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的地皮菜捡了半篮子,陶母拎着篮子去湖边淘洗,陶椿和陶桃姐妹俩脱了鞋在草地上踩水。
山坡上土地肥沃,草木生长旺盛,固水能力极强,脚趾碾上去,一汪清澈的雨水丰沛地挤出来,脚掌挪开,水窝瞬间消失。
越靠近湖边,草地上积的水越多,陶椿踩进去用草搓脚心,微凉的水痕荡漾,酥酥麻麻的,她嘴角掬起笑。
陶母偶然抬头看见二丫头的神色,她手上的动作慢了下来,身上忽然有些冷,她隐隐觉得眼前的姑娘有些陌生。
娘,你看我二姐像不像一只鹅在踩水。
陶桃大笑。
对,我是鹅。
陶椿头也不抬,她坏笑道:三妹,我是鹅。
陶桃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哪有人承认自己是鹅。
三妹,我是鹅。
陶椿重复。
陶桃反应过来,她嚷嚷说:你别喊我。
你不是我三妹?这下轮到陶椿笑了,她换个地方踩水,转移目标道:娘,我是鹅,我是鹅,鹅鹅鹅鹅鹅……娘娘娘娘……。
陶母忍笑,她也是糊涂了,这不吃亏的性子不是陶椿还能是谁,脸皮真厚。
地皮菜洗干净,母女三人说说笑笑地回家。
家里的三个男人都醒了,邬常安在给大青牛糊泥巴,免得虫蚁叮咬它,陶青松抱着春涧在一旁看着。
你们吃饭了?陶母问。
吃了,没吃饱。
陶青松说,娘,你们捡了地皮菜,今晚蒸包子?嗯,你二妹想吃地皮菜包子了。
姑爷,你吃不吃地皮菜?陶母问女婿。
邬常安看女鬼一眼,她过得还挺像个人,挺有活泛气。
吃,我嘴壮,能吃的都爱吃。
他玩笑道。
我去和面,我们晚上吃包子。
陶母笑着往灶房走,快进去了又回头说:老大,你换双鞋去捡鸡蛋,再逮两只肥鸡,明儿中秋,我们炖两只鸡吃。
陶青松把怀里的孩子递给陶桃,他去屋后捡鸡蛋。
陶椿拍手,她逗着侄女,要不要二姑姑抱?陶桃试探着递过去,陶椿伸手去接,见小丫头不抗拒,她高兴地接过来。
嘿,你还不认生。
陶椿乐,看着不算胖,抱着还挺压手。
她骨架大,随大哥。
陶桃说。
以后要长成一个高挑的姑娘。
陶椿认真地看着春涧,又看了看陶桃,说:春涧的眼睛长得像你,也像她爹。
陶桃点头,余光瞥见她姐夫盯着春涧,她笑着问:姐夫,你也想抱孩子?春涧不要他抱,还没到他怀里就哭。
冬仙从屋里出来说。
邬常安讪笑,他又觑小娃娃一眼,心里止不住的纳闷,老人不是说小孩子的眼睛干净能看见脏东西,这小丫头在女鬼怀里怎么还乖乖巧巧的?心里这么嘀咕着,一抬眼看见小丫头在瘪嘴,他欣喜道:春涧哭了!呜呜呜——春涧看见她娘了,她掉着眼泪要去找她娘。
让大嫂出来哄孩子,我去灶房帮忙。
陶椿说。
陶桃接过侄女往灶房走,陶椿也准备跟上,慢了一步被邬常安喊住了。
你等等,我有事跟你说。
邬常安收敛了脸上的笑,他正色说:我打算过完中秋就回家,天晴了,家里要收粮了。
陶椿垮下脸,她有些后悔了,陶家的人口少,老少和睦,短短两三天,她就不想走了。
我后天一早就走。
邬常安通知她。
陶椿没说话。
邬常安等了一会儿,见她装死不吱声,他恼火说:之前的约定作废,我俩一拍两散。
你去跟我爹娘说。
陶椿说话了。
邬常安当做没听见,他提要求说:你要是跟我回去,你得答应我,之后的日子你就像这两天一样,不能做奇怪的事。
我能做什么奇怪的事?陶椿纳闷,吃人?还是杀人?邬常安下意识看天,天是亮的,他瞪她一眼。
行,我答应你,要做什么事先问你,你觉得是奇怪的事我就不做。
