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法医秦明系列(全集)最新章节!大宝对这种问题信手拈来: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死者受伤后,用黏附有血迹的手掏了自己的口袋;第二种是凶手杀完人后,用黏附有血迹的手掏了死者的口袋。
一般第一种只会在个别口袋里出现,而第二种通常在每个口袋里都出现血迹。
本案中,死者上衣三个口袋,裤子两个口袋都有血迹,所以我倾向是第二种,凶手掏的。
对!我点头说道,有掏口袋的动作,更加说明了凶手是为了钱杀人的。
这和凶手拿走死者的戒指和耳环高度符合。
我们法医说尸体能说话,现在尸体的衣服也会说话,它告诉我们,这是一起侵财杀人案件。
尸检结束后,我们看天色仍亮,便马不停蹄赶往专案组会议室。
死者的丈夫已经可以排除嫌疑,他没有作案时间。
侦查员最先发言。
嗯,我说,死者的首饰是被凶手拿走的,尸体上都有反映。
还有,死者所有外衣口袋里,都有擦拭状血迹,这是凶手在杀人后掏口袋留下的,综合这些情况,我们可以断定凶手是为了侵财才杀人的。
侦查员说:另外,据调查,李怡莲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五天前,周五的晚饭,他们单位几个人在谈事情一起吃了饭,晚上八点左右离开。
从那天晚上后,李怡莲就失踪了,周一没有上班,电话也打不通。
因为她是闲职,上起班来属于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所以单位的人以为她去云泰市找老公去了,也都没有在意。
一起吃饭?我说,死者的胃内容物不像是聚餐的食物啊,仅仅只有玉米粒,难道她不是周五晚饭后死亡的?侦查员说:哦,据调查,李怡莲一直在节食减肥,晚饭基本都不怎么吃。
那天晚上,她确实只吃了一根玉米。
如果和胃内容物对上了,她应该就是那天晚上死亡的。
至于杀人现场,我们还没有找到。
林涛打开了幻灯片,说,我们从一楼沿着楼梯走到了十一楼死者家门口,只在二楼到三楼的楼梯口发现了好像有被拖把拖过的痕迹,但是墙上没有喷溅状血迹。
我听说死者是被扎破了心脏死亡的,应该会有很多喷溅状血迹吧?楼梯口狭小,墙壁如果喷上了血,肯定是打扫不掉的。
所以我们认为死者应该是在室内被杀害,然后拉出来抛尸的。
我皱了皱眉,摇头说:我不太赞成这个看法。
你们看,死者的衣服背侧黏附了大量灰尘,应该是在有灰的地方呈仰卧位停了一段时间。
如果是家里,不该有这么多灰。
我看你们的勘查照片,一楼的楼梯间地面贴了瓷砖,而上了一楼楼梯后,就是水泥台阶了。
这栋楼的住户很少走楼梯,所以楼梯上就有大量的灰尘。
这个现象提示死者是在楼梯间被杀害的。
不可能是在运送尸体的时候,在楼梯间地面上擦蹭上的灰尘吗?林涛问。
我摇摇头,说:不会。
擦蹭状的灰尘有方向性,而死者衣服上灰尘的分布是大面积、均匀的,所以是完全接触而黏附上的。
而且,我们在现场检验尸体的时候,死者的尸斑位于腰背部未受压的部位,说明死者死后处于仰卧位停留了至少三十六个小时。
只有二楼到三楼的楼道里有拖把拖过的痕迹,我们用四甲基联苯胺也做出了潜血反应,dna检验正在进行。
这么说,死者应该就是在这里被杀害的了,可是为什么没有喷溅状血迹呢?说不过去吧?林涛问。
这个问题很好解释。
我说,并不是说每个动脉破裂的现场,都会有大量喷溅状血迹。
这名死者裸露部位的动脉,如颈部,没有破裂。
破裂的都是胸部的脏器。
虽然前几天天气还比较热,但是死者穿着了一身职业套装,居然还是长袖。
加之胸部还有文胸的包裹,这个位置的衣物很厚,那么即便有血迹喷溅,都会被衣服遮挡黏附。
