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李妙宸洗漱好又出得院门时, 就见得珠儿在院中说话,说的是今日府中要设大宴,夫人院内人手不够, 秦大娘早上向老夫人请示借两个丫鬟前去帮忙, 老夫人已是答应了,李妙宸听了这话,便自告奋勇要前去帮忙,珠儿便让她和瑞儿一同前往。
六儿, 你平日最是偷懒了,今日为何这般勤快?路上,瑞儿看着李妙宸笑嘻嘻地问道。
我今日转了性子不成吗?李妙宸瞥她一眼道。
才不是呢, 我看呐, 你不过是想看看未来的将军夫人生的什么模样,性子可贤惠,日后能不能容得将军疼惜妾室吧?瑞儿一边说着,一边看着李妙宸一脸的坏笑。
李妙宸哪里听不出瑞儿的话中的促狭之意, 她抬手在瑞儿的手臂使劲揪了一把,口中斥道:小蹄子,你以后才要做人家小妾……瑞儿吃痛, 赶紧捂着手臂躲开了她, 口中却是笑个不停,李妙宸气恨不已却又无可奔何,两人一路笑骂嬉闹着着就赶到了周氏院中。
才进了院,正遇上秦大娘在给众丫鬟分配差使, 见她二人前来, 便吩咐玲儿去到园子里看管小丫鬟做活, 让李妙宸看着一众小丫鬟整理擦拭厅堂之内的家具及一应摆设。
李妙宸步入厅堂之内转了一圈, 见得小丫鬟们干活个个尽职尽职,也就不再紧紧盯着,只搬了张凳子坐在了门口处。
正有些无聊时,就见得阿碧领着几个小丫鬟过来送茶具,李妙宸便上了前,一边帮着整理茶具,一边与她聊了起来。
六儿,你可晓得今日府中设宴的目的?见得附近无人,阿碧压低了声音问李妙宸道。
怎么不知道?不就是将军要相看媳妇儿吗?李妙宸说得一脸的不在意。
阿碧见状面露忍笑之色,而后又凑近了与李妙宸咬耳朵道:将军一大早就去宫中上朝了,这宴会的重头戏会在晚上,他早上临走前要我转告你,让你宴后去寻他,他有话要和你说。
他要说什么,直接说与你转告于我不就行了吗?非得让我大晚上去寻他做甚?李妙宸嘀咕了一声,可面上还是忍不住红了一点。
定是有些体己话儿要说,哪能叫我代转呢?阿碧捂着嘴窃窃笑开了,只恨得李妙宸直拿眼剜她。
……皇宫奉天殿内,明昌帝端坐殿下,听取诸臣上前奏事。
偶有间隙,他便将眼光投至站在台阶上首的孟豫身上。
见得孟豫一脸冷清寡言少语的模样,他心里就有些着恼。
这个不开窍的榆木疙瘩,竟叫朕的小六做了他的奴婢……昨日虽听王瞻说小六如今在他孟家混得不错,可再怎么样,都叫朕日日心疼惦记不已,若不是怕小六不高兴,朕必是要拿他孟豫是问……皇帝心里犯着嘀咕,看向孟豫的眼神不免就带着了点气愤来。
阶前站着的孟豫也感觉到了皇帝频频朝他看来的眸光,心里不由也生了纳闷,一时也想不通自己近日做错了什么,竟让圣上对他心生不愉。
片刻之后,有兵部侍郎上前奏报,言说近期连日暴雨,以致运送到边关的粮食损耗较多,上奏皇帝请求补运。
此议一出,户部尚书立即跳了出来,言说因连年向边关输粟,如今国库已是几近空虚,再无余力补发粮草。
兵部侍郎一听就着了恼,立即指责是户部未能尽职,因此才致国库亏空。
还说户部若是不补运,便是想让边关数万将士饿着肚子去打仗,实乃居心叵测。
户部尚书听得这话,顿时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指着兵部侍郎的手都发起了抖,眼见着两位老臣都快要打起来了一样,座上的明昌帝忙斥了一声。
两位皆是德高望重的老臣,这般吵嚷成何体统?两位老爷子听得这话,只得忍了胸口气闷,各自退了一步,然后皆躬身一礼请皇帝主持公道。
明昌帝却将眸光重新投到一直一言不发的孟豫身上,他缓着声音问道:孟爱卿,你于此有何看法?见得皇帝相问,孟豫忙上前两步,又拱手一礼,而后沉着声音道:圣上,常年输粟于边,乃是本朝一向奉行的国策,此举有效解决了边关粮食紧缺的问题,为稳定边疆固我国门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只是,如兵部陈大人所言,因着路途遥远崎岖,若遇恶劣天气,粮食损耗严重,此只为其一。
其二,便是户部钱大人所虑之事,连年输粟实边,以致国库空虚,后续难以为继。
除此之处,输粟过多占用百姓劳力,长此以往,也必将使民生受损……孟豫的一番话,很是明确地将输粟的弊端指了出来,一时间大殿之内异常安静,明昌帝与诸臣听得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既是输粟之策有这些弊端,那孟爱卿有何良策?难道是要取消输粟于边?良久过后,明昌帝又开口问孟豫道。
