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07.混在三国当军阀 > →第334章 - 十万铁骑←

→第334章 - 十万铁骑←

2025-04-03 13:50:00

成都,马跃临时官邸。

贾诩向马跃道:主公,刚刚汉中太守张绣送来消息,刘璋全家已到长安,发往漠北的董扶、赵韪家小也已经过了阳平关了。

嗯。

马跃点了点头,又问道,川军前往南阳屯田的事情安排得怎么样了?法正道:主公,原本集结在梓潼、阆中一带的十万川军已经先行出发,现在差不到可到上庸了,不过剩下的五万川军大多分散在益州各郡,从各地向阆中集结需要一点时间,依以下估计,最快也要半个月以后才能动身。

马跃道:张卫、杨任、杨昂率领的汉中军现在到了哪里?法正道:汉中军已经进抵临江(江州),距离永安还有三百余里。

呼。

贾诩长长地舒了口气,释然道,主公,再过半个月便可以回洛阳了,西川这鬼地方又潮湿又阴冷,再呆下去属下这把老骨头都要生锈了。

是啊,也该班师回朝了。

马跃道,离开洛阳半年多了,孤这心里不踏实啊。

主公!马跃话音方落,李肃已经疾步入内,喘息道,出事了!马跃心头一跳,沉声问道:子严,出什么事了?李肃道:半个月前,大将军袁绍突然暴毙!啊?马跃失声道。

袁绍死了?死了!李肃沉声道,据说是酒色酒度,中风而死。

坏了。

贾诩击节道,袁绍暴卒,又未指定继承人,袁谭、袁尚各怀鬼胎。

为了继承袁绍基业难免大打出手,这本是趁机解决袁绍这头肥猪地好机会,可眼下主公大军远在西川,搞不好会被周瑜趁虚而入啊。

主公!法正道:西川不能再呆了,必须马上班师回洛阳!马跃蹙眉道:如果现在班师回朝的话,剩下的五万川贾诩忽然道:主公,诩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马跃道:但说无妨。

贾诩道:诩以为主公应该给予川军足够的信任!马跃道:文和的意思是……贾诩道:主公可从川将中择一人统率这五万川军与张绣将军并守西川,如此不但可以表示主公的胸襟和信任,大军离开西川之后,西川地防御也不会过于空虚。

如果只凭张绣将军的一万五千精兵,未必就能挡住曹操的荆州兵啊。

马跃沉吟片刻,问道:谁可胜任?贾诩毫不犹豫地答道:诩以为张任有勇无谋、为人忠义,足可胜任!张任?马跃喝道。

来人。

速召张任来见。

对于贾诩阅人的眼力,马跃还是相当信任的,要说洞察人性,马跃还真未见过有谁比贾诩更厉害。

周瑜正召集众将议事时,忽有小校疾步入帐,跪地禀道:大都督,营外有人自称是袁大将军的使者,要求面见大都督。

袁大将军?怕是袁谭自己封的吧?呵呵。

周瑜长笑两声。

环顾诸将道。

北伐时机至矣!速传袁谭使者来见。

不及片刻功夫,在东吴众将杀人的眼光注视下,一名青衫儒士不亢不卑地进了大帐。

向周瑜浅浅一揖,傲然道:在下辛毗,参见大都督。

贵使不必多礼。

周瑜洒然道,不知先生前来所为何事?辛毗道:奉大将军之命前来向大都督求援。

求援?周瑜微笑道,本大都督没有听错吧?如果贵使没有忘记的话,就在不久之前,你我两家还是敌对关系。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辛毗道,先主公暴卒,袁尚阴谋篡位,大将军虽有先主公遗诏奈何独力难支,还希望大都督能施以援手,如此,则我军感激不尽,作为报答,大将军愿将徐州作为献礼送给东吴。

徐州?周瑜道,如果本大都督没有记错的话,眼下徐州并非袁大将军治地吧?辛毗蹙眉道:这么说,大都督是不赞成结盟了?非也。

周瑜朗声道,请先生即刻回告袁大将军,本大都督完全可以代表吴侯答应与其结盟,不过在挫败袁尚之后,大将军需出兵策应吴军攻打徐州!辛毗闻言大喜,拱手道:在下定将大都督地善意转告大将军,告辞。

