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2025-04-03 16:26:16

那年长安,下了好大的一场雪。

今夕何夕,不知道啊,大约是天宝年间吧!天下大旱,皇帝用尽办法求雨不得,好不容易变天了,迎来的却是无甚用处的大雪。

上阳宫中衣短食缺,寒不可当,即便紧闭了四处窗扉,也照旧有无尽的穿堂风凛凛而过。

搓搓手,那么真切的寒冷,像小刀子一样,凶狠地往皮肉里钻。

袖子永远差一截,看上去一副伶仃的苦相。

腕子上的皮肤已经开始皲裂了,摸上去像篦子篦头,沙沙作响。

怎么来了这里,不太记得了。

长情对插着袖子,站在黑黝黝的门洞前向外看,夏天过于葱郁的树,此刻已风光不再,光秃的枝桠在寒风里摇晃,摇得猛烈些,忽然落下一大堆积雪,淋出恰巧经过的人一串尖声惊叹。

看人形容狼狈,总能激起旁观者快活的笑。

笑的内容不明,可能是幸灾乐祸,也可能是苦中作乐。

长情扭过头看,斑驳的廊庑下,三两个白头老宫人聚在一起。

岁月苍凉没有磨灭良好的教养,哪怕身在这荒废的冷宫,笑的时候也不忘举起褪色的手绢,优雅挡在唇前。

一个七八岁的内监抱着油布匆匆跑过,在雪地上留下一串足印。

眼前忽然交织出一幅画面,阖家老小把她送上平头马车,上了年纪的妇人不住抹泪,想必那是她的母亲吧。

母亲说:阿囡,进了宫好好奉主,要是能讨得圣上欢喜,将来或许还能见一面。

车轮滚滚,车辙消失在积水的路面,像死去的人,回头看不见自己留下的任何痕迹。

她进了宫门,被送往梨园学艺,因为身段出众,跳胡腾也好,软舞也好,无一不让人拍案叫绝。

后来琼林宴上登台献艺,多少双眼睛停留在她身上,有天子门生的,当然也有九五至尊的。

不过因为皇帝多看了一眼,那位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妃子便遣内侍来传话,点她入蓬莱宫,为贵妃献舞。

