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法医秦明系列(全集)最新章节!我一时没有什么理由去反驳他们,虽然心里觉得有些不妥,但还是任凭强局长下达命令,对两名男学生进行审查。
回到宾馆,恰巧林涛也从现场回来。
怎么闷闷不乐?林涛问道。
没有。
我没什么精神,说,专案组初步认定这可能是一起中学生之间的恶作剧引发的死亡事件,专案组对当天晚上和陶紫先后离开的两名男学生进行审查了。
怎么可能是男学生?林涛叫道,你没反驳他们吗?我摇摇头,迷茫地看着林涛。
林涛拉开包,拿出一张现场图,铺在宾馆的写字台上,说:我有两个依据否认这是一起中学生作案。
说来听听。
我顿时来了精神,刚才他们分析凶手的作案手段,说是幼稚低等,符合中学生的手段。
我还想说幼稚到了极点就是不幼稚了呢。
林涛点点头,说:第一,你忘记了我们之前看到的痕迹了吗?那是一个人扛着另一个人靠墙休息的痕迹。
既然这样,这案子肯定不会是两个人作案啊!我拍了下脑袋,说:对啊。
我怎么就给忘了?第二,林涛接着说,我下午睡觉的时候就在想这个问题,所以晚上又去看了看现场环境。
你看啊。
林涛用铅笔在现场图上画线:这是凶手扛着死者逃离现场的路线。
在这里休息,这附近就没有住户了,那么他只有在这个出口离开迷巷。
我点头认同。
离开迷巷的这个出口,紧挨着大路。
林涛说,即便是晚上十二点,大路上也可能有来往行人和车辆。
那么,这样一个穿着诡异、扛着个人的人,不会被人发现吗?我皱起眉头:你的意思是说,凶手既然离开迷巷,那么他肯定不会住在迷巷,另外,就是他有信心不被路人发现,是因为这个出口很安全。
为什么紧挨大路的出口会安全呢?林涛挑了挑眉毛,他的这个表情曾迷倒过不少女孩。
知道了。
我说,这个出口没有住户,那么唯一安全的方式,就是有车停在这里。
是啊。
林涛笑着说,一个不到十六岁的中学生一个人扛着陶紫,绕出复杂的迷巷,专挑没有监控的路走,然后开车逃离?这符合常理吗?符合一个中学生的能力吗?不符合。
我一边说,一边掏出手机,喂,强局长吗?我需要两名侦查员同事一起,去找税务局的陶局长聊聊天。
这个陶紫还是挺悲剧的。
在我们去陶局长家之前,侦查员已经来到了我们宾馆。
在我们尸检结束之前,他们已经赶赴陶局长家,对陶紫的情况进行了了解。
侦查员说:陶紫其实是一个弃婴。
十六年前,陶紫被亲生父母抛弃在了陶局长家附近。
陶局长的妻子没有生育能力,所以他们果断收养了这个胖乎乎的小丫头。
可是在收养后不久,陶局长发现陶紫总有憋气的现象,于是把她送去医院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结果发现陶紫有先天性心脏疾病,这可能是她亲生父母抛弃她的原因吧。
我现在关心的是,有多少人知道陶紫有先天性心脏疾病?我急着问。
侦查员喝了口水,说:知道的人不少,陶局长当年的邻居、同事,还有医院的几个医生都知道。
关键是这么多人中,谁最有可能利用陶紫的疾病害陶紫。
对对对。
我使劲儿点头。
我们在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陶局长很抗拒。
侦查员说,但是他反复强调一句话,我这么做,都是为了给陶紫治病。
治病?我一头雾水,他都做了什么了?侦查员摇了摇头:我看他脸色不对,也不好再问下去。
既然是回避我们的问题,我说,那他做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税务局长,林涛说,他说的事,会不会是贪污腐败?我们也这样推测。
侦查员说,一来不是什么好事,二来是为了给孩子治病。
那么肯定是和钱有关的不好的事,也只有联想到腐败问题了。
我大胆猜测一下,我望着天花板,说,如果是什么人,给陶局长送了钱,但是事情没有解决,由此生恨,于是害死了陶紫,合理不合理?嗯,很合理。
大宝说。
还有一个条件,林涛说,这个人和陶局长很熟悉,知道他孩子有病。
对呀。
我说,正是因为很熟悉,所以送钱还没帮到忙,才会恨得要杀人。
另外,对当事人的孩子下手,而且还用这么阴毒的手段,肯定是个性情阴鸷的人。
我们还有其他排查条件,林涛补充道,这个人有车,身高一米七五,偏瘦,对迷巷的周边环境非常了解,尤其是迷巷装了监控录像后,对监控位置很清楚。
还有,他买过假发!我说。
侦查员嘿嘿一笑:这么多条件,我们还破不了案,那就真是废物了。
可能是下午睡多了,晚上一夜未眠。
记得在大学的时候,法医专业老师教会我们在尸检的时候如何运用自己的十根手指。
哪几根手指持刀,哪几根手指持止血钳,哪几根手指可以探查心腔,哪几根手指缝线打结。
老师说:我们法医做尸检的时候,最常用的不是任何一根手指,而是第十一根手指——手术刀。
老师把手术刀比喻成我们的第十一根手指,目前我们却被一个十一根手指的案件搞得晕头转向。
