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猪头

2025-04-03 15:09:06

桃花镇,地处青州西南,是从青州往皇城中都的必经之路。

镇子依山而建,虽然不大,占了地利之便,往来行商如织,也算繁华。

今日正是赶集的日子,附近村落的人们都会过来桃花镇,囤物换物,买卖交易。

镇子西市就是专为赶集而设,各种小摊依次摆开:胭脂水粉,布匹衣裳,书画瓷器,农具器物,杂耍把戏,应有尽有。

小小的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人声鼎沸,一片热闹的景象。

李大娘一行人正是在西市,好容易挑完了衣料,还要去选脸盆床扫之类小物件。

夏慕君跟她们约定时间在西市拱门前会合,就急忙赶往舅舅的药铺。

来到回春堂药铺门口的时候,正碰上舅舅舅母要出去,舅舅关切地叮嘱她几句,打扮华贵的舅母眼高于顶,勉强哼哼两声就离开了。

因为总是来赊药材,势利的舅母一向对自己没好脸色。

夏慕君告诉自己不用在意,擦擦汗,握紧了手里的提篮,撩起裙摆就进去了。

药铺里阴凉昏暗,点了防虫的线香,和各种药材的气味混在一起,微苦却并不难闻。

于元意正在柜台,手边堆着一些竹简,看到表妹来了,嘴角扬起一贯温和的笑。

见表哥熟练的包了夏奶奶惯吃的补药之后,夏慕君并不急着走,她一一取出先前晒半干的竹叶,竹中皮,淡黄凸起还有竹根下捡的菌子。

表哥,你看看这几样是否认识?表哥拿起各样物事,且看且闻,问道:这可是竹叶,竹茹,竹黄和竹荪?表哥,你们药铺收不收这些药材呢?价钱几何?夏慕君点点头,声音里带了一丝紧张和期盼。

其实家里药铺经营已久,自有相熟的药商供货,不过这竹黄和竹荪本身并不常见,表妹带来的一看就是野生的,品相也数上佳。

竹黄镇惊安神有奇效,家里药铺的抱龙丸和利惊丸都是由竹黄主配。

竹荪则药食两用,列为草八珍之一,滋阴养血,益气补脑,价等黄金。

表哥略沉吟,道:收是收的,只是这竹叶和竹茹价钱并不高,竹黄和竹荪虽价高,却极为少见……收就行了。

夏慕君的声音明显愉悦起来。

表哥,我有一不情之请,日后可否用这些来抵我奶奶的药费……我会一直送来的。

夏慕君略看表哥一眼,又低下头去。

自然可以。

于元意温和地说。

那舅母那里……放心,我能做主。

夏慕君此时才真正放松下来。

自从夏慕替了夏慕君,前世从未拥有过的亲情让她倍感珍惜,却也不安,她一直想为家人做些什么。

时间尚早,喝着表哥冲的山楂茶,夏慕君好奇地在药铺里走走看看。

进门的一面墙上有一个小小神龛,里面供着药王神像,几柱线香袅袅。

排列整齐的暗沉木制小抽屉占据了另一面墙,这就是百眼柜了,抽屉上嵌的铜环都已摩挲光滑,铜环下方用竹签标注着药名,当归,白参,黄精,何首乌……夏慕君不自觉地读出了声,突然想起了什么,回过头问道:表哥,你知道去哪里买药材苗吗?后院药圃倒是有一些,怎么,你要种药材吗?有这个打算,这里有黄精,三叶青和金线莲吗?按市价给我就可以了。

