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番外二

2025-04-03 16:15:55

主子,我想好了,我也要继续在商队做事。

甘二忙不迭开口,不用跟我娘和我大哥商量。

隋玉颔首,说:可以。

今年商队不会再进关出关,你去张掖跟你亲人一起过年,跟你娘商量一下,若是你手里的钱没有其他用途,我建议你趁地价还便宜,先在城北买二亩地盖座房子,再买二三十亩地,你不种可以赁出去收租子。

你年岁不小了,快三十岁了,盖房置地有了稳定的家业可以考虑娶个媳妇。

甘二点头,好,我听主子的。

隋玉:……叫夫人。

三草提醒他。

甘二挠挠头,他窘迫道:忘了,喊主子喊习惯了。

隋玉笑了笑,她看向其他奴仆,说:我晓得你们迫切地想赎身,所以这趟从关外带回来的货我就不放在货栈卖,明年开春了,你们跟宋家的商队去长安,珠宝玉石和皮货运到长安能卖更高的价钱,你们分到手的利钱也能多点。

小春红心里一动,她掰算一下,说:离入冬还有一两个月,我们今年就能去长安。

对,冬天的时候,棉被和棉袄更好卖。

张顺意动,我们还能带批棉货进关,在长安若是不好卖,我们还能去太原郡。

不用这么急,你们赎身的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无非是早一年晚一年,跟身体康健相比,值得多等待一年。