多出一根手指会不会是凶手留下的一个什么线索呢?他在给我们出一道多么凶残的题目!我一定会抓住他,抓住他。
我满脑子都是那具被剖腹、碎尸的尸体,满脑子都是那根弯曲的发黑的手指。
不知不觉已经天亮,我推醒林涛:真能睡,到底还是年轻啊。
可能知晓陶紫有心脏病史的人一共有一百四十二人。
侦查员扬了扬手中的名单,我们昨晚奋战一夜,对这一百多人进行了逐一排查,筛选出四人完全具备作案条件。
哦,当然,买假发这个情节,我们不能确认。
四人中有两个人案发时不在本地,剩下的两个人的基本情况如下。
侦查员清了清嗓子,说:郑晓峰,四十岁,陶局长的同学,人民医院医生。
当年陶局长就是通过他,找到心血管科的医生确证陶紫有先天性心脏疾病。
郑晓峰身高一米七五,六十二公斤,家住在迷巷旁边的一个新建小区。
唯一不符的是,这个人性格开朗,喜欢开玩笑。
我微微摇了摇头。
侦查员继续说:何鸿,四十六岁,陶局长以前的老邻居,曾和陶局长关系甚密。
身高一米七八,五十八公斤,性格内向,在经营一家饭店。
这个很关键。
我打断了侦查员的话,可能和陶局长的权力发生关系的人,就是最可疑的人!这人条件都很符合,而且身高三厘米的误差,在侦查实验的误差范围内。
有一点不符合。
侦查员说,何鸿家住城西,和迷巷相距很远,生活区域主要在西边,据了解,他不应该对迷巷的状况很熟悉。
对现场环境熟悉,也是一个重要条件。
强局长说。
大宝推门进来,拿着一张打印出来的照片,说:这人是何鸿吗?大宝最近在研究视频侦查学说理论,于是他就被我要求去视频室,观看迷巷各个监控视频的内容。
除去二十一户住户,反复出现在监控里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凶手。
这种提前熟悉现场环境的做法,被警方称之为踩点。
我坚信,对现场环境熟悉,除了居住在附近,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踩点。
照片上的人,就是何鸿。
这人只在监控里出现了一次,大宝说,但是他手里拿个盒子,局里一个秃顶同事一眼就认出那是个名牌假发的包装盒。
可以抓人了吗?我微笑着看着有些吃惊的强局长。
何鸿和陶局长是一起长大的兄弟,做了三十多年的邻居。
在何鸿的酒店必须靠着偷税漏税维持生意的状况下,陶局长登上了市税务局长的位置。
何鸿暗自窃喜,利用这个关系,加之老规矩的厚礼,何鸿的酒店迎来了转机。
何鸿完全没有想到,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兄弟,居然取了他偷税漏税的证据,并以此为要挟,不断变相问他要钱。
老陶不是这样的人,他在税务局二十年,一直很踏实。
为什么坐上了局长的宝座,却要对自己最好的朋友下手?何鸿不能理解。
唯一的答案,就是欺负我老实。
何鸿这样想。
他说他是为了给孩子治病,没办法,才会收我的钱。
何鸿想,放屁!十几年来,他就攒不到二十万手术费?其实陶局长没有骗他,陶紫每年的维持性治疗费用,就花光了陶局长的积蓄。
因为他的妻子没有工作,靠着他那微薄的工资,还真是很难攒够手术费用。
明刀明枪去杀人,何鸿不敢,一些阴招,还是可以试试的。
不吓死她,也得把她给吓出个新毛病。
何鸿打算这样去报复老陶。
他跟踪陶紫,到ktv楼下等她,然后很热情地说要开车送陶紫回家。
他载着陶紫开到了迷巷附近,说是去解个手,其实是拿着道具去化了妆。
他以一个女鬼的形象出现在车窗前的时候,陶紫没有被吓晕,而是本能地跑下了车。
好在陶紫没有经过有监控的区域,好在陶紫对迷巷不熟。
他成功地把她逼到了墙角。
当一个鲜活的生命在自己眼前消失的时候,何鸿还是充满了恐惧。
他怕事情败露,吓晕她就离开的原计划没有实施,而是扛着陶紫的尸体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迷巷。
他想焚尸、想分尸、想化尸,想了很多,又发现都不可行,于是他把陶紫的尸体装在行李箱里扔进了丽桥河。
勘查员在何鸿家的浴室里发现了陶紫的血迹,何鸿没有任何抵赖的余地。
纪委介入,对陶局长的受贿行为进行了调查。
这两个昔日的老邻居,一起住进了看守所。
用这种不确定性的杀人方式杀人还真是少见,大宝说,回去可以写一篇论文了。
为了给女儿治病而腐败,林涛自言自语,却因为腐败而害了女儿的性命。
这是多么的讽刺啊。
多么辛苦、待遇多么绵薄,都不能成为不廉洁奉公的理由。
我看着林涛和大宝,说,共勉。
[1]这可不是超生游击队的超生。
超生反应是指躯体死亡后,构成人体的组织、细胞和某些器官仍可保持一定的生活功能,对刺激能发生一定的反应。
比如在断头后一分钟可以看到眼球运动,在死亡后两小时,肌肉受到机械刺激还会有所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