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虚下之谷中的神魂,是长存的,是不会死的。
它正像那个看不见的、最最深远巨大的子宫、母体、女性生殖器,叫做玄牝。
玄牝的门户,就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总源起。
虽然你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它或似存在着,而且作用起来使用起来无尽无竭。
第六章讲的仍然是大道。
正像某些宗教对于造物主的讲说:主有九十九个名称,代表主的九十九种美德。
大道也有许多名称,谷神——此前没有讲过的一个称呼,便是其中的一个。
谷是说它的虚下、不满、不实、不硬、不争、不往上冲、不往上冒。
神,是说它的神性、精神性、灵动性、抽象性、隐蔽性和神奇的效验性。
【http://www.repanso.com】网盘百度云搜索资源,搜小说,搜电影就是好用。
与世界各国各地一样,古人对于生殖器尤其是女性生殖器有一种崇拜,不论多么伟大的生命,都结精或结晶在这里,产生在这里,孕育在这里,准备在这里。
它当然具有大道的属性。
虚下若谷,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尽)便是它的美德之一斑。
中国的生殖崇拜没有变成普及的图腾拜物(少数民族中有类似的图腾),而是成为概念神——道——大道的形象代言者。
这很高妙。
在风箱的动而愈出后边,紧接着是玄牝的比喻,天地之根的形容,恐非偶然。
动而愈出的说法与玄牝的说法,不无联想与联系,这也很自然。
《易经》上讲阴阳交合,物之方始。
阴阳分离,物之方终,其思路与老子之说相近。
研究哲学乃至神学的人,无不重视对于性、对于男女之事、对于人的生命的起始的观察与思考,并从中得到启示。
天地根的说法甚至可以使人想起阳性生殖器,这可能并非妄言。
这也是道不可与生活分离的例证。
通过这最简短的一章,老子表达了他对于生命的赞美,对于母性阴性的赞美,对于道的赞美。
《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显然,老子接受了《周易》的这个观点。
《周易》不愧是中华文明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