周瑜道:不送。

辛毗拱手再揖,旋即转身扬长而去。

目送辛毗的身影远去,周瑜的表情陡然变得严肃,喝道:太史慈、凌统、孙翊听令!太史慈、凌统、孙翊三将闪身出列,立于帐中抱拳喝道:末将在。

周瑜道:率五千轻骑(东吴仅有的骑兵)连夜开拔,在水军接应下北渡淮水,直插谯郡,然后大张旗鼓向陈留逼进!遵命!太史慈、凌统、孙翊轰然领命,转身扬长而去。

全琮、徐盛听令。

末将在。

各率三千精兵,在水军接应下溯颖水而上,前往平舆退往陈留地必经之路上设伏!遵命!全琮、徐盛亦领命而去。

周瑜又道:吕蒙、周泰、蒋钦听令。

吕蒙三将亦挺身而出。

抱拳应道:末将在。

周瑜道:率水军八千从巢湖大寨出发,先在寿春接应太史慈骑兵北渡淮水,然后分兵两路,周泰率运输船队运送全琮、徐盛两军溯颖水而上,同往设伏,吕蒙、蒋钦率走舸溯颖水而上。

前往平舆策应袁谭军!遵命!吕蒙三将亦领命而去。

周瑜最后环顾诸将,朗声道:其余诸将各自统驭本部兵马,三日后随本大都督兵出青牛隘,直逼汝南。

遵命!诸将轰然应诺。

袁尚大军在试探性地两次进攻受挫之后,即改变了策略,改以长期围困之术。

转眼间十几天已经过去,眼看城中粮草将尽,袁谭可谓心急如焚,派去庐江求援的辛毗也是迟迟未回。

越发令袁谭坐卧不安。

是日深夜。

袁谭正惶惶不可终日时,辛评忽然携辛毗而入。

佐治(辛毗表字)!袁谭急抢上前来把住辛毗手臂,问道,庐江之行结果如何?辛毗道:主公。

周瑜已经答应结盟了!哦?太好了!袁谭闻言大喜。

连声问道,周瑜有什么条件?准备什么时候出兵?又打算调动多少军队?呃……辛毗哑然,一时间不知道该回答袁谭哪个问题。

袁谭拍了拍自己额头,自嘲道:孤真是急坏了,佐治慢慢说。

辛毗吸了口气,说道:主公,周瑜只答应帮助主公击退袁尚叛军,夺取兖、豫两州,却没有答应帮助主公夺回冀、并、幽、青四州。

而且周瑜还提出条件。

在击退袁尚叛军之后,主公需出兵策应吴军进攻徐州!这早在孤的意料之中。

袁谭道,原本孤就没指望能夺回冀、并、青、幽四州。

能守住兖、豫两州就不错了,不过周瑜究竟什么时候出兵?千万别等几个月以后再出兵啊,那时候平舆城早就被袁尚叛军攻破了。

辛毗道:主公不必担忧,事实上吴军水师已经到了平舆城外了!咦?袁谭惊喜道,吴军已到平舆城外?正是。

辛毗道,如果不是吴军水师的帮助,在下还进不了城呢!我说呢。

辛评道,袁尚叛军已将平舆城围得水泄不通,佐治如何还能进得了城?敢情是从水路进来的,呵呵。

辛毗道:东吴的水军都督吕蒙让在下转告主公,东吴水军将在天亮以前向东门外地袁尚大营发起突袭,届时将以举火为号,希望主公能派一支精兵出城,配合东吴水军两面夹击袁尚大营。

好计!辛评击节道,叛军不知东吴水军至,毫无防备之下必受重挫。

大地一片混沌,正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候。

颖水河畔,蒋钦横刀屹立。

蒋钦面前,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五百壮汉,这五百壮汉水皆身披直裰、手握单刀,肩后还背着一顶斗笠,典型的江东水军妆束!清冷地江风吹荡着蒋钦头上地幞巾,仆仆作响,倏忽之间,蒋钦将手中的厚背砍头往前狠狠一引。

杀!那一声炸雷般的暴喝,惊碎了寂静黝黑地夜空。

几乎是同时,平舆城的东门外腾地燃起了一团烈火,在漆黑一团的夜空下显得格外突兀、醒目!悠忽之间,紧闭地平舆东门缓缓打开,一队黑压压的士兵漫过缓缓降下的吊桥,向城外的袁尚大营席卷而来。

