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2025-04-03 16:15:40

肚里有了热食,终日紧绷的身子松懈下来变得沉重,隋玉觉得疲乏犯困,抓住这丝睡意,她钻进草盖下,蜷缩着手脚闭眼睡觉。

隋文安守在残留着火星的坑边,跟两个妹妹说:你俩也去睡,夜里冷,睡不了多久,趁这会儿补补觉。

火能留着吗?我们晚上再烧罐热水喝。

隋灵问。

隋文安摇头,一是没可供烧火的木柴,二是马厩里满是干草,一点火星迸出去就能引燃大火,这后果是他们承担不了的。

人都睡了,马厩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呼噜声,伴着风雪的声音,倒也是难得的安宁。

隋文安用棍翻动坑里的灰烬,待最后一抹猩红色的火星消失,他提起罐子出门,装雪倒进坑里,末了再用之前挖起来的土埋上。

三叔,我去巡一下火坑,你留这儿守着。

他说。

隋虎点头,提醒说:有柴的火坑是人家特意留的火种。

我晓得。

隋文安又出去装满一罐雪,余火烧尽的火坑倒上雪埋上土,留有火炭的火坑他用雪沿着坑边围一圈。

睡梦中的人被他弄出的动静惊醒,不等看清他的动作,只以为是他坏心要扑灭特意留的火种,爬起来就一脚踢过去。

叔,别误会,火没灭。

隋文安踉跄一下,他憋屈地好声好气解释,捏了最后一捧雪补在裂口处,提起罐子走了。

应募士这才看清火坑边堆的一圈雪,明白是误会人了,但见隋文安穿的是囚衣,他也没道歉,扭开脸往火坑里丢几根木柴,倒头继续睡。

马厩门开阖带进来的冷风让靠门睡的人发恼,刚要发脾气斥骂,在看见门外站的官兵时瞬间变得老实和善。

官爷。

隋文安低眉顺眼地问好。

犯了什么罪?罪人的父亲是舆县前郡守。

隋文安羞愧道。

留有胡须的官兵闻言霎时变了脸,再开口时失了温和之色,冷硬地说:此后几天你负责盯着余火,但凡失火,罪责皆在你。

隋文安平静地躬身道诺,等人走了,他继续装雪。

待徐徐冒着青烟的火坑都围上一圈雪,他这才拎着罐子坐回到自家人睡卧的草铺上。

外面还在下雪?隋虎编着鞋底头也不抬。

停了一阵,又下起来了。

隋文安脱了草鞋倒雪,忧心地说:再落几日雪,待我们赶路的那日,恐怕雪要埋齐大腿。

隋虎停下手上的动作,良久没有开口,再低头去编鞋底的时候忘了该动哪根草,他叹声气,只得拆一截再编。

隋文安从草铺下择出一把稻杆,坐过去跟隋虎学着编鞋底。

时间在风雪间流逝,马厩里煮饭烧火的余温渐渐散尽,寒气又起,沉睡的人被冻醒,一个个缩在草盖下撕心裂肺地咳。

隋玉在睡梦中感觉身上盖的草被人动了,意识缓慢苏醒,她正琢磨着是不是隋慧坐了起来,就察觉到裤腿被卷了上去。

她猛地睁眼,就势一脚蹬过去,腿上盖的干草飞了起来,尘土飞扬,激得其他人纷纷打喷嚏。

你动我裤腿做什么?隋玉含着怒瞪向隋虎。

吓到你了?我看看你腿上的那东西是怎么做的,我给你小弟也做两条。

隋虎说。

就是在布上戳一排眼儿,用麻绳串进去,将两片布连在一起就行了。

隋玉坐了起来,解开腿上的一个草筒递过去,说:就剩那点布了,你们几个分分吧。

多谢玉妹妹。

隋慧高兴极了,这下不用拆肚兜了。

天色近晚,马厩里光线昏暗,隋玉瞄了一圈,多数人还是躺着,坐着的都在捶着胸膛憋着劲闷咳。

她心想她们这一伙儿人到底是富贵人家养出来的,身底子不差,在寒天雪地熬了这么些天都没病。

麻布的撕裂声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离得近的人打听道:哪来的布?你们在做什么?给胫衣多续层布,想往夹层里多塞些草。

隋虎答。

可有多的布?我给孩子也做一个。

隋虎毫不留情地拒绝了,他看明白草筒该怎么做,就把隋玉的递给她,让她赶紧穿上。

快开饭了,待会儿还是你跟你堂哥去抢。

他说。

晓得。

隋玉拖长了声音,她绑好系带盘腿坐着,再次打探道:临行的前一晚,王季言可给你送饭了?王季言就是原主的前未婚夫。

隋虎看她一眼,放下手里的布,说:你给你小弟做两条草筒,我分你一半。

隋玉摇头,我不要,你继续做吧。

确认他手里有银子她就放心了,她留两个小儿镯用于救急,其他的碎银子都能用来换东西。

头顶的棚顶上突然响起沙沙声,下一瞬,马厩外咚的一声响,是屋顶上的积雪滑了下来。

隋文安正想着要不要清一清屋顶的积雪,就见隋玉嗖的一下站起来了,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穿的鞋子,抱起陶罐就往外冲。