隋玉劝说。

我们已经歇三个月了,缓过气了,可以再动身了。

小春红摇头,这批货卖了,我们明年多休息一段时间,正好我跟青山把事办了。

隋玉挑眉,她戏谑道:青山得偿所愿,捕获你的芳心了?她记得之前青山喜欢小春红,但小春红不喜欢青山,二人僵持了两三年,最后还是让青山得偿所愿了。

小春红跟青山对视一眼,二人相视而笑。

三草摸着受过伤的右臂嘻嘻一笑,说:去年在关外遇匪的时候,青山为小春红挡了一刀,小春红感动坏了,当即以身相许。

噢,英雄救美啊。

隋玉了然。

小春红不好意思,她嘟囔道:什么英雄美人的,跟我们不沾边。

娘,吃饭了。

小崽站枣树下喊。

隋玉闻言不絮叨了,她嘱咐说:你们去找宋小掌柜商量一下,看她今年要不要去长安,最好还是两个商队一起出行。

吃过饭我就去问。

小春红点头。

行,走,都去吃饭。

隋玉抬脚离开。

客舍里的客商都起了,城里卖饭食的小贩们也来了,大部分客商在灶房吃早食,一部分起晚的客商懒得排队,就选择在小摊上买汤饼、扁食或是包子馒头。

玉掌柜,今早新磨的豆浆,喝一碗?卖豆腐的娘子热情道。

隋玉接过碗喝一口,豆香味浓郁,她满足道:还是红嫂子的手艺好,磨的豆腐又嫩又香,豆浆浓稠还无渣。

跟我老爹学的磨豆腐,亲父女,他教我的时候没留底。

豆腐娘子高声说,你之前说的豆干我做出来了,你家的厨娘拿进去了,你晌午炒一盘尝尝,看对不对味。

隋玉应好,她喝完豆浆,把碗还给她。

进门遇到一队客商抬着五麻袋烙饼往外走,隋玉随口寒暄道:今天走?哎,待会儿就走,我们明年再来。

好,一路顺遂。

厨院里,端碗站在檐下吃饭的黑壮客商听到声忙咽下饭,高声说:玉掌柜,待会儿去货栈一趟,我把昨天看中的八箱香料搬出来。

货栈里还有没有棉被?昨天新来的客商问。

有,不过货栈里的棉被只卖给跟我做生意的商队,属于是相互让利。

隋玉回答。

噢?那我待会儿去看看。

隋良站在仓房门口招手,姐,饭已经端过来了。

仓房里,赵西平一手抱着小花,一手持筷吃饭,小花坐在他腿上直勾勾地盯着他的嘴,嘴巴也跟着蠕动,馋饭馋得口水直流。

小好吃的。

隋玉拿帕子给她擦嘴,笑道:才长了一颗牙就惦记着吃饭了。

娘,我小时候不这样吧?小崽好奇。

赵西平闻言笑了,你们兄妹俩一个样。

小崽不相信,不可能。

隋玉端起碗吃饭,说:你也是个馋嘴巴,一到吃饭你就跟着吧唧嘴,八九月大的时候,我就给你喂鸡蛋羹和小米粥了。

我记得他九个月大的时候有四颗牙了吧?为了多吃口饭,你咧着嘴给我们看你的牙,我们只要一提牙这个字,你就傻乎乎地张开嘴。

隋良接话。

隋玉笑着点头。

小崽红了耳朵,他看妹妹一眼,不想承认自己有这么憨傻的时候,他嘴硬道:你们肯定是骗我的,我不信。

说罢,他放下碗拔腿就跑。

不吃了?隋玉问。

不吃了,吃饱了。

我也吃饱了。

隋良放下碗,我好像听到猪肉佬的声音了,我切坨肉拿去喂鹰。

一个两个都吃饱走了,阿水和花妞她们又端碗进来吃饭。

赵西平用袖子给馋嘴闺女擦擦口水,跟你娘玩,爹去当值了,晌午回来。

隋玉接过小花,说:销了奴籍的官奴离开了,家里人手不够用,你去官府问问,看能不能再领一二十个人回来。

好。

小花左看看右看看,见爹要走,她伸手要抱,下一瞬听到头顶有咀嚼的声音,她立马忘了爹,又仰头直勾勾地盯着。

阿水哈哈大笑,小花好好玩。

隋玉低头看一眼,她笑了,小花也咧嘴笑,嘴巴一张开,单门独户的小米牙露出来了。

赵小米端饭进来,说:都吃完了啊?忙完了?隋玉问。

忙完了,饿死我了,天不亮就起床捆草。

赵小米打个哈欠,她扒口饭,说:明天还有两个商队要走,我待会儿还要去运草,争取今天天黑之前都送过来,明天睡个饱觉。

我的商队要入关,你给我准备些粮草,估计就在这几天。

隋玉说。

刚刚在外面遇到张顺,他跟我说了,大后天走,我后天下午把粮草送过来。

隋玉抱起小花,说:我不陪你了,你侄女饿了。

赵小米顾不上说话,她扬下筷子表示知道了。

厨院里不少人都吃饱离开了,空留满桌子的碗筷,还没离开的客商随口跟隋玉打招呼,她忙着一一回应。

早上说了几箩筐的话,过了河,隋玉吁口气,嘴巴都酸了。

玉掌柜,开货栈的门。

客商喊。

隋玉顾不上,她看小崽提著书箱要进学堂,忙喊:小崽,你去喊你阿水姑姑,让她来拿钥匙去开货栈的门。

等她给小花喂饱肚子再出来,阿水已经做成两笔生意了,昨天新来的客商和城里开铺子的商贩还在货栈里看货。

阿水见她过来,她忙穿鞋往外走,说:嫂嫂,种棉人来卖棉花了,我过去盯着。

行,货栈的生意不要你操心了。

隋玉抱着小花进去。

昨天新来的客商看中了货栈里的茶叶,讨价还价磨了一柱香的功夫,隋玉以一万钱一箱的价格出手三箱,一箱大概有五十斤,平均下来是二百钱一斤,双方都很满意。

卖出三箱茶叶,又从客商手里买八千三百钱的鹿血酒,转手就被旁边的酒肆买走了两罐。

忙忙碌碌半天,一直到晌午的饭做好了,隋玉才闲下来。

主子,我们跟宋小掌柜商量好了,大后天我们就离开敦煌前往长安。

饭后,小春红找到隋玉禀报出行的时间。

隋玉点头,三块儿琉璃留下,白色的狐皮留一张,其他的都带走。

虎皮不留吗?不留,我手里存的那一张还没动。

虎骨酒呢?还送给老船夫吗?分装成小罐,一罐二斤酒,卖给他们,不送了。

隋玉交代,二百钱一罐,不能让他们一直赚我们的钱,我们也要赚他们的钱。

小春红欢快地应一声,我这就进城买罐子。

然而她离开还不足一盏茶的功夫,小春红又进府传信:主子,杨千户的媳妇宋太太过来了,她说找你有事。

好,你领她到花厅里坐。

隋玉把小花给她哥哥送去,让他们兄妹俩一起睡午觉。

宋太太上门是想让隋玉当个媒人,给她家二小子提亲。

夫人,不瞒你,我家二郎中意宋掌柜家的绿芽儿,才入夏的时候,绿芽儿带着商队回来了,他就央我上门提亲,那时候我想着绿芽儿跟她娘才从关外回来,估计想好好歇歇,就打算入冬了再上门。

他今天晌午回去说绿芽儿又要带商队去长安,回去了一直催我过来。

宋太太不兜圈子,开口就说明来意。

隋玉捋了下头发,她斟酌道:以前我听宋姐姐含糊说过两句,她似乎想留绿芽儿在家招赘。

这样吧,我下午跟她打听一下,明天给你回信。

宋太太为难地叹一声,她艰涩地开口:这个我晓得,我听二郎提起过。

隋玉明白了,想必绿芽儿跟杨二郎私下谈过这个事,这说明两个小儿女彼此都有意。

我家那个孽障跟我们闹半年了,他自己中意,拧着筋要跟绿芽儿成亲,我跟他爹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他一直不改主意,我们实在是没法子了。

