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供销社门口分开, 苏愉去豆腐店里端了块儿豆腐,回去把鱼的鱼鳞给刮干净,鱼的内脏也给剖掉, 撒了些盐腌着, 豆腐给浸在水里。
妈, 鱼中午我回来炖,你别弄了啊。
老太太做菜舍不得放油,她不放心把鱼给她做。
老太太应了一声, 问准备出门的小闺女:小宁哪天回来?她想等小女婿回来让他把老头弄到医院看看,要是好一点了也好回家, 都在这儿住十来天了,她家里菜园子里的菜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给浇水。
我也不知道准确时间, 最多也就十天了,他走十一天了。
苏愉纳闷今天怎老有人问宁津什么时候回来, 你找他有啥事, 你给我说, 说不准没他我也能办。
那我等他回来,你劲儿小, 做不了。
老太太拒绝。
不说就不说,苏愉收拾东西去上班, 到办公室后发现老大姐秦丽红剪了短发,看着还挺利索的, 她趴过去问:秦姐,在哪剪的头发,还挺好看。
好看?秦丽红不太适应地摸了摸头发,你也想卖头发?你头发黑亮亮的,多漂亮啊, 卖了可惜了。
这一头黑发的确是漂亮,但现在没洗发露,苏愉洗头发都是用的肥皂,洗完之后头发特别涩,梳头发也疼,而且她也想换个形象。
中午回去吃了午饭,她坐在小圆镜前看镜子里的人,小圆脸,脸颊有肉,眼睛大,典型的那种老人说的好模样,编着一根黑亮的辫子,不看眼神的话,很有一种无辜又娴静的气质。
傍晚下班后她去了秦丽红说的收头发的店去把齐腰的长发卖了七块钱,又让老师傅按她说的修剪,完事了对着镜子一看,果然不错,跟中午纯静的女人判若两人。
看够了吧?都瞅一顿饭了。
苏愉忍俊不禁,挑眉对饭桌上的四个人笑。
看着怪怪的。
余安秀再打量一眼。
看着不像我妈,像不认识的姨。
小远也评价。
好看。
平安有眼光地点头,还摸了摸他的短发茬。
苏愉看向另一个没说话的人,爹,你说呢?不太像我闺女。
苏昌国仔细看了一眼,眼睛鼻子都还是那样,剪了头发好似换了五官,眼睛里的活泛气压不住了。
我明天再买身新衣裳去,让宁津回来认不出我,半个月不见,媳妇不仅升职了还换人了。
苏愉再听到不像这个词也没了才来时的惊慌,身边的人都看出来了她的变化,但每个人对她的变化都给她安排了合理的原因,压根不用她解释。
宁华过后两天再登门差点没认出苏愉,进屋后还以为是她三弟妹的客人,点头打招呼后才迟疑地喊:三弟妹?是我,大姐是来找平安?苏愉愉悦地问。
嗯,你大姐夫回来了,平安也挺长时间没去我家了,喊他吃顿饭。
说着她顿了顿,想起她的主要目的,又问:小远在不在家,让他跟平安一起去,也认个门。
在屋里做作业,我喊他们,等一会儿。
其实是在看她从废品站买回来的漫画书。
她推门进去,看他们两个紧张的把漫画书往衣裳里藏,是我,平安,你大姑喊你去他家吃饭,你出来说话,小远也出来。
两人把漫画书压被子底下才出来,平安凑过去喊大姑,小远站门口没说话。
宁华又重复了一遍,拉平安要出门。
等等。
平安屁股往后撅,挣住他大姑不让走,我问问小远,小远,你去不去我大姑家吃饭,我跟你分你姥姥姥爷,我也把我大姑分给你。
宁华:……苏愉:……难怪能这么快和好,原来是达成协议了。