中军大帐,袁尚从睡梦中被巨大地喊杀声所惊醒,急翻身坐起喝问左右:怎么回事?出什么事了?衣衫不整地审配从帐外跌跌撞撞地闯了进来,喘息道:劫营,有人劫营!劫营?袁尚蹙眉道。

袁谭地叛军不都被围在城里了吗?这劫营的军队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主公,是吴军!袁尚话音方落,逢纪也张皇失措地闯了进来。

吴军?这不可能!袁尚闻言大吃一惊,失声道,吴军怎可能和袁谭搞一块去?他们不是一直在交战吗?的确是吴军。

逢纪道,在下不会看错的。

可恶!袁尚怒道。

吴军突然出现在平舆城外,我军的斥候怎么没发现?主公,是属下大意了。

审配羞愧无地,汗颜答道,吴军肯定是从水路杀过来地,我军的探马大多分布在陆上,而且从淮南溯颖水直至平舆,途中大多是深山密林,属下根本就没有往颖水方向派谴斥侯正南。

袁尚怒道,下次当引以为戒。

是。

审配道。

下次一定吸取教训。

报……审配话音方落,忽有偏将入帐禀道,大将军,前来袭营地敌军虽然不多。

却极其骁勇。

尤其是领军大将更是无人能撄其锋,我军已有数十员健将丧命在他地刀下了,现在后军大营、左军大营已被攻破,敌军正杀奔中军大营来了。

报……偏将话音方落,又有牙将入帐禀道,主公,城内叛军也杀出来了,正在猛攻前军大营。

报……颖水河畔火光冲天,正有大队人马从江中杀上岸来。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袁尚脸色剧变。

顿足道:即刻传令,全军弃守城东大营,退往城北大营。

袁尚率残部在袁熙的接应下刚刚逃进城北大营,坐下来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坏消息再度接踵而来。

主公,谯郡发现大队东吴轻骑,正向陈留快速逼进!审配脸色苍白,向袁尚道,陈留一旦失守,我军的粮草补给线将被吴军截断,后果不堪设想主公,平舆以南五十里发现大队吴军!审配话未说完,逢纪又匆匆入帐向袁尚道,据斥侯回报,这队吴军至少有好几万人,军中一杆大旗上绣着斗大地周字,看样子是周瑜亲自领军出征了。

主公,昨夜袭营的果然是吴军。

审配又道,现在东吴水军正从颖水水路向平舆城内源源不断地运输军队、粮草,短期内攻克平舆城怕是没可能了,配以为不如趁早罢兵,先退回濮阳再做计较?怎么会这样?袁尚蹙眉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无怪乎袁尚感到郁闷,仅仅一夜之间,原本一片大好的形势就骤然变得恶劣无比!周瑜和吴军的出现,让袁尚军地形势急转直下,现在不要说攻克平舆、歼灭袁谭叛军了,能否安全撤返濮阳都得打个问号了。

主公。

逢纪也劝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撤吧。

唉。

袁尚仰天长叹一声,黯然道,传孤军令,撤回濮阳。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99年)六月中旬,周瑜率领四万(合肥大营三万骑步军,巢湖大寨一万水军)水陆大军北伐中原,袁尚不敢恋战,率军仓惶撤退,结果在颖阳附近遭遇全琮、徐盛伏击,大败。

在陈留又遭太史慈骑军截击,再败。

七万大军溃不成军,最终袁尚、袁熙仅率八百余骑仓惶逃回濮阳。

建安十二年七月,袁尚弃守濮阳逃回邺城,袁谭在周瑜的帮助下成功夺回兖、豫两州,同月,吴军都督黄盖率领两万山越精兵出广陵北叩徐州,与周瑜、袁谭会师彭城,而此时,马跃大军才刚到关中,距离洛阳尚有千里之遥。

