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法医秦明系列(全集)最新章节!我猛地打了个激灵,拿出手机查了下万年历:案发是在昨天凌晨,昨天就是农历六月初四!我看见林涛和大宝一起打了个激灵。
林涛笑着说:目测,这案子要破啊。
专案组的第一步行动受到了挫折,对曹哲的审讯一无所获。
曹哲说,他根本就没有看上戚静静,当天中午在一起吃完饭,就独自回了家。
他租住的小区的大门监控证实了这一点。
陈局长有些沮丧。
就说嘛,我有些得意,他没有作案的条件。
不过,从他嘴里,你们得出什么线索了没有?主办侦查员摇摇头。
我略感可惜,道,那他们大概几点结束吃饭的?吃饭后有没有人再给戚静静打电话?查了。
侦查员说,饭店门口不远处路边有一个ic卡电话机,这个号码给戚静静打过一个电话。
现在还有人用ic卡电话?我沉思道。
可能是为了躲避侦查,所以不用手机的吧。
林涛说。
对了,我抬起头,说,女孩被捆绑的那座坟墓,是一个抗日烈士的,而女孩被杀害的那一天就是这个烈士的忌日。
我觉得,你们当务之急是要从这个烈士的家人开始查起。
目前看,活人献祭的可能性非常大。
那戚静静为什么不反抗?胡科长问。
我摇摇头:不知道,反正先查着吧,其他也没有什么线索。
胡科长,不如我们先去讨论一下‘六三专案’的情况?好,好,好,去讨论,去讨论。
陈局长慌忙说。
显然这个六三专案一个月都未能发现一点线索,上级领导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六三专案’还真是有一些进展。
在法医办公室,胡科长说,尸骨的身份已经搞清楚了。
这么快?我很惊讶省城刑警的办案效率。
其实当初发现手指的时候,就一直在找。
胡科长说,在周边省市也都发了协查通报。
巧就巧在,尸骨全部找到的昨天夜里,尸源认定了。
dna也证实了他就是手指的主人。
胡科长顿了顿,说:死者是青乡人,青乡市立医院泌尿外科的医生,叫孟祥平。
今年年后在省立医院进修。
他每周周末都会回老家,但是5月16日并没有回去。
他妻子给他打了无数电话,都无法接通,于是5月18日报了警。
时间和我们推测的比较一致。
我说,孟祥平比方将早死了半个多月。
只是因为方将的尸体被抛在闹市区,所以我们先找到了。
那对孟祥平的生前活动轨迹调查了吗?胡科长点点头,说:查了。
5月14日,周三晚上,孟祥平在医院食堂吃饭,还有同事看到,15日他休息,16日周五他值二线班,按常理可以不到科室。
因为他一个人独住一个宿舍,所以14日以后,就没有人注意到他了。
直到17日,孟的妻子给科室主任打电话,才发现他失踪了。
这就是调查结果?是啊。
无法确定之后孟祥平的活动轨迹。
胡科长惋惜地说。
社会关系呢?我追问道。
胡科长摇摇头:目前还在调查,没有结论。
案件虽然有了一些进展,但是很快又陷入泥潭。
我们三个人和胡科长都显得很沮丧。
这两个人究竟有什么联系,他们为何先后被杀,又被这么残忍地分尸、剖腹?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呢?继续等调查结果吧,胡科长说,我们手里掌握的线索实在太少了。
关于祭祀的想法,也很快被推翻了。
陈局长之前对曹哲的怀疑是错误的,被我们轻易地预言,他有些没面子。
但这次我们的推测也被调查否定了,他显得有些耀武扬威。
我就知道是巧合。
陈局长说,都什么年代了,还活人祭祀?旧社会都不兴这个了。
怎么排除的?我有些不服气。
李华夏烈士的后人去年起就不在龙番市居住了。
陈局长说,李华夏只有一个儿子,已经去世了,一个孙子今年五十岁,一个孙女四十七岁,两人在南江伺候八十岁的老母亲。
根据南江市公安局的协查,这两人一年没有回来了。
陈局长指了指主办侦查员,让他接着介绍。
侦查员慌忙翻开笔记本,说:李华夏所有的后人都在去年的时候搬去南江了,就李华夏的曾孙子,十八岁的李建国,在外地上大一,偶尔会回龙番,住在他姨娘家。
他从小就是姨娘带大的,感情很好。
这怎么排除?我说,怎么排除李建国的嫌疑?别忘记了,给戚静静打最后一个电话的,是一个ic卡电话机。
现在只有大学生还会用这个玩意儿。
你知道你曾祖父的名字吗?陈局长问我,我就问名字,我都不问忌日。
一个曾孙子,还是大学生,会记得曾祖父的忌日,给他献祭活人吗?再说了,我们分析认为凶手是为了逃避侦查,才用ic卡电话的。
我挠挠头,被说服了:是了,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起劫财案件。
曹哲和戚静静他们中午吃的是什么?我突然想起了戚静静的胃内容物。
西红柿炒鸡蛋、宫保鸡丁,还有一些素菜。
侦查员说。
看来他没说谎,我说,和胃内容物一致。
这也可以肯定,戚静静从中午饭后,一直到晚上十二点之间没有去吃过饭了。
这个调查可以查清,胃内容物起不了作用。
陈局长傲慢地说。
现在死者和凶手是否熟识,都不好说。
林涛岔开话题打圆场,死者反抗不激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按理说,即便是熟人,也不会轻易让人家绑上、割衣服。
但至少是对现场环境很熟悉的。
我说,知道有坟地、有砖厂的人有多少?不少,住那一片的人,都知道。
侦查员说。
