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到古代搞基建 > 第175章 团结 ◇

第175章 团结 ◇

2025-03-22 06:35:51

◎各家都得倒霉◎康乐公主在朝臣中的口碑一向不错, 可是如今这回却犯了众人的忌讳。

朝中就没有多少人想开着女校的,可康乐公主叫上这么多宦官女眷进宫请命,岂不是故意要与朝廷作对?别人且不提, 就连圣上都还没有表态呢, 她一个平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公主,作何要管这些事儿?不少人在家暗自抱怨,还有家中女眷随着康乐公主一进宫的, 少不得要对他们提点两句,话里话外不外乎是一个意思——劝他们少插手这件事情。

圣上都没说可以开, 你们跟着瞎折腾什么?那圣上也没说不能开啊,少跟我说这些大道理,我只知道这女校开了之后女孩见往后能多出许多出路。

你们这般顾着维护男子的权威, 何曾关心过女孩们的生死?同样的争论还出现在京城里头的不少府邸里头。

鉴于夫妻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不欢而散。

但是请命还在继续。

康乐公主既然已经应下了这件事情, 便不会轻言放弃。

一开始她入宫的时候陈太妃怕惹事,没同意帮她,好言劝她先回去想清楚,可康乐公主早就已经想的清楚明白了, 她就是要开女校, 就是想让女子能上学!陈太妃见她如此执拗, 不解道:你究竟是图什么?康乐公主坐在她对面,闻言只是温柔地笑了一笑:不图什么。

活到我这个岁数, 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乐趣了, 更谈不上什么追求, 只是前段时间骤然听闻这女校一事, 不免又动了心思。

我家中有一幼女, 小名婉儿, 自小被娇养长大,天真不知事,整日只会抱怨练习的师傅对她严苛。

瞧着她,我便想到外头还有多少穷苦百姓家的女孩,便是想上学也是不能的的。

她们到了年纪,便得绣花织布,为家中添加进项,及笄之后又需嫁人生子,相夫教子四个字便已经能形容她们的一生了。

一辈子为她人而活,真的值吗?陈太妃不由得听入了谜,她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

康乐公主无声一叹:我这也是动了恻隐之心,不知为何,总想着若是婉儿投身到穷苦人家,只怕连抱怨功课繁多、夫子严厉得机会都没有了,整日只会做针活。

她还那么小,却要背负那么多的责任,一辈子活得唯唯诺诺,谨小慎微。

可谁又规定女子只能活出一副样子?陈太妃迟疑了。

康乐公主握住了她的手:且此事圣上多半是同意的。

圣上不是朝中那些泥古不化的老顽固,那纺纱厂就是圣上弄出来的,此次女校一事实在是石破天惊,依着圣上的个性,没准真能成,太妃你就帮帮我吧。

陈太妃被她左一句劝,右一句劝,终究还是软下了心肠。

再说她本来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人,若是真能帮那些姑娘家,她也乐意伸出援手。

只是,陈太妃将丑话说在了前头:此事我替你去劝劝圣上,可能不能成我也不敢保证,你也知道,外头那些大臣们有多顽固。

康乐想起那些人的闲话,脸上也有些不快。

陈太妃知道她们着急这件事,当天下午就去见了萧瑾。

这宫中也就只有萧瑾这一个男主子,可惜萧瑾又不大喜欢跟女眷打交道,宫里宫外没有一个女眷敢拿这些事情烦他,但陈太妃不一样,先皇待她极好,圣上孝顺,也待她不错。

这也是康乐公主求她帮忙的理由。

萧瑾早就知道陈太妃会过来,今儿康乐公主进宫之后说了什么话,他都已经打听的一清二楚了。

不过,此事他也不好就这么答应。

他一答应,外头那些朝臣们必定反对,按着他们的做法,也不是做不出来拿这件事情当把柄,威胁他早日成亲。

萧瑾多少有点害怕,不愿意在前面冲锋陷阵,所以他暗示了一番:若真能帮助天底下的女子,朕自然是乐意的,只是那日瞧见朝中百官都是不同意,此时只怕还有的磨。

朝中并不是朕的一言堂,所以这事儿能不能成还得看康乐公主。

陈太妃人精一般,立马就明白了萧瑾的意思。

她回去之后便跟康乐公主道:圣上是赞成这件事情的,可他一张嘴怎辩得过十张嘴。

可恨的还是那些反对的朝臣,此事公主还得多费心,圣上不便插手,但请公主放心大胆去做,便是捅出了什么篓子,想来圣上也不会怪罪的,咱们圣上一向仁慈。

这……康乐公主眉头一挑,似乎明白了。

这就是让她尽情折腾去?也好,正如了她的意。

要知道康乐公主可不仅仅是一个人,她为人体贴,又温柔可亲,虽不怎么爱出门但府中常设有聚会,京城里头与她交好的官夫人不计其数。

于是乎,康乐公当天就将自己处得最好、身份最高那一批官夫人给叫了过来,对着她们便是一顿谆谆告诫,彻底改变了他们原来的想法。

有一瞬间,他们感觉自己现在无比的离经叛道。

然而更离间叛道的还在后面。

女子团结起来,往往要比男子更加强硬。

冯慨之家中的夫人便是其中之一。

近来冯慨之实在是被她给弄怕了,他家夫人得知他反对女校之后,对他并没有什么好脸色,日日唾骂他自私自利,书都读到了狗肚子里头去,满嘴的仁义道德,做出来的事情却叫人不齿。

冯慨之冤枉:我何曾做过叫人不齿的事了?你不赞成建女校,还有道理了?世上本就没有女校,此事提来本就荒谬。

冯夫人反唇相讥,句句切中要害:原先还没有科举么,如今也有了,咱们女子说什么呢?凭什么男子可以读书,女子就不能?难道我们天生比别人差了不成?冯慨之头痛欲裂:你这完全是胡搅蛮缠。

那些人读不读书?跟你有什么关系?我也是女子,就跟我有关系冯夫人想着康乐公主的交代,越发觉得自己使命艰巨,他给丈夫下了最后的通碟:我今日便把话撂在这,最好趁早把女校给建起来,若胆敢反对,然后就别想踏进房门半步。

我说的到就做的出,你且看着。

说完,立马带上了门。

冯慨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关在了门外,心里别提有多郁闷了。

一伸手,还拍死了一只在他耳边嗡嗡作响的苍蝇。

倒霉!连蚊子都欺负他!家中闹得鸡犬不宁,只是为了建一个女校的事儿。

吵得最凶的时候,他正好在书房,避过了最令人不安的场面。

冯慨之也在反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这女校一日不定下来,他就一天别想过安生日子,早知道就同意好了,反正跟他也没有什么大关系。

出了冯慨之,王从武陈疏才等都受了不同程度的折磨。

短短几天功夫,几个人都像是老了两三岁,看得萧瑾知乎痛快。

这些平日里被人尊重的女眷,也是整个朝廷的风向标,他们既然公开支持了的女校,自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效仿。

这说明已经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另一半,需得交给朝廷。

又过一日,大朝会礼部旧事重提。

冯慨之跟旁边几位大人互相看了一眼,决定先苟着。

这回反对的人可没有那么多了,萧瑾正要顺势推进,忽然发现底下又有一个没成婚且不怕死的,言之凿凿地说要反对女校。

萧瑾默默听完了他的又臭又长的话,烦的要命,却不得不给他面子,推说此事容后再议。

下了朝之后,萧瑾便派人去告诉康乐公主,可以动手了。

除此以外,萧瑾还格外交代了一:只要不出人命,就使劲折腾去吧!朕正想看看康乐公主的手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