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2025-04-03 15:50:43

杨昭和陈铭生顺着马路一直向前走,现在刚刚七点多,太阳都没有高升起来,他们走的也不快,散着步一样,慢慢地往里面走。

五台山不算高,不像泰山华山这些以攀爬为主的山,五台山比较平坦,几百座寺庙铺散开来。

杨昭轻挽着陈铭生的胳膊,一边走一边看看风景。

你累么。

走了一会,杨昭问陈铭生。

陈铭生摇头,说:不累。

杨昭停下脚步,指着旁边的一块石头,对陈铭生说:我们坐下休息一会吧。

陈铭生:听你的。

他们来到石头边坐下,石头虽然没有太靠里面,但是不是紧贴着路边。

杨昭走进碎石地里,对陈铭生说:这里小石头多,你慢点。

陈铭生点点头,低着头仔细看路。

石头上有点凉,杨昭垫了块手帕,陈铭生点着一根烟,坐着抽。

杨昭问他:你饿么。

陈铭生说:不饿。

他看了一眼杨昭,说:你饿了?刚吃完早饭啊。

杨昭摇摇头,我也不饿,我怕你背着太沉了,我们吃一点吧。

陈铭生低笑了两声,说:吃东西是填饱肚子用的,不是让你省力气的。

杨昭没管他说什么,从陈铭生的包里拿出一袋水果,她打开袋子,拿出一个苹果看了看。

我早上洗过的。

陈铭生说。

杨昭咬了一口,抬头看远处。

看了一会风景,她转过头来看陈铭生。

陈铭生盯着前面的某一处,正发着呆。

他穿着一身黑色外套,左手随意地插在衣兜里,右手拿着烟。

整个侧影在山林的映照下,显得稍稍有些不搭调。

杨昭忽然笑了,说:陈铭生,你最近怎么总发呆。

陈铭生轻轻撇过眼看她,说:没啊。

杨昭说:要不要下次你发呆的时候我给你照下来。

陈铭生低头笑了笑,把烟放到嘴里,抬头揉了揉杨昭的后颈。

你不是想去那个塔看看么。

陈铭生说,我们到那个方向找地方住。

好。

陈铭生看着杨昭手里拿着苹果,也就吃了三分之一。

他说:吃不动了?杨昭低头,看了看,说:等下再吃。

吃不动就别硬撑,给我。

陈铭生从杨昭的手里把苹果拿过来,转着圈,三口咬没了大半。

杨昭瞠目结舌地看着他。

陈铭生吃完苹果,杨昭接过苹果核,装到一个小袋子里,塞进包里。

走吧。

陈铭生说。

顺着路又走了一会,他们来到一片开阔的地界,看起来像是商业聚集地。

一个个店铺,卖的都是纪念品和当地特产。

陈铭生看了看,说:这里怎么又不少卖尼泊尔和印度的东西的?杨昭说: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兼有汉地和藏传佛教的道场。

