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07.混在三国当军阀 > →第五十六章 - 又是精山←

→第五十六章 - 又是精山←

2025-04-03 13:49:59

马跃道:然则如何传递消息?我八百流寇无根无凭、常年四处转战,急切间如何获取所需消息?貂蝉道:大首领不必怀疑,小女子自有计较。

马跃不依不挠道:何策?貂蝉嫣然一笑,说道:待大首领鼎定天下之时,小女子定然和盘托出。

马跃心中冷然,他不敢完全相信这个自称貂蝉的女子,貂蝉何尝又敢完全相信八百流寇?唯恐八百流寇战败,马跃会将貂蝉底细供出,祸及那些混迹风尘的姐妹。

马跃脑海里念头电闪,开始急速权衡起利与弊来。

貂蝉所说基本可信,古往今来有太多的绝秘情报就是从女人身上的那两张嘴给泄露出去的,利用宫妓、官妓、营妓这些艺妓来搜集情报可谓最佳选择,远胜其它任何形式的情报搜集手段。

马跃所疑者,是这些艺妓如何将搜集的消息呈送到貂蝉案前,貂蝉又是如何把这些消息分门别类,从中整理出有用的消息,然后又以何策把这些消息送呈她想帮助的人或者势力,马跃相信,貂蝉所帮助的绝非只有八百流寇一家。

情报对于一支军队而言异常重要,对于一支四处流窜、随时随地都在玩命,一仗战败就会输掉全部身家性命的八百流寇来说,尤其重要。

遥想后世那支英勇的军队,之所以能够长驱数万里,跳出数十上百万敌军的重重堵截,三军将士的奋勇博杀固然重要,领袖的审时度势、英明决策固然重要,但这都是建立在大量绝密情报的基础之上的。

如果没有大量情报工作者舍生赴死、以生命为代价换来大量的敌军绝密情报,纵然是再英明的领袖,再英勇的将士,也不可能创造那样伟大的奇迹。

但马跃不能不怀疑,这是否又是汉军设下的诡谋!如果貂蝉是汉军的细作,她甚至只需要提供一个小小的虚假情报,就能致八百流寇于死地。

这其中的风险,大到让人难以承受。

八百流寇就像是走在钢丝上的冒险者,任何一次疏忽都可能导致灭顶之灾。

貂蝉似乎看出了马跃的担忧,淡然道:大首领可是担心小女子乃是汉军细作?马跃冷冷一笑,阴声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防人之心不可无?貂蝉闻言美目一亮,说道,大首领好精辟的言论!马跃道:不知姑娘有何策可安我心?貂蝉不答反问道:不知大首领最想知道哪些消息?马跃道:袁术大军动向,黄忠、魏和等部南阳军动向以及何真去向。

貂蝉道:袁术军中有营妓,雉县、宛城皆有官妓,大首领可谴心腹之人随我前往雉县,不日便知。

马跃沉思片刻,把目光投向刘妍,说道:刘妍,你陪貂蝉姑娘去一趟雉县。

刘妍闻言芳心一颤,有些不敢相信地瞥了马跃一眼,旋即惊喜莫名,心忖马跃究终不是铁石心肠,在心里还是把她当成贴心之人,否则,如何不叫别人单只让她陪貂蝉去雉县?刘妍芳心甜蜜,当时就含情脉脉地应道:遵命。

