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渠的打捞没有停止,直到第三天正午方找到崔竹筳的尸首。
据说是被河底水草缚住了,潮涨潮退都无法浮出水面。
秾华得知后 哭不可遏,终究不是无情的人,以前虽有恨,但更多的记忆是有关他的好。
她唤来录景,我不能亲自为先生送行,劳烦你走一趟,将那四根断指送还他。
我听说人 走要有全尸,否则没法转世投胎。
说着退下腕上一对赤金还珠镯子,陪葬器皿你替我办好,另加这个,放在先生棺椁里,以表我的哀思。
录景道是,躬腰将镯子托在掌心。
见她愁容满面,小心劝慰道:圣人切莫忧伤过甚,肚子里的皇嗣要紧。
您对崔先生算是仁至义尽了,先生若泉下有知,必定也感念圣人的好。
她听了这话才勉力笑了笑,又问:墓碑可命人雕刻了?我只知道他叫崔竹筳,其实他应该有本名的吧,叫什么?录景道:杨宴之,小字秦王,弘农杨氏后人。
少年英特,有大才。
初封中散大夫,后擢升资政殿大学士。
她静静听着,恍惚有种前世今生的感觉。
这样简短的几句话,将他的半生概括了个大概。
杨宴之,如果没有问明白,即便墓碑立在她面前,她也不相识吧!她叹了口气,挑个风水好些的地方,将来祭拜也好找到坟头。
回了回手,去办吧!录景领命去了,她一个人坐在勤政殿外的围廊下,太阳照在脸上,亮得睁不开眼睛。
回 望这泱泱宫阙,以前是隔着望仙桥,提起大内便有种莫名敬仰的感觉。
现在光环没有了,一大队兵卒从天街上走过去,神情有大战大捷后的慵懒。
这皇城不是他们的 皇城,在没有立起规矩来以前,和外面的里坊无甚区别。
国破后帝王的尊严被践踏,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看在眼里,莫名唏嘘。
她知道郭太后和高斐被关在选德殿,想去看他们,官家不准。
他说等他办好了前朝的事再陪她一起去,应该是怕他们对她不利吧!他现在草木皆兵,信不过任何人,只有把她带在身边才放心。
她百无聊赖,几十步开外就是乾和殿,他在那里,与右仆射和将军们商议政务。
她站起来慢慢踱步,阳光照得人昏昏欲睡。
这两天吃了医官的药,小腹不再冷痛了,孩子在里面应该很安逸罢。
奇怪一个军中的大夫,除了能治刀伤剑伤,居然还会替人安胎,说起来有些好笑。
她以前看见坊间的孕妇进庙里上香,托着后腰腆着肚子,走路一步三摇。
她也学她们的样子把手撑在腰间,挪动起来,看着地上的影子,果真是摇曳生姿。
只不过不觉得省力,大约是月份未到,肚子大起来了才需要那样吧!她一个人消磨时光,今上远远看着,只要她在那里,心里便是踏实的。
她抬眼一顾,恰好看见他,扬手唤官家。
他快步过去,见她脸被晒得发红,低头笑道:不进殿里歇着么?她摇头说:我等你回来,回来了领我去见孃孃。
他有些为难,知道他们尚好就可以了,何必要去见呢!不见怎么知道他们好不好?她开始耍赖,眉眼弯弯同他闹,你领我去吧,他们处境艰难,我去宽宽他们的心。
若能好好相处,我以后至少还有亲人。
你要是不让我去,晚上的饭我就不吃了,反正不饿。
她不过是想有亲人,这样煞费苦心的,让他有些难过。
他摸摸她的脸,你要绝食么?我和孩子不是你的亲人?我 想要个母家,哪天受了委屈,好和自己的孃孃说。
她眯觑着眼,眼里含着淡淡的忧伤,我从小就很羡慕别人有母亲,他们跌倒了,哭了,孃孃在一旁安慰着,我 却没有。
以前她也许是身不由己,现在绥国亡了,我就想去问问她,可愿意过寻常人的日子,可愿意做我的孃孃。
她自己都有了孩子,还那样眷恋母亲。
因为从小缺乏母爱,这个遗憾便在心里扎下了根。
他能说什么呢,她有这个愿望,他自然尽力替她达成。
只是涉及政治因素,他不太好出面。
他说罢,我领你去,你入殿同他们说话,我在外间等你。
她点头道好,过两日我们回汴梁,他们呢?怎么处置?他说带回汴梁,毕竟身份尴尬,在天子脚下,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她低头想了想,觉得这样也很好。
至少离得近,在一座城里,可以常见面。
绥 宫的门禁上都换成班直把守了,他带着她穿过夹道,一直往选德殿方向去。
路有些长,走了几步总要停下问她累不累,她牵着他的手,他的掌心温暖,她说不累,然 后靠在他的手臂上喃喃:开春啦,建安回暖比汴梁快。
三月的时候细雨纷飞,雨过天晴后柳树就发芽了。
待到四五月份,漫天都是柳絮,被风一吹,像汴梁的雪一 样。