小远摇头,他感受得到平安大姑不怎么喜欢他,我不去,我在家吃我妈烙的韭菜盒子跟蛋花汤。
那我也不去了。
平安掰开他姑的手往回跑,生怕他姑把他强掳走了,大姑,我晚上去你家吃,你给我留一碗肉。
他想两边都吃。
晚上还有你表兄弟跟你分,你少吃不少,中午去吧,我炖的有鸡肉。
宁华继续劝,她主要是想把平安诓出去问问苏愉的事,听她妈的意思这两个人只差打起来了,她担心以苏愉这个性子,她妈生日的时候不肯去,那可丢人,让外人有得笑了。
主要是她也想从中解个活儿,婆婆跟儿媳都有吵嘴的时候,哪能就不来往了,听说苏愉都一两个月没去老宅了,她小弟那个王八蛋回去不是借自行车就是找架吵。
你去吧,韭菜盒子我给你留着,你晚上了再吃。
苏愉开口让平安跟他大姑走,一直磨蹭她也做不成事。
那也行。
他跟他大姑出门,路上听她大姑问他后妈在家有没有骂他奶,问他怎么不去他奶家吃饭了,又问他后妈是不是不让他跟他奶来往。
没有,都没有。
平安不耐烦,甩开他姑的手往前面跑,大姑,你快点,我都饿了。
到了吃饭的点,好不容易啃上鸡肉了,他姑又开始问小远他姥爷姥姥在他家住多久,家里这段时间做了什么菜,有没有谈过他爷奶……大姑,我妈说大人的事小孩别管,你们大人的事你也别问我,我都不知道。
他不顾他姑僵掉的脸,没眼色的夹了块儿鸡肉,好像是鸡胸脯那里,瘦肉太多了,我现在只知道一件事,大姑,你鸡肉炖的不好吃,没我妈炖的有味儿,你看连根葱都没有,更没有花椒,只有肉味儿,还有点腥,我吃的这块儿都嚼不烂。
他又夹个鸡翅,继续说:你去问我妈事的时候问她要几根葱蒜回来种,记得买八角桂皮香叶,不管是炖鸡还是炖猪肉都特别香。
嫌不好吃你别吃。
平安表哥生气了,他还没嫌平安来跟他抢肉吃呢,嘴里往肚里咽,还不忘嫌弃挑刺,这都是什么人呐。
我姑喊我来吃的,我妈也在家烙韭菜盒子的。
他其实有点后悔,家里的韭菜盒子也有猪肉的,比这小鸡炖蘑菇香多了。
宁华憋屈,他侄子怎么成这德行了?她呵住儿子继续吵,从钵子里夹出另一个鸡翅膀给平安,我们姑侄说的话你不能给别人说噢,你爸你妈都不说,下次大姑还喊你来吃饭。
平安低垂了眼睛应好,结果他饭后到家了就都给倒了出来,他爸一直交代他,越是谁不让他告诉爸妈的话一定是坏话,现在他爸不在家,他就给他妈说。
好孩子。
苏愉夸平安,想着大姑子手伸的也太长了,难道这是他们宁家的传家宝基因?传女不传男?还打听起她怎么待她爸妈了。
之后她又见过宁津大姐两次,说不了两句话她就找借口走了,她连她真正的婆婆都不搭理,这个关系更浅的大姑姐她都不往心里去。
苏愉,你看这是不是你?王小霞拿着报纸趔着身子趴到苏愉办公桌上,指着报纸上的人跟她对比,是你,上面写着跳水救人,是我们罐头厂。
报纸下来了呀。
苏愉惊喜地接过去,借厂里宣传的东风,她跳水救人的版块不小,××罐头食品厂后勤部的苏愉这句话更是反复出现。
我要多买几份,留着以后给我孙子孙女炫耀去。
七十年代上报纸比21世纪上电视还困难。
你瞒的还挺紧,我们这么好的关系你都没给我说。
王小霞故作生气地睨她,还没对视一会儿她就绷不住地笑了,来来来,咱们后勤部的人上报纸了,都来瞧瞧,可长脸了。
她帮苏愉宣传。
苏愉你瞒得太紧了,这是好事,咋还张不开嘴了,没发现你是个低调的人呐。
