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年没这么富裕过◎荒唐, 简直荒唐!大清早,齐皇便在殿中怒骂不止:这一看就是夏国弄出来的假把戏,竟还有那么多人信?外头那些百姓相信也就罢了, 连你们也深信不疑, 没见过比你们还蠢的!齐皇简直要给几个儿子气死:没长脑子吗?!盛怒之下,下头的几个皇子只能默默垂头,被迫承认自己的愚蠢。
当然这也不怪他们, 外面传的有鼻子有眼的,说是一日三餐都吃茶必定能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人人都听说的事儿, 谁能知道是假的?梁毅见其余几个兄弟被骂得狗血淋头,忍不住庆幸自己没有跟着起哄。
他这几个皇兄想讨父皇喜欢想得魔怔了。
听到外头说吃茶能延年益寿,便花了高价买了许多, 今儿全拿来邀功了。
他们准备买茶时梁毅便到了风声,不过他并没有跟着掺合就是了。
眼下几个兄弟被骂, 梁毅便好心地劝了起来:夏国人奸诈无比,几位皇兄多少也该听说了些。
外头那些谣言是他们故意放出去的,为的就是让咱们买他们的茶叶。
两位皇兄好歹也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怎得连这流言是真是假也分不清?如今还跑来叨扰父皇, 实属不该。
再者说来, 这等玩意儿, 几位皇兄自己都没吃过便让父皇三餐都吃,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大皇子与二皇子听了这话, 心里膈应急了。
不过这回确实是他们没有考虑清楚, 即便被人嘲讽, 也只能认命。
这茶既然送出去了, 齐皇也没让他们拿回去, 若是他不收的话, 被人知道了还不知要如何猜疑他们父子。
眼下朝廷本就动荡不安,可不能再惹人非议了。
是以齐皇虽不喜,仍然捏着鼻子收下了茶叶,不过转头就让那几个糟心的儿子滚蛋,只留下梁毅一个在跟前。
之所以留下他,乃是因为梁毅是齐皇最喜欢的儿子,哪怕齐国对夏一战当中,梁毅几次三番做了错误的决定,齐皇也依旧对他格外偏疼。
梁毅最是知道齐皇心思,见人走了还在旁边煽风点火:父皇莫气,几位皇兄也是心善,没有察觉到夏国皇帝的狼子野心。
齐皇皱着眉,一肚子不满:就他们这样,朕岂能对他们抱以厚望?这话听得梁毅神清气爽。
不满就对了,他这么绞尽脑汁每日挑拨,我就是为了让父皇对他几个兄弟死心么?梁毅故作体贴地道:几位皇兄还年轻,您不妨多给他们一点时间。
齐皇冷冷一笑,不予置评。
半晌,他又问起了外头的情况。
梁毅收起了那点小心思,他回道:这几日,齐国境内的百姓都信了那等流言,纷纷跑去买茶,城里城外新开了好些茶摊子,每日生意格外红火。
夏国的商船已经驶进码头,他们那儿的茶叶虽多,却也禁不住这么多人哄抢,如今茶叶都已经供不应求了。
齐皇忽然有了些期望:你说……这茶叶会不会卖完就没了?梁毅摇了摇头:应当不会,夏国好几个府州都是产茶的,根本不缺茶。
今年不缺,明年就更不缺了,此番过后,种茶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齐皇面色颓然。
这么多的生意,如果真能收上税的话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可问题是,夏国的货物他们根本收不上税。
当初两国签订议和的文书时,上头白纸黑字都写着这一条款。
齐皇倒是很想翻脸不认,可是真这么做的话,他们齐国的脸就丢尽了。
齐国一向以礼仪之邦自居,若真做出了那等出尔反尔的事,不说其他三国如何看,他们就是自家人也不会允许。
齐皇愤愤:夏国这些狗贼,没准当初签订文书的时候就已经打好了主意,这回真是亏大了。
梁毅也有些心疼。
齐皇转头又看了一眼桌上的茶叶。
这都是他那几个蠢儿子孝敬上来的,还别说,光看盒子却是别具特色。
齐皇将这装茶的小盒子拿在手上把玩了一下,想想一个盒子,里面装的茶叶不知有没有一两重,他略有嫌弃:花里胡哨的,看着就不便宜,当真有寻常百姓舍得买?梁毅回他:这贵的,也有廉价一些的,皇兄他们自然挑好的买。
齐皇好奇:价格如何?梁毅沉声:一盒两贯钱。
齐皇差点吐血:多少?梁毅低头:两贯。
他们怎么不去抢?!齐皇怒了。