有卖藏地物品很正常。

杨昭在广场上看了看,后面有不少佛具店,旁边是小吃街,再往里面则是一排一排的旅店。

陈铭生说:住那边?杨昭站在原地,看着旅店的方向,没有说话。

陈铭生已经很熟悉她的思维方式了,让她自己在那考虑,他转眼看见路边有个老头,正在编斗笠。

竹篾在老头的手里上下翻飞,一圈一圈地编着,不一会就弄出一个尖尖的头来。

陈铭生弯腰拿了一个斗笠,问那老头,师傅,怎么卖?老头头都没抬,十五一个。

陈铭生从口袋里掏出十五块钱,老头指指旁边的盒子,陈铭生把钱放下,拿着斗笠去找杨昭。

杨昭还在那站着不动,看着旅店的方向。

她没发呆,她是在心里计算价钱。

这样的一个旅店,标间一晚至少要三百多,那他们要是住三晚的话就得一千多块钱。

杨昭没有翻陈铭生的包,但是她还在家的时候,整理行李,偶然摸了一下陈铭生带的钱包。

她觉得如果陈铭生没有带卡来的话,那住这里稍稍有些吃力。

还在想的时候,她忽然觉得视野一暗。

抬起头,一个黑乎乎的东西罩了下来。

杨昭知道是陈铭生,所以她也没躲,就仰着头看着斗笠罩在脸上。

陈铭生见没盖准,又拿了起来。

杨昭转过来,笑着说:你买的?嗯。

陈铭生把斗笠又扣在杨昭的头上,然后低着头看了看。

杨昭说:怎么样?陈铭生轻笑一声,点了根烟,说:像打渔的。

杨昭哼笑一声,挽住陈铭生的手臂,说:不住这,我们往里面走走看。

陈铭生说:好。

你们要是找便宜的,可以住菩萨顶下面。

陈铭生和杨昭同时转过头,那个路边编斗笠的老头跟他们说:那下面有当地住家的,有的也收游客住,便宜,就是条件没有宾馆规范。

陈铭生和杨昭对视一眼,陈铭生转头对老头说,谢你了师傅。

杨昭说:咱们去看看?行。

从广场往菩萨顶去有一条不太好走的路,也是穿了一条商业区。

跟外面那条街不一样,这里不卖饰品,而是多卖些当地特产的蘑菇。

这条街整体向上,算是傍山而建,虽然用青石铺得比较平整,但是还是有很多坑洼,和绵延不断的台阶。

杨昭怕陈铭生走的不方便,来到他左边,扶着他的手臂。

你慢点走。

没事的。

杨昭右手缠着他,左右拖着箱子,反正也不急。

她为了看路,就低着头,结果脑袋上那个斗笠就一直往下掉。

杨昭两只手都没空,只能摇着头让斗笠上去。

陈铭生在一边笑,杨昭皱着眉头说:陈铭生?好好,我来带着好吧。

陈铭生腾出一只手,把杨昭头上的斗笠摘下,扣到自己头上。

杨昭一愣,觉得他戴起这个东西来出奇的合适。

陈铭生注意到杨昭的目光,侧过头来,怎么了?杨昭看着他斗笠下的脸庞,说:你带这个,还挺有意思的。

陈铭生笑了笑,说:走吧。

她扶着他,从下面的广场上去,走了二十多分钟,到了菩萨顶下面。

他们按刚才卖斗笠的老头所指的路,在菩萨顶下面的小道上朝偏处走。

开始还是平坦的青石路,后来变成水泥路,再后来就是水泥石子混杂的土路。

路边有当地人在卖水果。

一个大婶守着一筐桃子,坐在路边,看见陈铭生和杨昭过来,招呼地说:新鲜的桃子!来一点么。

杨昭看见她身后有一间小屋,她问大婶说:请问,后面那间屋子是你的么。

后面?大婶转头看看,然后对杨昭说,是啊,是我的。

杨昭说:那你们有空房间么,留不留游客。

啊,你们要住啊。

大婶从板凳上站起来,说,留的留的,现在屋子正好空着,你们进来看看。

杨昭跟陈铭生跟着大婶进了屋子,这是间很老旧的房子,屋里霉味比较重,没有客厅,进屋就直接是厨房和大床。

大婶推开旁边的一个屋,就是这里,你们看看吧。

杨昭撩起门口的布帘,看着里面忽然笑了一声。

陈铭生在后面,听见她的声音,问道:怎么了。

杨昭摇摇头,大婶在后面说:这屋里啊,东西是少了点,但是收拾得干净,住着也舒心。

杨昭没有说话。

这屋何止是东西少,根本就没有东西。

除了窗子旁的一张矮床以外,这间屋子连桌子板凳都没有。

杨昭觉得这间房有些简陋,她刚要回绝,就听见大婶说:而且啊,我这间屋子的朝向最好了。

从窗户能看见白塔呢。

杨昭一愣,转头问她,是么?你自己看看呀。

大婶说。

杨昭放开旅行箱,来到窗边。

这个窗户也是简简单单的木头窗,也没有窗帘。

杨昭走近,那窗户围成的小小方块的一角上,果然有白塔的半边。

那仿佛很遥远的白色,和纯蓝的天空,在冰冷冷的小屋的相框里,圈出一副宁静的画面。

杨昭转过头,看了眼站在门口的陈铭生。

这间屋子多少钱?大婶见她问价钱,连忙说:五十一宿。

杨昭说:有地方洗澡么?有有,就在后面。

大婶说。

杨昭点点头,抬眼对陈铭生说:就住这,行么。

陈铭生说:你说了算。

他们把行李放到屋子角落里,给了大婶五十块钱押金,大婶出外面看水果摊,陈铭生和杨昭坐在屋里休息。

累了没?杨昭坐在陈铭生身边。

陈铭生摇头,没有。

我看刚才的路有点不好走。

陈铭生笑笑,说:没事的。

杨昭把头轻轻枕在陈铭生的肩膀上,陈铭生侧过头看她,怎么了。

杨昭说:我有点累了。

陈铭生:这才走了几步路。

杨昭说:时间还早,咱们歇一会再出去。

陈铭生说:你想躺一会么。

杨昭点点头。

屋里的被褥有点潮,陈铭生把床铺好,杨昭忽然说:把枕头放这边吧。

陈铭生说:为什么。

杨昭说:放这边躺着可以看到窗外。

陈铭生弯过腰朝外面看了一眼,远处白色的一角,矗立在山林红墙之间。

陈铭生把枕头放到床尾。

杨昭和陈铭生躺在床上,杨昭躺在里面,枕在陈铭生的胳膊上,看着外面。

屋里很暗,甚至墙角的墙壁都是青黑的。

可窗外的色彩却那么的清晰明亮。

床有些短,陈铭生微屈着腿,将杨昭抱在怀里。

他看见杨昭的目光,轻笑着说:你就这么喜欢那个塔。

杨昭没有说话。

陈铭生搂着她,从兜里摸出一根烟,抽了起来。

杨昭在烟草的味道中慢慢转过头。

陈铭生的目光若有若无地看着天花板,不知道在想什么。

杨昭说:你在看什么?陈铭生回过神来,没看什么,你要不要睡一会。

杨昭笑了笑,转过头看窗外,说:陈铭生,有时候你就像个老头子。

她感觉到头下的胳膊微微一僵。

安静了好一会,陈铭生转过头来,有些疑惑地说:长得也像?杨昭不可抑制地笑出声,她转过头,躺在陈铭生的怀里。

陈铭生愣愣地看了她一眼,然后也轻声笑了。

杨昭抬起一只手,摸在他的脸上,陈铭生今早刚刚刮了胡子,下巴上有轻微的摩擦感。

杨昭慢慢向上,双手捧着他的脸庞,陈铭生低垂着眼睛看着她。

杨昭低头轻吻他,说:长的不像……陈铭生低笑一声,抬起右手,扶着杨昭的脖颈,吻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