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07.混在三国当军阀 > →第336章 - 周瑜用兵←

→第336章 - 周瑜用兵←

2025-04-03 13:50:00

白山口,处在白山与弹汗山之间,是漠北草原南下幽州的三个主要关口之一,白山口地势险峻,两侧沿着山势蜿蜒而上的便是万里长城,称得上是易守难攻。

不过由于袁氏集团与马跃集团之间的良好关系,幽州兵在白山口的守卫一直比较松懈,袁绍只是让幽州刺史田豫象征性地派了三百郡卒驻守,其主要目的也不是防御漠北铁骑的南下,而是用来阻挡马贼袭扰的,不过田豫还是比较谨慎,私自将守军增加到了五千人。

山口,两名幽州兵正懒洋洋地靠在望塔上,漫无焦点地睃巡着北方广茅浩瀚的大草原,倏忽之间,其中一名幽州兵似乎发现了什么,唆的一声挺身站了起来,旁边的幽州兵吓了一跳,怒道:牛老三,你他娘的想吓死老子?熊老二,你看北方?牛老三手指北方广阔的大漠,语气里竟然透出莫名的不安。

什么鬼东西?看把你给吓的。

熊老二不以为然地顺着牛老三手指的方向望去,然后若无其事地转回头来,不屑地说道,不就是一群野马,值得这样大惊小怪……呃,等等!熊老二突然呃了一声,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重新转过头来,最后倒吸了一口冷气,向牛老三道:老天,那是骑……骑兵!好多骑兵!牛老三胆战心惊地回应道。

他娘地,老子活这半辈子了,还从未见过这么多骑兵,看那阵势怕不得有好几万?快!熊老二几乎是跳了起来,那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吹号示警!那一定是漠北铁骑杀过来了!呜呜呜……倏忽之间。

苍凉悠远的号角声冲霄而起,驻扎在军营里的幽州兵慌忙从帐蓬里冲了出来,在营垒后面集结成散乱的阵形,站在营寨里居高临下向山口外望去,只见广茅的大草原上已经冒出了大群骑兵,黑压压的就像一片乌云从北方席卷而来。

无数攒动地马头汇聚成浩瀚无际的汪洋大海,万马奔腾、铁蹄翻腾,那磅礴的气势,那响彻环宇的蹄声,简直令人窒息。

让人从灵魂深处感到震颤!老天,哦,我的老天!一名幽州小校梦呓般呻吟起来,我要回家。

我可不想死在这里!幽州军营内霎时响起一片嘶嘶的吸气声。

几乎所有的幽州兵眸子里都流露出了惊恐之色,惶然四顾然后本能地往后退缩,再退缩。

将军跑了!慌乱中,忽然有士兵大叫起来。

正惶惶不可终日的幽州兵们闻声回顾,只见一员幽州武将在十数骑亲兵的簇拥下正策马往后疾奔而去,幽州兵们顿时就炸了锅,发一声喊转身就跑,不及片刻功夫就从营垒的正面阵地溜了个干干净净,只剩下了一座空空荡荡地营垒还有弃掷满地的刀枪剑戟。

田豫刚从邺城返回蓟县。

与张燕商议如何抵御漠北铁骑南侵时,忽有小校仓惶入内禀道:将军,大事不好了!田豫喝道:慌什么?有事慢慢说!将军。

小校喘息道。

白山口子丢了,十几万漠北铁骑已经过了逐鹿,正奔涿郡去了。

啊?什么!?田豫、张燕同时失色。

这不可能!田豫怒道,白山口子地势险要,而且驻扎着焦触的五千精兵,如何就失守了?将军。

小校惨然道,焦触早跑了!该死的焦触!田豫勃然大怒道,本将军非杀了他不可。

用不着了。

小校黯然道,焦触地败军被漠北铁骑追上已经全军覆灭了,焦触也已经死于乱军当中了。

田将军!张燕道,现在只能集结军队死守涿县了,如果涿县这道最后地屏障一丢,整个冀州可就全部暴露在漠北铁骑的铁蹄之下了,要知道冀州一马平川,除了几座大城之外根本就无险可守,让漠北铁骑进了冀州,我军就大势已去了。

只怕已经来不及了。

田豫惨然道,漠北铁骑一骑所乘、往来如风,等我们在涿县集结大军,他们只怕早就杀进冀州了,而且以马屠夫、贾毒士的狡猾,就算我们集结大军摆出死守的架势,他们也未必会留在幽州与我们做过多的纠缠!毕竟,马屠夫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邺城。