陶椿很是宽容,不过我也有意见,你提的意见我答应了,我提的意见你也考虑考虑。
我想你心里也明白,我爹娘挺看好你,也喜欢你,所以才一个劲撮合你我,我愿意跟你走主要是不想让二老操心。
我俩的约定虽然仓促,但我不是玩笑,也不想跟你过家家。
你得答应我,我们约定的期限里,你我要是吵架了,你不能来气了就说一拍两散,或是让我滚蛋,三思而后行,再一再二不再三,我这次跟你说了,你以后再如此说话,我就当真了。
陶椿目前顾虑的是没有落脚地,她有明确的身份,但身份受制约,她不想挑战荒野逃生的困境,故而选择走上一条随大流的路,跟着传统走,离了娘家去婆家,换个地方踩踩地盘,要是站不稳脚跟,她能有理由光明正大地再回娘家。
或者是等在山里混熟了,她可以再挑选一条其他的路子。
邬常安思索了好一会儿,他认真说:只要你像个人,两年内,我不会赶你走。
陶椿点头,好,我后天跟你走。
还有事吗?没事我回屋歇着了。
没事了。
目送女鬼僵着腿一颠一颠地离开,邬常安猛然反应过来,这本来是她求着他的事,眼下怎么演变成他求着她跟他走了?灶房里的事不要陶椿插手,她提桶热水回屋泡了会儿腿,脱了衣裳倒在床上睡觉。
晚饭是地皮菜鸡蛋馅的包子,还煮了一大锅的稀米汤,山里的陵户吃的油是荤油,鸡蛋和地皮菜都用猪油爆炒过,包在面瓤里蒸熟后极为鲜嫩,蒸熟的地皮菜比生的还要绵软,几乎是不用嚼就下肚了。
山里的地皮菜要比山外的好吃吧?陶母见二丫头一脸满足,她很是得意,要论土生土长的东西,还属长在山里的更有味道。
山外人多,有人的地方土被刨了一遍又一遍,草长得都像后娘养的,这菌子更不占便宜,能有什么好味道。
就像咱家的鸡,那都是养了两年才宰了吃,年数短了肉不香。
陶椿点头赞同,咱家的鸡蛋都比山外的香。
陶母满意了,明年开春,你来捉一窝小鸡回去养。
陶椿先答应,捉不捉到时候再说。
因着明早天不亮就要上山采菌子,吃过晚饭大家伙儿洗漱过后就睡了。
雨后的夜晚,山里雾气愈发浓重,云上的月光完全无法穿透浓雾,油盏一灭,屋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邬常安拢着被子躺下,他竖着耳朵听隔壁的动静,陶椿不知道在跟陶桃说什么,若有若无的声音传来,他隐隐觉得心安,抓着这个机会,他忙闭眼酝酿睡意,睡着了就不怕鬼了。
……邬常安,起了。
邬常安猛然睁眼,回味着梦里听到的声音,他紧张地透过黑暗盯着木门所在的位置。
还没醒?邬常安?睡这么死?陶椿敲门,别睡了,该上山采菌子了。
邬常安狠狠掐自己一下,疼得他立马清醒过来,他摸黑下地穿鞋。
醒了?醒了怎么不应一声?陶椿听到动静了,她没好气地说:早饭做好了,快出来吃。
听到脚步声走了,邬常安吁口气,他悄悄开门探头看出去,灶房里有火光,他那颗悬着的心这才落地。
姑爷,没等你啊,你洗一洗就过来吃。
陶父招呼道。
邬常安嗯一声,都去采菌子?你不熟悉我们这儿的山,桃丫头也不常在山里走,椿丫头又九年没回山了,我不放心你们三个进山。
我们还是跟着,等山里的雾散了,我们再一起下山。
陶母说。
早饭是昨晚的剩饭,地皮菜包子和剩稀饭热了热,几个人填饱肚子就行动。
担心进山会遇蛇,陶椿用麻绳缠腿,手上戴羊皮手套,胳膊上也缠两圈麻绳,最后在腰上挂一串铃铛就出门了。
每个人的身上都挂有铃铛,既是闹出动静驱赶山里的野物,也是为了万一人走失了方便找人。