丰腴妖娆的贵妃像朵盛极的牡丹,看她的眼神充满挑剔。

话倒不多,轻轻吐了句送入上阳宫,她就稀里糊涂跟着内侍走进了上阳门。

这是个与尘世隔绝的地方,废旧的宫掖,草木很深。

宫里住着那些同样被流放的宫人,从青春年华一直蹉跎到满头白发,仍在菱花镜前每日精心梳妆,梦想有朝一日再得君王召唤。

长情脑中茫茫,摊开手看,十指粗蠢,和当初在梨园时大不一样。

单鞋里的脚趾僵硬肿胀,每个趾头上都长满了冻疮,现在要她迈开舞步,恐怕再也不能了,脚趾头会断的。

老资历的宫人又在叫嚣:站在那里做什么?这里不是你的梨园,顾影自怜也没人心疼你。

一把笤帚迎面飞来,去去去,把夹道清扫干净,预备内侍省的人来查验。

竹竿咚地一声敲在她额头上,火辣辣地疼起来。

她苦着脸抬手揉搓,心里还在纳罕,自己的身手怎么变得这么差,连一个老宫人的暗器都对付不了。

见她反应慢了半拍,老宫人举着戒尺追过来,厉声呵斥:还愣着?看打了!吓得她急忙抱起笤帚,冲出了宫门。

一墙之隔,气象大不一样,上阳宫里的一切都是灰色的,屋脊和墙面是灰色的,连宫人们的眼睛也是灰色的。

上阳宫外,即便只是一条夹道,也远比宫门之内更鲜活,更有人气。

冰天雪地,冻得腕子生疼,她呵了口气搓搓手,开始沿着青砖的纹理一路向前清扫。

扫了一段,回头望望,身后的路面又积起了薄薄的一层白,站在料峭之中,雪也落了满头。

越是冷,便越要活动起来,活动了周身的血液才会流通,四肢才不会失去知觉。

可能动作的幅度有点大,边上经过的内侍斜着眼,捏着嗓子嘲笑:这人莫不是个傻子,扫地都扫得那么快活,送去给禁苑里的人作伴,倒很好。

长情对那些阴阳怪气的话并不上心,反倒是所谓禁苑里的人,引发了她的兴趣。

禁苑就在夹道尽头,一个和冷宫毗邻的处所,住在里面的人当然是不得宠的。

竹枝慢慢刮过路面,禁苑的大门也越来越近。

抬起头看,苑门微微开启了一道缝,满世界静谧,那道缝就像一个奇妙的出口,吸引她过去一探究竟。

一个自身难保的人,还有如此旺盛的好奇心,除了不知死活大概也没别的解释了。

她一步三徘徊,蹭到了宫门前,飞快探头看了眼,什么都没看见。

但满院长青的树木嵌进她眼里来,这个院子和其他宫苑不一样。

竹枝一遍又一遍在槛前的踏脚石上清扫,她努力仰后身子,试图从满院郁郁葱葱间发现个把人影,结果看了半天,依旧是徒劳。

正有些灰心,打算收工回去交差,忽然听见里面传出轻轻的咳嗽,有个清泉般的声音传来:访客到,何不进来小坐?长情怔了怔,下意识回头看,夹道里除了她,没有其他人了,所以这话应当是对她说的吧!她低头抚抚身上衣袍,寒酸粗鄙的宫服,谈不上任何美感。

明知门里人的处境应当也好不到哪里去,她还是隐约升起了一点自卑感。

小心将扫帚靠在苑墙上,她提裙迈了进去,小径深幽,长长地,仿佛通往异世一般。

往前走,鹅卵石铺就的地面逐渐变得平坦,青砖上的莲花纹也清晰可见了。

她放眼望,高高建在台基上的宫掖回廊下,由东至西挂着竹帘。

帘子高低错落或卷或放,帘后有一人缓步而行,洁白的袍裾慢慢移过来,走到正殿前的开口处驻了足。

惊鸿一眼,不过如此了。

那是个年轻人,二十五六模样,立在台阶前,白衣黑发恍若谪仙。

大约身上有些病气,脸显得苍白,但他有明净的眼波和嫣然红唇,见了她微微一笑,那笑容足可颠倒众生。

长情呆呆看着,被蒙蔽的心窍一瞬涤净了似的。

天上雪下得纷纷扬扬,她就站在雪地里仰首看着他,茫然问:你是谁?我好像见过你。

殿前人轻俏的眼梢,流淌过别致的骄矜,似曾相识是男人搭讪的手段,如今宫人也用这套么?长情有些尴尬,讪笑了下道:不是为了搭讪,是当真有这样的感觉。

你还没告诉我,你是谁。

我么?他答得模棱两可,俗世闲人,是谁并不重要。

你又是谁?她张了张嘴,其实也说不清自己是谁,只是回手往来路方向指了指,我是上阳宫人,清扫夹道误入了这里,马上就要回去的。

颇有点误入桃花源,触发一场美丽邂逅的意思。

但直到她离开那座禁苑,也没弄清楚他到底是谁。

冷宫里的宫人,并不是混吃等死就可以的,白天有零碎的活计,晚上还要挑灯织锦。

长情坐在庞然的织机前,手里梭子在经纬间熟练穿梭。

她不知道自己究竟什么时候学会了这项本事,反正缎子一寸一寸慢慢织成,半夜起身归置好,第二天天亮再送到管事宫人手上入账。

内侍省有宫监进来挑人,站在廊下一个个过目。

长情不知内情,只听边上宫人窃窃私语,禁苑里的老宫奴也死了,谁愿意去伺候那个痨病鬼!我情愿在这冷宫里熬到白头,也不愿意去那里……一面说一面撇嘴,会死人的。

廊下的宫监抱着拂尘,连好话都懒得编,扬嗓道:现下有个机会脱离上阳宫,就是去禁苑服侍瑶庶人。

瑶庶人身子骨不强健,但陛下既然未将他撵出宫去,只要活着一日,便是我内侍省的职责。

你们中,有谁自愿入禁苑?到了那里只管一日三餐和煎药,活儿轻省,还有薪俸可拿,不比老死在这上阳宫强百倍?然而没有一个人愿意,那位封王却未有府邸的皇子,即便被构陷贬为庶人后,也只能留在宫里。