可惜,足迹只能去认定,不能去排除,而且还要找到相对应的鞋子,所以不能作为甄别犯罪分子的依据。
林涛说。
突然,一名侦查员闯进专案组说:戚静静的银行卡,刚才被提取了卡上全部的两万元钱。
陈局长猛然站了起来:好!取钱人的视频截图带来没有?侦查员摇摇头,说:没有,他戴了个帽子和墨镜,看不清。
陈局长又坐了下来:那你急吼吼地喊什么,等于没用。
不,我说,很有价值。
一来我们知道嫌疑人的体态特征了,二来这个案件的性质终于明确了,至少有一个杀人动机是侵财。
是的是的,侦查员使劲儿点头,一米八,身材健壮,背双肩包。
体态特征和痕迹部门推测的很一致。
我看了眼林涛,说。
可是,我们仍然没法去确定侦查范围啊。
大宝说,龙番七百万人口,怎么找?复检尸体,看有没有进一步发现。
我说。
‘六三专案’目前没有进展,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做的。
走出会议室,胡科长低声对我说,这个案子,你去解剖,你看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我想了想,说:现在外围搜索出的所有线索,都是死者戚静静留下的东西,只有一样,应该是犯罪分子随身携带的。
胡科长低头思考。
我说:就是那几个饼干袋子。
嗯,对。
胡科长说。
那么,下一步就去查这几个饼干袋子。
看看生产商是哪里,主要销售渠道是哪里。
我说,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线索。
胡科长点点头,说:我来和支队长汇报,让他调人去调查。
我们这边,会仔细检验饼干袋,看有没有指纹什么的。
犯罪分子反侦查意识很强烈。
我说,取钱都知道戴帽子、墨镜,所以我觉得他不太可能在饼干袋上留下什么。
所以我的建议是从饼干的生产销售方面入手。
好。
胡科长转身离去。
我看了看林涛和大宝,说:继续干活。
还没有到殡仪馆,林涛就打来了电话:刚才我对死者的包和钱包都检查了,没有别人的痕迹,连手套印都没有,只有死者的指纹。
我判断,可能是死者主动把钱和卡拿给凶手的。
那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熟人,我说,另一种就是被威逼。
我也觉得死者一直没有多少反抗,可能是因为害怕,大宝说,戚静静是个胆小的人。
你说会不会是和前两天案子一样,凶手是采用了非正常体位的性交?我说。
不会。
非正常体位,他把她脱那么干净做什么?大宝说,而且口腔、肛门也仔细提取了生物检材,阴性的呀。
我点点头,没说话。
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尸体复检,我们并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虽然第一次检验是在晚上,但是并没有什么遗漏。
直到我们再次缝合尸体的时候,我一眼瞥见了死者脚趾上的一些异样。
阳光照射进解剖室,洒在死者的脚趾上,脚趾中央的皮肤上有一块斑迹在阳光的折射下格外醒目。
我停下手中的针线活,趴在死者的脚上看。
怎么了?大宝问。
那天晚上没有注意到,死者的脚趾上有一块反光点。
我说。
那是什么东西?大宝问。
我摇摇头,没说话。
用棉签擦拭了一遍脚趾,装进物证袋,脱了解剖服发动了车子,赶往市局dna实验室。
实验室里,dna技术人员对我提取的棉签进行了浸泡和离心,然后取了沉淀物做了一张涂片。
我拿过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着。
漂亮!我喊道。
找到了?dna室的妹子抿嘴一笑。
有精子,快做dna检验!我兴奋地说道。
在dna室门口等着检验结果的时候,胡科长也传来了好消息。
饼干袋子我们调查了。
胡科长的声音透过电话依旧洪亮,是地方产的饼干,产地是在陕西省,主要销售渠道也是在他们省内。
按理说,我们省不会有这样的饼干出售。
而且,与之吻合的,戚静静接到的最后一个电话,不是ic卡电话机打的吗?经过技术处理,可以确定用这个ic卡电话机打电话的那张ic卡,是陕西电信发售的卡片。
也就是说,打电话的这个人应该就是凶手。
陕西?我说,凶手是从陕西过来的?陕西过来的怎么会对我们龙番那一块地方那么熟悉?那这案子怎么办?我刚从死者的脚趾上提取到了精斑,看来没用了。
全国这么大,陕西那么大,怎么找人?嘿嘿,我这儿有个好消息。
胡科长说,我马上到办公室来,在我的办公室里见。
4胡科长的办公室里,胡科长靠在座椅上,喝着茶。
他说:如果一个胆子不大的凶手,到墓地里去作案,一般会选择什么地方呢?你怎么知道凶手胆子不大?我问。
我就是做个假设。
胡科长继续卖关子。
我想了想,摇了摇头。
胡科长说:如果我是凶手,我对现场环境非常熟悉,我若在坟场作案,就会选择我最熟悉的一块地方,比如说亲戚的坟墓。
等等,我打断胡科长的话,可是凶手为什么非要去坟场作案?这个不好说。
胡科长说,但你还没听出来我什么意思吗?我点点头,说:知道,你还是在怀疑李华夏的亲人。
可是侦查他们已经说了,李华夏除了个曾孙子,没人回龙番。
而且,一个曾孙子,还是大学生,怎么会愚昧到给自己的曾祖父献祭活人呢?这肯定是个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