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运地产项目是杨城无数建筑工地里不太起眼的一个。
杨城勉强算得上是一个新兴城市,就像一片肥沃的土地,正处在开发白热化的阶段,几乎每天都有新工程启动,乌烟瘴气,到处都是施工的声音。
辉运地产项目从去年年底开始投入建设,目前正是缺人的时候,工地门口靠着一块大牌子,上面明确地写出——招工,包吃包住,免费培训,正规化管理,绝不拖欠工资。
至于是不是正规化管理,万昆不知道,但他选了这么个地方,就是看中了它包吃包住的那一项,而且这个工地离他的学校,只有两站地的路程。
他被领到工地里面的一间临时办公室,带他的那个人就走了,临走前让他先等一等。
万昆在屋里扫视一圈,不愧是工地办公室,满地都是沙子,角落里放着一盆已经干透了的花。
过了挺长时间都没有人过来,万昆百无聊赖地晃到屋外,正好一个工人路过,万昆叫住他,哎!工人扭头看他,万昆说:你们负责人在哪?工人说:你是谁?干啥的?万昆说:我来找工作的。
工人穿着工地统一的服装,深灰色的,背上还印着辉运地产几个字,他打量万昆,然后转头朝一个方向望了望,走了几步,跟同伴大声喊:老刘——!张工呢?那个叫老刘的人离了二十几米远回话:在里面!怎么了?这有个找工作的!等一下,我去叫人!万昆对工人说:大哥谢了。
工人转头看他,闲聊说:小伙子多大?万昆本能地想要编瞎话,但是又一想,这种地方可能跟锈季不太一样,到时候身份证一查怎么都露馅,就实话实说:二十。
工人点点头,又问:本地人?嗯。
哎呦。
工人感慨说,本地人咋来工地打工。
万昆说:你们都不是本地人么?很少。
工人说:基本都是外地来的。
万昆说:大哥怎么称呼。
工人看他,说:我叫孙滨。
孙大哥。
万昆会说话,孙滨看起来对这个大小伙子印象也不错,正好管事的还没来,就跟他闲扯了几句。
想找啥工作?不太清楚。
不清楚就来了?缺钱,没地方住。
本地人怎么没地方住,家呢?万昆说:没有家。
孙滨笑了,这小子实在,他跟万昆说:以前也没干过吧。
没。
那估计会让你打个小工。
孙滨说,正好有几个师傅手下都缺人。
要培训么?跟着师傅干就是培训了。
孙滨拍拍万昆肩膀,说:放心,工地上的活都不难学,大师傅都是有经验的,会让你慢慢来的。
他手搭在万昆肩膀上,又捏了两下。
好家伙。
孙滨感慨地一挑眉,结实啊。
万昆歪着脖子一乐,还行吧。
孙师傅!万昆和孙滨同时看过去,一个人跑过来,中年男子,个头不高,微胖,还带着个眼镜。
他跑过来,满头是汗。
孙师傅,哎呦,可累死我了。
孙滨跟来人说:张工,这小伙新来的。
那这个就是工地负责人了,万昆冲他点头,你好。
你好。
张工有个非常符合工作性质的名字,叫张建设,万昆知道的时候差点没乐出声来,孙滨跟张建设简单交涉了一下,然后就走了,张建设把万昆领到办公室。
小伙子能不能吃苦啊。
张建设开玩笑地问。
万昆说:能。
想干哪方面的活。
都行。
张建设坐在办公椅上看万昆,体格不错啊。
万昆没说话,张建设双肘搭在桌子上,说:这个,我先跟你说明一下,现在工地里比较缺的是基层人才,你身体素质比较好,要是肯吃苦的话,活多得是。
万昆说:我看外面写着管吃管住。
对。
张建设说:就是管吃住的。
工资呢?工资的话,要看你做什么了。
张建设说,我们这的规定是这样的,培训期是不能发工资的。
万昆一皱眉,说:有没有直接能做的。
张建设笑了笑,说:这么急啊。
万昆:嗯。
那行吧。
张建设说,有很快能上手的,而且我觉得你身体好,应该不成问题。
我先找人带你熟悉一下,你先干两天,看看行不行。
先干?对。
张建设说,因为你是彻底的新人,我也不能马上让你正式工作,咱们这虽然没有实习期,但也得考察一下。
不过你放心——张建设马上又说,我们绝对不会让你干白工,你要行,肯定留,而且我们都是正规开发商,会跟你签劳动合同,也会交保险,你别的不要多想,好好干就是了。
