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时分,今年南方竟是罕见的雪花大如稚童手。
.大雪之下,便是驿道也难行,距离上阴学宫还有一个节气的路程,两辆马车走得急缓随意,大雪阻路,恰好到了一座临湖的庄子附近,就折路几里去借宿,看这样的大雪没有两三天是下不停,恐怕要不是逗留一宿就能启程,因为从官道驿路转入私人府邸开辟出来的小径,尤为坎坷,其实以朱袍阴物和武当王小屏的修为,倒也可以让路上厚达几尺的积雪消融殆尽,只是那也太过惊世骇俗,徐凤年也不想如此招摇行事,五六里雪路,竟是硬生生走了将近一个时辰,庄子悬有一块金字匾额,徐凤年是识货人,一看就是出自写出天下第四行书《割鹿祭文》的董甫之手,幽燕山庄,一个出过父子武林盟主的大庄子,家学源远流长,是江湖上少有以一家之力问鼎过江湖的宗门,内外兼修,长于练气和铸剑,幽燕山庄的龙岩香炉曾经跟铸出霸秀剑的棠溪剑炉齐名,只是棠溪剑炉已成废墟,龙岩香炉虽未步其后尘,可惜也是闭炉二三十年,近甲子以来这座庄子也不曾出过惊采绝艳之辈,只是靠着祖辈攒下的恩荫辛苦维持,不过在一州境内,仍是当之无愧的江湖执牛耳者,不容小觑,徐凤年走下马车,山庄自扫门前雪,哪怕如此磅礴大雪,庄子前仍是每隔一段时辰就让仆役勤快扫雪,使得地面上积雪淡薄,足可见其底蕴。
两辆马车在这种天杀的光景造访山庄,在大门附近侧屋围炉取暖的门房赶忙小跑而出,生怕怠慢了客人。
幽燕山庄素来口碑极好,对府上下人也是体贴细致入微,入冬以后,未曾落雪,就已送出貂帽厚衣,还加了额外一袋子以供御寒开销的碎银,作为正门的门房,张穆也算是一员小头目,又是庄子的门面角色,貂帽质地也就格外优良,还得以披上一件狐裘,便是寻常郡县的入品官吏,也未必有他这份气派,张穆迎来送往,见多了官府武林上的三教九流,两辆马车并不出奇,不过是殷实小户人家的手笔,可那几位男女,可着实让练就火眼金睛的张穆吓了一跳,为首年轻男子白头白裘白靴,腰间悬了一柄造型简单的刀,一双丹凤眸子,俊逸得无法无天,庄子上的小主人已经算是难得美男子,似乎还要比之逊色一筹。
白头年轻人身边站了那紫衣女子,且不不说相貌,那份古怪深沉的气度,怎的像是自己年幼时见着的老庄主,打心眼就畏惧忌惮?才看一眼,就不敢多瞧了。
年轻男女身后还有一位健壮少年,以及一名辨识不出深浅的枯寂男子,还有一位冻得抖索搓手直跺脚的年迈儒士。
张穆肚子里犯起嘀咕,都是生面孔,该不会是快过年了,来庄子借剑观剑的棘手人物吧?幽燕山庄藏剑颇丰,俱非凡品,许多在江湖上久负盛名的剑客都喜欢这里借剑一饱眼福,当代庄主又是一掷千金的豪气性子,交友遍天下,观剑还好,若是遇上借剑之人,多半也就有借无还了,使得庄子的藏剑日渐稀少,老庄主手上传下九十余柄名剑,如今已经只剩一半不到,这还是贤淑夫人不惜跟庄主几次吵架,才好不容易将几柄最为锋芒的绝世名剑封入剑炉旧地,否则免不得给那些江湖人糟蹋了去。
徐凤年轻轻抱拳,略微愧疚道:恰逢大雪拦路,无法继续南下,在下徐奇久仰幽燕山庄大名,就厚颜来此借宿一两日,还望海涵。
