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第一笔进账

2025-04-03 16:15:49

隋玉和小崽带着骆驼直接去西城门,黄安成在城门口当值,她跟他说一声,直接赶着骆驼出城。

出了城门遇到一个商队回来,隋玉驱赶骆驼让道,她立在路边,带队的镖师冲她颔首道谢,她点头回应,这个商队是她不相识的,进城直奔主路,看样子会歇在民巷那边。

娘?骆驼跑了。

小崽不明白她在看什么。

隋玉收回目光,抖了抖缰绳,她骑着骆驼去追赶跑偏方向的骆驼群。

骆驼送到靠近阳关的沙漠,隋玉跟在此照看骆驼的仆役交接好,她骑着骆驼带着小崽又原路返回。

此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暑热渐盛,风也是热的,只有骆驼跑动起来才能享得片刻清凉。

入城后,路上的人多了起来,隋玉勒住缰绳,骆驼放缓了速度,呼啸的风一下没有了,小崽热得张嘴哈气,两只小手摆动着快速扇风。

隋玉低头看他,正琢磨着要不要从哪条小巷绕过去,就听前面传来喧哗声,听着暴怒的声音,应该是有人在吵架。

两个商队又堵一起了,为了谁给谁让路吵了起来。

一个挑着担的男人从人群里挤过来,满脸烦躁地说:天还不够热的,他们没事做,堵着路,挡着别人也过不去。

说着,他挑担拐去一条窄巷,周围的人闻声也拐道跟过去。

隋玉估量一下,窄巷不容骆驼通行,她只能驱着骆驼靠近屋檐,借半点余荫乘凉。

巡逻的人来了。

人群中有人喊一声。

隋玉看过去,一队巡逻小兵跑过来,见到他们,两个商队的火气降了下去,巡逻兵再斥几嗓子,堵死的路清了出来。

小崽个矮,他看不清楚,抻着脖子问:有我爹吗?没有。

我见过我爹巡逻,可威风了。

小崽趴在驼峰上托腮,叽叽喳喳说:我跟舅舅也进过城,我爹还带我去校场,我、我还带鼓去看我爹……说的多了,他的舌头开始打结,有些结结巴巴的。

隋玉敷衍地嗯几声,驱着骆驼继续前行。

在靠近东城门时拐上一条大道,骆驼又跑一盏茶的功夫,就到校场了。

隋玉来的巧,恰逢早训结束,累得满头大汗的兵卒三五成群离开,有人直接脱了上衣,光着油亮的上半身走在太阳底下。

呦,这不是赵千户的儿子嘛。

有人认出小崽,目光移到同骑的女人身上,小崽跟她有八分相似,一眼能辨出她的身份。

千户娘子?来寻赵千户啊?他跟顾千户他们还在校场。

虽然纳闷小崽娘的长相跟传闻不符,但他们面上没露什么痕迹,很是热情地指路。

隋玉道谢,靠近校场,还没看见人,先看见栓在树下的骆驼,她驱着骆驼过去。

校场上的人听到动静看过去,赵西平跟顾千户和杨千户他们又说几句话,大步朝校场外跑。

赵千户的媳妇回来了啊?杨千户看过去,戏谑道:难怪他这两天精神不错,一头蔫驴又回春了。

顾千户摇摇头,说:这话背地里说说就算了,可千万别说到他面前去了。

嗯,晓得,我又不想跟他打架。

杨千户抬脚走过去,说:胡都尉过去了,我也过去看看。

胡都尉只是路过瞟了一眼,看清隋玉的样子,他心下失望,五官长得再好,在干黄发暗的肤色下也黯然失色,没什么好看的,挺败兴的,他收回目光匆匆离开。

千户娘子,听说你出关做生意去了?从关外可带回了什么好东西?杨千户出声搭话。

隋玉看向赵西平,赵西平介绍说:这是杨千户。

不知杨千户需要什么?隋玉开口,如果要的不急,我帮你留意着,这两个月从关外回来的商队多,他们带回来的东西或许有你想要的。

你家孩子玩的腰鼓还有没有?我想给我家孩子买一个。

有。

小崽抢话,他一心惦记着卖钱。

隋玉笑一下,说:没有小腰鼓,大腰鼓倒是有几个,你家孩子多大?大腰鼓有多大?隋玉比个比实物还要大一些的尺寸,杨千户估摸下重量,放弃了。

下次再出关,我多带几个小的腰鼓回来。

隋玉承诺,到时候拿两个给孩子玩。

她不愿意跟赵西平的同僚做生意,一方面是卖不上高价,价高了,他们不乐意,价低了,她又不划算,做笔生意,两方都伤和气。

再一方面,商贱,她跟他们做买卖,在一定程度上,有损赵西平的脸面。

什么时候再出关?顾千户走过来问。

不出意外的话,后年开春再出关。