以后你别来喊我起床。
邬常安靠近说话。
啥?陶椿没听清,她捂住铃铛,你说什么?其他人慢下步子,都竖起耳朵偷听。
……没什么,你的腿还疼不疼?陶椿古怪地看他一眼,夜色里,她也看不见他的神色,不疼了,你好好走路。
有话回去了再说,路上注意点,别摔着哪儿了。
陶父清了清嗓子提醒。
前方有铃铛声,有采菌人比陶家起得还早,走到陵山脚下,铃铛声往山上去了。
姑爷,你吃过松树菇吗?陶母问,你要是没吃过,等回来了,我去换点回来。
没吃过,好不好吃?邬常安问。
我觉得不如鸡油菌好吃。
陶桃接话,松树菇不论是炒还是炖,吃着都是脆脆的,还只适合吃小的,菇子长大了,我嚼着感觉像是嚼木头渣子。
有人喜欢吃脆的,有人喜欢吃滑的。
冬仙接话,我爹我娘喜欢吃脆菇子,就喜欢松树菇的味道。
邬常安想尝尝味道,他说:娘,等我们下山了,你拿我们采的菌子去换点松树菇。
行,你要是喜欢吃,以后每年我给你晒半筐干菇子,你拿回去炖汤。
陶母欣然应了,二丫头以前也不喜欢吃松树菇,现在口味变没变?陶椿:……她什么菇都喜欢吃,能吃的都爱吃。
出山之后就没吃过了。
她斟酌着说。
回来了我跟人多换点,冬仙,你也给你爹娘多送点。
陶母两头都顾上。
一路说着话,一行人跋涉着绕山而行,天色微微泛亮时才绕过陵山。
陶桃指路,一行人蜿蜒东行,绕过封土堆,又看见一对石人像,这才算走出定远侯陵的范围。
封土堆前方是一片山谷,山谷里种着苞谷,铃铛声将至,苞谷地里飞出一大群鸟雀,叽叽喳喳的鸟叫很快压过铃铛声,还有陶父陶母的谩骂声。
出了山谷再进山,天色已然大亮,太阳的金光穿透雾气落在林子里,树叶上的露珠晶亮。
陶椿眼尖,在一处隆起的落叶下发现一窝菌子,她激动地喊:好多菇子!陶桃探头一看,她兴奋道:是鸡油菌,这个大小刚刚好,来得及时,再晚一点伞盖就张开了。
陶椿有采菌子的记忆,她拿着竹片沿着菌子根部一撬,一朵嫩黄的鸡油菌出土了。
她不急不慢地把一窝菌子都撬起来,筐里垫层落叶才捡菌子。
邬常安靠近,他提醒她:挖了菌子,你记得用落叶盖上菌窝,不然明年不长了。
噢,我晓得。
陶椿瞥他一眼,之前在路上你要跟我说什么?以后你别去喊我起床,尤其是天不亮的时候。
陶椿打量他一眼,提着篮子走了。
哎,你这是什么意思?邬常安忙跟上去。
陶椿又看见一株青苔色的菌子,这是铜绿菌?对。
邬常安也过去挖,你不认识菌子?还是十岁之前采过菌子,记忆模糊了。
陶椿拨了下落叶盖上菌窝,换个地方继续找菌子。
邬常安想了想,他跟了上去,免得她挖了毒菌子要了一家人的命。
这是黄牛肝。
他告诉她,还有一种褐牛肝。
我找到了好大一片菌子!娘,二姐,大嫂,你们快来。
陶桃大声喊。
陶椿忙提上篮子跑去,一片洼地上都是冒头的菌子,有黄有绿有白有红,形状各异。
这种白菇炒了好吃。
陶母掰下一坨,她琢磨说:回去了我去你小叔家问问,看他家还有没有腊肉。
没人搭话,陶桃和陶椿都沉浸在挖菌子的兴奋中,姐妹俩都咧着嘴。
挖了这片菌子,母女三人换个地方,走出树荫,阳光明媚处,一树红山楂静静地矗立着,地上还落了一层被风雨打落的。
陶椿在地上捡一颗山楂在衣裳上擦擦,她咬一口,酸得她狂咽口水。
陶桃坏笑:鸟都不吃的东西,肯定酸。
陶椿不舍得放弃这一树山楂,她从树上摘一颗,呕,又酸又苦,白瞎了这么好的成色。
罢了罢了,继续去找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