张穆听着像是一口太安城的腔调口音,听着不像是刻意登门索要名剑的人物,如释重负,庄主喜好迎客四海,张穆耳濡目染,下人们也都沾染上几分豪爽,只要不是那些沽名钓誉还喜欢占便宜的所谓剑客,张穆其实并不反感,加上眼前几位气态不俗,极为出彩,言语神态又无世家子的倨傲自负,张穆也就亲近几分,正犹豫要不要开口让他们稍等片刻,好让手下去禀告一声,可觉得这几位远道而来借宿的客人在大雪天等在外头,于情于理都不合适,万一真要是权贵子弟,就要给幽燕山庄引来没有必要的祸水了,可自作主张领进了门,出了状况,计较到他头上,他一个小小门房也吃罪不起啊。
正当张穆不露声色左右为难之间,那位姓徐的公子已经微笑道:劳烦先生跟庄主通报一声,在下在此静等就是,若是有不便之处,也是无妨,徐奇能见到董甫的行书,乘兴而来,哪怕过门而不入,亦是乘兴而去。
这位公子哥心性如何,张穆不敢妄自揣度,可细事上讲究,上道!张穆心里舒服,也就毕恭毕敬抱拳还礼,顺水推舟笑道:斗胆让徐公子等上稍许,张穆这就亲自去跟庄子说一声。
徐凤年伸出一只手掌,示意门房不用理会自己这伙人。
然后安静立于风雪中,远远仰头欣赏匾额上幽燕山庄金漆四字,顺畅而腴润,深谙中正平和之境界。
约莫一炷香功夫,张穆就小跑而出,步伐快速轻灵而不急躁,显然是登门入室的练家子,不是寻常江湖上那些胡乱杜撰几套把式就去自封大侠的家伙可以比拟,身后跟着一名大管家模样的黑狐裘子老者,见到徐凤年一行人之后,抱拳朗声道:徐公子快快请进,这次委实是幽燕山庄失礼了。
在下张邯,这就给公子带路,府上已经架起火炉温上了几壶黄酒。
徐凤年笑着还礼道:徐奇叨扰在前,先行谢过幽燕山庄借宿之恩情。
庄子管家连忙一边领路,一边摆手笑道:徐公子莫要客气,只是有招待不周之处,还希望公子尽情开口,幽燕山庄虽非那世家门阀,可只要贵客临门,是向来不吝热情的。
徐凤年笑着点了点头,一行人跟着张邯跨过侧门门槛,正门未开,也在情理之中,一座府邸仪门,可不是对谁都开的,就像北凉王府开仪门的次数就屈指可数,得此殊荣者,无一不是离阳王朝或明或暗的拔尖人物。
徐凤年这帮连名字都让幽燕山庄没有听说过的陌路过客,能够请得动大管事亲自出门迎接,这份礼遇不真不算寒碜了。
徐凤年过门以后,会心温醇一笑,有着不为人知的隐秘,老黄剑匣藏六剑,其中一把便出自幽燕山庄的龙岩香炉,命名沉香。
一路仿佛没有尽头的穿廊过栋,终于被领到一栋可以饱览白雪湖景的临湖院子,院门石刻尺雪二字,真是应景,便是出身优越素来眼高于顶的轩辕青锋,也挑不出毛病,入院之前,还回望了一眼大雪纷飞坠水的龙跳湖,幽燕山庄依山傍水,卧虎山有一脉延伸入水,如睡虎栖息,眺望而去,山顶建有赏湖角亭。
除了常年打理幽静院子的既有两名妙龄丫鬟,张邯还特意带来了几名原本不在尺雪院子做事的女婢,也都姿色中上,兴许是知道携带了家眷,院内院外一起五六个庄子女婢,都是气质娴静端庄,非是那种一眼可窥出媚态的狐媚子,张邯进院却不进屋,面带笑意对徐凤年说道:徐公子,庄主不巧有事在身,无法马上赶来面见,公子见谅。
徐凤年摇头道:本就该徐奇亲自去拜会庄主,若是庄主亲临,在下可就真要愧疚难当了。
张老先生,只需闲暇时告知徐奇一声庄主何时得空,在下一定要亲自去携礼拜谢,只是没料到大雪封路,耽搁了既定行程,不得已借宿得匆忙,礼轻得很,实在是汗颜。
张邯心情大好,哈哈笑道:来者是客,徐公子客气了,客气了啊。