孟豫闻言,又朝明昌帝一礼道:不,圣上,输粟之策现阶段仍然可行,只是要逐步减少频次。
臣提议,可徙民治边……徙民治边?明昌帝听得精神一振,忙坐直了身体示意孟豫仔细说来。
回圣上,臣的想法是,朝廷可在边疆要害之处,新建城池及住所,而后鼓励百姓迁往其处,愿迁去者,免除赋税并行奖励。
又令那有见识有能力者,做得头领,农闲之时,率领族中精壮练兵习武。
除此以外,朝廷还可在边关屯田,令边关将士依照有战则战,无战则耕的原则,与徙民一道守望相助,共御外敌……孟豫缓着声音又说出一番话,殿上众人听得纷纷点头,明昌帝更是露了欢喜之色。
若依孟爱卿所言,这边关数十万将士温饱就有了保障,朝廷也再国库空虚以及运转之困,实则国之良策……明昌帝一边说着,看向孟豫的眼中也露了赞赏来。
适才心里对孟豫那般气恼已是消失了。
既如此,朕就将此事交给孟爱卿。
即日起设筹边衙署,由孟爱卿任统筹使,枢密院王瞻为副使,户部及兵部听从统筹使差遣,势必将徙民与边关屯田这两件大事落到实处。
片刻之后,明昌帝大手一挥做了决定。
圣上英明。
孟豫忙随着众人一道躬身行礼道。
散朝过后,孟豫走出了大殿,待步入台阶时,就听得身后传来一阵呼唤之声。
大将军请留步。
孟豫顿住脚步又转过身来,就见得王瞻正急匆匆地朝他赶了过来。
没想到我竟有幸成为大将军的麾下一员,实乃令小可欣喜万分。
王瞻说得一脸兴冲冲之色。
王四公子一向机敏过人,才能更是出众,圣上自是看在眼里的。
孟豫垂着眼眸,神色平淡着道。
大将军过奖了!日后还望大将军多多提携照拂。
王瞻笑着拱手一礼道。
孟豫没再说话,只点点头轻笑了下,两人便肩并肩一边说话一边往外走去。
对了,大将军,昨儿晚上麒麟街上有人燃起了漫天烟火,那景致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不知大将军可曾看见了?走至半途,王瞻突然出声问道。
孟豫听得这话,面上神色稍稍顿了下,心道莫不是他昨日也去了万家楼?若他真去了,必是瞧见他与六儿了。
王瞻见昨孟豫神色,眸光之中也露了一丝忍笑之色,昨晚他倒是没有瞧见孟豫与李妙宸,不过他与一友人饮宴之时,见得有人燃放烟火,他那友人又正好是兵马司当差负责皇城防火一职,当晚虽不当值,可还是前去燃放点附近查问了一番,得知是花火坊受人所托在此燃放。
王瞻因着好奇心与他一道前去,碰巧看见了杨玄与陈岐二人,随即猜出这烟火是孟豫安排下的。
又想到当天是六月初六,李妙宸的生辰,王瞻想了一通明白了过来,一时间心里暗暗佩服李妙宸来,这才多少日子,便叫这铁血将军变了模样,使出这般柔情之举以讨她欢心。
王四公子,昨日你可不是说过,要绝食以明心志吗?可我观你面色红润,中气十足,不似没进食的模样?孟豫没有回答王瞻的话,却是反过来问他道。
绝食?王瞻听得愣了下,随即想了起来,昨日在孟府,他可不是对李妙宸说过,要以绝食对抗父母,好让他们同意自己娶她做大的。
那,那不是还没来得及开始嘛?这两天先吃饱喝足了,过两天才好有力气绝食是不是?王瞻一边挠着头,一边讪讪笑着。
孟豫听得没说话,只弯起唇角露了一丝轻笑,王家那是什么地方,他王瞻的身份又如此特殊,他当真就是饿死了,王家长辈也不会同意他娶一个丫鬟为正妻的。
王瞻看出了孟豫唇角的那丝讥讽之意,当即不露声色,只对着孟豫又道: 大将军,你不提这事也就罢了,你这一提起来,我就有些想小六了。
此番已是下朝,我也没甚事了,不如去将军府上叨扰一会,顺便看一眼小六,说不定她如今不生我的气了。
王瞻说得一脸的央求之色,孟豫听得心中冷笑不已,顿了片刻才幽幽道:怎么会没事?圣上不是钦点你当我筹边衙署的副使吗?你这就随我去衙署,署中诸事已可先行筹措起来了。
这就要走马上任了?王瞻一时呆在了原地,待明白过来顿时心中叫苦不已,可是孟豫已是迈着大步往前走了,他无可奈何,只得苦着脸跟随其后,心里只暗怪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脚,非要提起小六刺激他。
这回好了,这孟豫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自己若还要和他抢心上人,这以后能有好果子吃吗?作者有话说:注:输粟实边,徙民治边引用自西汉晁错《筹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