不过,十万西川降军却已在六月底顺利开进南阳,在新野以北的穰县、安众、育阳一带暂时驻扎下来。

[题外话:袁尚的溃败略写了,毕竟周瑜也不是主角,而且四万吴军配合袁谭至少两万残兵打败袁尚七万军队。

可谓顺理成章。

还有前文说过一生之敌,一生之敌只是剑客对周瑜能力地认同,并不意味着一定得有极大篇幅地戏分。

]李肃将来自洛阳的急书一卷卷递与马跃,马跃逐一过目半晌无语。

贾诩却是喟然长叹道:不愧是周瑜啊,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干净利落地将袁尚赶回了河北。

现在周瑜、袁谭、黄盖三路兵马将近八万大军已经会师彭城,徐州的曹豹只怕是撑不了太久了。

法正也道:徐州自陈圭病死、陈登入朝后,便再无能人,以曹豹的能力,坚持两个月已经是极限了。

而且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马跃沉声道,吴军大兵压境,以曹豹、孙乾为首地徐州士族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完全有可能投降!毕竟,杀死孙坚的陈登已经迁任南阳太守,东吴和徐州之间不再存在深仇大恨。

贾诩道:如果真让吴军兵不血刃占领徐州。

再加上淮南以及江东五郡,孙权便有了钱粮人口的支撑,如此武有太史慈、周泰、蒋钦等大将,文有徐庶、张昭、步骘等能臣。

又有周瑜统领三军。

再有三到五年的时间,孙权就该取代曹操成为主公地心腹大患了!看样子有必要提前出动三部万户地漠北铁骑了。

法正道,十万川军新降,军心未定,而且士兵素质良莠不齐,恐难当大用,只靠洛阳大营的三万精锐东征,则胜负难料,在下以为只有出动十万漠北铁骑。

方可确保必胜!嗯。

的确是时候了。

贾诩附和道,正好袁尚想反攻中原又缺兵少将,谴使前来向主公求救。

主公何不假意应允,令十万铁骑横穿河北平原南下,先以假道伐虢之计灭了袁尚,然后再渡河进击中原?好!马跃断然道,明日即颁布告示,勒令雍、凉、朔州立即转入战时体制(马跃制订地),治下所有钱粮、军马、器械等物资全部由朝廷统一调配,等打完了这场大战,朝廷再酌情予以补偿。

法正道:天子那里……马跃道:天子那里有孤去向他解释。

贾诩道:主公明鉴。

马跃眸子里悠然掠过一丝莫名的冷意,沉声说道:待九月,秋高气爽、膘肥马壮时,就令漠北十万铁骑南下中原,周瑜必调集大军前出白马、延津一线企图阻挡我漠北铁骑于黄河以北,届时孤再亲率洛阳三万精锐出荥阳,公明、孝直率十万川军出颖川,三面夹击吴军,孤倒要瞧瞧,他周瑜纵有三头六臂,又如何抵挡孤地二十余万骑步大军?负责搜集情报的刘晔忧心冲冲地向曹操说道:主公,刚刚得到消息,周瑜、袁谭联军已经将袁尚赶回河北,现在中原的兖、豫两州名义上还是袁谭的地盘,可谁都知道袁谭已是周瑜手中地傀儡了。

曹操目露复杂之色,好半晌之后才慢悠悠地说道:袁本初也算是英雄一世,可他生地三个儿子却个个都是废物,父亲尸骨未寒就急着骨肉相残了,唉,白白便宜了周瑜这小白脸啊,不过话说回来,周瑜这小白脸也的确不简单哪。

程昱问道:子扬,击败袁谭后吴军有何动向?刘晔答道:今,周瑜、袁谭、黄盖三路兵马共八万大军已经会师彭城。

看来要不了多久徐州也该落入周瑜掌心了!曹操神情复杂,喟然道,周瑜小儿还真是出手不凡哪,照此情形,再有几年的休养生息吴军还真有和凉军一决雌雄的实力了!相比较而言,孤的荆州最为薄弱,相比凉、吴任何一家都落于下风啊。

