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到古代搞基建 > 第79章 夜市 ◇

第79章 夜市 ◇

2025-03-22 06:35:50

◎究竟是谁没见过世面◎洪儒盛如今只庆幸临走前丞相给了他一份礼。

他叫人将其取来。

孤零零的一个盒子, 跟蜀国夏国的厚礼比起来,自然相形见绌。

洪儒盛自己也觉得脸上无光,心想着这唯一的礼给了还不如不给呢。

可惜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洪儒盛只能将盒子递上。

耿大人未曾拆过燕国跟蜀国的礼, 只是齐国送的这个,他偏偏伸手拆开了。

贱的很!洪儒盛心道。

耿元直伸头看了一眼,见是一个通体莹白的白瓷瓶。

工艺称得上精湛了, 不过有青花瓷这种珠玉在前,手上的这个白瓷瓶便显得平平无奇了。

耿元直不可避免地露出就这的表情。

可把洪儒盛给看得火冒三丈:耿大人这是什么做派, 这可是我们齐国的国宝,独一无二,有市无价!国宝?呵, 原以为齐国地大物博,不曾想也这般没见过世面。

耿元直要么不开口。

一开口就是气死人不偿命。

洪儒盛差点一口气没上来:你——洪大人勿怪。

韩攸上前, 冷静地说了一句软和话,实在是,我们夏国平日里不常用白瓷瓶。

洪儒盛这才歇了火气,重新拿出他那副高高在上的模样。

其实洪儒盛在齐国的时候也并非如此嚣张, 可如今到了夏国, 夏国又是他们齐国的一生之敌, 口舌落于人下那就是他们齐国的脸面落于人下,每一句他都得据理力争:原来如此, 既没用过, 自然也不懂得欣赏。

不过咱们齐国的白瓷却是闻名天下的, 怎得这你们也没听过?韩攸跟耿元直想起那些个惊为天人的青花瓷, 笑笑不语。

贺辞与段广基都未曾开口。

段广基是因为听不懂这边的官话;贺辞这是纯粹的看热闹, 从夏国臣子的言谈举止, 揣测夏朝朝廷如今的行事作风。

显而易见,夏国如今很强势。

强势到洪儒盛非常不适。

他心里不痛快,总要说上两句:从前两国往来,还没有把人堵在四方馆里等着收礼的。

自来有这样的规矩,只是从前碍着脸面没拿出来用,谁想到有些人给脸不要脸呢?洪儒盛怒从心起,简直是岂有此理啊?!韩攸踩着洪儒盛发火的边缘又安抚了一把:我们耿大人的意思是,夏国久经战事,国库吃紧,不得不按规矩行事,还望大人不要怪罪,毕竟我们也是按照规矩办事。

这倒是说了一句人话,洪儒盛听着顺耳,却又觉得诡异地找不到原因。

仔细听了好一会之后,方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他听着这么顺呢,原来这人说的竟是北方话!洪儒盛头一次正眼瞧了一下韩攸:你是北边儿人?从前是许州人士。

许州?那看来是他们齐国的人了。

洪儒盛对韩攸瞬间厌恶起来,一个齐国人却为夏国效力,简直就是卑鄙小人,毫无廉耻之心。

他抬起下巴:君恩似海,臣节如山乎?洪儒盛平生最瞧不起的就是这样的贰臣。

不料韩攸被人这么讽刺也不见生气,只是不卑不亢地解释了一句:大人高看韩某了。

韩某原先在许州时可没有为人臣子的机会,不过是寻常百姓罢了。

齐国与夏国交战,我许州百姓上下一心,共同迎战,却是贵国未战先降,主动将许州等地拱手相让,实在是伤了五州百姓的心。

幸得我朝圣上体恤,开了恩科,才让更多许州百姓有了入朝为官的机会。

前程往事,若真计较起来谁对谁错还真不一定。

不过,如今听洪大人这语气,似乎是又有些后悔了?韩攸又把球给踢了回来,绕到了洪儒盛身上,洪儒盛被问得噎住了。

他也没想到这个韩攸这么能说会道,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也是个不大不小的人才了。

耿元直愉悦地翘了翘嘴角,随后又赶紧压下去,只当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他就喜欢看别人尴尬,尤其是齐国这群待谁都咬的疯狗!洪儒盛没有回答方才那一问,但其实在场也没有一个人在意。

耿元直放任他一个人尴尬,自己则是收了礼,将三拨人安排好了住处。

因他们圣上特意有交代,谁送的礼最多谁就住好房子,耿元直扒拉了一下发现燕国给的最多,于是便将燕国使臣率先分配,分的还是三楼的房子,最宽敞,最明亮,住的最为舒服。

至于其余两国,蜀国稍次,齐国最次。

洪儒盛其实早就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但是亲眼看到差距之后,他还是无法接受,在心里已经把夏国皇帝骂了个彻底。