服侍一个这样的人物很有风险,因为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被处死。

他死了没关系,伺候他的人会是什么下场,谁也说不好。

上阳宫中是清冷艰苦了点,但至少有命活着。

在这经历过动荡的国家,什么都没有活着重要。

长情到现在才弄清禁苑里那人的身份,原来是鄂王李瑶。

所有人都对他避之唯恐不及,一个生着病的人身边没人伺候,恐怕活不过今年冬天吧!众人面面相觑的时候,她站了出来,我去。

拿我半年的俸禄换一件斗篷——大毛的。

她走的时候,上阳宫里所有的人像送别英雄一样送别她,因为没有她的挺身而出,最后这倒霉差事不知会落到谁头上。

长情夹着那件换来的大毛斗篷,慷慨赴义般迈进了禁苑。

苑门轰然一声在她身后阖上,除了扫雪那次碰巧遇上,这里的大门其实从来没有开过。

那些缺德的宫监关门声之大,吓了她一跳,仿佛她是送进黄河祭河神的童女,此一去只能竖着进去横着出来了。

反正人生已然如此,她很有破罐子破摔的精神。

大步走进园囿深处,李瑶正坐在檐下看书晒太阳。

冬日的暖阳照在他身上,人像拢着一圈金芒。

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琉璃一样剔透的脸,表情平静,淡声道一句:来了?让人生出一种错觉,似乎她只是外出办了点事,现在回来了。

见过一面,大概就算是熟人了。

她上前把那件斗篷给他披上,日子过得太清苦,他身上总是很单薄,这样下去会冻出病来的。

他裹着斗篷对她笑了笑,真暖和,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暖和了。

长情鼻子有点发酸,拍了拍胸脯说:殿下放心,以后我都会这么照顾你的。

他笑起来会微微眯眼,常带一种少年般的羞涩,喃喃说:真好,宋宫人,以后我们就要相依为命了。

如果撇开生活物资匮乏的不足,禁苑的生活也还算不错,至少琐事很少。

长情不用再熬夜纺纱织布了,她只要看护好李瑶,守好那把药吊子,不让药煎干就好。

但是那些宫监很坏,他们克扣禁苑的供给,两个人的口粮只发一人的份。

常常是一碟青瓜,一碗薄粥,一张春饼。

两个人眼巴巴看着那点吃食,无限凄凉。

李瑶把粥推给她,自己撕下半张饼子,笑道:我吃得少,这些都给你。

长情不能忍,她跳出去砰砰敲门,鬼哭狼嚎似的大叫来人。

门外宫监大声呵斥:干什么,要拆房子么?长情说:我不在这里伺候了,我要出去,你们换别人来吧。

宫监冷笑,进来了还想出去?你以为这是市集,你想来便来,想走便走?不走也行。

她扒着门缝说,我不要俸禄,每月给我一升米。

给了我就不走,要是不给,我就算跳墙,也要离开这个鬼地方。

到最后内侍省终于服软了,毕竟很难找到第二个愿意伺候罪人加痨病鬼的傻子,一升米就能解决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有了这升米,禁苑里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屋里不再每天都充斥着药味,隔三差五会飘出小米的清香。

长情在廊庑下生炉子炖粥,李瑶就和她一起蹲着,捧着脸颊等锅里翻腾。

苦难特别容易催发友谊,两个人相视一笑,颇有默契。

长情盯着他的脸说:我以前真的见过你,想不起来在哪里了,但是绝对见过,我不扯谎。

他还是淡淡的模样,也许是梦里……不管哪里见过都不重要,要紧的是当下——你的粥开了。

她呀了声,滚粥顶起锅盖,慌忙去揭,蒸汽烫手也没舍得把盖子扔了。

烫伤的那块皮肉很快红起来,他起身便去舀冷水。

井已经封了,屋角有口巨大的缸,缸里蓄满雨水,是他们平时用来洗漱的。

水面上浮着的那只瓢年代久远,底部有个小孔,舀水时间太长会漏光。

他拿手堵着那眼儿,让她把手浸泡在瓢里,她浸多久,他就堵多久。

长情有些感动,悄悄瞥他,他垂着眼,一派文人的清正之气。

大约发现她在看他,眼睫轻轻颤动了下,欲抬眼,又没敢,只是慢慢红了脸。

心头忽然通通急跳起来,那种跳让人觉得疼痛,让人续不上气来。

她慌忙缩回手道:好了,已经不疼了。

逃也似的躲进了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