建安是个好地方,可是经受了战争,不知要多久才能恢复元气。
如果重建得快,你多逗留几个月,一定会爱上这里的。
绥人与世无争,同你们钺人不一样。
他低头在她脑袋上撞了一下,什么你们我们?你嫁了钺人就是钺人,我们钺人喜兵戈,一统天下是为了长治久安。
你是钺人的皇后,是造反头子。
她哎哟一声,捂住了额头,我是温文尔雅且有书卷气的皇后,才不是造反头子!他 面对着阳光,笑起来,白洁的牙齿泛着微微的品色。
她的手在他掌中,拇指在那片细滑的皮肤上慢慢揉搓,感觉四周围都是蜜,一点一点漫上来,淹没他。
他眺望远 方,曼声说:我早就爱上这座城了,因为城里有个你。
倘若和亲的不是你,我可能会把绥使驱逐出去。
南征依旧不可避免,攻进城后就去找你,抢你做我的皇 后。
她怨怼看他,如果我嫁人了呢?你不会有机会嫁人的。
他怡然笑道,谁敢娶你,我就杀了谁。
她嘟起嘴嘀咕,简直和崇帝一样。
他说不一样,崇帝抢夺有夫之妇,我不是。
我爱上一个人,许她白头,绝对忠贞不二。
你告诉我,同我在一起,你高兴么?她停下步子与他面对面站着,垂下眼睫,嘴角却上扬,虽然你幼稚无聊,但我还是很喜欢和你在一起。
因为看见你,我时不时有种自己很聪明的感觉。
他斜起眼腹诽,她一直仗着自己恋爱经验丰富,从各方面鄙视他。
不过他虽然不服气,也无可奈何。
自己在女人堆里确实不受欢迎,大多数逢迎他,不过是畏惧他的权势罢了。
他自己开解自己,没关系,朕会定国安邦,有帝王之才,这就够了。
她没说话,冲他笑了笑,他有点不高兴,你笑什么?她不理他,我笑一笑你都要管?她提裙过了嘉定门,他还在后面不依不饶。
突然发现已经到了选德殿外,便缄默下来,一本正经的样子,外人面前还是极有威仪的。
他送她到殿前,示意班直开门,自己负手立在廊下等她。
她入殿内,郭太后听见声响便出来了,经过十几日的心惊胆战,有些动静就惶惶的,看见她才松懈下来。
她迎上前,叫了声孃孃。
郭太后讪讪的,两天没有好好梳妆了,一缕发落下来,搭在脸颊旁。
看见她反倒往后退了半步,你如何来了?现 在的局面实在有些尴尬,她当初是令秾华刺杀殷重元的,结果他两个生了情。
先前推说孩子不是殷重元的,后来胭脂廊上那一幕,不用说也已经知道了,崔竹筳只是 个借口,恐怕还是担心他们劫持她威胁殷重元。
成王败寇,国破了,落到敌人手上,是死是活全看天意。
只是她不明白,秾华还回建安来干什么。
既然殷重元那么爱 惜她,她怀着身子,为什么还要赴这个险?你恨孃孃吧?她凄恻道,今日来,是送孃孃最后一程么?我知道自己抛夫弃女,对不起你和你爹爹,你恨我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五哥……他毕竟是你弟弟。
他才十六岁,你好歹周全,保他性命。
她 凄惶的样子很可怜,秾华扶她在榻上坐下,宽解道:孃孃别说这种话,钺军还未攻入建安时,我就同官家求过情,请他留孃孃与五哥性命。
过去的事不要再提了, 咱们是亲生骨肉,弄得这样,我心里很不好受。
我适才问官家怎么处置,官家说要带你们回汴梁。
建安以后是都护府,命将军镇守,京都还在汴梁。
我是要随他回去 的,孃孃和五哥也一同前往,有我在,总不会吃亏的。
天家亲情淡漠,如今不再有皇权争斗了,就做普通人,过寻常日子,可好?我有了身孕,也需要孃孃在身边, 将来临盆,孃孃好看护我。
郭太后有些意外,以往种种,都不计较了么?怎么计较呢,要计较,恐怕只 有逼死他们了。
她摇头说:本没有太大的仇怨,只是可惜了爹爹。
不过人的命数是注定的,如果孃孃不进宫,我也不会去汴梁联姻,也就不会遇见官家。
我以前任 性,胡作非为,没想到误打误撞遇见了好姻缘。
虽然绥国被灭我很心痛,可官家是我郎君,我出嫁从夫,一切要以他为先……孃孃别怪我,我是个自私的人,这时候 只知道成全自己。
郭太后哀致望着她,长叹道: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我生下你,也算是种了善因,到国破家亡的时候,还有你伸一把援手。
若没有你,我和五哥早就成了钺人的刀下鬼了。
顿了顿问,你为什么会到建安来?怀着身子长途跋涉,才进皇城的时候孩子险些保不住,眼下还好么?她说还好,吃了两剂药,胎应该是坐住了。
我来建安,实在是一言难尽。
于是从除夕被劫开始,一直讲到胭脂廊上重遇官家。
一边说,一边委屈拭泪,现在想想真后怕,所幸孩子没有大碍,否则叫我怎么向他交代呢!郭 太后听得怅惘,他待你一片真心,我就是死了也能瞑目了。
