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军最后一项考验◎从兵部出来之后, 萧瑾的心情一直十分不错,等回去的时候在路上碰到了林甫,心情就更美了。
隔着老远就看到林甫坐在那儿喝茶了, 他这些日子伙食稍微好一些, 人已经养得圆润些许。
可不知为何,他坐在那儿品茶的时候,萧瑾竟然从他身上看到了一股与众不同的气度。
该说不说, 这男主身边的将才就是不一样,哪怕是乞儿出身, 也是这么斯斯文文的。
萧瑾掀开车帘,头探出来:大老远就看到你在这儿坐着喝茶了,好喝么?见是萧瑾, 林甫面上诧异,正想站起来行礼, 就见萧瑾对他摇了摇头。
林甫会意,于是朝着他微微颔首。
他以为萧瑾不会下车,不想他直接一把撩开车帘,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径自坐在林甫旁边, 还熟稔地对老板吆喝了一声:老板再给我上一盘果子, 三盏清茶。
好嘞,您稍等。
老板走后, 林甫才问:您今日怎么有空出来?萧瑾像见了老朋友一般抱怨起来:我是隔些日子就得出来放放风的, 在宫里呆着实在是太闷了, 再待下去人都得待傻了。
不过张丞相管得严, 也不叫我常出来, 每回出宫溜达半天, 回去就得过好几天的苦日子。
没办法,谁让张崇明见不得他出宫溜达呢,他一出宫,回头等着他的就是数不尽的公文。
若不是担心张崇明恶心报复,萧瑾真恨不得住在宫外。
丞相大人也是担忧您的安危。
可不是,每回出来还是劳师动众的。
林甫四下一瞧,没瞧见什么人,不过他也知道这附近肯定是有人守着的。
皇帝出宫,身边的侍卫少说也有十几二十个。
说话间,茶水已经上来了。
林甫看了一眼,萧瑾此番还带了两个太监,一个是八宝,一个是张德喜。
两个人也早就已经习惯了萧瑾的性子,知道他不管是在外头还是在宫里头都不太讲究,所以听到要了三盏茶,没让萧瑾吩咐就已经随着他一块儿坐下来了。
一方小桌,瞬间就都坐满了。
林甫不动声色地观察完,发现萧瑾待身边人的这份亲近并不作假。
这位声名在外的圣上,还真的是个好脾气呢。
萧瑾却注意到老板给他上茶的时候又问了林甫一句:您还要添吗?林甫把茶盏递过去,客气道:给我再添些吧。
萧瑾笑着道:很喜欢喝茶?林甫没有反驳,道:原先没喝过茶,一碰上就舍不得放了。
八宝吆喝上了:那可不是呢,咱们夏国的茶那可是出了名的,就是齐国也有不少皇亲国戚都爱喝呢。
可巧了,旁边一桌的人也在说齐国。
听他们说的话,这两人似乎还是应试的举人。
嘴里夸着紫阳山居如何气派,科举入仕的官员如何舒心,说着说着,又编排起了齐国,看起了齐国的笑话。
我听说,齐国这些日子也在办科举,只不过他们的科举不过是瞎起哄罢了,压根没有多少人参加,穷人家没钱掺和,富贵人家也瞧不上。
那齐国不向来如此吗?他们不管什么都跟咱们学,真是没皮没脸。
咱们临安城把坊墙给拆了,他们那儿转头也把开封府的坊墙拆了。
可笑就可笑在他们学都只学了个皮毛就去显摆,可怜如今开封府已经乱成一团了。
本来街道还算整洁,如今简直脏得没眼看。
开封府里头已是一片怨声载道。
活该,这群学人精该给他们一点报应尝尝,还敢学咱们的临安城,他配吗?他们的临安城,哪怕小是小了一点,但绝对独一无二!这一点,每一个来过临安城的夏国人都引以为傲。
夏国百姓从前可没有这么自豪过,但不知何时起,他们便都以为临安城才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他们夏国更是直接甩齐国好几条大街,一句话,齐国给他们提鞋都不配。
萧瑾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这个要比朝廷那帮人对他使劲拍马屁让他舒爽多了。
朝中大臣的拍马屁,萧瑾是一个字都不信的;但是外头的这些人既然都这么说了,那说明什么?说明他这个夏国皇帝确实英明神武!说明下国在他的带领之下越过越好了。
果然,还是他厉害些。
林甫见萧瑾一脸享受,似乎像头一次认识的。
然而更让他惊讶的还在后头,因萧瑾见隔壁一桌有个三岁小孩儿不知因何忽然开始哭闹,便从袖中拿出一块饴糖逗他。
现如今,糖可是好东西,寻常人家也吃不上。
这一逗,直接把那小孩儿逗得破涕为笑,手里握着饴糖眉眼弯弯地看着萧瑾。
萧瑾握了握他的小手晃了晃,见他乖乖的,还得意地冲林甫道:如何?他这哄孩子的功夫还不错吧?……林甫沉默了,不过为了让萧瑾高兴,他还是爽快夸赞:您真厉害!不过,他真的对每一个百姓都能做到如此平易近人么?林甫表示怀疑。
萧瑾跟林甫呆了一下午,联络完了感情之后,便痛快回宫了。
