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医秦明系列(全集) > 章节目录 第96章 古院冤魂(1)

章节目录 第96章 古院冤魂(1)

2025-04-03 14:58:38

,最快更新法医秦明系列(全集)最新章节!每一个研究人类灾难史的人可以确信:世间大部分不幸都来自无知。

——爱尔维修1师父?大宝惊喜地说,都好久没有和你一起出现场了。

虽然我们出勘的每起案件都会拿回来给师父点评,然后通过点评学习到一些侦案技巧,但是总没有和师父一起出勘现场、从现场中历练来得畅快。

因为省厅法医人数有限,所以我们和师父经常不得不分头行动,能够一起出勘现场的机会实在很少。

然而这一天,师父已经在副驾驶位置上正襟危坐,等着我们了。

杀死多人的现场,我肯定得去。

师父一脸严肃,还在年里呢,就出了这样的恶性案件,太可恶。

大家听好了,我们不能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过完正月十五。

大年初八,年后上班第一天,我、大宝和林涛就接到厅指挥中心的指令,于早晨七点整出发,赶往庆阳县,出勘一起一家三口被杀的案件。

听指挥中心说,是杀了三个,我说,是夫妻俩和小孩吗?从实习期间熟识的小青华被杀案以后,我最看不得的就是小孩被杀。

他们还没有领略到世界的美丽,就被强行夺走了生命,实在是让人愤恨的事情。

师父摇了摇头,说:具体情况还不清楚,现场处于封闭状态,当地痕迹检验部门正在打开现场通道。

接警民警进屋后,发现死的是一个老太婆和一个青年妇女。

据反映,这家还应该有个三岁的小女孩,可是民警没有找到,目前算是失踪吧。

为了拐卖儿童而杀人?不至于这么令人发指吧!我惊出一身冷汗。

希望小女孩是自己跑掉了,大宝低着头说,可以幸免于难。

但愿如此。

师父叹了口气。

为了配合窗外的凛冽寒风,车窗不断起雾,用空调吹的效果也不明显。

我时不时用手擦掉附着在车窗上的雾珠,眯着眼睛艰难地在结了冰的国道上行驶。

要保障大家的安全,又要尽快地赶到现场,毕竟专案组还在等着我们。

这一路,开得真累。

庆阳县是省城辖区的一个发达县,是全省距离省城最近的一个县。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庆阳县的县城渐渐地和省城的市区连接了起来。

所经之处一路繁华,我们在这个冰天雪地的情况下只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到达了县城,接着却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越过结了冰、不断打滑的乡村小路,到达了现场村庄外。