张燕惶然道:那现在怎么办?田豫沉声道:事到如今也别无良策,只能尽起幽州之兵南下冀州,准备救援邺城。

啊?张燕失声道,那幽州怎么办?大军仓促行军难免露出破绽,很容易被漠北铁骑所趁,只怕没到邺城就已经全军溃败了。

这么说……田豫抬头望着张燕,脸上微露铁青之色,沉声道,将军是想见死不救、拥兵自重喽?国让兄不必以言相激!张燕愤然作色道,末将虽是黑山贼出身,却也颇知忠义两字,先主公待末将不薄,今主公有难,末将又岂能见死不救?既然将军决心已定,那末将这便快马赶回渔阳,尽起黑山大军随将军南下邺城。

好!田豫朗声道,本将军在蓟县静候将军大军。

马跃策马登上官道右侧地土坡。

以马鞭遥指东北方开阔的平原,向贾诩道:文和还记得这片草原吗?贾诩道:如何不记得,坝上草原一战,主公以区区数千骑打败了刘虞的三万幽州精锐哪!主公所设地铁甲连环战车,诩是至今还记忆犹新哪。

后来许昌围城之战,也正是凭借公则在主公战车基础上改制地弩车阵才全歼了曹操的七万大军!回想起来。

就像是做了一场梦啊。

马跃微露感慨之色,忽然回头向马征道,征儿,知道为父为何要将你送来漠北吗?孩儿知道。

马征向马跃恭恭敬敬地一揖,朗声道,父亲虽起兵于中原,却兴于漠北,父亲是靠着无往不利地骑兵才打下了今天这番基业!父亲将孩儿送来漠北,就是希望孩儿能了解骑兵,更懂得运用骑兵!孩儿自从来到漠北。

白天勤练武艺、夜晚研读兵书,每月还要追随两位叔父参与狩猎,在实战中学习骑兵战术地灵活运用,从不敢有所松懈。

伯齐。

裴元绍忽然说道。

征儿小小年纪。

却已经精擅骑战,去年冬天北击丁零时,征儿率九百轻骑长驱两千余里,斩首万余,俘虏牛羊马匹十数万头哪!是吗?马跃神色一动,向马征道,元绍叔父所言可属实?马征诚惶诚恐地答道:北击丁零时,丁零人的主力骑兵已被两位叔父剿灭,孩儿率九百骑追杀的不过是一股残兵败卒。

委实不敢居功。

哼。

这么说是真的了?马跃道,这么说,为父还真要考考你了!你不妨说说。

骑战的精髓什么?马征忙道:孩儿岂敢在父亲面前班门弄斧?让你说你就说!马跃蹙眉不悦道,忸忸捏捏的可不像个爷们。

如此,孩儿有僭了。

马征长身一揖,朗声道,孩儿以为,骑战的精髓就是个快字!千里迂回、长途奔袭,于不可能处奇兵突出,击敌于毫无防备,可谓无征而不利!当然,父亲的重甲铁骑是另外一回事,战术也与轻骑兵截然不同。

有点意思。

马跃道,那你不妨说说,现在这河北之战该怎么打?马征道:河北之战,孩儿以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哦?马跃与贾诩交换了一记眼神,说道,接着往下说。

马征道:漠北十二万众皆为骑兵,骑兵的优势在于速度、在于野战,如果用之攻城,可谓以己之短击敌所长,智者所不为,此所谓攻城为下。

袁绍新死,二子并立,袁氏旧部人心浮动、将无效死之决心、兵无死战之斗志,若此时能有一支精骑突然兵临邺城城下,并让邺城成为一座与外界隔绝地孤城,必能予城中袁氏旧部及邺城百姓以沉重的心理打击!袁氏旧部的心理防线一旦崩溃,很有可能会不战而降,既便不愿投降,我军攻城时遭遇的抵抗也会微弱许多,此所谓攻心为上。

唔。

马跃忍不住点了点头,脸上虽然没什么表情,可心里却暗想,假以时日马征未必就会输给孙权,有子如此就算现在立刻死了也没什么好担心了。

一边地贾诩显然也起了考量之意,上前问题:在下也想想问问公子,若袁尚果然献城纳降,又该如何处置?袁氏旧部又该如何处置?还有邺城及河北百姓又该如何处置?相比较而言,马跃更在意马征地兵略,而贾诩显然更在意马征的政略,毕竟,马跃打下的大片江山将来是要给马征来治理的,马征如果没有出色的政略,是很难将天下治理好的。

如果马征只善用兵而不善理政,将来难免成为(暴)君,这绝非天下苍生之福。

马征不假思索地答道:若袁尚果然献城纳降,窃以为应该迁袁尚前往朝中为官,另择贤能之士为冀、幽、并、青诸州刺史,再大量起用河北名士,以尽快恢复河北四州的稳定,再开仓散粮以赈济百姓,广选酷吏以整顿治安,如此民心思定。

