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法医秦明系列(全集)最新章节!光总觉得它跑得比任何事物都快,可它错了,因为无论它跑得多快,黑暗总是先它一步到达并等待着它的光临。
——特里·普拉切特1青乡市立医院泌尿外科医生孟祥平,三十一岁,5月14日失踪,于7月19日在龙番市郊区路边发现尸体;南江市通通网络公司总经理方将,三十二岁,6月2日失踪,于6月5日在龙番市闹市区一垃圾堆中发现尸体。
侦查员说,据调查以及青乡市、南江市公安局同行的协查,两名死者生前所有可疑社会关系全部排除嫌疑。
两名死者在生前互不相识,也没有过任何联系。
六三专案距发案已经整整两个月了,专案组抽调了全市的精兵强将进行了地毯式排查,侦查员带回的结论却依然毫无突破。
专案会议成了例会,每周二、四、六晚上都会在龙番市公安局会议室召开,可是破案的线索丝毫没有被找到。
案件已经发生两个月了,我们省厅的侦查、技术人员专门赶赴龙番市,听取了案件前期工作汇报。
连续的奋战让侦查员们脸上挂满了倦容,而线索一直摸不出来,他们的脸上又不禁满是忧虑。
视频组也竭尽全力了。
视频侦查科科长说,所有的监控都仔细捋了一遍,可惜因为缺乏维护经费,很多单位的摄像头都是摆设,我们只能靠交警安装在大路上的摄像头以及银行等单位的零散监控进行侦查。
经查,孟祥平5月14日晚六时在龙番市长江大道和繁华路交叉口出现了一次,独自步行;方将是6月2日晚八时在工商银行花园路支行门口的龙番大酒店门口打车,往北去的。
这是两名死者最后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我想问一下,那个,方将后来回宾馆了吗?大宝问。
宾馆摄像头也是好的,方将是6月2日中午办理的入住手续,下午五点出门,然后再也没有看到过他了。
打车,我摸了摸下巴上的胡楂,出租车找到了吗?侦查员一脸惋惜地摇摇头,说:因为监控清晰度很差,我们没法看清车牌号,只能通过大概时间来排查附近路口的交警监控,等我们找到那辆出租车驾驶员的时候,事情已经过去半个月了。
即便是我们给他看了监控,他依旧想不起来那天运送这个人去什么地方了。
长江大道在北,龙番大酒店在南。
我说,距离那么远,怎么才能联系到一起呢?死者均是在被下药的状态下割颈导致死亡,然后又被剖腹和分尸。
侦查员说,我们在毒鼠强的来源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可惜一无所获。
那会不会是为了财呢?我想了想,问。
凶杀案件的发生,大多数情况下原因不外乎财、色、情、仇和激情杀人,在社会矛盾均被排除的情况下,死者又是男人,不得不考虑侵财杀人的可能性。
这个现在看,也不能排除。
侦查员和我的想法一致,如果是偶发性的侵财杀人案件,加之凶手精神变态,确实不太好找线索。
下一步,你们打算怎么办?我问。
下一步,我们一方面继续调查死者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也继续努力看监控。
看看特定的时间,在特定的案发现场的一些可疑车辆的出没情况,然后逐个排查。
侦查员打了个哈欠,说道。
我点点头,说:真是辛苦你们了,全市那么多监控,怕是你们没睡过好觉吧。
今晚怕是也睡不了好觉了。
胡科长推门进来,说,一个豪华小区,着火了,目前看,是死了人了。
那我们也去看看。
大宝收拾起笔记本。
这你们没必要去吧,胡科长说,未必是命案。
额,无所谓,今晚没事儿,我们一起去吧。
我说完,拍了拍六三专案主办侦查员的肩膀说,兄弟们受累了。
这是龙番市东部的一个豪华小区,小区由十余栋六层双单元小楼组成,每单元只有一户,每两层为一户复式楼。
现场位于其中一栋楼的二楼,我们赶到现场的时候,消防队员们正在收拾地面上的水管,二楼的一面窗户玻璃被高压水枪冲破,但窗外并没有明显熏黑的痕迹。
兄弟,火不大吗?我问。
一名消防战士摇了摇头,说:不大,都没见到火光,两下就给俺们冲灭了。
那,你们进入现场没有?我接着问道。
战士又摇了摇头,说:没有,这门结实。
我们一面灭火,一面有战友在破门,火灭了,门还没弄开。
我穿过被支撑着的门禁单元门,来到现场住户101室的大门前。