我跳下车,看了看窗户以下已经完全被泥巴覆盖的警车,说:幸亏开的是这辆越野,若是换了普桑,我们的车窗都得给糊上。

前面开不进去了,带路的民警也跳下车,说,里面都是土路,坑坑洼洼,又哪儿哪儿都是冰,进去估计就出不来了。

不如,劳烦领导走进去吧。

师父打开车门,一边弯腰用袜子口包裹住警裤的裤脚,一边说:这么偏,这种天,谁来这里作案呢?师父就是师父,还没进现场呢,已经给侦查划了范围。

天太冷了,围观群众不多。

现场是一间孤房,周围数百米都是农田和池塘。

这间房子古迹斑驳,却不破旧。

青色的砖缝中长满了青苔,外墙爬满了已经枯萎的爬山虎,零星地点缀着还没来得及融化的白雪。

师父带着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绕了古屋一周,时不时地推推屋子的窗户。

窗子都是锁闭的,难不成凶手是从大门进去的?大宝说。

现场墙外都是爬山虎,如果翻墙的话,是不是会留下痕迹?师父转头问林涛。

林涛点了点头:这么高的墙,如果爬上去必然会在墙上有蹬踏,那么肯定会有入口的痕迹。

主办侦查员过来了,我们问问情况吧。

我对师父说。

师父点点头,艰难地从屋后一处夹杂着泥巴和冰块的泥坑中挪步到现场大门外。

大门外有一些爆竹碎屑,被扫到一起,成为一片可以放置勘查用具的区域。

我蹲下身,抓了一把爆竹碎屑看了看,仿佛还能感觉到过年的气氛,仿佛还能听到几天前在这古屋大门外的欢声笑语。

这个屋子住了祖孙三代四口人。

侦查员说,老人古香兰今年六十多岁,守寡多年,只有一个女儿叫朱凤,今年二十九岁。

虽然古香兰一直守寡,但因为老朱家是商人出身,家境殷实,四年前,老古为朱凤招了个上门女婿,叫孙海鸥,是个孤儿。

上门女婿?我惊讶道,现在还有这个说法?侦查员笑了笑:有的,就是小孩子要跟女方姓。

嚯,我说,好守旧。

师父摆摆手,让我不要打断侦查员介绍案情。

我赶紧收了声。

孙海鸥和朱凤在三年前生了个小女孩。

侦查员接着介绍案情,取名叫朱伶俐。

人如其名,这个小女孩天生丽质、活泼聪颖,深得村里村民的喜爱。

今天早晨六点多,一个村民按约定来找朱凤到镇上去买东西,敲半天门没有敲开,于是走到西厢房的窗户往里看,看见古香兰死在自己床上,头附近全是血,然后报了案。

说完,侦查员指了指位于院落大门侧的西厢房的窗户。

是孙海鸥不服女儿跟妈姓,所以杀了丈母娘和老婆,带着孩子跑了吗?我又忍不住插话道。

侦查员笑了笑,说:现场初步勘查,没有发现有任何翻动迹象。

大门的锁也是好的,没有撬压的痕迹,各扇窗户都是锁闭的,就连外墙我们都看了一遍,没有明显的攀爬痕迹。

你的意思是说,师父摸了摸下巴,一来这像是一起仇杀案件,二来凶手是和平进入现场的?不仅如此,侦查员说,我们的法医对古香兰的尸体进行了简单的尸表检验,认定古香兰是在熟睡的过程中遇害身亡的。

这能说明什么呢?林涛问。

古香兰住的东厢房离大门最近,如果凶手是敲门入室的,应该是古香兰最先起身开门。

侦查员说,所以目前的怀疑,是凶手用钥匙进门。

看出来了,你们现在有重点嫌疑人了。

师父一直凝重的表情缓和了一些,那么,孙海鸥和朱凤的关系如何?孙海鸥昨天的活动情况如何呢?非常可疑。

侦查员咽了口唾沫,说,据村民反映,两个月前,孙海鸥和朱家的关系突然变得恶劣了,孙海鸥随即出门打工,一直就没再见到他回来。

作案时间排除了?我问。

侦查员神秘地一笑,摇了摇头,低声说:我们对孙海鸥的身份证进行了查询,孙海鸥昨天从上海坐动车回省城了!那他人呢?师父问。

目前还没有见到。

侦查员说,这是最可疑的地方,他回来了,不回家还能去哪儿?另外,两个大人死了,小女孩却失踪了,这能说明什么呢?动车几点到省城的?师父接着问道。

凌晨一点。

侦查员说。

省城火车站到这里要一个多小时吧?大宝说,那么就是凌晨两点多他就能够到家了。

死者昨晚的活动情况有调查吗?师父掐指算了算时间,问道。

昨晚村长儿子结婚,侦查员说,他们一家三口到村长家去吃喜酒。

大概是晚上七点吃饭,然后闹洞房什么的,九点多离开村长家的。

死者还有什么仇人吗?师父问。

侦查员摇了摇头。

工作效率不错。

师父赞许地点了点头,说,我们还没尸体检验,你们的案件差不多就要破了。

侦查员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这不是因果关系明显吗?不管怎么说,现场我们还是要看看的。

师父说,尽量多地提取到一些证据,把案件办成死案。

走进古院的大门,发现这个从外面看并不宽绰的院落其实还是蛮宽敞的。

正屋和东西厢房呈u字形排列,中间则是一个不小的院子。

院子的周围堆放了一些杂物,但一眼看去还是很干净整洁的。

平时,朱凤带着朱伶俐住在正屋。

侦查员一边说一边比画,东厢房是来客人的时候住的,东厢房旁边的小屋是厨房。

古香兰住在西厢房,西厢房的一侧是厕所。

平时古香兰他们家靠什么生活?我问。

他们家有一个果园,侦查员说,每年收入不菲,而且据说他们家有祖传下来的好几根金条,反正是吃喝不愁的。

院落的正中,应该是躺着一具尸体。

为了防止外界对尸体的污染,避免围观群众从大门外窥见尸体,勘查人员用一块塑料布遮住了尸体。

尸体的周围有喷溅血迹和片状的拖擦状血迹,还有一些血足迹和血赤足印,这是很明显的打斗痕迹。

师父走到尸体旁,掀起塑料布的一角。

我朝塑料布下看去,死者俯卧在地上,侧着脸,是一个青年女性,身材娇小,血迹沾满了长发,胡乱地遮盖在脸上,看不清眉目。

她穿着白色的棉布睡衣,睡衣的袖口和领口都被血迹浸满。

林涛拿出足迹尺,量了量地上最清晰的一处鞋印,说:这样算,凶手大概穿的是四十码的鞋子。

四十码?我说,成年人,看起来个子不高吧?林涛点了点头。

师父转头问身后的侦查员:据你们了解,孙海鸥的身材怎么样?个子不高,侦查员翻了翻笔记本,说,大概不到一米七吧?膀大腰圆,比较结实的那种类型。

从痕检角度看,林涛说,鞋码差不多,但是我感觉这些鞋印比较浅,不像是体重很重的人留下的。

不过,这不能作为依据,鞋子的材质、留下足迹时候的姿势和地面的因素都有影响。

我考虑的不是这方面的问题,师父蹲在地上想了想,说,你们看看朱凤,一米五几的身高,体重最重也就八九十斤。

这样的体格,能和膀大腰圆的孙海鸥搏斗这么久时间吗?我顺着师父的手指看了看院子里地面上的滴落血迹和打斗痕迹,说:说得也是,这么大范围,这么多出血量,死者应该是失血过多才倒伏的。