张建设找来一个工友带万昆去住处,住处在工地后方,是一间长板房,万昆进去后,里面一串上下铺。
住着一对工人的地方能干净到哪去,一开门那股霉臭味就散出来,地上的行李包裹堆得到处都是。
工友把万昆带到一个床位,说:就这吧,离窗户近的都被挑走了。
万昆不太在意这些,把兜子放床上,工友看他不说话,以为他不太满意,又说:其实离窗户远更好,别看夏天省事,凉快,等到冬天就有受的了,现在已经秋天了,你看这屋里温度。
工友说,睡里面能暖和点。
嗯。
万昆转头看他,这个工友个子矮,年纪好像也不大,他问:你也在这住?对啊。
工友给万昆指了一处,说:我就睡那。
你多大?十八。
万昆一瞪眼,十八?对啊。
工友闪烁其词,万昆一乐,说:假的吧。
工友被拆穿,也不辩解了,嗯,刚过十七。
俩人一边聊一边往工地走,这个在万昆眼里白斩鸡一样的未成年有个不太适合自己的名字,叫杨刚,老家在南方一个小县城,来这边打工已经快一年了。
那你十六岁就干了?是啊。
万昆说:工地让招未成年?切。
杨刚说,谁管啊,能干活就行了。
万昆说:外面不是写着正规化管理么。
那你也信?杨刚一副过来人的样子,说:都是蒙你们这些新人的,哎其实也不算蒙,这行就这样,你干久了就知道了。
万昆跟杨刚交流得很顺畅,两人勉强算是同龄,万昆觉得杨刚有点像他学校里那些同学,只不过他成熟得要早很多。
你在这都干啥?万昆问。
杨刚说:跟你差不多。
万昆想起刚刚杨建设说的一个词,基层人才?杨刚咯咯地乐,对,基层人才。
杨建设嘴里的那个基层人才,其实就是工地小工,搬水泥,卸沙子,总之哪个累上哪个。
万昆第一天干,连工作服都没有,就穿着自己的衣服一袋一袋卸水泥。
工地里的工人并不都像杨刚这样健谈,大多都是干活干得话都不会说了,杨刚开始的时候也跟万昆聊一聊,但后来话也渐渐少了,万昆看得出,他那是累的。
工地上背水泥的小工每天七点上班,晚上八点下班,一天工作时间十一小时左右,工资按天算,一天大概九十多块钱。
因为定时定量,所以也不用自己费力多搬,多搬也没钱,万昆一次一次地把十几袋水泥从工地扛到楼上,然后下来在一边空地里坐着歇着。
他搬完的时候,杨刚才搬了一半,抽完了一根烟了,杨刚也没运完一趟,万昆站起来,拍拍屁股。
别去啊。
万昆转过头,看见一个工人坐在离他不远地地方,也在抽烟。
他看起来就明显成熟很多,三十左右,看万昆看他,也不在意,说:自己运自己的,你伸手,以后让你帮忙的就多了。
万昆打量他,他对这人有点印象,他是第一个搬完的,比他还快。
都说女人看女人,就是在权衡敌我实力,其实男人也一样,而且有时候男人更神奇。
女人大多是看脸,男人则是上下都看。
万昆淡淡地扫了一眼,从眉毛到脖子,到他那张国字脸,再到粗壮的胳膊。
不得不承认,到底是比自己多活十年。
万昆走过去,说:你好啊。
男人点点头,你好,你新来的?嗯,第一天。
别管别人的闲事,自己做完就行了。
怎么称呼?陈路。
万昆叫了声:陈哥。
陈路斜眼看他,万昆说:你干多久了。
我也是临时工,刚来的。
陈路对万昆说,你怎么会来工地?万昆不清楚他为什么这么问,陈路说:你这么年轻,模样也不错,脑子感觉也够用,应该有其他活能干啊。
我着急,而且缺个住处。
陈路点点头。
坐着无事,万昆掏出手机看,没一会杨刚也搬完了,在空地上蒙圈了似的转了几圈,到处望,万昆冲他吼一声,哎——!杨刚找到万昆,小步跑过来,他看到陈路,冲他点点头,陈路淡淡地回应,万昆觉得这俩人平日应该没什么交流。
杨刚坐到万昆身边,浑身是汗。
他看着万昆手机,说:在工地要把东西看好,有很多人偷东西的。
哦。
万昆低头看了看,手机看着有点新,因为屏幕刚刚换了一个。
杨刚看着手机屏幕,说:这是啥,金鱼?这哪儿啊,你家?万昆刚刚搬完水泥,手里都是灰,粗糙的拇指轻轻地抹了抹屏幕,许久,就在杨刚和陈路的注意力都落到别处时,万昆才淡淡地嗯了一声,说:对……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