隋玉回答。

天热了,我们回去了。

赵西平插话。

行,我们也回去了。

顾千户扬了下手。

赵西平驾一声,两头骆驼先后跑出去。

先去肉铺买十斤肉,之后拐出城直接回客舍。

客舍外面的树荫下,大壮、阿羌、阿水和花妞还在学击鼓,库尔班教得认真,偶尔闲暇,他还抽空教安勒说汉话。

赵西平先翻身跳下骆驼,他走到另一头骆驼旁边伸手接过儿子,一落地,先照着孩子的屁股拍一巴掌。

小崽疑惑地看他一眼,捂着屁股问:拍毛是吗?下手轻了。

隋玉笑着调侃。

赵西平扬起巴掌,问:那我再打一巴掌?小崽不惧,他站在原地问:打我干嘛?以后大人说话,你不能插嘴。

隋玉拧了拧他的耳朵,说:去玩鼓吧。

小崽噢一声,跑了。

隋玉提着猪肉送去灶房,出来看见甘大甘二在河边用石头磨镰刀,这是在为秋收做准备了。

这几天温度高,太阳又毒辣,菜园里的二三十株麦子成熟的很快,麦穗黄中泛青,再有五六天就能收割了。

隋玉想到昨天答应赵小崽要下地割麦子,她打算这两天把手里囤的药材卖了,免得越拖回城的商队越多,到时候若是再有大批药材进关,药价估计要降。

主子。

小春红路过打个招呼。

隋玉喊住她,说:你去叫两个人,把仓房里的三箱药材搬出来,搬到我这边来,下午的时候跟我进城一趟。

哎。

小春红轻快应下。

赵西平换身衣裳出来,见隋玉在摆弄药材箱,他拿个木盆将昨晚换下的衣裳都收拾出来,跟她交代一下行踪,他去河边洗衣裳。

主子,箱子搬来了。

小春红带着阿牛和李武进来。

箱子放下,隋玉掏出帕子,她多抓两把苜蓿种子装帕子里,打算过两天给赵小米送去。

大红枣、胡椒、黄芪、豆蔻,她也各分一些出来,红枣能煮粥,胡椒吃了发汗,黄芪能炖汤补身,豆蔻适合炖肉去腥,这些赵小米都用得上。

差点忘了,种在千户所后院的花椒树估计结了不少花椒,晚上回来的时候我去看一眼。

隋玉想起这事,自言自语几句。

药材整理好,赵西平也洗衣裳回来了,外面的鼓声停了,老牛叔在喊吃饭。

腰鼓放进屋里,隋玉让赵西平把药箱也先搬进去。

……午后,小春红牵来骆驼,四箱药材绑上骆驼背,隋玉带上她进城。

四箱药材,刨除半箱苜蓿种子,其他药材合起来一共卖了五千二百多钱,两幅龟甲最值钱,磨成碎末的矿石粉次之,二斤三两的矿砂值一千一百五十钱。

从药铺出来,已是日落黄昏,一天又落幕了。

隋玉骑着骆驼回千户所一趟,这座房常年没人住,锁眼都长锈迹了,推门时更是咯吱咯吱响。

院子里的猫听到动静,它们轻盈地一哄而散,躲在房梁上,藏在门后面,于暗处偷窥走进院子里的人。

院子里已经长草,草根上挂着一团一团的猫毛,走到檐下,一股浓郁的猫味扑面而来,好在没有猫屎臭和尿骚味。

隋玉清咳两声,说:猫官呢?猫官?没动静,估计跑出去逮耗子了。

猫官怎么会在这里?小春红不解,难怪我觉得少了些什么,原来是在客舍没看见猫。

隋玉往后院走,解释说:猫官夏天掉毛严重,它又跟阿水睡习惯了,动不动就跑床上去了,把床褥上弄得都是毛,拍不掉,洗不掉,老牛叔气得要杀猫,小崽他爹就把猫官送回来,打算天冷了再接回去。

一入后院,隋玉就闻到浓郁的花椒香,鼻腔里残留的猫味迅速消散,她深吸几口气,花椒味入肺,昏沉的脑子顿时清爽了。

结了好多花椒啊。

小春红惊喜道,全部摘下来,估计有一二十斤吧?晒干了估计只有五六斤。

隋玉掐颗花椒捻破,椒味浓厚,表皮发硬,成熟了,能采摘了。

你去隔壁顾千户家借桶水,一半留给猫喝,一半用来浇树。

隋玉交代。

小春红应一声,她快步走出去,前院的猫闻声一哄而散,她只来得及看见几根猫尾巴。

后院也长满了草,隋玉蹲下循着花椒树周围拔草,她眼尖看见两株一掌高的小树,是花椒树幼苗,细条又干瘦,快被杂草欺死了。

主子,水提来了。

小春红提桶进来,说:顾千户家的门房有些不乐意借水,我听那意思,我们院里的野猫经常跑去顾家偷食,主家挺烦的。

隋玉思索片刻,说:回去织个大网,过两天带人回来,把猫都抓走。

然后养在客舍那边?小春红问。

先拿去街上,看有没有人聘猫,没人要的,提回去我们自己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