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2025-04-03 16:26:48

渡亡经……她傻呆呆地仰望,好像在哪里听过,似乎是个很有用的东西。

不管怎么样,滴两滴血就能看到这样的奇景,实在让她觉得很高兴。

她抱着胸欣赏了半天,上面的经文看不太懂,只是觉得阿娘的遗物不寻常。

当初阿耶把它挂在她颈上,应当知道它的神奇之处吧!怎 么收起来?她伸手过去,手掌阻断了光线,倏地静止下来。

她拿起竹枝上下左右查看,宝贝似的合在掌心里,迫不及待要给昙奴看看,便攥着跑出去。

刚到台阶下, 院子里黑影一晃,凭空多出几个人来。

为首的女郎叫了声殿下,急切地追问,刚才殿下房内光芒万丈,敢问殿下是什么缘故?她戒备地看着他们,不知他们是什么来历,把手掩在袖笼下,厉声道:你们是何人,胆敢夜闯公主府?那女郎用力指了指自己,我是弗居,殿下好好想想,可还记得我?她咦了声,听起来很耳熟。

弗居见她这样,以为她想起来了,笑道:殿下果真是记得我的……她瞥了她一眼,我不记得你。

弗居噎了下,暗道药效太强了,与座上有关的人也一并忘记了。

他们受命护她周全,她的一切动向都要仔细留意。

前两天她院中有异动,当时就感到可疑,今天门窗里透出闪电似的光亮来,是不是预示着会出现某种意想不到的转机?殿下还记得云头观吗?我是云头观的女道,也是太上神宫的中官灵台郎。

殿下当初和昙奴及贵妃借宿在观里,昙奴中毒,是卑职为她医治的。

她急急道,请殿下仔细回忆,万万要想起我来。

莲 灯脑子里有些混乱,一个女道,怎么又做灵台郎呢,你们太上神宫真有意思。

依稀觉得应该是认识这个人的,不过一时想不起来罢了。

不管是不是旧识,她既然 找来,总有她的用意。

便道,中官要来找我叙话,应当走正门。

半夜三更翻墙进来,似乎不大和规矩。

况且长安不是有宵禁吗,触犯者要论罪的,难道神宫的人可 以例外?弗居很想告诉她,是国师派他们来守护她的,但又不敢自作主张,只得含糊道:太上神宫保社稷稳固,长安四处都有神宫的人,只要哪里出现异象,卑职们有职责向国师回禀……殿下,殿下卧房里刚才发生了什么,请殿下据实告诉卑职,这也是为殿下的安危着想。

她发现的小秘密,为什么要告诉外人?况且太上神宫四处设眼线,已经让她很不满了,她要追问,得看她愿不愿意作答。

她显然是不愿意的,拂了拂衣袖道:没什么,我新得了颗夜明珠,是珠子发出来的光。

这话分明是糊弄人,夜明珠的光柔而淡,熄了灯后不过照亮五步之内,哪里能像刚才这样光芒耀眼?可是她不肯说,弗居也没有办法,只得步步紧盯着她,那这么晚了,殿下要去哪里?她怔怔眨眼,我的府邸,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弗居拱了拱手,鉴于刚才的光来历不明,卑职唯恐殿下遇险,殿下去哪里,卑职便护送殿下去哪里。