见过小气算计的,还没见过这么算计的,谁家里来了使臣不是好吃好喝的招待着?怎么到了夏国反倒还分个三六九等来。

还有他们齐国的白瓷瓶,那么好的宝贝,这群人竟如此的不识货。

怨不得一辈子都住在这等穷乡僻壤之地,没见过好东西,没什么眼力见,就算是打了一场胜仗又能怎么着?不还是一样的土包子。

这么玩不起,当初就不应该让他们来。

这话得亏没给萧瑾听到,否则定要喷得他颜面全失。

他本来也没求着谁来,是齐国死皮不要脸非得跟着来,他能有什么办法?回宫之后,耿元直将就四方管里头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都告诉了萧瑾。

待听到齐国那个洪儒盛讽刺韩攸,萧瑾听得火冒三丈。

萧瑾这个人为人挺亲和,但就是有一点——护短。

今儿这话若是韩攸没回好,真担了贰臣这名头,一辈子都得承受别人的吐沫星子,真是其心可诛。

就该狠狠打他的脸,把他的脸给打烂了!让他住最差的地都还不够,这样心胸狭窄之徒,该叫他们直接赶出去睡大街!这些都是气话,韩攸并未当真,不过听着却挺受用的。

谁不想要一个能替自己出头的君王呢?韩攸不仅不生气,相反他还开始出谋划策了起来:微臣拙见,这齐国使臣颇有些夜郎自大,不若先由臣领着他们在城内转两圈,好让他们见识见识临安城的繁华。

萧瑾想到齐国时辰那可恶的嘴脸,便点头答应了:确实,得要让他们知道谁才是土包子。

说完,萧瑾又提醒韩攸:千万记得晚上领着他们出门。

韩攸想到晚上临安城的风光,不由得一笑。

从萧瑾这儿转了一圈之后,韩攸当天晚上便带着人去了四方馆。

彼时,贺辞也想着出门逛一逛。

他这次前来一则是为了学习夏国科考的经验,其二也是为了仔细瞧一瞧夏国究竟是什么模样。

单纯从齐国人那认识夏国实在是太片面了,倒不如自己多去看一看,走一走。

而洪儒盛则再一次感受到了这回跟以往的差距。

从前有使臣来访,夏国人每每都是殷勤备至,连出去游玩买东西的钱都给他们备好了,如今,却什么都没有。

真是越过越回去了。

洪儒盛在自己的嘟嘟囔囔声中迎来了韩攸。

听闻韩攸准备带他们去夜市,洪儒盛下意识地排斥,晚上的市场有什么好看的?连个人影都没有。

然而很快,他就被打了脸。

移步至天街附近的夜市后,从来没见过晚上还能做生意的洪儒盛惊讶得目瞪口呆,那表情简直把没见过世面几个字刻在了脸上。

暗地里注意着他的韩攸乐了,这就震惊了?还早着呢。

好在今儿没有耿元直在,韩攸并不喜欢挤兑人,所以洪儒盛才得以逃过一劫。

夜市中人来人往,各种小贩货郎穿梭于间,叫卖不绝,街中吃穿用度,应有尽有,且美轮美奂。

两侧挂着红红的灯笼,灯火煌煌,明如白昼。

最难得的是,这般喧闹的场所却不见杂乱,街头干净的像是刚扫过一样,两侧行人也从不乱扔东西。

三国使臣初来乍到,自然也不知道在夏国临安府,乱扔东西是得罚钱的,还以为是夏国的百姓生来自律。

就连洪儒盛都在反思,这要是换了他们齐国的百姓,可会如此听话?他估计肯定难。

齐国难,燕国也好不到哪儿去。

贺辞感慨:早就听闻贵国有夜市,没想到竟然这么热闹,这夜市是要热闹到几时?韩攸笑着道:长着呢,直至三更方尽,才五更复开张。

若是碰到热闹的摊子,便通宵不绝。

贺辞暗暗佩服,又看的目不暇接。

热闹的背后是一套严密的接市管理章程,以小见大,夏国绝非他们以为的那般容易拿捏。

这一行,叫贺辞彻底收了轻慢之心,开始对夏国有种莫名的忌惮来。

而后,贺辞领着他们将前前后后的摊子铺面都给转了一遍,如此方才将他们平安送回了四方馆。

贺辞原以为夏国皇帝还要晾他们几日,不第二日,朝廷便派了使臣跟通事,说是今儿晚上圣上会在福宁殿中设宴,请他们进宫接风洗尘。

三国时辰并不耽误,略整了一番仪容之后,便踏上了入宫的马车。

萧瑾这儿得知他们即将抵达,眼瞧这些人都已经快要进福宁殿了,萧瑾也开始紧张起来,他扶了扶玉冠:朕看着精神吗?八宝忙不迭地道:精神,精神极了。

萧瑾这才正襟危坐。

今日说是摆宴,但其实还是为了推销他们的国宝的,而且他们的国宝与众不同,人家只有一个,他这边却是一批接着一批,往后更是想要多少有多少。

物以稀为贵,趁他还不能大范围生产的机会,自然是价钱卖的越高越好了。

萧瑾快乐地幻想着,不知今日过后他们能赚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