放饭了。

马厩里的人纷纷往外冲。

隋文安也赶忙大步追上去,不多一会儿就跟隋玉前后脚回来了。

又是一顿热粥,吃完后马厩里彻底黑了,隋玉拉着隋慧和隋灵出门躲在墙根下解决了三急就进马厩里躺着。

隋文安在排查完火灾隐患后,到底是不踏实,怕积雪会压塌屋顶,他连夜爬上马厩顶,瑟瑟发抖的将积雪推下去。

到底是权贵家子孙,这周全能力可非寻常人能比,可惜了。

一间屋舍里响起一道说话声。

多照顾些?让他活着去西域?这人死在战场上也能拖死好几个匈奴贼。

蓄有胡须的人说。

成。

……雪又连下三天,停雪的那个傍晚,毫无温度的冬阳难得露了头,耀眼的光线落在皑皑白雪上,晃的人睁不开眼。

雪这么厚,接下来的路可怎么走?拖家带口还推车的应募士们愁了。

就是押送的官兵也发愁,若是硬要出发赶路,在雪地里淌个一日,人估计得冻死大半。

但又不得不走,长安城里还有应募士和免刑罪人在等着。

走或不走,左右都交不了差。

天色擦黑了,晚饭还没送来,隋玉让隋文安提着罐子跟她出门,她从草铺下抽两扇木板,在隋虎的低斥声里跑了。

木板用麻绳缠在脚下,因为过长过宽,隋玉走动起来很是费劲,她喊隋文安来扶着她,一步步走到积雪厚实的墙根下。

堂兄你松手,你瞧,我没陷下去,你看我再走两步。

隋玉扶着墙走,木板压在雪上,积雪微微下陷,但下陷到半指长时就稳住了。

隋文安看明白了,他大喜道:明日赶路我们就绑着木板走,人不会陷进雪里,我去跟其他人说。

马厩里的人出来了,动静惊动了屋舍里的官兵,他们出来后看见隋玉拖着两个木板在雪地走路,别说腿了,就是脚也不会陷进雪里。

倒是我糊涂了,没想到这个法子。

一个年长的官兵大喜,役卒呢?把你这里的木板都拿出来,我们明天继续赶路。

官爷,可融我说一句?隋玉喊了一声。

行,你说。

蓄有胡须的官兵对隋家兄妹有了改观,同时对她接下来的话有了期待。

我们一行几百个人,长短轻重都合用的木板想必不够用,而且这一路走来,不少人都生病了,拖着个病体再踩着木板走路,速度指定快不了,很大可能就是在明日天黑时无法抵达下一个驿站。

隋玉尽可能大声说,让所有人都能听见。

呼出来的热气撞上寒气变成白雾模糊了她的视线,但不妨碍她能看到多数人在听了她的话后跟着点头。

这是她头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提建议,哪怕有底气,心里也是慌的紧,手腿都跟着发颤。

傍晚出了太阳,明日大半会是个晴好天气,太阳晒个一天半日,表层积雪融了化成水浸进雪层里,积雪会被压实,更能承重。

再加上过个一夜,夜里寒气上来水结冰,雪层会更加硬实,越发能承重。

我建议是我们再多留一日,后日出发赶路,并且是一条木板两三个人一起用,年轻的带年老的,健壮的带病弱的,小孩夹在中间。

我跟我堂兄给大家演示一下。

隋玉从雪堆上下来,递了麻绳给隋文安,说:堂兄,你跟我一样,麻绳绕过木板绑在脚上。

明白。

待绳索绑好,隋玉拽着隋文安的衣角,说:先迈左脚,一、二、动。

两人踩着木板初时动作还生疏,多走几步就熟练了,脚步越来越快,走在积雪上虽会陷进去,但不影响走路。

好,就依这位姑娘说的办。

蓄有胡须的官兵发话了,后日出发,明日你们各自寻了长短合适的木板,先在附近练练。

官爷,我们的木板车可怎么着?推车的应募士问。

官兵看向隋玉,隋玉脑子快速转动,说:只能把车轮卸了,拖着车板走。

就这么着,带不走的就留下来。

官兵只管人,可不关心木板车的去留。

事情解决了,役卒开始放饭,隋玉跟隋文安再去抢粥的时候没人再踹打他们。

打饭的时候,隋玉递出罐子,说:六个人的食。

役卒给她装了满满一罐子,还捡稠的捞。

隋玉抱着罐子笑得脸都要烂了。

这天晚上,隋玉吃了个饱饭,睡觉都是带着笑的。

如她所料,次日是个大晴天,屋顶的瓦沟里雪水滴滴答答落了一天,到了傍晚上冻时才止住。

到了天明,屋檐下挂着晶莹的冰棱。

哨响迈左脚,都稳当点,后面的人瞅着没踩过的地方走。

出发前发号施令,官兵的声音温和了许多,他盯着三三两两踩着木板的人,含住木哨大力吹响。

哨声在雪原上响起,弓着背俯着腰的人齐刷刷迈开左腿,一行人整整齐齐离开了矗立在荒野的驿站,继续向西北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