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2025-04-03 14:28:40

等到了第二日大朝,廷议时容胤便提出要放开科举,鼓励世家子弟参考。

考科举的都是些寒门小户,世家大族自重身份,从来不肯牵扯进去。

岂料这次皇帝只提了一提,刘顾两家便站出来大力支持,允诺要做个表率,让自家子弟参考。

两家一带头,朝廷里风向立转,众臣皆称此法可行。

皇帝龙心大悦,便依言下旨,开放科举给世家。

此事被后世史家视为辅穆王踏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步,也被称为科举推行的转折点,自此嘉统帝终于打破了世家和寒门的界线,将科举推行到九邦全境。

科举之后,便要议世家入仕。

漓江水路新通,沿江商卡,渡口,商道皆是厚利实权的好位置,各家早就争破了脑袋,如今全等着天子圣明。

容胤胸有沟壑,大朝后便一道圣旨通谕各部,将各家都做了妥帖安排。

他空手套白狼,得了刘,顾两家的入仕名额,转头就全给了云氏,另一边却把刘,顾两家穿插安置,一起放在了争夺最厉害的汶阳和汉川等商道。

圣旨一出,立即在朝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商道这种东西,以往都是由大家族主持疏通,一旦开辟,就牢牢垄断,不允许外人涉足。

漓江水道既由朝廷出资疏通,天子自然可以任意指派,岂料皇帝居然在一条道上安排了两家主事,明摆着就是要让人相争。

那刘,顾二氏在朝中一唱一合颇有默契,两家本来欺负云行之年少,想要趁机各占四条商道,排挤云氏,岂料却被顶头放在一起,反把入仕名额拱手相让,叫云行之成了最大赢家。

刘盈见了圣旨,登时气了个半死,当即直奔御书房,要找皇帝质问。

他沉着脸刚进宣明阁,便正正和出来的泓打了个照面。

泓躬身施礼,先打了个招呼:刘大人。

刘盈冷笑一声,道:不敢当。

大人做得一手好花样,老夫自愧不如。

泓低下头,轻声道:刘大人,下官已经尽力了。

太后施压,陛下也很难办,下官执意为大人争取,才有了这个结果。

刘盈缓缓道:大人好意,老夫心领了。

他不再理睬,抬腿就要进书房,却被泓抬手拦下。

泓又躬身施了一礼,沉声道:大人听我一言。

圣旨已下,朝野皆知。

汶阳和汉川是厚利之地,大人已经拿了一半在手,难道还要吐出去吗?刘盈怒道:当初你是怎么说的?四条水道,刘家全占。

不是一半!泓一躬身,轻声道:大人有令,下官自然赴汤蹈火。

我这就和大人一起进去面圣,拼了命死谏御前,一定能让陛下重新委派。

只是如此一来大人虽然逼顾氏吐出一半,从此却也结了个大敌,我替大人不值。

他点到为止,只说了一句话,刘盈便明白了。

这四条商道是个大靶子,明枪暗箭人人争抢,不论谁家独占都难服众。

皇帝玩得一手好平衡,干脆让两家背靠背一起扛靶,一方面让其他家族知难而退,一方面叫两家争斗内耗,免得威胁皇权。

如今刘氏若是抽身不干,就是吐了到嘴肥肉;若是执意独占,就是得罪了太后。

他骑虎难下,思来想去竟然想不出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来,不由眉心微皱。

泓察言观色,已知刘盈选择,就微微一笑,道:大人安心,陛下已给刘家留了把利剑。

云氏是太后姻亲,这次虽然占了漓江大半,可家主毕竟资历尚浅。

他轻描淡写,却暗藏刀光。

看似坑了刘盈一把,又立即补上大礼,给刘家送了个好机会。

刘盈满腔的恼怒发又不好发,咽又不甘心,只得冷冷哼了一声,却见眼前这位侍郎大人沉静温和,再次躬身对他施礼。

刘盈心中突然一凛。

他轻敌了!两人数次交锋,自己位高权重,看似一直占上风,却一直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一直觉得泓不过是恃宠得了点实权,就拿来大放厥词,妄图参政。

此人平日还算老实,若不是科举挡路,他本来也懒得计较。

来往了几回,才品出味道来。

处危有度,临变不惊,辱谤加身,不改其色。

此人看着温和无害,也不招人恶感,可探手进去全是锋芒。

对自己做什么,要什么非常清楚,一丝一毫地争。

朝堂里厮杀不见血,最怕遇上这种人。

这种人有立场,没敌手,往那里一站不起眼,却能花上二三十年,拿根针把你墙角挖塌。

他又是个生死不惧的武者!等闲奈何不了他!只要皇帝护盘,这一局他就能玩到最后!刘盈心念电转,立即起了拉拢之心,抬手就要扶泓,笑道:既然如此,老夫听劝便是。

日后漓江诸事,还要请大人多多照应。

家里小儿参选科举,若是有不懂事的,还要请大人多加管教。

泓微微一避,和刘盈擦肩而过,回头轻轻道:不敢当。

大人忘了?我只是个弄臣而已。

他说完便抬步就走,一路走御道出宫。

春天到了,风中已闻淡香。

他迎着如水的阳光,突然想起很久很久以前,陛下说过的话。

陛下说:我只用阳谋,不走小道。

他亦如此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