说实话,张邯委实是气恼了那些所谓的狗屁江湖豪客,看似大大咧咧,一照面就是跟庄主兄弟相称,大言不惭,什么他日有事定当两肋插刀的话语,其实精明得连他这个山庄大管家都自惭形秽,在庄子里一待就是少则几旬多则个把月,混吃混喝,吃相太差,稍有无意的怠慢,说不定就跑去庄主跟前阴阳怪气几句,更有甚者,曾经有个也算享誉东南江湖的成名刀客,都五十几岁的人了,竟然做出了欺辱庄上女婢的恶心人行径,至于那些慕名而来的剑客游侠,谁不是冲着庄子藏剑而来,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庄主又是那种拉不下脸的好人,张邯终归只是一个下人,就算狠下心去唱白脸,也唱不出花来,这些年委屈了持家有道的夫人。
今天撞上这么个懂礼识趣的徐公子,让张邯心中大石落地大半,毕竟幽燕山庄想要东山再起,需要的还是那些脚踏实地的江湖朋友,多多益善,若是家中父辈握有实权的官宦子弟,对幽燕山庄而言,更是无异于雪中送炭的极大幸事。
张邯轻轻离去,五名女婢都美目涟漪,忍不住多看了几眼那名狐裘公子,真是俊,而且不是那类脂粉气的俊俏,而是满身英气,三名外院丫鬟原本还有些怨言,天寒地冻谁乐意伺候外人?亲眼见着了徐凤年之后,满心欢喜,就直白洋溢在她们那几张美艳脸蛋上。
让少年戊看着就偷着乐,我就说自家公子哥到哪儿都吃香,他忍不住剐了一眼紫衣女子,后者敏锐察觉到少年死士的眼神,视线交错,说不清道不明,最不济没有太大杀意,少年愣了一下,这鬼气森森的婆娘转性了?竟然没有打打杀杀的迹象?小院果真温好了几坛庄子自酿的上等沉缸黄酒,火炉中木炭分量十足,屋门半开,依然让人感到暖洋洋,透过院门就可以看到一院门的银白湖景,院子不大,也就两进,屋子足够,还不给人冷清寂寥的感觉,一直在尺雪小院做活的两名丫鬟去忙碌,其实院子本就洁净,无非就是做个样子,好让客人觉着庄子这边的殷勤善意。
三名串门女婢则伺候着黄酒和贵客,徐凤年笑着问过她们是否饮酒,能否饮酒,她们相视一笑,婉约点头以后,其中一位开口只说可以喝上一两左右的酒,不敢多喝,否则给管事撞见,少不了训话。
徐凤年就多要了几只酒杯,客人和女婢一起共饮黄酒,其乐融融。
剑痴王小屏不喝酒,去了屋子闭门闭关。
刘文豹都喝出了通红的酒糟鼻子,念念有词,都是饮酒的诗文佳篇,让几名误以为他是账房老先生的丫鬟都觉得有趣。
徐凤年笑问道:入院前,看到湖边系有小舟,这种时分能否去湖上?一名胆子大些的女婢秋波流转,嗓音柔和,启禀徐公子,庄子上就有专门摇舟人,只需奴婢去知会一声,就可以去入湖垂钓,在舟上温酒也可。
可这会儿雪太大了,公子要是湖上垂钓,就太冷了,得披上内衬厚棉的蓑衣才行。
徐凤年点头道:那就麻烦你们取来蓑笠,摇舟就不需要了。
身段婀娜的女婢应诺一声,起身姗姗离去,没多久又摇曳身姿而来,青鸟起身给公子披上厚重蓑衣,徐凤年拎着精巧的竹编斗笠,还有一盒早有准备的精制鱼饵,走出院子,除了轩辕青锋,一行人送到了湖边,徐凤年单独踩上小舟,笑着对众人挥挥手,五名女婢只顾着痴看那位公子哥的神仙丰姿,心想着什么人靠衣装佛靠金妆,这位徐公子便是披上蓑衣,那也是怎么看都俊逸,她们都没有留心叫徐奇的白头年轻人登舟之后,不见摇动木橹,小舟便已轻轻滑向湖中。
大雪大湖,孤舟蓑笠。
一杆独钓寒江雪。