梁毅不忍心说,就是两贯一盒也多是人抢着要。
有些抢不到的,甚至还愿意提高价钱从旁人手里买。
譬如他这几个皇兄,就是以高价从旁人手中购得的。
齐皇气的胸闷头晕,气死他了,真是活生生的冤大头啊啊!他指着茶叶:这是什么灵丹妙药不成?梁毅说了一句真心话:瞧着平平无奇,不过打开之后有股清香,喝着味道略苦,苦中回甘,别有一番滋味。
酒足饭饱之后,饮一盏茶,还挺能解腻。
这两天,城中还许多大夫也说这茶叶能提神明目、消暑解渴,还道此物常饮确实于身体有益。
一派胡言!齐皇深以为耻。
他的儿子不仅看不出这是夏国的阴谋,还花了大价钱买了这些不知所谓的东西。
要是这玩意儿能延年益寿的话,他都把自己的脑袋砍下来给他们当球踢!梁毅也是苦恼异常。
夏国如今这么光明正大的同他们做生意,禁吧,肯定折了他们自家的面子;不禁吧,实在是叫人太过生气。
可让他们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夏国赚齐国人的钱,心里却又不痛快。
梁毅问道:要不,咱们也去跟夏国人做生意?齐皇纠结半日,最后也拿不定主意,只道:过些日子同几位大臣商议商议吧。
让他来想,他也不知该不该。
梁毅今儿过来也是为了看几个皇兄笑话,如今笑话看到了,他也不好久留于宫中。
临走时,梁毅想想,还是决定高价买了这些茶叶回来实在太亏:父皇若是得了闲,不妨也喝一盏?齐皇嫌弃不已:朕才懒得碰夏国的东西!梁毅走后,有宫人过来准备将这些茶叶都收起来。
齐皇本来看这些看得都不顺眼,结果见他们都收下去了,却又心血来潮留了一盒在桌上。
喝这玩意儿能延年益寿?肯定不可能。
不过虽不能,看看也未尝不可。
想起梁毅的话,齐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打开了盒子。
他就闻一闻,是不是真的有股清香。
近几日,若问朝中有谁最春风得意,那必然是陈疏材陈大人了。
他借着卖茶一事,重新入了萧瑾的发眼,地位一跃而起,已经能在福宁殿议事的人里头牢牢占据一角了。
萧瑾也知道,此次这批茶叶能卖得出去,还能卖得这么好,完全是仰仗陈疏材。
这家伙可是个经商奇才。
不仅自导自演了一出好戏,还将寻常的茶叶分出了三六九等。
便宜的有便宜的卖法,贵的有贵的买家。
这贵的茶叶,定价之高,一度让萧瑾不安许久,生怕价格太高了没人买。
可他还是低估了齐国的有钱人,这一批货流通到齐国之后,不出一日便全卖完了。
如今的茶叶市场也算是彻底打开了,虽说他们宣传的确实有些水分,但是饮茶对身体也的确有些好处,只是好处没有那么大就是了。
齐国那些大夫,可不全是他们请的托儿。
有不少人说的都是实话。
等到这一批人喝了茶,知道其中滋味儿,以后用不着他们演戏,齐国百姓都会乖乖去喝。
这可给之后的茶叶贸易起了一个天大的好头了。
最重要的是,萧瑾如今手头稍微阔绰了一点。
从陈疏材手里拿到钱之后,萧瑾立马就把钱给拨了下去,又在朝中划出一个司农司,专掌农事与牲畜养殖。
这司农司的长官,毫无疑问就是苏仿了。
他被调回了京城,建康府知府萧瑾用了他原先苏仿的得力干将。
一番运作下来,让萧瑾体会最深的就是缺人。
人不够用,尤其是有才能的人更不够。
当然,让人卖命也是需要花钱的。
萧瑾转头过就拍着陈疏材的肩膀:陈大人,这茶叶贸易一事还需你多多费心,务必要保证这条线不断下去。
陈疏材有些为难,他以为赚了钱之后,自己就能轻松了。
萧瑾看出了他的惫懒,于是又给他画了一个饼:此事非同小可,若是做好了,便是一等功,回头正必定好好的封赏陈大人你。
朕也知道陈大人的苦衷,不去这样,今儿过后朕与张丞相商议一番,多给你指派些人手,省得只叫你一个人操劳。
唉……朕如今能用的也就只有你一人了,除了你,朕不知该将此事交给谁。
陈疏材受宠若惊。
能用的只有他?这……便是先皇在世的时候,他也没有受到这等礼遇啊!先皇看重的是两位丞相,对于他们则一向可有可无。
可圣上不同,只要有才能的,都会被看重。
而他,就是有才人中的佼佼者!这一刻,陈疏材觉得自己肩膀上的担子一下就变重了:圣上放心,微臣定不会叫您失望的!论及赚钱,他还没怕过呢。
陈疏材被哄得找不着北的时候,夏国境内轰轰烈烈地府试也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