可消弥匪患于无形,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河北地元气。

至于袁氏旧部十数万军队却断然不可继续驻守河北,必须随大军一并南下中原。

贾诩捋了捋颔下柳须,目露欣然之色。

马征将来会如何,贾诩不敢断言,但贾诩相信马征至少不会成为穷兵黩武地暴君。

马跃以马鞭轻叩掌心。

忽然抬头喝道:马征、管起听令!马征、管起急策马上前。

马跃喝道:以马征为主将,管起为副将,率三万铁骑先行南下,直寇邺城!领命!马征、管起轰然应诺,领命而去。

主公。

李肃忍不住策马上前,劝道,公子征虽然熟读兵书、精通兵略、谋略,亦善政略,但毕竟年轻,而且从未有过独自领军地经历。

只派管起公子为副将是否过于冒险?毕竟管起公子比公子征只大几个月,窃以为还是应该派一员能征善战的宿将为副将。

子严不必多虑。

马跃摇手道,马征虽然是孤的儿子,可孤却不能不承认。

这小子地行事举止却颇有大将风范。

何况马征身边还有赵云、许绍这两员悍将为其亲卫,可保无虑!这次孤让他独领一军长途奔袭邺城,就是想看看他能否说到做到,不战而屈邺城之敌!说此一顿,马跃若有深意地反问李肃道:难道子严不觉得这一战对公子征来说意义重大,对整个凉州军团来说更是意义重大吗?呃……李肃先是一愣,旋即恍然道,明白了,在下明白了。

李肃也算是聪明人。

一点即透。

显然。

马跃是想通过这次邺城之战来达成两个目地,其一就是培养和锻炼马征独自领军的能力,其二就是在凉州军团中树立马征的威信。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马跃已经正式明确了马征的世子身份。

辛评忧心冲冲地向袁谭说道:主公,细作回报,西凉大将高顺率领的十万精锐已经进驻荥阳,距离陈留只有不到五百里了!这十万精锐中有三万是西凉铁骑,如果轻骑疾进的话只需三天就能杀到陈留城下了。

啊?十万精锐?三万西凉铁骑!袁谭的脸色霎时变得一片煞白,惶然道,这该如何抵挡?这该如何是好?事到如今也只有向吴军求援了。

辛评道,讨伐曹豹时,主公曾经帮助过孙权,现在主公有难,孙权总不致于见死不救吧?还有,主公也应该派人前往河北试探一下袁尚的反应,据说袁尚也面临着十万漠北铁骑的威胁,如果有可能,两家还是应该联手对敌的好。

辛毗道:二哥所言极是,主公可速派使者前往邺城。

什么?派使者去邺城?袁谭怒道,这不可能,这绝不可能!孤宁愿战死,也绝不会向袁尚小儿低头求救!辛评道:主公,大局为重啊。

闭嘴!袁谭怒道,辛评,都怪你出地馊主意,当初就不该向吴军求援,要是向凉军求援,又何来今日之祸?你分明是存心要害死孤,故意把孤往绝路上推,以便成全袁尚那小子是不是?嗯?什么!?辛评失声道,主公你怎可以这样说?这真是太让人寒心了!为了襄助主公,在下甚至连邺城的家小都舍弃了,又怎可能心怀异志?在下如果要成全袁尚公子,那么留在邺城的家小又何致于惨遭灭门?这……袁谭被辛评反诘得说不出话来,半晌才讪讪说道,仲治,孤也是急昏了头,说话不经脑子,你千万别往心里去。

唉。

辛评叹息道,仔细想想,主公的话其实也不无道理,为了襄助主公成就霸业,在下固然是牺牲了邺城地家小,却未尝不是存了私心,正是因为在下地私心作祟,所以当初才会力劝主公向东吴求援。

哦?袁谭道,仲治此话何意?辛评道:除了向东吴求援。

主公其实还有一个选择。

袁谭道:快讲。

辛评道:投降。

袁谭忽然目露狠厉之色,望着辛评半晌无语。

辛评表情夷然,从容说道:观当今天下大势,马丞相雄踞西北又新得西川,无论人口、钱粮军马,曹操、孙权皆难以忘其项背。

若在下所料不差,不出十年天下必为马丞相所有,主公虽有恢复父业之雄心,可惜力有不逮,如果投降丞相或者还能保袁氏一门富贵,如果联结吴军顽抗到底地话,怕是只有玉石俱焚一种结果了。

袁谭神色一变一变,良久始长叹道:难道就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主公。

辛评长揖到地,说道,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错过这次机会就算主公献城纳降,也未必能有什么好结果了。