女婢们回过神后,久久不肯离去,等到实在熬不过大雪冬寒,只得恋恋不舍返回尺雪小院。
半个时辰后,一群白衣人踩水而至,男女皆有,翩翩如白蝶,气态超世脱俗。
飘飘乎如登仙。
这群仙人轻灵踩水,一掠便是五六丈,高高掠过了小舟,直扑幽燕山庄。
------------第三十六章 天上剑仙三百万,遇我一柄北凉刀更新时间:2013-09-16当那群如同仙人的白衣男女气势汹汹扑向临湖山庄,卧虎山亭中站着一名年轻俊美男子,腰间佩有一柄出自龙岩香炉的名剑,铭刻古篆无根天水四字。
正巧看到湖面上白蝶点水的一幕,他拳头紧握,一身阴鸷气焰,愤怒中带有惊惧。
世人皆言上古有仙家,超尘脱俗,隐世时餐霞饮露,与世无争,只要现世,那就是吸为,呼为雷霆。
居高临下独站亭中的年轻人作为幽燕山庄的少主,眼界奇高,自然不会将那群白衣人误认仙人,春秋之中分裂南北两派的练气士而已,北派以太安城钦天监为首,广陵江以北,都沦为朝廷走狗,勤勤恳恳替赵家天子望气观象,久为诟病。
南方相对凋零散乱,以南海白瓶观音宗为尊,蛰居海外孤岛,为人处世,形同散仙。
这十几位由一名练气宗师领衔而至的练气士,无疑是高高在上的仙岛出世人。
之所以如此兴师动众,离开南海重出江湖,图谋的正是龙岩香炉隐蔽所铸的符剑,这是一桩南海愿打山庄却愿挨的强横买卖,当年有南海女子白衣赤足入江湖,才入武林便被惊为天人,无数侠士才俊对其顶礼膜拜,若非被那一代剑神李淳罡给打哭了回去,说不定还会有更多津津乐道的仙人事迹流传至今。
幽燕山庄的老庄主当时便是其中一位仰慕者,如今的庄主张冻龄继承父愿,雇船出海访仙士,遭逢百年难遇的龙卷,给一名观音宗女子练气士所救,因缘巧合,相互爱慕,私奔回山庄,二十五年前观音宗一位练气大家悄然杀到,要那名女子自尽,痴情人张冻龄为此不惜封掉代代相传的铸剑炉,答应只为观音宗铸造符剑八十一柄,换取妻子性命,他日若是铸剑不成,他可以与妻子一同赴死,铸剑就不易,练气士所需的上乘符剑又是难上加难,二十五年后,不过铸成三十六把符剑,幽燕山庄摇摇欲坠,已是近乎倾家荡产,少庄主张春霖对这些要债索命的南海练气士如何能不深恶痛绝?难道真要他眼睁睁看着爹娘殉情?一对年近五十却不显老的男女缓缓登山,男子相貌粗犷,生得豹头环眼,有骁勇莽夫之恶相,神情气色却恬淡,牵手入亭,偶尔侧头望向妻子,尽是粗中有细的铁汉柔情。
妇人跟儿子张春霖有七八份形似神似,衣着素雅,端庄貌美,面对大难临头的死局,不惧死,却充满了无声的愧疚。
一起进入亭子,张春霖咬牙切齿,红着眼睛,赌气地撇过头去。
妇人走去拢了拢儿子的上品辽东狐裘,轻声说道:是娘不好,耽误了你爹不说,还祸害了山庄祖业。
幽燕山庄庄主张冻龄微微瞪眼道:说这些做什么,什么耽误祸害,尽说胡话。
张冻龄能找到你这么个好媳妇,已经是祖坟冒青烟,再有半点怨言,可就要挨雷劈了。
张春霖虽然待人接物都彬彬有礼,滴水不漏,可与自己爹娘也无须带上温良面具,眼眶湿润望向父亲张冻龄,都怨你,剑术平平,一辈子只知道铸剑,连娘亲也护不住!张冻龄哑口无言,也不觉得在儿子面前要装什么气拔山河的英雄好汉,只是嗯了一声。
妇人面冷几分,沉声斥责道:春霖,不许这么说你爹!张春霖低头望着自己的双手,哽咽道:其实都怪我,是我护不住爹娘。