马跃见状眉头一蹙,拉下脸来沉声道:再往前十里就是老鸦口,你们就在那里上岸,探得消息之后可原路返回,自然有人接应。

……新任太守、虎贲中郎将袁术见召,黄忠与魏和不敢怠慢,赶紧安排好守城事宜,各率亲随奔赴西鄂汉军大营来见袁术。

黄忠、魏和皆行伍出身,既无家世又无功名,虽颇有武勇且曾深得秦颉信任,却只是一般义勇兵统领。

袁术待之遂不如金尚、蒯良、李严等人热络,袁术毕竟出身名门世家,门弟之见根深蒂固,对于庶族出身的人怀有本能的轻视心理。

黄忠、魏和昂然上前,朗声道:参见将军。

袁术摆了摆手,淡然道:南阳流寇作乱,秦颉督师不力,致有前败,今本将督师五千、领太守衔,奉天子诏令前来讨贼,还望二位鼎力相助。

黄忠与魏和皆性情耿直之辈,见袁术态度如此冷漠,遂也勉强拱了拱手,应道:敢不从命。

袁术道:可各率本部据城而守,没有本将军令,断不可轻易出击,以免予八百流寇以可趁之机。

遵命。

正说间,李严昂然而进,向袁术道:将军,探马刚刚回报,八百流寇已然上了精山,正伐木扎营,准备过夜。

又是精山!黄忠、魏和两将顷刻变了脸色。

精山?袁术神色一动,急步走到南阳地形图之前,侍立一侧的金尚、蒯良亦围将过来,袁术伸手在帛质地图上重重一拍,说道:就是这里了。

金尚大喜道:将军,八百流寇可破矣!袁术道:元休何出此言?金尚道:精山虽然地势险峻,却是孤峰一座,方圆不过十数里,只需数千精兵即可四面合围,八百流寇屯兵山上、无路可走,岂不成了瓮中之鳖?届时不必与战,只需困守即可不战而胜。

蒯良凝眉思苦许久,摇头困惑道:观马跃用兵之道,不似这等无谋之辈,怎会出此下策、自投绝地!如若意欲凭山据守,当初为何又弃了宛城?宛城之利岂非胜过精山百倍?奈何不守宛城,而独守精山?一边的黄忠终是忍耐不住,大声道:将军,只恐其中有诈!金尚皱眉反驳道:探马回报,八百流寇业已屯于山上,何诈之有?黄忠道:贼酋马跃最擅瞒天过海,复阳-随县之战,正是马跃挟裹城中百姓以为疑兵,骗过了前任大守秦大人,当我等以为流寇大军尚在复阳不远时,马跃却奇兵突出,一举袭占随县得手!此番精山之情形,亦颇为可疑。

金尚怒道:探马回报,流寇多青壮、皆身披厚甲,手执刀矛,岂是百姓所能乔妆?简直一派胡言!这……黄忠语塞。

袁术于营中负手来回踱步,心中犹豫难决,按他本意,本欲驱逐八百流寇以为前哨,一路横扫荆扬两州,他则率汉军尾随其后,趁机接收地盘并大肆按插亲信,待到大汉气数耗尽,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时,遂挟荆扬之众席卷天下,则霸业可成。

然八百流寇盘踞精山、自投绝境,却大出他的预料之外。

若不趁势而围反故意逐之,只恐麾下幕僚起疑!且坐失破贼良机,易招致麾下将士不满,此事若传至洛阳,阉货必然居中挑唆,又恐天子震怒,这便如何是好?袁术当真是左右为难,剿,非他所愿也,不剿,又恐难堵悠悠众口。

袁术正自为难时,李严忽然小声地说道:将军,探马无意中还发现一件怪事。

袁术停下脚步,回头霍然问道:快快道来。

李严道:沿白水一路南下,直至精山,八百流寇于路弃尸,足有数十人之多!所遗贼尸身上多有创伤,有的乱箭攒体,有的乱刀加身,死状颇惨,倒像是流寇内部发生火并所致,委实令人生疑。

蒯良听到这里顿时心头一跳,击节叫道:将军,精山贼寇必属疑兵无疑!袁术闻言双目一亮,顿有柳暗花明之感,金尚则皱眉不悦道:子柔兄何以如此肯定?蒯良道:八百流寇,精锐之师也,其心必齐,岂有于路火并之理?此必是马跃挟裹宛城百姓披甲执锐以为疑兵,百姓于路遁逃不遂,反为斩杀,是故于路弃尸。

此股疑兵意在混淆视听,料想流寇主力已然他往矣。

第二卷 八百流寇起狼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