她比手说请,竟是打发不掉了。

莲灯不太高兴,想斥她一声大胆,转念想想若是真有交情,这样扫人家的脸不太好。

于是耸了耸肩,抬头看月色,我只是出来散散,哪儿都不去。

说着转身回房,鼓着腮帮子关上了门。

回到榻上捧着竹节研究,它静静躺在她掌心里,看不出任何异样。

她闭上眼,把它放在自己鼻梁上,它就势一滚,滚进了眼窝里。

她翻个身,瞌睡渐渐上来,枕着瓷枕睡着了。

朦胧间又做了梦,梦见美人抱着个孩子,孩子头上扎总角,看见她便笑起来,分外亲热的样子。

美人把他放在地上,笑道:孩宝儿见了阿娘这么高兴?去吧,去阿娘身边,让阿娘抱抱。

他刚会走路,摇摇晃晃向她奔过来。

莲灯忙蹲下迎他,心里还在奇怪,为什么要管她叫阿娘?孩子扑进她怀里,她来不及思量,把他抱起来,看那眉眼五官,这么漂亮的孩子世间少见。

雪白的脸颊,星辰一样明亮的眼睛,还有大而深的笑窝,不知道是哪家的宝贝,叫人打心眼里的喜欢。

她抱着他转圈,笑着逗弄他,谁是你阿娘?指了指那美人,是她?他这么小,却听得懂她的话。

摇摇头,轻轻叫她,阿娘。

然后搂住她的脖子哭起来,边哭边说,阿娘不要宝儿。

莲灯尴尬得很,想是这孩子认错人了,见到年轻的女孩就叫阿娘。

但弱小的身躯紧贴着她时,她心里泛起温柔的痛,不可遏制。

她哄他,拍着他的脊背亲他的脸蛋,好乖乖不哭,阿娘不会不要你。

泪水浸湿的眼睛愈发明亮了,长长的睫毛忽闪起来,就像九色一样。

他捧住她的脸,肉嘟嘟的小嘴亲了她一下,阿娘爱宝儿。

莲灯不迭点头,很爱宝儿……很爱……不知为什么,她觉得自己真的爱他,发自每一截骨骼,每一个毛孔。

她抱着他,同他说了很久的话,再抬头时那美人不见了,竹林深处走出个人,站得很远很远,只看见飘逸的身形,还有长得几乎垂委于地的乌发。

宝儿大叫,耶耶!耶耶!那个人挥了挥手,举止很优雅,莲灯觉得自己应该见过他。

奇怪她最近总是这样,不知到底遗忘了多少。

也许是脑子出了问题,得找个医官好好看看了。

或者一切都是上辈子发生的,所以才感到陌生又熟悉吧。

没喝孟婆汤吗?孟婆也太大意了,她郁郁地想。

远处那人缓步走过来,她努力想看清,可是他面目模糊,仿佛隔着一层浓雾。

他走到她面前,叫她娘子,她心头猛地一跳,如遭电击。

忽然有了丈夫,还有了孩子,好像太快了一点。

不过可以断定这人不是盛希夷,她摸摸宝儿的脸,他是你阿耶?宝儿笑得咯咯出声,往他那里倾倒。

结果她没揽住,孩子脱手摔下去,她挽救不及,惊惶地尖叫起来。

帘外守夜的傅姆忙赶过来,举着烛台问她,殿下怎么了?可是做噩梦了?她 心有余悸,压着胸口缓了半天才回过神来,摆手把她打发了出去。

转头看窗外,窗户纸刚泛起蟹壳青,她重新闭上眼,抬手捂住嘴,手剧烈地颤抖,忍不住吞声饮 泣。

究竟是怎么回事,过去发生过什么,为什么让她如此惶恐不安?后来追问昙奴,昙奴一味的同她兜圈子,她有些怨她,赌气决定不去参加她的婚礼了。

坐在窗前纳凉,眼光一扫就扫见枝叶间的身影,似乎并不是有意要避讳她,只是让她看见有些难为情,往边上让了让。

她托腮叫了声弗居,你老在树上不累吗?下来吧,我们说说话。

弗居听了乘风飘下来,讪笑道:我也不愿意在树上,还不是怕殿下不待见我么!她怏怏的,无话可说。

给她加了个垫子,让她坐下,撑着身子道:我觉得很奇怪,你为什么总是盯着我?太上神宫在每个王府都设有眼线?她说不是,想了想又觉得不对,别别扭扭地补充,别的王府我不知道,我只关心殿下这里。

殿下原先和我有来往,我保护殿下安全,我愿意。

她显得很无奈,你愿意,我觉得很不方便啊!你到底想知道什么呢,我不与朝臣往来,也没有什么仇家,不需要你保护。

她往前挪了挪,不瞒殿下说,卑职在找一样东西。

她眼里精光四射,莲灯警惕起来,找东西找到我这里来了?她说:卑职能力有限,希望殿下助我一臂之力。

她撅着嘴,觉得这人真是不见外。

不过既然开口了,她也不好拒绝,便点头道:说来听听,如果我帮得上忙,一定尽力而为。

弗居道:卑职在找一部经书,叫《渡亡经》。

其实不单卑职,整个神宫都在找。

殿下若有经书的下落,千万提点卑职,事关国师生死,找到了就是积德行善。

绕来绕去,还是在她身上做文章。

莲灯猜她那天一定窥见了什么,所以明里暗里向她索要。

有人打她母亲遗物的主意,她有点不太称意,但据说性命攸关,似乎又挺严重。

国师不是长生不老吗,怎么又要死了?你别哄我,当心我命人抓捕你。

这 事怎么才能向她解释清楚呢,弗居说:我若有半句谎话,殿下随时可以处置我。

国师不是神仙,不会长生不老,充其量比别人活得长久些罢了。

如今大限将至,只 有《渡亡经》能够救他。

卑职本不想麻烦殿下,可昨夜殿下房里霞光万丈,卑职知道必不寻常。

殿下的心地一向最善良,绝不愿意大历失去栋梁。

莫说他是国师,就 算是个普通人,殿下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这话她说错了,若是个不相干的人,她也许真的会坐视不理。

可那位是国师,她曾经诱拐过人家的鹿。

如今他有难了,她不好意思置身事外。

她犹豫了下,《渡亡经》在我手上……弗居听了这话,还没等她说完就跪了下来,膝行上前,颤声道:殿下这话可当真?莲灯点头说当真,她泥首不起,哽声喃喃,殿下……殿下……好多话说不出口,弗居既高兴又伤心,他们两个人走了这么多弯路,是老天爷有意捉弄。