钢制的大门门框看上去的确有些扭曲,我默默点了点头,随即又抬头问:那你们怎么知道里面有人死亡了?战士停止收拾水管,抬头看了看我,说:哦,俺知道了,你们是法医吧?俺看过一部讲你们法医的小说叫《尸语者》,俺特佩服你们的工作呢。
我有些焦急,没接他的话茬儿,说:你们怎么知道里面有人死亡了?哦,小战士挠了挠头,你们公安局的人从对面的阳台上打光进去看的。
说完他指了指现场对面的二楼阳台。
这时,一名龙番市公安局的技术员从现场后面的住楼走了出来,扬了扬手上的聚光勘查灯,说:秦科长好,刚才从对面看了,确定里面有一人死亡。
我点点头,戴上手套走到门口,看了看形状怪异的门锁说:这种门锁我倒是第一次见,确实很奇怪,这门的料子也真够结实的,业界良心啊,难怪你们弄不开。
门锁把手上有纱布手套痕迹。
林涛拎着一个小盒子走到我身边说,这天气,在住宅区里戴手套的,除了法医、保姆、环卫人员,还真就没啥好人了。
我可没碰着门锁。
我举起双手。
你在那边和消防小战士聊的时候,我就已经看完了。
林涛觉得我的动作很滑稽,笑着说,初步分析,可能是临走带门时留下的新鲜手套痕迹。
你是说这是命案?我瞪起了眼睛,你刚才去哪儿了?接下来要做什么?林涛举了举手上的小盒子,说:我去拿这个了,开锁啊,不然咱们怎么进去?窗户都有防盗窗的,你这体形,怕是我们把防盗窗全拆了,你也未必钻得进去吧。
去你的。
我说,你还会技术开锁?必须的啊。
林涛戴上头灯,拿起工具开始开锁。
这可不是一般锁啊。
我饶有兴趣地抱着双手站在林涛身后,你能把它弄开,我叫你哥。
我看不像命案,胡科长和王法医走了过来,说,刚才询问小区保安,有一些线索。
哦?我转身看了看身后同样露出好奇眼神的消防战士,揽过胡科长走到了一边。
不论是不是案件,相关的重要信息在调查阶段都是需要严格保密的。
很多人认为公安藏着掖着一些关键信息是故意卖关子,其实不然,这些消息一旦泄露出去,不仅会给侦查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在甄别犯罪分子的时候,也会出现困难。
比如有人要为真正的凶手顶罪,他一旦得知了案件的关键信息,就会骗取侦查人员的信任。
即便对于同属公安部门管辖的消防队,我们也是需要保密的。
是这样的,胡科长见我把他拉到一边,会意地一笑,说,保安说,晚上十点多钟的时候,全小区停电了。
我抬腕看了看表,时针指向十二点三十五分,说:那火是什么时候发现的?你听我慢慢说来,胡科长说,据对保安的调查,晚上十点十分左右,保安室突然停电了。
保安们就赶紧出来看,发现全小区十一栋楼都是黑漆漆的。
对了,这里要先说一下,这个小区一共十一栋楼,每栋楼六户,一共也就六十六户人家。
实际入住的,大概有四十户人家,都挺有钱,平时在这个时候应该是灯火通明的。
所以没一会儿,就开始有人陆续地往保安室打电话。
嗯。
我点了点头,说,这个天气,晚上都有三十七八度,没有空调,这些富人确实不好熬。
保安马上联系了物业,物业通知了电力公司,胡科长继续说道,电力公司在晚上十点半就赶到了这个小区,检查了小区的一个总电闸,发现跳闸了,顺手一推,整个小区的电就来了。
总电闸?大宝说,总电闸跳闸肯定是有短路啊,他们也没去检查哪栋楼短路了?如果是短路了,推上去应该会再跳的吧。
胡科长说,他们分析可能是偶然原因导致了短路,所以推上电闸后,见每栋楼都有电了,于是就走了。
那总电闸在哪里呢?我问。
在小区保安室后面的墙角,有一个铁箱子,电闸就在里面。
胡科长说。
我点点头,说:胡老师的意思是,如果是现场的电路有问题,他这么一推,虽然没再跳闸,但不代表可能在短路的地方引起火花,如果附近有易燃物,就会引燃。
如果家里的主人睡得很熟,或者喝醉了,可能没有察觉家中起火,所以当火烧到他的时候,再醒也来不及了。
胡科长点点头说:我觉得起火和停电碰得也太巧合了吧,哪有那么巧的事情?现在是夏季,住户用一些大功率的电器比较频繁。
我们已经碰到过好几起因为电路起火失火而引起的人身伤亡事件了。
可是,我说,火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呢?胡科长说:是这样的,电重新来了以后,两个保安就睡下了。