宋太太跟她推心置腹,我家二郎是个心野的,要不是我跟他爹盯得紧,他早跟着商队跑了。

唉,孩子大了,我们当爹娘的就管不了了。

隋玉默默地听着,她含蓄地说:招赘的名声不好听,我明白,不过绿芽儿袭承她娘的商队,家财万贯,若是嫁出去,敦煌没几个儿郎能接得住如此丰厚的嫁妆。

宋太太面上有些尴尬,话虽刺耳,但这是实在话,她跟杨千户能同意这门亲事也是源于宋家财力雄厚,她家没这个实力娶个这样的儿媳妇,只能打肿脸让儿子入赘。

我是这样考虑的,名义上由我们来提亲,绿芽儿嫁过去,但婚后二郎搬出来住,孩子也随宋家姓。

宋太太吐露最终的目的,夫人,你也晓得我的为人,不是那等尖酸刻薄的,提这个要求不是想为难人,这个法子只是想全全二郎他爹的脸面,免得外人议论。

隋玉有些不赞同,既然选择入赘,又何必搞这些花招式糊弄自己,为了面子搞一出假娶的事,以后为了维护面子,会不会又弄出其他么蛾子?我跟宋姐姐说说。

隋玉没提她的看法,我把你的话带给她,看看她的意见。

哎,二郎在你眼皮子底下打转好几年了,他爹跟赵中郎将又是昔日的同僚,我们两家交情好,你跟宋掌柜也以姐妹相称,我们三家有缘分,你从中说说好话,成就一门好姻缘。

宋太太殷切道。

是,两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隋玉只说这一句。

送走宋太太,隋玉回屋歇晌,待暑气散了些,她去宋家新落成的宅子里寻宋娴。

宋娴和绿芽儿正在核对此次进关要带走的货,隋玉进来,她们母女俩也没起身,宋娴让绿芽儿继续忙,她扭头问:你这会儿不忙啊?上午忙,下午没什么事。

隋玉看绿芽儿一眼,想着她已经能独自带商队远行了,以后又是要接管家业的,是个挺有主意的姑娘,在亲事上没必要回避她。

晌午的时候,杨二郎的娘来了,她想让我做媒人给绿芽儿和杨二郎牵牵线。

隋玉开口。

绿芽儿停下动作,她咬唇笑了笑。

宋娴不意外,她瞧绿芽儿一眼,说:绿芽儿是要留家里招赘的,她晓不晓得?晓得,不过她有个要求,让绿芽儿明面上嫁过去,成亲后,杨二郎随绿芽儿搬出来住,孩子也随你们姓。

隋玉转达,她让我问问你们的意见。

宋娴没说话,她仔细思索着,末了问:小芽,你是怎么想的?杨二郎跟你提过这个事?没有。

绿芽儿有些不高兴,我不同意这个法子,娶妻是娶妻,入赘是入赘,他们不能两头得利。

宋娴眉头一松,她跟隋玉说:玉妹妹,劳你再传个话,他们要是愿意结这门亲事,一切按入赘的流程走,我寻个好日子上门提亲。

若是不愿意,这个事不必再提。

别再劳烦我婶婶,我亲自去找杨二郎说,我们面对面说清楚,正好方便我观察他真实的想法。

绿芽儿果决道,要是想要名声好听,他不必攀扯我,我也不想要个为了名声让我委曲求全的男人。

像我赵叔这样的,能护全妻儿,跟媳妇一条心的男人才是真男人。

隋玉鼓掌,好丫头,有眼光。

绿芽儿得意地笑了,她甩一甩辫子,豪气万丈地说:若是顾全名声,敦煌城就不会有玉掌柜和宋掌柜。

婶婶,你跟我娘都不在乎流言蜚语,我更不在乎,我就是要带着商队在关内关外闯荡,还要娶个男媳妇。

宋娴笑骂她:不准胡说八道,什么男媳妇,在我跟你婶婶面前说一嘴便罢了,在外面可不能乱说。

我又不傻。

绿芽儿笑,她继续拿笔写字。

那这个媒人我就不当了?隋玉问。

别,若是能成,你收我的媒人礼帮我去提亲。

宋娴说。

隋玉点头,行,不管是不是杨二郎,我愿意当绿芽儿的媒人,替她鞍前马后。

绿芽儿嘿嘿笑,婶婶你等着吧,保准让你喝上媒人酒。

隋玉跟宋娴对视一眼,这下宋娴能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