如果早一点,莲灯就不用吞药忘情,座上也不必将自己关在塔里了。

虽然经书找到后不知有谁能救他,最不济他们五个人耗尽功力,有希望总比没希望的好。

莲灯起先还怀疑她的动机,现在看她这模样,很为她的忠心感动。

她垂手在她肩头拍了拍,宽慰道:好了,经书找到不就可以救国师的命了吗,还哭什么!弗居卷着袖子擦了眼泪,起身道:殿下随我去神宫吧,将经书交给国师。

殿下与国师,当拨云见日了。

她懵懂地眨着眼睛,笑道:拨云见日?这词用得古怪。

弗居拉起她的手匆匆往外,殿下不要耽搁了,宵禁后出不得城,我们现在就走。

莲灯被她拉得踉跄,想必车辇是坐不成了,挣扎着招人送幕篱来,跟着出了公主府。

长安城内车水马龙,东西市到下半晌才开市,申时前后正是最热闹的时候。

她们牵着马穿过人群,从春明门出城,正迎上踏青的人返程,年轻的娘子们山花插满头,笑得比朝阳还绚烂。

莲灯隔着纱罗看,觉得自己也应该出城走走,莫辜负了大好春光。

弗居很着急,扶她上马,自己鞭子甩得山响。

马蹄踢踏,尘土飞扬,莲灯随她往神禾原方向狂奔,连路来的景致有熟稔之感。

反正她如今看什么都似曾相识,便也不太在意了。

神禾原离长安四十多里,等到了宫门前,天已经擦黑了。

宫中的人见了她,似乎都很意外,弗居只说渡亡经找到了,他们脸上的震惊更明显了。

带殿下去见座上。

弗居对放舟道,向塔内喊话,座上应当听得见。

所有的问题都在经书现身后迎刃而解了,能够续命,就能长相厮守,还有什么可回避的!灵台郎们给她引路,放舟走了几步回头看她,殿下还能想起与国师的过往吗?莲灯迟迟的,我与国师的过往?弗居笑了笑,没关系,想不起来反倒更好。

看来她与那位国师交集不少,但她的记忆里没有这个人,实在很奇怪。

他们领她到九重塔前,高高的夯土底座,巨大的汉白玉台阶,还有四周围绕的翠竹。

她静静看了半晌,提裙上去,见正门上贴了封条,回首问他们,国师把自己关起来等死?众人脸上一阵尴尬,说得太直白了,明明可以有更唯美的描述方法。

不过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放舟扬手打算通传,可是手还没落下来,门却豁然开了。

檐角上的灯笼照亮门里出来的人,白衣翩翩,恍若谪仙。

莲灯看得发呆,世上还有这么好看的人!这是谁?国师的高徒么?可是他神情淡漠,只是责问灵台郎们,这么晚了,怎么劳动公主大驾?都 是伪装,其实看到她,他几乎连话都说不出来。

《渡亡经》没有被唤醒时,他穷其所学也探不到它的踪迹。

后来阴差阳错沾了她的血,他便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了。

原来一直寻找的东西曾经离他这么近,她靠在他怀里入睡,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果然所有事冥冥中都有定数,一环扣着一环,缺了哪一环都不成故事。

那么她的忘 情究竟有没有价值?也许她已经不那么爱他了,但是可以让她忘记痛苦和不愉快,一切又都是值得的。

他静下心来,叉手对她深深作了一揖。

她忙抬手请他免礼,笑道:我来拜会国师,还请神使为我通传。

他愣在那里,神使……又和第一次相见一样,她唤他神使。

如果真的可以回到原点重新开始,似乎也不是坏事。

他打扫了下喉咙,不必通传了,臣就是临渊。

她啊了声,没想到国师这么年轻,中官却说……发觉自己失态,窘迫地红了脸。

这 个人,给她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明明很近,却又相距万里远。

她在他面前必须小心谨慎,唯恐冒犯了他。

不敢盯着他看,但偷偷的瞥一眼,就把她的心填充了大 半。

他像壁画上的神祗,庄严又美轮美奂。

她忍不住唾弃自己,果真是个好色之徒,反正只要漂亮的人,都让她很有好感。

他向后退了半步,让在一旁,殿下请。

国师尊贵,她不敢怠慢,欠身还了一礼,随他入塔内。

十几盏灯树照着前路,四周围煌煌如白昼。

灵台郎们也尾随而至,一个个眼巴巴地看着她,她有点紧张,把脖子上的玉竹枝摘下来,递到国师手上,经书就在这里面。

他接过来,纤长素净的手指捏着,在灯下细看。

然后转过头来,矜持地对她一笑,殿下说经书在里面?那抹笑容直照进她心底,她顿时觉得自己活过来了。

忙点头,怕他不信,晃晃手指说:滴两滴血。

咬破自己的指腹,听到他嗳了声,仿佛阻止不及的样子,她大度地咧咧嘴,没关系,昨天就是这样。

把血挤了上去。

不负她所望,小小的玉竹枝焕发出全新的光彩,金芒跳跃至半空中,逐渐凝结,汇聚成一幅卷轴,徐徐在众人面前展开。

她听见春官低呼,原来这才是《渡亡经》全本,座上这回有救了。

莲灯转过视线看他,他眉眼淡然。

难道他不欢喜吗?她怔怔地,我阿娘的遗物……对国师可有用?他长出一口气,有用,多谢殿下。

能帮上忙就好,她抿唇微笑。

暗暗想,这么好看的人,风华正茂时死去,实在暴殄天物了。