只可恨王太后,年轻时刁钻,老了还是这副模样。
她一生不得人爱,见不得儿女好。
她这样针对你,必 定是为泄私愤。
说着捧她的手,一脸为难的样子,我们的性命现在就如瓦上的轻霜,丧家之犬还计较什么,说让我们去哪里便去哪里。
可是入汴梁,我心里很忐 忑,恐怕到最后难以容我们活命。
她也听出些头绪来了,迟疑道:孃孃和太后有宿怨么?郭太后偏过头 咳嗽了一声,算是有一些吧。
看她怔怔盯着自己,只得道,我曾同你说过,你爹爹是个有才情的人,彼时生意做得很大,常往来绥国与钺国之间。
那时我们在 汴梁有分号,为禁中供香,我与你爹爹有时也应召入禁庭,替后妃们调制熏香。
你爹爹性情平和,同谁说话都没有锋棱,在禁庭颇有几个仰慕者。
王太后当时还是贵 妃,悯帝独爱皇后,贵妃深宫寂寞,又恰逢这样一位男子,心思多少有些活动。
她应当是很喜欢你爹爹的,几次召见,你爹爹为她调香,她安坐在一旁,脸上那种笑 容,是女人幸福的时候特有的笑容。
我那时刚怀你,心里慌得不知怎么才好,便央求你爹爹放弃了汴梁的生意,同我回建安来,自此没有再见过她。
这么多年了,她 心里大概一直没放下,所以对我有积怨,恐怕不好相与。
这渊源九转十八弯,把人都弄晕了。
秾华大感讶异,爹爹与太后还有过一段情?郭太后忙说不是,你爹爹感情方面从没有二心,这我是知道的。
别人对他如何,也不是我们控制得了的。
她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要是官家知道,不知做何感想。
她品了品,很不是滋味,所以太后很讨厌孃孃,女人嫉妒起来不分青红皂白,连带着也很讨厌我。
孃孃是怕去了汴梁,王太后难为你们么?郭太后端坐着,想了想道:有些担心罢了,毕竟她是当朝太后。
铁了心要置我于死地,比碾死只蚂蚁还简单。
说着看她一眼,好在今上钟爱你,但愿他能爱屋及乌,我和五哥的性命,还得托付于你。
她哦了一声道:孃孃放心,官家回去便恢复我的后位,只要我还是皇后,就不容许她动你们。
郭太后有她这句话便有了底,儿子不是皇帝没关系,只要女儿是皇后,就算举步维艰,程度也浅。
秾华怕官家等得急,看看天色道:孃孃且安心,国虽没有了,人还是要活下去的。
千万别胡思乱想,过两日我来接你们,一同启程往汴梁去。
说着起身,我去看看五哥。
高斐在另一边的偏殿里,丢了国家的皇帝,心里的折磨别人无法体会。
他们的谈话他都听到了,没有过来,只在前殿等着她。
秾华走上前,他对她微微一笑,阿姊换了女装好看多了,那天弄得像个小厮似的……我记得阿姊和亲前,我同阿姊说过,待阿姊功成,我便率三军出城,迎接阿姊还朝。
可惜未能成功,现在想想,我这皇帝做得很失败。
她知道他心里难受,那种失落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抚慰的。
她说:不怪你,因为你太年轻,御极时间也太短,上下不得一心,罪在那些臣僚。
他摇了摇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我一样都没做到,对不起列祖列宗。
说完了倒又是一副平常模样,阿姊身体好些了?她应了声,断他神色,怕他做傻事,切切道:我适才和孃孃说的话,你可都听见了?我们是自己骨肉,要在一起才好。
没有了江山并不可怕,只要活着,活着就有指望。
那张年轻的脸上浮起笑意来,阿姊莫怕,我不会寻死的。
绥国已经是别人的囊中物,就算我死,也不可能再姓高了。
她这才放心,复说了几句安慰的话,便辞了出来。
再看见今上,居然有种奇怪的感觉。
她不时睃视他,他被她看得发毛,你孃孃同你说了什么?无论如何咱们恩爱,有损我们夫妻感情的话都不许放在心上。
她说不是,我只是有些稀奇罢了。
一面说,一面仔细端详他的脸,官家,你同先帝长得像么?他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仔细回忆了下先帝的长相,答得模棱两可,上半截长得像先帝,下半截长得像我孃孃。
她说那就好,据说太后年轻时仰慕我爹爹,我心里怕,怕我们是兄妹。
他目瞪口呆,你疯了不成!她忙上去抱了他的胳膊,我口无遮拦,官家不要生气。
揉了揉肚子,憨笑起来,又饿了,去厨司找点好吃的……官家与我做炙肉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