如果孙海鸥想杀朱凤,你觉得需要这么费力吗?师父问侦查员。

大宝蹲在一旁,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说:他们毕竟是夫妻,可能是不忍心下手吧。

他已经杀了一个人了,师父说,俗话说,杀人杀红了眼,已经杀过一个人的人,再连续杀人,是不会手软的。

他已经杀了古香兰,还有什么不忍心下手?陈总,侦查员说,您是凭什么肯定凶手是先杀古香兰的?师父笑了笑,指了指西厢房的方向。

勘查人员正在用鲁米诺喷剂喷洒着从西厢房到朱凤尸体处的院落地面,一个个潜血足迹逐渐显现出来。

2除了朱凤尸体附近的一些血足迹以外,还有一些潜血足迹。

林涛沿着潜血足迹在院子里走了一遍,说,潜血足迹从西厢房走出来,从深色到浅色,到朱凤尸体旁有一些迂回,然后在院子里有很多来回、交叉,最终消失。

是因为在地面走动多了,血迹被擦蹭完了吗?我问。

林涛点了点头:凶手鞋底沾染的血迹不多,在院子里摩擦力很大的水泥路面上走两圈,基本就无法再发现和追踪了。

明白了吗?师父拉回了话题,血足迹是从西厢房走出来的,然后没有再见到走回去。

所以,凶手应该是先杀了古香兰,脚上沾了血,然后再来院里杀朱凤的。

侦查员点了点头。

我接过话茬儿,说:凶手杀了朱凤,为什么还要在院子里停留、徘徊?师父摇了摇头:从犯罪心理学角度看,杀了人以后,处于任何情绪的人都有,你的这个问题,只有等抓住了犯罪分子以后再问他。

那,陈总的意见是,我们开始怀疑孙海鸥是错误的?侦查员有些担心。

师父摇了摇头:不,这点依据顶多算是个疑点。

通过你们的前期侦查,孙海鸥还是有着重大嫌疑的。

师父说完,又看了看院落里的打斗痕迹,直起腰来拍了拍手套上的灰尘,说:走,去西厢房里看看。

这是一家勤劳的住户。

房间里干净整洁,一尘不染,只是这个勤劳的老人现在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血液顺着耷拉着的右手一滴一滴地滴到地面。

房间里放着一排组合柜,组合柜干净整洁,没有任何翻动痕迹。

组合柜的对面放着一张单人床,床头和床的一侧靠着墙壁,床头放着一个做工考究的红木床头柜,应该有些历史了。

古香兰躺在床上,头面部和颈部血肉模糊。

我走近看了一眼,有些惊悚。

古香兰的面部已经被利器砍烂,连五官都无法辨别清楚。

颈部还有个巨大创口,创角有多处皮瓣,应该是被凶手反复砍击所致。

床头的墙壁和床头柜上都布满了喷溅状血迹,显而易见,床上就是杀死古香兰的第一现场。

师父拿起古香兰的双手,对身边的省城市公安局的王法医说:死者的手上没有抵抗伤,甚至床上没有因身体移动而形成的擦蹭状血迹,你们判断的没错,死者在遭受砍击的时候,没有任何防备。

肛温量了没?大宝问。

王法医点了点头:测了,但是两具尸体的尸温差距特别大。

师父说:是啊,朱凤的尸体在户外,而古香兰的在室内。

这个屋子保暖效果非常好,室内外温差这么大,自然会严重影响尸温下降的程度,这样也给死亡时间的判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所以,没办法精确了。

王法医说,大概时间是在昨晚十二点到今天凌晨三点之间吧。

孙海鸥有作案时间。

大宝说。

师父没有回答,蹲在地上看着床头柜的柜门,朝林涛招了招手,说:你看看,柜门上的痕迹是什么?林涛用多波段光源照射了一下床头柜柜门,说:陈总看得没错,这里应该是个血手套印。

血手套印?我说,孙海鸥来自己家杀人为什么要戴手套?冬天,戴个手套不足为奇吧?林涛说。

那他为什么要杀人以后翻床头柜?我说。

这个印痕面积小,颜色浅,林涛说,不能排除是不小心碰擦了床头柜一下。

不。

师父此时已经把床头柜的柜门打开,朝柜子里看去。

师父有什么发现吗?我急忙探过头去,问道。

师父说:你仔细看看床头柜里面,有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