可是其中一个人越想越不放心,因为他看过前几天报纸上说的电路起火烧死人的案例,所以就起身拿着灯去巡逻。
这时候是几点?我问。
十一点半。
胡科长说,离重新推上电闸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
当保安巡逻到现场楼下的时候,发现现场的窗帘在燃烧,还有烟从窗缝往外冒,当时他就报警了。
我们派出所和消防队的人五分钟左右赶到了现场,一方面灭火,一方面上了对面的楼观察室内情况,发现现场内床上有一具尸体,应该是已经炭化了。
那消防队员不是说火很小,没见到火光吗?我问。
火确实不大,但是有明火,烧着窗帘了嘛。
胡科长说。
可是,从推了电闸到火被发现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我说,你不觉得太慢了吗?起火是很快的,火势凶猛的话,半个小时可以把家里的东西烧个精光。
你看,从保安发现窗帘在烧,到消防队开始灭火,大约也就十几分钟吧,我们的技术员就可以在对面看到室内,说明窗帘已经燃烧殆尽了,这火应该不算慢吧。
嗯,胡科长说,这是个问题,但也不排除燃烧开始的时候助燃物不易燃烧,起火慢,等火烧到窗帘的时候,火势已经比较猛了。
这小区监控还真不少啊。
大宝平时对电路啊、电子啊什么的高科技最感兴趣,此时他开始对小区里林立的形态各异的摄像头产生了好奇。
怎么?我说,你想去研究研究这个小区的监控分布吗?也未尝不可啊。
好哇,大宝说,我这就去寻访一下,然后找图纸看一下。
看看有钱人的安保是不是做得就是比咱们穷人好。
去吧,我笑着说,反正等林涛开门还需要一段时间,即便开门了,痕迹检验部门还需要一段时间去打开现场通道。
还弄什么技术开锁啊?大宝说,直接找个斧子劈开不就得了?斧子劈啊?我说,你忘了黄支队长现在在做什么了吗?黄支队长?胡科长插话道,云泰的支队长吗?大宝笑得前仰后合,说:是啊,他现在正夜以继日地给人家修井呢。
笑什么笑,来,老秦,叫哥。
林涛走了过来,做了请的手势。
显然,他把这个形态特殊的锁给弄开了。
2但愿你别失业,不然我们得对付一个多么高明的贼啊。
我说着,探头朝现场里看了一眼。
一楼摆放得很整齐,若不是能闻见一股焦煳味道,完全看不出来这会是一个火灾现场。
死者的身份已经搞清楚了。
一名侦查员走到我们身边,一边翻着笔记本,一边说。
哦?好。
林涛你们先打开现场通道,我在外面等着,顺便听一听死者的基本情况。
我帮着林涛从勘查车里拿出现场勘查踏板,说。
死者叫董齐峰,三十二岁,是龙番市最年轻的工程监理,属高薪人群。
侦查员说。
哦,年轻有为啊,可惜了。
我说。
应该说是巾帼英雄吧。
侦查员说,取了个男人的名字,但其实是美少妇一名。
说完,他从笔记本里拿出一张证件照。
照片上的女子五官秀丽,眉宇之间颇有几分英气。
这姑娘才结婚一年多,丈夫的资料还在调查。
侦查员说,房子是董买的,花了近三百万。
天哪,真是个有钱的女人。
既然现在怀疑是电路起火,我倒是更关心房子装修的情况。
我说。
这个我们也问了。
房子是开发商统一装修的,属于精装复式楼,所以水电什么的,都是开发商弄的。
如果是电路问题起火,开发商估计得赔死。
这么个英才,比我们这些小警察可值钱多了。
我点点头,给侦查员递了一根烟说:走,咱们一边儿去,现场附近不抽烟。
两根烟的工夫,林涛满头大汗地跑了出来:好了,去尸体旁边的通道已经打开了。
这么快?我有些讶异。
痕迹检验部门在打开现场通道的同时,也在对现场的地面进行勘查,以便发现一些属于凶手的痕迹和物证。
如果在命案现场,这么快就完成了这项工作,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但如果不确定是不是命案,现场没有痕迹可以发现,反而是件好事情。
事故总比凶案更容易让死者家属接受。
我现在有些犹豫。
林涛并没有带来好消息,他说,现场的地面载体不行,如果不是鞋子很脏,是不会在现场留下脚印的。
我们看了看一楼的现场地面,现在怀疑可能存在一个男人的鞋印。
关键是现场地板的问题,这疑似足迹,没有鉴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