我是个孬种,这会儿手还在颤抖,握不稳剑,更不敢对那帮人拔剑。
张冻龄轻轻一笑,眼神慈祥,摸了摸儿子的脑袋,有爹在,天塌下来都该爹第一个扛着。
春霖,咱们江湖人啊,尤其是练剑,总不可能谁都是一品高手,更不能奢望什么剑仙,不做亏心事就足够,不怕鬼敲门。
嘿,这些逍遥海外的练气士也算是江湖上所谓的神仙了,被神仙敲门讨债,我跟你娘走得不冤枉,你虽说已经及冠有些年头,可也不用太过自责,更别一心想着报仇,爹娘这二十几年,都是赚的,再说还有了你,都赚到姥姥家喽,你要是在爹娘走后活得钻牛角尖,爹娘在下边才不安心,爹是粗人,这辈子只会打铁铸剑,也没教你什么为人处世的道理,说不来半句金玉良言,但有一件事你要牢记,世上有心无力的事情太多了,做人不能把自己活活憋死,那才是真的枉费投胎来世上走一遭。
这辈子头回流泪的张春霖抬起头,泪眼模糊,爹,我真的不甘心啊。
极少对儿子摆老爹架子的张冻龄平静道:不甘心也要活下去。
妇人动作轻缓拿袖口擦去儿子泪水,转头望向湖上独坐小舟垂钓的蓑笠人,不想父子深陷沉痛,转移话题皱眉问道:那陌生人物是谁?张冻龄咧嘴笑道:大雪封路,来庄子借宿的一伙客人,听张邯说不俗气,以他的眼力,连身手高低都没看清,想必是不简单,若是往常,我肯定要结交一番,到时候免不了被你一顿说教。
我啊,就是这种狗改不了吃屎的犟脾气,这些年苦了你,有句俗语不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说的就是媳妇你呢。
妇人强颜欢笑,轻轻摇头,然后握住他和儿子的手。
张冻龄呼出一口气,你我下山吧,要是不小心让客人跟观音宗起了冲突,良心难安。
春霖你就别露面了,爹娘做好最后一次迎客,以后就是你当家了。
张春霖一手握紧古剑,眼神坚毅道:我一同下山!张冻龄为难之时,眼角余光瞥见湖面动静,惊讶咦了一声,然后瞪大眼珠,一脸震惊。
白衣练气士在湖上蜻蜓点水,漫天风雪自然而然远离他们身躯几尺之外飘落,为首仙家临近幽燕山庄不足三十丈,尾上一名年轻女子练气士踩水跃过小舟之前,俯瞰了一眼那名无动于衷的男子,盘膝而坐,披有一件厚实蓑衣,头顶斗笠,有两缕出乎寻常年龄的白发从鬓角轻柔垂下,一眼望见渔客面容,十分年轻,以俗世眼光看待,皮囊异常出类拔萃,以至于不穿鞋袜的她跃过小舟之后,仍是回首望去一眼,只觉得这家伙该不会是吓傻了,还是沉醉于湖上垂钓,真的什么都没有看见?寒江之上孤寂而坐的徐凤年一直屏气凝神,对这些踏湖飘摇的白衣练气士视而不见,哪怕被他们踩在脚下也不曾有丝毫气机动静,甚至刻意让胃口大开而蠢蠢欲动的阴物隐匿起来,一则徐凤年只是中途借宿幽燕山庄,不想多事,万一这些世俗眼中的仙士仙子是山庄需要扫榻相迎的贵客,徐凤年不觉得让嘴馋的徐婴大开杀戒,是为客之道。
二来徐凤年敌视的仅是京城钦天监,南边的练气士跟他无冤无仇,相逢是缘,就当一并观仙赏景了。
只是当徐凤年感受到这伙白衣仙家流露出一丝身份不符的杀机后,就不再一味藏拙,摘下斗笠,一叶扁舟如箭矢飞速倒退,在湖面上划出一道美妙涟漪。
刹那之间,小舟在出湖二十丈处急停,恰好挡住为首练气宗师的落脚点。
面容枯肃的白衣老妇人微皱眉头,身形骤停,与身畔大雪一起飘落在湖面上,她身后十几位相对年轻的仙家相继停足。
这帮练气士踩在湖面之上,纹丝不动,如白蝶停镜面。