所以只要是穿着比较厚的尸体,胸部受伤,都很少有明显喷溅状血迹。
那么,是什么人作案的呢?侦查员问。
我直截了当地拍了桌子,说:我认为凶手就是楼里的住户。
4就因为这单元门有门禁系统吗?侦查员质疑道,一个单元三十层,每层两户,六十户人家互不认识,如果有人尾随死者进入门禁门不也可以吗?比如说,那天晚上聚会的人,或者是聚会后约见了一些不正当关系的人,不都是可以进入门禁吗?而且,我们都觉得是熟人作案,生人是没法把死者骗到二楼到三楼的楼道里的。
不对吧。
大宝说,如果是尾随进入后挟持,完全可以挟持到一楼楼梯下面啊。
如果是熟人,也应该是坐电梯到死者家附近杀人啊。
为什么要拉死者去二楼半?然后杀完人,再从二楼半拖回一楼扔污水井?这人脑子不好吧。
是啊。
我说,我觉得凶手应该是在二楼半和死者偶遇,或是潜伏在那里,等死者到达后下手的。
如果是潜伏,那还不是熟人吗?侦查员说。
我说:可能是了解一些,但绝对不是熟人。
我说过,死者被杀害后,是处于仰卧位了一段时间,然后被移尸的。
在仰卧位的这段时间还不短。
侦查员说:哦?怎么判断出的呢?我说:尸斑一般在人死亡后两到三小时就会出现,逐渐加重,在二十四小时基本稳定。
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如果你把尸体再翻转一下,尸斑会重新在新的低下位置形成。
这和尸斑的形成原理是有一定关系的。
尸斑是因为死亡后,血管内的血液不再流动,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液就从血管里渗透出来到达皮下组织,在皮肤上透视出斑块状的红色。
因为重力作用,血液总是往低下的位置沉积。
翻动尸体,尸体就成了沙漏,尸斑就成了沙,会在新的低下位置出现。
一口气说了一大堆,我有些口渴,清了清嗓子,接着说:但如果死后三十六到四十八小时,沉积的血液就会浸染到软组织内,这个时间段被我们称为尸斑的浸染期。
此时,尸斑在尸体上就固定了下来,不会再行变化。
我们知道,本案的死者死于失血,虽然尸斑浅淡,好在尸体皮肤比较白,所以尸斑的红色依旧可以在皮肤上清晰透视。
死者被我们发现的时候,是悬空挂在线缆上的。
也就是说,尸体从入污水井开始,就一直是处于直立位的。
如果死者死后立即被抛入污水井,那么尸斑应该在小腿和双足出现,因为小腿和双足才是尸体低下的位置。
但我们检验的时候,发现死者小腿和双足并没有明显尸斑,在腰背部却有浅淡尸斑。
这就说明死者死后,至少被处于仰卧位置停放了三十六个小时,尸斑在腰背部固定,然后才被抛尸。
我顿了顿,接着说:凶手敢把尸体放在楼道里这么长时间,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对这个楼很熟悉,知道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人在楼道里走动的;二是对死者并不熟悉,即使死者被人发现,也没有人会很快怀疑到他。
至于后来移尸,应该是因为尸体开始发出尸臭了。
发出尸臭,即便没有人走楼道,也会把楼道有尸体这个信息主动推送给住在这栋楼里的人。
他为了延缓发案时间,才把尸体移走的。
当然,这个小区人多眼杂,拖出楼去抛尸肯定不切实际,那么最好的位置就是楼下的污水井。
知道楼下有污水井这个信息,也提示了凶手很熟悉这栋楼的结构,很有可能是这栋楼的住户。
嗯,我赞同。
侦查员说,对楼道熟悉,对死者不熟悉,很符合这栋楼的邻居啊。
不过,既然楼道没人走,为什么凶手和死者会在楼道里出现?死者为什么会走楼道?凶手又为什么会走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