看着表哥疑惑的眼神,夏慕君作镇定的解释:我在一些书简上看到这几味贵重药材的料理方法,想着如果能种好,也算一门生计。

最后夏慕君小心的提着竹篮离开了药铺,心满意足之余,她暗自盘算着要尽快还清欠下的药钱。

除了奶奶的药,三样药材苗,她还问表哥要了一些八角和桂皮,想着也许有用。

看着夏慕君的衣裙消失在门口,于元意回过神继续翻看手边的竹简,不过眼前浮现的都是夏慕君的各种神情,灵动的,期待的,好奇的,坦然的,唯独没有以前常见的羞涩和仰慕。

手指摩挲着她带来的竹叶,于元意觉得这个表妹似乎有哪里不一样了。

回到西市拱门的时候,青莲母子还没有过来。

夏慕君看到远处的猪肉案,心中一动,虽然手里银钱并不多,她也想给家人做点好吃的。

夏慕君挽起衣袖,挑起肉来。

新鲜是新鲜,可也贵,一斤就要三十文钱,掂掂手里的钱袋,她迟迟没选定。

老板看她的样子,知道是嫌贵,也不恼,从肉案下掏出个大猪头。

因猪头又硬又骚,还毛多肉少难处理,大家都不愿买。

这个猪头,少说也有十斤,老板和气地说只要一百文,夏慕君心里算一算就要了。

青莲母子买的东西太多,先去拉了驴车来装,才赶来拱门。

远远看见夏慕君的身影,青莲大声招呼她过来。

夏慕君一手提着扎住猪耳朵的稻草绳,一手提着竹篮,费力的挪过去。

突然由不远处极速奔来一人,带起一阵疾风,还给她撞了个大趔趄,险些倒地。

夏慕君还未站稳,只听见得得得,一阵清脆的马蹄声转瞬已至。

也许是被她手中瞪大眼睛的猪头吓着了,健壮的枣红马突然停下,高高扬起前蹄,拼命晃动脑袋,嘶叫不已,口里的沫子都快溅到她脸上了。

夏慕君来不及反应,被惊的跌坐在地,要不是马的缰绳被死死拉住,恐怕此时她已经受伤。

马上的人一身玄衣,腰挎横刀,头戴云纹帽,满脸的大胡子,只露对眼睛出来,却是寒光四射。

只见他翻身下马,扶起夏慕君,沉声问道:可有受伤?夏慕君茫然的摇摇头,大胡子又捡起滚落一旁的猪头,递到她手中,便翻身上马,双腿一夹,枣红马似离弦的箭追了出去。

在对面看到这惊险一幕的青莲和李大娘早已跑了过来,骂那大胡子连人带畜生不是好东西,又左右打量查验夏慕君是否受伤,险些又把她扯倒。

夏慕君被她们弄得哭笑不得,刚才的惊吓倒是冲淡了不少。

一路上,三人撑了凉伞,说说笑笑,把玩在西市集中买的东西,到也不觉得驴车颠簸,山路难行。

回到家中,离黄昏尚早,爹爹和弟弟在学堂还未归,爷爷上山了,奶奶带小慕兰出去串门子了。

夏慕君换了身干净衣衫,将药苗小心移栽到盆里,挖了湿润的黑土填好,放到院子角落阴凉处。

忙活完这些,她只垫了一块饼的肚子发出咕咕的声音。

好在夏于氏知道她定舍不得在镇上吃,给她留了面条在锅里,切了细细的青菜,还煎了鸡蛋。

怎么买了这么大一个猪头?夏于氏边洗猪头边问道。

我馋……夏慕君真的把夏于氏当自己从未见过的娘,不自觉地撒娇。

呵呵,好,乖女儿想吃就吃。

搬了张竹凳,她坐在灶间里吃,看夏于氏处理猪头。

先用火细细燎一遍粗毛,然后用一个竹片弯就的夹子拔,再用开水烫,刷子刷,冲净。

烧一大锅热水,焯过猪头,除去嘴周白膜,再用盐水浸泡,最后把猪头斩大件,和生姜大葱一起放进锅里煮。

夏于氏去准备晚饭,夏慕君看火,待煮开后,又加糖和醋,还加了从药铺要来的八角和桂皮。

盖上盖子,用纱布封好缝隙,再浇凉水浸湿纱布,转小火焖。

然后她就转身去帮娘亲了。

爷爷回来后,看见她的药苗很感兴趣,不停地夸她有主意。

月朗星稀,一夜无话。

倒是夏慕君起来好几次,一会看她的药苗,一会看她的猪头。

天光微熹,睡眼朦胧的夏云峥拿着牙刷子往水井走去,突然闻到一股浓郁的肉香,他像被牵住了鼻子,跟着香味走到了灶间。

姐姐正在切肉,色泽红润,冒着油光的肉还热气腾腾。

他顾不上烫,用手夹起一块就放进嘴里,皮爽肉酥,口感丰富,油而不腻,还有一股特殊似甜又微辣的辛香。

刚刚还很瞌睡的他瞬间清醒,又伸手去拿,姐姐拿筷子敲他的手:切好再吃。

他嘴上应着,抢了一块就跑出来。

端上桌的肉果然大受欢迎,小慕兰和云峥吃的满嘴油光,爹爹也是不停筷,说镇上酒楼做的都没这个好吃,一向胃口不好的奶奶也多吃了几块,爷爷偏爱猪耳朵,把平时舍不得喝的高粱酒都拿出来了。

大家都觉得这肉似乎比平时的炖肉有些不同,娘浅笑着说这可是君儿煮的,小慕兰嘴里含着肉,模糊不清的喊道:姐姐棒棒!惹得众人一阵笑。

是夜,桃花镇。

咚咚咚衙门口响起了敲门声。

吱呀一声,一位睡迷瞪了的衙役慢吞吞地开门,还抬手擦了一下口水。

昏暗的烛火不停摇曳,将门口两人一马的影子投到墙上。

当前一人,身形魁梧,毛发蓬乱,形容狰狞,直似那恶鬼在生,吓得衙役口水也不敢流了,哆哆嗦嗦的问道:有何贵干啊?是我。

大个子身后闪出一人,头戴云纹帽,正是那大胡子。

原来是霍大人回来了。

衙役赶紧拉开大门,让二人进去,又出来牵马。

大胡子亲手将大个子手脚锁起来,才放心交给牢头。

这条漏网之鱼叫他好追,将近一个月都在马背上。

押回了桃花镇,撒泡尿的功夫,还差点让他跑了,害的他又是一顿好追。

他早已累极,今晚打算在衙门将就一夜。

简单洗漱后,合衣而卧,眼前却无端浮现出那个惊马的姑娘,杏眼圆睁,朱唇微启,好像一只无辜的小鹿。

又想到她那瞪着眼睛的大猪头,他翻个身,嘴角噙着笑意,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