庞统道:主公唯有西取西川,才有与凉、吴相抗衡的实力!是啊。

曹操道,现在,孤倒是希望马屠夫能早些返回洛阳了,有马屠夫在洛阳牵制着,周瑜和吴军的发展、壮大才不会那么顺风顺水。

凉、吴两军最好在中原打个一年半载,孤才有机会趁虚袭取西川啊。

作为交战多年地老对手,曹操还是比较了角马屠夫的,在马屠夫没有和东吴全面开战之前,曹操是无论如何不敢分兵进川地,如果强行分兵进川。

到头来很可能是西川没拿下,荆州反而被马屠夫趁虚夺了。

要是那样,曹操就真地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了。

凉、吴之间的这场恶战怕是难以避免了。

庞统道,早则七月,迟则十月,两军必有一战!不过主公如果要想趁虚袭取西川,却也必须安排好荆州的防御,马屠夫刚刚将十万大军从西川调来南阳,这十万川军虽然战力低下,可蚁多咬死象。

怎么说也是十万之众哪!曹操道:士元以为该留下多少军队方可保荆州无虑?庞统道:至少两万步兵,再加上三万水军地配合,方可万无一失。

程昱道:如果要留下两万步兵,而又不能动用水军。

主公便只能调集三万步兵讨伐西川。

兵力是否单薄了些?庞统道:三万精兵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少,如果调度适当的话,已经足够了!毕竟,已经有十万川军被马屠夫调出了西川,现在西川的留守军队不会超过五、六万,又要分兵把守各处关隘,很容易被我军各个击破,不过……曹操道:不过如何?庞统伸手一指地图。

沉声道:不过。

统以为川军很可能会在这里驻扎重兵,以期将主公的大军挡在进川大门之外!所以,进川的第一步便是调集所有能够调集的军队。

以泰山压顶之势强行叩开进川大门。

曹操顺着庞统手指的方向望去,蹙眉沉声道:鱼腹浦?张绣率领五千本部精兵以及张卫、杨任、杨昂的一万汉中军已经进驻永安城,刚刚走马上任的益州刺史张松肩负着丞相马跃的重托,对于西川地防务不敢有丝毫疏忽大意,居然追随张任大军一并来了永安。

太守府衙。

张绣向张松、张任抱拳道:末将初来乍到,还不熟悉永安的山川地理和风俗人情,思虑难免会有不足之处,还望永年公和伯道兄多多帮衬哪,毕竟,丞相将扼守西川门户的重任交给了末将,可不敢有丝毫马虎啊。

张松道:张将军客气了,你我既然同在丞相麾下效力,自然就该互相帮衬。

张任道:末将既然奉了丞相之命前来将军帐前听候调谴,自然就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过末将是个直性子,心中想什么就会说什么,如若言语上有冲突冒犯将军之处,还望将军多多包涵。

张绣道:伯道兄所言甚合吾意,吾也是性情率直之人。

张将军,咱们言归正传吧。

张松道,关于永安的防务,在下还真有一点想法想和将军商量,永安是西川门户,事关重大不容有失,而鱼腹浦则又是永安门户,换言之,若能守住鱼腹浦,则永安无虑,西川无虑!哦,鱼腹浦?张绣道,永年公能否细述一二?张任早已经将随身携带地军事地形图在案上摊开,张松手指地图向张绣道:将军请看,这里是永安,永安往东百里便是鱼腹浦,可谓荆州直入西川地唯一陆上门户!从鱼腹浦往北就是飞鸟难越的大巴山脉,只有地直过了上庸才能经由汉中进入西哦。

张绣点头道,这么说这个鱼腹浦极为险要了,不过荆州水军是否能够溯长江而上进入西川呢?不能!张松道,因为从永安到江陵的长江水道落差极大,而且水流湍急、险滩丛生,荆州水军的大型战船根本就无法溯江而上,走舸在纤夫拖拉下虽可溯江而上,然我军只需派细作乔妆渔民在江面上昼夜不停地巡视,便足以防备。

只要水军无法溯江而上,荆州军的威胁便至少削弱一半!张绣道,永年公能否跟末将详尽地解说一下鱼腹浦的地形?愿为将军解惑。

张松捋了捋颔下柳须,朗声道,蚕丛、鱼凫(古代蜀王,古蜀文化中的祖先,相当于炎帝、黄帝之于华夏文化)时代,巫人和巴人向西蜀贩卖食盐,因获利不均常起争执,鱼凫遂派兵保护盐道,以保证古蜀王国的食盐供应,古蜀军在河滩上所遗之石砌营垒即为今之鱼腹浦。

第二卷 八百流寇起狼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