幽燕山庄临湖院落不知谁率先看到这一幅玄妙景象,几声惊讶之后,没过多时就陆续走出院门,驻足远观,很快人头攒动,既有府上清客仆役,也有庄主托孤的远朋好友。
徐凤年平淡道:是幽燕的客人,在下欢迎至极,若是寻衅,可就要坐下来慢慢聊,好好说道说道了。
对了,你们既然能站在湖上装神仙,想必道行不差,坐着屁股也不会冷吧?气息枯槁的老妇人眉头皱得更紧,身边大多数练气士也都面容不悦,唯独最后那名独独赤足的白衣女子发出一声轻笑。
一位约莫三十岁的白衣仙子悄然转头,无奈瞪了一眼,后者迅速板起脸,可惜一双笑意不减的秋水长眸泄露了天机。
十六人都背有一柄或是数柄长短不一的符剑,或从历代古籍记载仙人手上传承下来的桃木剑,或是拥有千年岁月的青铜古剑,便是新剑,那也是以甲子计算。
相传练气士修道之法独树一帜,专门在洞天福地百丈之上当空采集天雷,以秘术制成雷珠,一掷之下,威力巨大,当真如同平地开雷。
或是最早一缕朝霞映照东海,收入符镜之中,一照之下,阴邪秽-物无不灰飞烟灭。
更有收集无主魂魄共赴酆都以阳身入阴间积攒阴德的神奇说法,总之高明练气士的玄妙手段,层出不穷,常人只会感到匪夷所思,也就由衷敬若神明,视如替天行道的仙家。
其实练气士出自上古方士,跟道门炼丹真人有些相似,只不过练气士这条羊肠小道走得更窄更远。
一名年轻男子练气士冷声道:让开!徐凤年自来便是软硬不吃的无赖性子,笑道:问过我。
然后轻轻拍了拍腰间北凉刀,再问过我的刀。
老妇人虽然是世间寥寥无几的顶尖练气大家,却没有一味盛气凌人,淡然道:去幽燕山庄,只是按约取剑。
年轻人,愿意拔刀相助落难人,是好事,可也须讲理。
徐凤年站起身,拍了拍蓑衣肩头积雪,我认识的一位前辈,曾经从幽燕山庄拿到一柄好剑,你们取剑可以,拿走便是,可要仗势欺人,我还是那句话,问我,问我刀。
先前那位冰冷言语的男子练气士更是不遮掩他的怒气。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人头抢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在凡夫俗子看来,仙家一怒,何尝比天子一怒轻巧闲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就是知道仙家的高高在上,全然不输帝王将相。
这位练气士不掩心,怒气勃发,身边狂风骤雪飘荡不止。
他怒极而笑,朗声大笑道:大胆竖子,你可是想要与我席地而坐论道论道?好,那我就给你一坐!白衣仙家果真坐下。
如一座山岳蓦然填江海。
除了为首老妇人,其余练气士都拔高脚尖离湖几尺。
湖面翻摇,气势骇人。
可让这人无比尴尬的是他附近湖面都剧烈晃动了,那一叶小舟竟是如同出湖在岸,岿然不动!徐凤年不去用刻薄言语当面挖苦那个弄巧成拙的练气士,只是眯眼抬头望向鹅毛大雪,自言自语道:有个吃剑的老前辈说过一句话,让我心神向往得很。
天上剑仙三百万,遇我也须尽低眉。
真是应景啊。
徐凤年收回视线,解下蓑衣后,很欠拾掇地笑眯眯道:来来来,先问过我,才有资格再问一问我腰间北凉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