不是萧瑾硬要巴结这位未来男主的名将,而是夏国能够行军打仗的将军实在太少。
老一辈的只有王从武一个人苦苦支撑,年轻一辈的除了王硕还有兵部几个人,剩下的也挑不出什么好的来。
夏国迫切的需要几位将才,能够打胜仗,统三军的将才。
而力大无穷又没有根基的林甫,正是萧瑾最佳的培养对象。
不仅是他,就连朝中不少人都这么想,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对林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朝廷太缺武将了。
这次武举也是想要挑选出良将来,但是他们也不知这些武生具体能耐如何,比起未知的武举,眼前有一个更好的,自然要牢牢抓住了。
有关武举的准备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今年因为朝廷看重,武举还排在前头。
萧瑾一边关注两边的科举,一边还要催促工部赶将水泥的事情弄好,每日也没什么空闲。
虽说他也想多问问林甫的事儿,但是杂事太多,萧瑾根本抽身不得。
这一忙,就忙到了武举前两日,王从武跑过来跟他说,朱雀军已经训练得差不多了。
萧瑾听完之后,二话不说听推了手头的事情,前去看望他的朱雀军。
这一晃三个多月过去,朱雀军已经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如今萧瑾前来观望,他们都能坦然自若了。
王从武当初挑这些人的时候,就是从最顶尖的那批人里头挑出来的,脑袋聪明的,身手灵敏的,学识渊博的,每一样都挑了不少,更有的直接点亮了不少别的技能点,譬如医术精湛的马蔺,譬如厨艺精湛的孟楚,再譬如从观星到治水门门都略通一二的郑百生……这里头身手最好的要求穆寒,这家伙是个全才,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性子又内敛,最适合当头领,所以朱雀军一直都由他管着。
王从武在他们身上倾注的心血在是太多了,每一个人他都着重培养,在培养的同时也不忘打磨他们的功夫跟心性。
这里头不管哪一个拿出来都是万一挑一的存在。
台下的朱雀军正在上演刺杀、劫持、救援等诸多任务,王从武与萧瑾便站在高台上观望。
王从武对萧瑾提出来的模拟训练赞不绝口:还是圣上足智多谋,以往怎么没人想出这么好的点子来?这种新的训练方式可不仅仅是用于他们,军营中也适合。
若哪日寻得机会,必要用这个法子好好地训一训他们。
尤其是那些新兵们,未曾上过战场,等回头去了又没点经验,连朝哪儿打都不知道。
你看着办,总归不要传得太广就是了。
臣有数的。
不多时,台下就见分明了,穆寒领着一小队人马从敌后袭击,一举夺得胜利。
好!萧瑾毫不吝啬地高声撑腰,走下高台。
五十名朱雀君迅速站成五排,这段时间来的训练,已经让他们形成了惯性。
就连站定的时候,也时刻挺直了脊背。
萧瑾越看越满意,一时又想起当初这些朱雀军还学过易容,说是易容,其实也没那么玄乎,不过是配合着化妆,伪造出另一副相貌罢了。
虽然没有那么神乎其神,但也确实有用,所以便起了心思:朕这里还有最后一道任务,再过三日,武举便要开始了,此次武举意义重大,且又有其他诸国盯着,朕也担心好不容易选出来的武将是别国的探子。
朕命你们,派遣五人前去参试,余下四十五人负责紧盯考场,若有异动,第一时间向朕汇报。
这最后一项任务,就是卧底。
这场武举办得太过隆重,萧瑾其实也担心里头有不妥,所以才派了自己人前去盯着。
穆寒等心里一动:派十人前去同武生们比试吗?那岂不意味着,他们也能堂堂正正地跟这些人一较高下?萧瑾看出了他们打算,故意笑了笑,道:你们这五十人,不管是暗中探查还是明着参试,都不可暴露真实身份,不能引人注目,不得被刷,不得夺冠,不得交友,最好也别让别人记住你那张易过容的脸。
一句话,做好默默无闻的小透明就行了,还要一路从开始混到结束。
若要是被人戳穿,或是被人知道你们的真实实力,那就算任务失败,你们还得回来再训练三个月。
穆寒等人闻言,瞬间没有了拼一拼的欲.望。
这算什么?合着他们去参赛还不能跟人比划个尽兴?难道真要眼睁睁地看着那个林甫继续嚣张,独得圣上青眼?好气哦。
怎么,不愿意?穆寒等人忙接道:愿意愿意,自然愿意!这要是不愿意,没准还有三个月训练等着他们。
朱雀军内部商量了一下,第二日,便推选出了五人参加武举。
萧瑾动用了自己皇帝的特权,默默地将这几个人安插在了名单之列。
又过两日,武举终于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