众人都打趣了,她们都不知道还有记者采访她了。
没故意瞒着,但也没觉得这有什么好炫耀就是了,一切都是偶然跟巧合,做好事的千千万,她能被采访完全是托了厂里的福。
给。
苏愉把报纸递给靠在椅子上的老头,你要的报纸,下来了。
她指给他说在哪一块儿。
不用你说,老子认字。
苏老头打断她,他能当村长就是因为识文断字。
买了几份?十份?那分我七份,反正你也没有要送的人。
苏老头数三份报纸塞苏愉手里,喜眯眯地问:我女婿啥时候回来?回来了,爹。
说曹操曹操到,宁津已经在门外了。
来来来,小愉上报纸了,还升职了,你不知道吧?他得意啊,把事从头到尾给小女婿讲了一遍,以后可没有人再说他闺女的工作是宁津买的了。
好人有好报,她该得的。
宁津也表示高兴,但在晚上听平安说他大姑怎么怎么打听家里的事,还不让他给家里人说的时候,回来的高兴心情漏了个干净。
到底是姐弟,他一听就知道他大姐的想法,他妈后天生日,他估摸着宁华这两天还会再来。
果然,他背老丈人去医院看医生回来,就见他大姐进了巷子,大姐,你等一会儿,我有事跟你说,我先送我爹回去再出来。
爹?喊的还真亲,宁华暗啧,亲爹也没见他这么孝顺,真是吃了迷心丸了。
大姐,家里以后有啥事你直接来问我,别去找苏愉,她那边除了我老岳父摔了腿,就没其他事,我这边净是理不清的屁事,我天天不在家,她一个女人养孩子照顾家挺不容易,爹妈这边的事跟我说,我不在家你就找我大哥二哥,他们也是儿子。
他娶苏愉,才开始是她沾光,这才半年,情况已经反过来了,他就怕家里再乱遭一点,把她惹不舒坦了又要离婚。
宁华给她小弟说没他想的那么不容易,她男人也在外跑车,她最有说话权了。
她一个人在家别提多舒坦了,不用伺候臭男人,每半个月回来一次,搞得像是她偷养的汉子,还有工资拿。
你有公婆帮你照顾娃子,妈给苏愉帮忙了吗?宁津摆手,让她回去忙她自己家的事去。
后天我妈过生,下班了你过去吃饭吧,我去接你。
新买回来的套扔在水盆里,他搂着半眯着眼睛的女人谨慎地问。
苏愉点头,要买什么东西你自己去买,我不插手也不过问,你也别想让我操心,我就那天中午去吃个饭。
男人松了口气,是他们小肚鸡肠了,苏愉压根没有不去的想法。
宁津对她爹妈好,苏愉也没必要让他在他亲人那边为难,他来接她的时候,她看他手里瘪瘪的布袋,诧异道:你没买东西?要不去厂里买点橘子?不用,我带了好东西。
宁津进门了就把布袋打开,一份折叠整齐的报纸露面,妈,这绝对是你这些年收到的我送你最好的东西,呐,看到没,这是苏愉,你小儿媳妇,乐于助人有奉献精神的女人嫁进了我们老宁家,你面上有没有光?我觉得送的再好的东西都没自己买的称心,我就没买,钱给你,你想要什么东西自己去买。
宁津把五块钱塞进他妈手里,你老了,好好享清福,小辈的事你们当老人的别管。
宁华进门就听到这一句,格外耳熟,前不久平安这贼小子还拿大人的事我们小孩不管来噎她,结果转头就把她说的话倒给了他爸听,那个时候他这个小孩又变大人了?赵桂香想她跟小儿子到底是缘分浅,她想好好庆个生,有孝儿贤孙承欢膝下,没想到这个小儿子竟然回来了,进门就给她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