍不住,出声唤:阿缨。

苏缨转过身来,目带疑问。

燕无恤问:你没有什么要问我的?苏缨想了想,笑答:是还有两个问题,不过现在不是时候。

过几天,我再好好问你罢。

二人相隔不过两三丈。

这一望,千蓬红云,袅袅一影。

燕无恤喉咙发紧,柔声道:好。

你问什么,我都说。

……这一夜,月明星稀。

西京与白玉京不同,白玉京虽是帝王手笔,聚江湖于一城,然而建筑尚美,风流不羁。

相去不远的西京,却风格大变,是纯粹的帝都气象,市坊整齐规整,列道几乎可以用一条线拉到头,鳞次栉比房屋,群星托紫薇一样托拱着北方的皇都。

长乐宫作为天子平日朝会之所,修的大气威严,飞阁连甍,下起高台,宫阙如在云雾之上。

当年青阳子之事,让天子对江湖豪强壮勇心生忌惮,烧典籍,灭高手,专门设立抚顺司,专门处理以武乱禁,藐视律法之事。

抚顺司因得天子宠爱,在长乐宫也有一角办公之所,在偏僻处,西方第十二道飞廊所接,上书天子御笔亲书抚顺成化四个大字。

子时已过,灯火晏晏。

与长乐宫毗邻的天元宫早已宫禁落锁,便是长乐宫特批二门通行的区域,也只有抚顺司还亮着灯。

终于,抚顺司司丞从殿内走了出来,他腰悬宝剑,大步朝前,衣袍带风,一面走,一面朝身边人低语。

那人得令而去。

下完玉阶,穿过正阳门,走出西极门。

离开长乐宫。

再转入他于京中的住宅时,背后已经只剩下两名随从。

抚顺司司丞纵马直行,方才瞧见自家屋檐一角。

就听到一个冰冷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李揽洲,别来无恙?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