罢了。

袁谭浩然叹息道,辛毗。

辛毗急拱手道:属下在。

袁谭抬手说道:还是由你去一趟荥阳吧。

在下领命。

辛毗向袁谭拱手一揖,领命而去。

目送辛毗的身影消失在大厅外。

袁谭挺直的身躯忽然间像是散了架般瘫软下来,一跤跌坐在席上,一边地辛评摇了摇头,又叹息一声,转身默默退出了大厅。

周瑜手指地图向众将道:在枯水季节到来之前,黄河仍将是我军阻挡漠北铁骑南下的天然屏障!吕蒙道:十几万漠北铁骑再加上十几万河北降军,以及数十万匹战马,还有大量地粮草辎重。

要将这么庞大地人员物资安全运抵黄河南岸。

必然需要一支庞大的船队进行长时间的往返运输,这便给了我军以可趁之机。

周瑜伸手在地图上重重一拍,沉声道:白马港和延津港。

从这两个港口南下中原距离最近,而且是黄河两岸最大地港口,只要不出意外,马屠夫必然会选择从这两个港口南渡黄河,所以,在枯水季节来临之前,我军一定要守住这两个港白马、延津事关重大,不容有失。

周瑜说此一顿,环顾诸将道,何人敢守?末将愿往!末将愿往!周瑜话音方落,全琮、贺齐同时出列。

嗯。

周瑜点头道,马屠夫漠北铁骑进攻在即,本大都督料袁尚无心据守,两位将军可点起三千精兵连夜出征,在水军的配合下抢占白马、延津港。

末将领命!全琮、贺齐轰然应诺,领命而去。

周瑜又道:蒋钦听令。

蒋钦闪身出列,喝道:末将在。

周瑜道:率水军配合全琮、贺齐两位将军抢占白马、延津港,然后大肆搜索黄河两岸所有的渔村、大小港口,将所有船只全部烧毁!遵命。

蒋钦亦领命而去。

目送全琮、贺齐、蒋钦三将的身影远去,周瑜地表情转为凝重,沉声说道:就算天公作美,黄河的枯水季节推迟甚至消失,全琮、贺齐最久也只能坚守到年底!然而过了年底到明年六月梅雨季节来临,这中间还有足足六个月的时间。

寿春城内储存的物资以及城防设施相信大家心中都有数,面对数十万凉军无休无止地猛攻,最多只能坚持两个月,也就是说,在四月分以前,绝对不能让马屠夫地西凉大军打到寿春城下,因此,我军必须在黄河与寿春之间构筑第二道防线。

徐庶道:需要指出的是,在漠北铁骑进攻白马、延津不利的情形下,马屠夫很可能会让高顺、徐晃这两路西凉大军提前向中原进军,陈留的袁谭很可能会不战而降,我军根本不必指望袁谭的残兵败将能抵挡住西凉大军的进攻。

吕蒙蹙眉道:也就是说,第二道防线很可能先于第一道防线受到西凉大军的攻击,而且第二道防线不像第一道防线有黄河天险可以凭仗,尤为严峻的是我军的兵力处于绝对地劣势,如果分兵把守、处处设防,其实就是处处不设防,凉军只要突破任何一点,我军地整条防线就会全面崩溃。

嗯,子明的分析非常有理。

周瑜道,中原地域广阔、城池众多,我军兵力有限,绝对不可能处处设防!因此,我军只能选择几处险要关隘作为防御的重点,其中青牛隘和颖上地势险要,如果加上淮河,就能在寿春以北构筑起一道牢固地屏障。

啊?太史慈大叫道,从黄河南岸一直退到青牛隘和颖上?那不是要把整个中原拱手让与马屠夫?是啊,好不容易才打下了中原,绝不能就这样白白让出啊!老将黄盖也大叫道,而且没有了中原的屏护,徐州的侧翼也完全暴露在了凉军的兵锋之下,如果马屠夫分兵攻打徐州,徐州很可能也会失守啊!这样一来,北伐的成果岂不是全部付诸东流了?明知不可守而守,是谓不智,弃守中原乃是不得已而为之。

周瑜语锋一转,接着说道,当然,这一切退让都是有代价的,只要我军能在寿春城下击败马屠夫,就能一举扭转局势,重新夺回中原和徐州可谓易如反掌!不过……黄盖急道:不过如何?周瑜道:不过老将军所言也不无道理,我军的确不能轻易放弃整个中原!马屠夫有天下无敌的骑兵,我东吴也有当世无双的水军!中原、徐州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我军完全可以效仿马屠夫赖以起家的八百流寇的袭扰战术,利用水军对凉军进行无孔不入的袭扰!第二卷 八百流寇起狼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